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试卷代号:216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一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大众传播学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3年1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 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指以美国为代表的经验学派(又称传统学派),和以欧洲为主流的批判学派。20世纪 60年代以前,传播学的研究一直都是经验学派一统天下。后来,欧洲的批判学派异军突起,才 打破了这种一枝独秀的局面,形成了两家分庭抗礼之势。 3.副语言又称伴随语言,主要是指人在说话时伴随语言所产生的一些发音行为和语音现 象,如音域的宽窄、语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等。除了这些与言语同时发生的语音现象之外, 哭声、笑声、叫喊声、咳嗽声等语音现象通常也被划入副语言范畴之内。 4.新媒介是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介,具 有传播方式的双向性、传播功能的融合性、传播技术的先进性和传播内容的全球性等特点。 5.国际传播是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文化体系的信息交流,涉及所有通过个人、团体、 政治组织、科技传播、文化交流以及大众媒介而传递的信息及数据。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6.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 (1)受众的性质:为数众多的、异质的、匿名的受众;(5分) (2)传播时间的性质:信息是公开而迅速地传播,不具有耐久性,往往稍纵即逝;(5分) (3)传播者的性质: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工作的一群人。(5分) 7.两级传播理论由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主要指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并不是一步到位地传 达给受众,这个过程分为两步。(5分)第一步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中的一小部分人,这一小部 分人由于在传播中表现活跃,于是被称为“意见领袖”;(5分)第二步再由这一小部分意见领 832试卷代号 6 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3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大众传播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3 年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8分,共 0分} 1.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 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 代表 学派 传统学 ,和以欧洲为主流的批判学派。 60 年代 后来 欧洲 打破了这种一枝独秀的局面,形成了两家分庭抗礼之势。 3. 言又称伴 主要 些发 象,如音域的宽窄、语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等。除了这些与言语同时发生的语音现象之外, 哭声、笑声、叫喊声、咳嗽声等语音现象通常也被划入副语言范畴之内。 4. 新媒介是 字化 媒体 络技术而发展起来 新兴 有传播方式的双向性、传播功能的融合性、传播技术的先进性和传播内容的全球性等特点。 5. 越两 或两 涉及所有通过个人 政治组织、科技传播、文化交流以及大众媒介而传递的信息及数据。 二、问答题{每小题 5分,共 0分) 6. (1)受众的性质 z为数众多的、异质的、匿名的受众 5分〉 (2) 间 的性质 开而 地传 有耐久 往往 逝;(5 (3) 播者 播者一 组织 工作 。(5 7. 两级传播 拉扎 菲尔德提 传播 一步 位地 达给受众,这个过程分为两步。 5分)第一步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中的一小部分人,这一小部 分人由于在传播中表现活跃,于是被称为"意见领袖'气 5分〉第二步再由这一小部分意见领 83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