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环境监测的意义和作用 一、环境监测的意义 “环境监测”这一概念最初是随着核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由于放射性物质对人及其 周围环境的威胁,迫使人们对核设施进行监测,测量其强度,并可随时警报。英文“监 测”一词“ MONITOR”即是监视、检测、监控的意思。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 的频频出现,监测的含义扩大了。逐步由工业污染源监测发展到大环境的监测,即监测 的对象不仅仅是污染物、污染因子,还伸延到环境行为。如环境生物、生态监测等。 随着环境科学的产生,“环境质量”这一概念随之被人们所明确和接受。为了寻求环 境质量变化的原因,人们着手研究污染物质的来源、性质、含量水平及时空分布规律。起 初着眼于化学污染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就是环境分析,但是,判断环境质量的好坏, 仅对单个污染物短时间的取样分析是木够的,必须取得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数据。即需 要得到各种污染因素在一定范围内的时、空分布数据,才能对环境质量作出确切的评价 这项任务单靠某一种手段(如化学分析)是难以完成的。 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不再仅仅是排放污染物所引起的人类健 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以及维持人类繁衍、发展的资源问题。人 们对环境质量的理解和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要掌握化学物质的污染,还要掌握各种物 理因素,如噪声、振动、热辐射、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污染;不仅要弄清直接污染,还 要弄清间接污染;不仅要求自然环境质量,还要求社会环境质量。起初以化学分析为主 要手段,建立在对测定对象间断地、定时、定点地采集环境样品的基础上所得到的分析 结果已不能定量的描述和评价全面的环境质量状况,更不能反映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必 须和先进的物理的或物理化学的以及遥感、遥测等各种测试手段相结合才能完成。所以 环境监测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监视和检测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全过 程 从监测手段上来看,有对环境组分、污染物分析测试的化学监测;有测定环境中的 热、声、光、电磁、振动、放射性等物理量和状态的物理监测;生物监测则是利用生物 对环境污染所发生的各种信息,如群落、种群变化,畸形变种、受害症候等作为判断环 境污染状况的手段。生物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不仅可以反映多种因子污染的综合效 应,也能反映环境污染的历史状况,即长期的积累效应。所以生物监测可以弥补上述化 学的、物理的监测手段之不足,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手段应包括:化 学监测、物理监测和生物监测。 从环境监测的过程来说,它应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