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布,解放以后我国发现的新文化遗址有7000多处。其中有代表性的有:1977 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县裴李岗的裴李岗文化(分布在豫中一带,豫北豫南也 有发现,年代为公元前5500-4900年);1973年首次发现于河北武安县的磁 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冀中、南一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5400—前5100年) 1922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下游, 以陕西关中、豫西和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 到河南东部,西抵甘、青交界一带,迄今共发现遗址约一千多处,距今约六七 千年);1973年首次发掘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 带,年代距今7000年-6000年);1923年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文化 (主要分布于甘肃的洮河、大夏河和青海的湟水流域,距今约4500年左右,前 后延续约1800年,晚期进入父系氏族公社) 在这些发现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文化遗址中,黄河流域以仰韶文化为代表, 长江流域以河姆渡文化为典型。西安半坡遗址的早期遗存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黄 河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情景,浙冮余姚河姆渡遗址则展现了长江流域 母系氏族繁荣阶段的景象,说明了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摇 1、仰韶文化 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考古学上的文化,是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 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 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它以原始农业和彩陶为主要特征。1921年首次发现 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故名。仰韶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遗址一般都在靠 近河流的黄土台地上。生产工具以磨制的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铲、锄 等,打制石器仍占一定的数量:骨器相当精致,主要是用于制作渔猎工具和装 饰品。仰韶文物遗址中以陶器最为丰富,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 主,细泥红陶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当时的经济生活以农 业为主,渔猎为辅,并已饲养猪、狗等家畜。仰韶文化的居民已过上了定居的 生活,农业、采拾工作主要由妇女承担,男子则多从事渔猎,妇女在社会上有 很高的地位,仍是以母权制为特点的氏族社会。以前曾有西方学者持中国仰韶 事实根据,因为仰韶文化的陶器形状和花纹和西方迴然不同,且甘肃、青海的 仰韶文化要比陕西、河南一带的年代晚,这说明仰韶文化是在中原地区首先发 展起来,然后才影响到它的邻近地区象甘肃、青海等地,马家窑文化(有人亦 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是受仰韶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仰韶文化决不是 中亚彩陶文化迁移的结果,而是我国远古文化的延续,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光辉 创造。 仰韶文化遗址,已发现的约有一千多处,有代表性的如陕西西安半坡、临潼 姜寨、宝鸡北首岭、分阝县下孟村、华县元君庙,河南陕县庙底沟、安阳后 冈、洛阳王湾、淅川下王冈等。其中以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为最典型。 2、半坡遗址 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位于西安东郊半坡村,1954年开 始发掘,1958年在遗址上建立了半坡博物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 遗址略呈椭圆形,包括居住区、窑场和基地三大部分。北端为氏族公共墓 地,南面为居住区,该区东北边为制造陶器的窑场,窑场、墓地和居住区之间布,解放以后我国发现的新文化遗址有 7000 多处。其中有代表性的有:1977 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新郑县裴李岗的裴李岗文化(分布在豫中一带,豫北豫南也 有发现,年代为公元前 5500—4900 年);1973 年首次发现于河北武安县的磁 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冀中、南一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 5400—前 5100 年); 1922 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的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下游, 以陕西关中、豫西和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 到河南东部,西抵甘、青交界一带,迄今共发现遗址约一千多处,距今约六七 千年);1973 年首次发掘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文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 带,年代距今 7000 年—6000 年);1923 年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文化 (主要分布于甘肃的洮河、大夏河和青海的湟水流域,距今约 4500 年左右,前 后延续约 1800 年,晚期进入父系氏族公社)。 在这些发现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文化遗址中,黄河流域以仰韶文化为代表, 长江流域以河姆渡文化为典型。西安半坡遗址的早期遗存 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黄 河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情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则展现了长江流域 母系氏族繁荣阶段的景象,说明了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摇 篮。 1、仰韶文化 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考古学上的文化,是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 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 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它以原始农业和彩陶为主要特征。1921 年首次发现 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故名。仰韶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遗址一般都在靠 近河流的黄土台地上。生产工具以磨制的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铲、锄 等,打制石器仍占一定的数量;骨器相当精致,主要是用于制作渔猎工具和装 饰品。仰韶文物遗址中以陶器最为丰富,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 主,细泥红陶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当时的经济生活以农 业为主,渔猎为辅,并已饲养猪、狗等家畜。仰韶文化的居民已过上了定居的 生活,农业、采拾工作主要由妇女承担,男子则多从事渔猎,妇女在社会上有 很高的地位,仍是以母权制为特点的氏族社会。以前曾有西方学者持中国仰韶 文化西来说的观点,认为仰韶文化是从欧洲、中亚传入中国的。这种说法缺乏 事实根据,因为仰韶文化的陶器形状和花纹和西方迥然不同,且甘肃、青海的 仰韶文化要比陕西、河南一带的年代晚,这说明仰韶文化是在中原地区首先发 展起来,然后才影响到它的邻近地区象甘肃、青海等地,马家窑文化(有人亦 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是受仰韶文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仰韶文化决不是 中亚彩陶文化迁移的结果,而是我国远古文化的延续,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光辉 创造。 仰韶文化遗址,已发现的约有一千多处,有代表性的如陕西西安半坡、临潼 姜寨、宝鸡北首岭、分阝县下孟村、华县元君庙,河南陕县庙底沟、安阳后 冈、洛阳王湾、淅川下王冈等。其中以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为最典型。 2、半坡遗址 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位于西安东郊半坡村,1954 年开 始发掘,1958 年在遗址上建立了半坡博物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 一。遗址略呈椭圆形,包括居住区、窑场和基地三大部分。北端为氏族公共墓 地,南面为居住区,该区东北边为制造陶器的窑场,窑场、墓地和居住区之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