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冷战国际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 与军备竞赛,而且使得冷战的冲突无法全面缓和。① 档案,着重探讨了美国在一战和二战后通过外交支撑 加迪斯的第二个理论贡献是两极结构的“长久和 对国际经济控制地位扩张的驱动因素,提炼出“自由 平(the long peace)国际体系论。②结构平衡的理论 社团主义的理论框架。特别是他的《马歇尔计划》一 假设是:平面的支撑点越多就越稳定:推至国际政治体 书,@通过分析美国二战后对欧洲实施的援助计划” 系,则所谓的极越多就越稳定。据此,二战结束后, 的政策制定和实行情况,分析了美国冷战政策的社会 随着传统大国如英、法、德、日、意的衰退,作为新兴大 与经济渊源,麦克·侯根提出,二战后美国所形成的特 国的美国与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战争中担当主力的苏 殊利益集团不仅包括军火商、对外贸易和国际金 联就当仁不让地成了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角,而只有 融寡头,而且还包括工会(如劳产联)和少数民族社团 美苏两极存在的国际体系无疑将是最难保持稳定的体 犹太人)—为了各自的特殊利益需要,在美国的政 系。然而,长达数十年的冷战两极对抗却出现了意 治舞台上角力,极大地影响了政府的冷战政策。 料之外的“特久和平现象,即超级大国之间一直在避 作为对国际关系理论界关于决策“绯理性时论 免直接军事冲突,一直没有因为全面对抗而引爆世界 的回应,众多国际关系史学家也从历史文献中寻找导 大战。为了解释俩极稳定的历史现象,加迪斯通过 致非理性决策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等因素。他们从美 对历史案例的深度分析,认为核武器是支撑国际安全 国外交战略思考的错位、国内政治对理性决策的制约、 体系的“第三极”,并首度提出国防科技的革命性发展 官僚机制的惰性和狭隘、决策者的个人局限性甚至情 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权力平衡的、看不见的极的作 报的不确定性等方面论证了美国政府的冷战战略思考 用,进而引发了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对核武器对国际安 与实施的非理性成分,并试图诠释其产生的原因。⑦ 全积极作用的研究。③ 他们的研究大都验证了决策非理性的理论假设,即国 此外,被冠以“激进学派的经济决定论受到了一 家对外政策的决策很难用理性的标准加以描述和分 大批国际关系史学家的青睐。自20世纪60年代以 析:如果一定要用理性选择模式衡量,显现的大都是 来,在国际政治理论研究中,经济驱动民族国家的对外 “绯理性”决策行为,而正是这种非理性导致国际关系 行为以至经济决定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动态变化理论 结构的变化。例如,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史学家欧内斯 一度十分盛行。其中,无论是世界资本主义(world ca即italisn)体系论者,还是拉美学派的依附论者(de 1 John Lewis Gaddis,of Containm ent A Critical Appruisal pendencia),均为经济决定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主要 of Posw arAm erican National Securit Polic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倡导者。④借鉴经济决定论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以 Pess,1982,pp.309-344 美国威斯康星-麦迪生大学为基地、以威廉·威廉姆 2 John Lewis Gaddis,The Long Peace:Inquiries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Cold War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pp.215-245. 斯(W illiam App leman W illiam s)为代表的国际关系史 3 John Lewis Gaddis,The Long Peace:Inguiries into the History of 学者致力于“得找经济利益与美国冷战对外行为之 the Cold War pp 104-146. 间的关联关系。他们最终发现,美国政府领导层出于 Stephen M.Walt,"Intemational Reltions One Workd,Many Theories,"Intemational Relations.Spring 1998,pp.33-34. 满足国内“垄断寡头的经济利益需要,利用美国在二 ⑤此类著作包括:W illiam App keman W illiams,The Trugedy ofA~ 战后所拥有的特殊国际政治地位,企图构建“世界经 merican Diplonacy.New York:Noron,1958;Walter LaFeber,The Nar 济霸权秩序”,推行“开放式的帝国主义的政策。根 Empire,Ithaca: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63;America.Russia.and the Col War 1945-1996.New York:Knopf,1996;Gabriel Kolko,The Rots 据这些学者的研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第四点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Boston:Beacon Press,1969;Gabriel Ko lko and 计划和大西洋公约组织、甚至美国介入东南亚和中南 Joyce Kolko,The L in its of Parer.New York:Happer and Row,1972; 半岛等,美国的这些对外政策无一例外地被认为是经 L loyd Gardner,A rchitects of lllusion.Chicago:Qudrangle Books,1970. Michael J.Hogan,The Marshall Plan:Am erica.Britain.and the 济驱动的结果。® Reconstniction of W estem Eumope 1947-1952.New York Cabridge Uni- 其中最具国际关系理论意义的是西方国际关系史 versity Press,1987,pp.140-150 权威杂志《外交史》主编麦克·侯根(Michael J.Ho~ Deborah Welch Larson,Origins of Continment 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5,pp.3-14.Shu Guang Zhang.Deter an)的相关研究。受到政治学“社团主义(copo~ rence and Strategic Culnre:Chinese-Am erican Confrontations.1949- ratisn)理论的影响,他利用美国解密的杜鲁门外交 1958.lthaca: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91,pp.1-15 -12- 1994-2010 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与军备竞赛 ,而且使得冷战的冲突无法全面缓和。① 加迪斯的第二个理论贡献是两极结构的“长久和 平 ( the long peace) ”国际体系论。② 结构平衡的理论 假设是 :平面的支撑点越多就越稳定 ;推至国际政治体 系 ,则所谓的“极 ”越多就越稳定。据此 ,二战结束后 , 随着传统大国如英、法、德、日、意的衰退 ,作为新兴大 国的美国与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战争中担当主力的苏 联就当仁不让地成了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而只有 美苏两极存在的国际体系无疑将是最难保持稳定的体 系。然而 ,长达数十年的冷战“两极对抗 ”却出现了意 料之外的“持久和平 ”现象 ,即超级大国之间一直在避 免直接军事冲突 ,一直没有因为全面对抗而引爆世界 大战。为了解释“两极稳定 ”的历史现象 ,加迪斯通过 对历史案例的深度分析 ,认为核武器是支撑国际安全 体系的“第三极 ”,并首度提出国防科技的革命性发展 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权力平衡的、看不见的“极 ”的作 用 ,进而引发了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对核武器对国际安 全积极作用的研究。③ 此外 ,被冠以“激进学派 ”的经济决定论受到了一 大批国际关系史学家的青睐。自 20世纪 60年代以 来 ,在国际政治理论研究中 ,经济驱动民族国家的对外 行为以至经济决定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动态变化理论 一度十分盛行。其中 ,无论是“世界资本主义 (world cap italism) ”体系论者 ,还是拉美学派的依附论者 ( de2 pendencia) ,均为经济决定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主要 倡导者。④ 借鉴经济决定论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 ,以 美国威斯康星 - 麦迪生大学为基地、以威廉 ·威廉姆 斯 (W illiam App leman W illiam s)为代表的国际关系史 学者致力于“寻找 ”经济利益与美国冷战对外行为之 间的关联关系。他们最终发现 ,美国政府领导层出于 满足国内“垄断寡头 ”的经济利益需要 ,利用美国在二 战后所拥有的特殊国际政治地位 ,企图构建“世界经 济霸权秩序 ”,推行“开放式的帝国主义 ”的政策。根 据这些学者的研究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第四点 计划和大西洋公约组织、甚至美国介入东南亚和中南 半岛等 ,美国的这些对外政策无一例外地被认为是经 济驱动的结果。⑤ 其中最具国际关系理论意义的是西方国际关系史 权威杂志《外交史 》主编麦克 ·侯根 (M ichael J. Ho2 gan) 的相关研究。受到政治学“社团主义 ( corpo2 ratism) ”理论的影响 ,他利用美国解密的杜鲁门外交 档案 ,着重探讨了美国在一战和二战后通过外交支撑 对国际经济控制地位扩张的驱动因素 ,提炼出“自由 社团主义 ”的理论框架。特别是他的《马歇尔计划 》一 书 , ⑥通过分析美国二战后对欧洲实施的“援助计划 ” 的政策制定和实行情况 ,分析了美国冷战政策的社会 与经济渊源 ,麦克 ·侯根提出 ,二战后美国所形成的特 殊利益集团 ———不仅包括军火商、对外贸易和国际金 融寡头 ,而且还包括工会 (如劳产联 )和少数民族社团 (犹太人 ) ———为了各自的特殊利益需要 ,在美国的政 治舞台上角力 ,极大地影响了政府的冷战政策。 作为对国际关系理论界关于决策“非理性 ”讨论 的回应 ,众多国际关系史学家也从历史文献中寻找导 致非理性决策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等因素。他们从美 国外交战略思考的错位、国内政治对理性决策的制约、 官僚机制的惰性和狭隘、决策者的个人局限性甚至情 报的不确定性等方面论证了美国政府的冷战战略思考 与实施的非理性成分 ,并试图诠释其产生的原因。⑦ 他们的研究大都验证了决策非理性的理论假设 ,即国 家对外政策的决策很难用理性的标准加以描述和分 析 ;如果一定要用理性选择模式衡量 ,显现的大都是 “非理性 ”决策行为 ,而正是这种非理性导致国际关系 结构的变化。例如 ,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史学家欧内斯 — 12 — 冷战国际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John Lewis Gaddis, S trategies of Containm ent: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PostwarAm erican N ational Security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 309 - 344. John Lewis Gaddis, The Long Peace: Inquiries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Cold W a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p. 215 - 245. John Lewis Gaddis, The Long Peace: Inquiries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Cold W ar, pp. 104 - 146. Stephen M. Wal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e World, Many Theori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p ring 1998, pp. 33 - 34. 此类著作包括 : W illiam App leman W illiams, The Tragedy of A2 m erican D iplom acy, New York: Norton, 1958; Walter LaFeber, The N ew Em pir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3; Am erica, Russia, and the Cold W ar, 1945 - 1996, New York: Knopf, 1996; Gabriel Kolko, The Rots of Am erican Foreign Policy, Boston: Beacon Press, 1969; Gabriel Kolko and Joyce Kolko, The L im its of Power,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2; Lloyd Gardner, A rchitects of Illusion, Chicago: Qudrangle Books, 1970。 M ichael J. Hogan, The M arshall Plan: Am erica, B ritai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W estern Europe, 1947 - 1952, New York: Cambridge Uni2 versity Press, 1987, pp. 140 - 150. Deborah Welch Larson, O rigins of Containm en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 3 - 14. ; Shu Guang Zhang, Deter2 rence and S trategic Culture: Chinese - Am erican Confrontations, 1949 - 1958,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1 - 1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