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202-1102≈191V 0.545 C 9.091F Uo191×314 2.判断下列结论的正确性 (1)RLC串联电路:z=R+1(0L-),(0)=1z1/gxv2sm(om+v) (2)RLC并联电路:Y=G+(Bc-B1,Y=+j( R 解析:(1)中的电压解析式是错误的。只能根据阻抗和电流有效值的乘积来决定电压有效 值,根据电流初相和阻抗角决定电压的初相,而不能直接将复阻抗与电流解析式相乘 (2)式的两个表达式都是错误的,第1个式子少写了复导纳虚部符号j;2式虚部中的两 项位置应倒过来。 4.4复功率 1、学习指导 (1)复功率 本章在对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进行讨论时,引入了复功率的概念,复功率的实部在数值 上等于电路中的有功功率P,复功率的虚部在数值等于电路的无功功率Q,复功率的模值等于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视在功率S。要注意的是,电路中各个元件上的有功功率可以相加,无功功 率可以相加减,但电路各部分的视在功率一般不能直接相加减,其中原因由读者自己考虑 (2)功率因数的提高 由对功率的讨论我们引入了提高功率因数的问题。提高功率因数是指提高线路总电压与 总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的余弦值。应明确,用并联电容法提高功率因数,对感性负载本身的功率 因数是没有影响的,提高的是我们所研究的整个二端网络的功率因数。 2、学习检验结果解析 (1)RL串联电路接到220V的直流电源时功率为12KW,接到220V的工频电源时功率 为0.6kW,试求它的R、L。 解析:直流下L相当于短路,因此根据接到直流电源上的数值可求得电阻 40.3g P1200 根据在工频交流电时的数据可求得电感53 9.09 F 191 314 0.545 220 110 191V 2 2 C     = = = −  U I C U 2.判断下列结论的正确性: (1)RLC 串联电路: ) ( ) / 2 sin( ) 1 ( i u t Z I t C Z R j L     = +  − , =  + (2)RLC 并联电路: ) 1 1 ( 1 ( ) L L C C X X j R Y = G + B − B ,Y = + − 解析:(1)中的电压解析式是错误的。只能根据阻抗和电流有效值的乘积来决定电压有效 值,根据电流初相和阻抗角决定电压的初相,而不能直接将复阻抗与电流解析式相乘。 (2)式的两个表达式都是错误的,第 1 个式子少写了复导纳虚部符号 j;2 式虚部中的两 项位置应倒过来。 4.4 复功率 1、学习指导 (1)复功率 本章在对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进行讨论时,引入了复功率的概念,复功率的实部在数值 上等于电路中的有功功率 P,复功率的虚部在数值等于电路的无功功率 Q,复功率的模值等于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视在功率 S。要注意的是,电路中各个元件上的有功功率可以相加,无功功 率可以相加减,但电路各部分的视在功率一般不能直接相加减,其中原因由读者自己考虑。 (2)功率因数的提高 由对功率的讨论我们引入了提高功率因数的问题。提高功率因数是指提高线路总电压与 总电流之间的相位差的余弦值。应明确,用并联电容法提高功率因数,对感性负载本身的功率 因数是没有影响的,提高的是我们所研究的整个二端网络的功率因数。 2、学习检验结果解析 (1)RL 串联电路接到 220V 的直流电源时功率为 1.2KW,接到 220V 的工频电源时功率 为 0.6kW,试求它的 R、L。 解析:直流下 L 相当于短路,因此根据接到直流电源上的数值可求得电阻 = =  40.3 1200 220 2 2 P U R 根据在工频交流电时的数据可求得电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