正在加载图片...
增刊1 王敏等:F钢铸坯中高Si0,类夹杂来源探讨 ·165· 规则的固相夹杂,相当于一个新的固相未反应核继 成与液渣一致,则固相颗粒的溶解和反应结束,反应 续与液渣参与元素交换和反应,直到成分完全转变 机理如图8所示. Si 10 um 10um 10m 10 jm Na Al 10m 10m 90m 10m 图7高S02夹杂物成分线扫描 Fig.7 Line scan of high Si0,inclusions K.Na Al 1一未反应的Si(0核心 2一K,N,Al,Si多元素反应区 3一液渣 、反应核, K.Na.Al.Si 夏合氧化物 低熔点多元 复合氧化物 元素扩撒交换 图8高Si02类夹杂的演变机理 Fig.8 Evolution mechanism of high Si0,inclusions 2.3保护渣物相与夹杂物的关系 条件下不可能反应形成SO2类夹杂:因此,判断此 传统观点认为结晶器卷渣形成的夹杂物一般为 类夹杂为外来夹杂,可能与低碱度的保护渣有关. 含K、Na等元素的低熔点大颗粒球形氧化物,本研 将治炼钢种所使用保护渣粉渣粉碎到200目进 究发现铸坯中存在相当数量含K,Na元素的大颗粒 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保护渣物相组成.图9表 高Si0,的不规则固相夹杂;由表1可知:试验钢中Si 明,粉渣中存在7个主要物相,多个物相在炼钢温度 质量分数较低(<0.01%),A、T含量均较高(A]= 下呈固相,其中A山,Si0,和纯SiO,物相与铸坯中检测 0.02%~0.05%,[Ti]=0.05%~0.07%),在治炼 到的夹杂物相近增刊 1 王 敏等: IF 钢铸坯中高 SiO2类夹杂来源探讨 规则的固相夹杂,相当于一个新的固相未反应核继 续与液渣参与元素交换和反应,直到成分完全转变 成与液渣一致,则固相颗粒的溶解和反应结束,反应 机理如图 8 所示. 图 7 高 SiO2夹杂物成分线扫描 Fig. 7 Line scan of high SiO2 inclusions 图 8 高 SiO2类夹杂的演变机理 Fig. 8 Evolution mechanism of high SiO2 inclusions 2. 3 保护渣物相与夹杂物的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结晶器卷渣形成的夹杂物一般为 含 K、Na 等元素的低熔点大颗粒球形氧化物,本研 究发现铸坯中存在相当数量含 K,Na 元素的大颗粒 高 SiO2的不规则固相夹杂; 由表 1 可知: 试验钢中 Si 质量分数较低( < 0. 01%) ,Al、Ti 含量均较高( [Al]= 0. 02% ~ 0. 05%,[Ti]= 0. 05% ~ 0. 07% ) ,在冶炼 条件下不可能反应形成 SiO2 类夹杂; 因此,判断此 类夹杂为外来夹杂,可能与低碱度的保护渣有关. 将冶炼钢种所使用保护渣粉渣粉碎到 200 目进 行 X 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保护渣物相组成. 图 9 表 明,粉渣中存在 7 个主要物相,多个物相在炼钢温度 下呈固相,其中 Al2 SiO5和纯 SiO2物相与铸坯中检测 到的夹杂物相近. ·16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