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病态科学,冷核聚变及其它 庆承瑞(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 原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1期,略有删节 摘自《伪科学曝光》 、关于病态科学 病态科学,原文 Pathological science,是美国著名化学家 Irving langmuir在 1953年的一次报告中首先提出的。I. Langmuir是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 同时他在物理学中也有贡献。例如等离子体物理中著名的等离子体振荡有时也称 为 Langmuir振荡,但他本人除了研究化学和物理学外,还花了不少时间研究自 然科学发展本身的一些重要现象,并总结出病态科学的概念。但有关这方面的研 究文章,在他生前从未发表过,只是在他去世后,有人将他1953年的题为“病 态科学”的报告根据录音整理成文。此文最初只在小范围内流传,直到1989年, 经美国物理学会决定,全文刊登在 Physics Today1989年第10期上[1 那末,什么是病态科学?根据I. Langmuir的意见,是指在这些事件当中,“科 学家完全是诚实的,十分热衷于自己的研究……但完全自己欺骗了自己”,“这些 事件中没有任何弄虚作假,但由于作者不了解作为一个人完全可以被主观的因 素,一厢情愿的想像,或某些阈效应而引入歧途,以致完全陷入错误的泥塘之中 文中作者引用了大量本世纪初直至二十年代科学史中的事例,其中涉及不少知名 度很高的科学家。作者还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指出:一次病态科学的现象可以持 续到十年,甚至二十年之久,可以出现上百篇,乃至数百篇论文,并发表在一流 的专业科学杂志上,最后直至销声匿迹。 有趣的是, Langmuir曾给出了几个病态科学的症状,这些症状是 (1)常常是信噪比很低的事例(即阈效应)。进一步研究会发现这些现象中原因 和结果没有关联:也就是说,作者并没有弄清楚现象的真正原因而自我陶醉在他 所认定的“原因”或理论之中。 (2)常常是一种低统计的事例。例如你可以一次猜中一个六面体的某一面, 但重复多次后就会发现猜中的概率只有1/6。因此,不正确地利用低统计量的事 例作结论是当事人自以为创造了奇迹的重要症候 (3)出现惊人的高精密度。一些作者沉迷于自己的惊人发现而不去考虑这 发现”所要求的精度。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例子是天文学家 Giovanni Schiaparelli 和 Nicolas flammarion“发现”火星上的运河。但是他们的望远镜分辨率完全不 能区分这样小的结构,可是他们却“看”到了。 (4)出现违反已确立无疑的实验事实的惊人“理论”。 (5)进入病态的科学家不能客观地对待一切有根据的反面意见或反面事实病态科学,冷核聚变及其它 庆承瑞(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 原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 年第 1 期,略有删节 摘自《伪科学曝光》 一、关于病态科学 病态科学,原文 Pathological science,是美国著名化学家 Irving Langmuir 在 1953 年的一次报告中首先提出的。I. Langmuir 是 1932 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 同时他在物理学中也有贡献。例如等离子体物理中著名的等离子体振荡有时也称 为 Langmuir 振荡,但他本人除了研究化学和物理学外,还花了不少时间研究自 然科学发展本身的一些重要现象,并总结出病态科学的概念。但有关这方面的研 究文章,在他生前从未发表过,只是在他去世后,有人将他 1953 年的题为“病 态科学”的报告根据录音整理成文。此文最初只在小范围内流传,直到 1989 年, 经美国物理学会决定,全文刊登在 Physics Today 1989 年第 10 期上[1]。 那末,什么是病态科学?根据 I. Langmuir 的意见,是指在这些事件当中,“科 学家完全是诚实的,十分热衷于自己的研究……但完全自己欺骗了自己”,“这些 事件中没有任何弄虚作假,但由于作者不了解作为一个人完全可以被主观的因 素,一厢情愿的想像,或某些阈效应而引入歧途,以致完全陷入错误的泥塘之中”。 文中作者引用了大量本世纪初直至二十年代科学史中的事例,其中涉及不少知名 度很高的科学家。作者还根据自己的观察总结指出:一次病态科学的现象可以持 续到十年,甚至二十年之久,可以出现上百篇,乃至数百篇论文,并发表在一流 的专业科学杂志上,最后直至销声匿迹。 有趣的是,Langmuir 曾给出了几个病态科学的症状,这些症状是: (1)常常是信噪比很低的事例(即阈效应)。进一步研究会发现这些现象中原因 和结果没有关联:也就是说,作者并没有弄清楚现象的真正原因而自我陶醉在他 所认定的“原因”或理论之中。 (2)常常是一种低统计的事例。例如你可以一次猜中一个六面体的某一面, 但重复多次后就会发现猜中的概率只有 1/6。因此,不正确地利用低统计量的事 例作结论是当事人自以为创造了奇迹的重要症候。 (3)出现惊人的高精密度。一些作者沉迷于自己的惊人发现而不去考虑这一 “发现”所要求的精度。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例子是天文学家 Giovannio Schiaparelli 和 Nicolas Flammarion“发现”火星上的运河。但是他们的望远镜分辨率完全不 能区分这样小的结构,可是他们却“看”到了。 (4)出现违反已确立无疑的实验事实的惊人“理论”。 (5)进入病态的科学家不能客观地对待一切有根据的反面意见或反面事实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