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在从起点状态到终点目标之间,学生必定有许多知识技能尚未掌握,而掌握这些知识技能 又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这些介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教学目标就称为使能目标。从起 点到终点之间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越多,则使能目标也越多。一般而言,如果先后两次教 学的知识、技能距离较大,其中的使能目标也比较多。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从终点目标出发,来一步一步揭示其使能目标的,如反复提出 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标,他必须预先具备什么能力或倾向?”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点 状态为止,然后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分层次一一排列出来。这样,起点状态、使能目标 和终点目标及其类型和它们的先后顺序被分析清楚了,则教学的步骤和方法的确定就有科学 的依据。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C 2.A 3.D 4.A 5.A 6.A 7.A 8.A 9.A 10.A 四、实践题(共19分) 前期分析(5分) 目标编制(5分) 策略设计(5分) 评价方案(4分) 468在从起点状态到终点目标之间,学生必定有许多知识技能尚未掌握,而掌握这些知识技能 又是达到终点目标的前提条件。这些介于起点到终点之间的教学目标就称为使能目标。从起 点到终点之间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越多,则使能目标也越多。一般而言,如果先后两次教 学的知识、技能距离较大 ,其中的使能 目标也 比较多。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是从终点目标出发,来一步一步揭示其使能目标的,如反复提出 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标,他必须预先具备什么能力或倾向?”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点 状态为止,然后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分层次一一排列出来。这样,起点状态、使能 目标 和终点目标及其类型和它们的先后顺序被分析清楚了,则教学的步骤和方法的确定就有科学 的依据 。 三、判断题(每题 3分,共 30分) 1. C 2. A 3. D 4. A 5. A 6. A 7. A 8. A 9. A 10. A 四、实践题(共 19分) 前期分析(<5分) 目标编制(5分) 策略设计(<5分) 评价方案(4分) 468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