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 过男维济5k治2007年第2期 冷战国际史与 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 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体系的路径探索 张曙光 【内容提要】冷战国际史的研究应该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探索相链接。作者认为,冷战 国际关系的经历不仅应该成为检测国际关系理论假设的一个时空实验室”,而且也应该成为 当代与未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新议题的设定以及现存国际关系理论假设与模式检验的参照体 系。自冷战以来,主要大国不断解密和公布的档案文献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难以替 代的数据库”。如果中国“新生代的国际关系理论学者能够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深刻与 精确的诠释并进行延伸研究,同时尝试采用理论指导”与“历史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必将 为形成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与理论体系做出贡献。 关键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冷战研究;外交史档案;国际关系研究议题设置;历史实证 【作者简介】张曙光,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上海邮编: 200083)。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550(2007)02-0007-08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能否构建出新的理论体系?对 的机遇。 此,学者们仍莫衷一是。①本文认为,关键性的前提是 首先,冷战国际关系应该成为检测当代国际关系 如何构建出切实可行的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体系。一 理论假设的一个时空实验室”。不同于自然科学研 个值得尝试的方法是将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关系史的 究,社会科学研究长期受到理论检验与实验手段“不 研究相链接,即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将国际关系史当做 科学甚至缺位的困扰,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更是如 理论假设检验和实证的时空试验室和数据库,国际 此,以致大多数理论仍停留在思辨、假设与概念化的层 关系史研究以国际关系理论为史实“复原的分析性 面,因而迫切需要一个可操作的试验时空”。20世纪 框架。一个能够承载这样链接的学术载体应该是对 对整个人类产生根本性影响的世界性战争分别是第一 怜战国际史(The Cold W ar Intemational History)研 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后是美苏间的冷战。 究。② 根据并非严格的历史断代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 四年(1914~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了六年 链接冷战国际史 (1939~1945年),冷战则用了45年才宣告结束(1946 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思考 一1991年),时间长度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十倍,第 冷战国际史研究与国际关系理论探索相结合应该 ①参见王逸舟:绪论》,载王逸舟主编:《仲国因际关系研究 成为国际关系跨领域研究的有益尝试。如何将冷战国 (1995~200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际史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两者实现在研究方法上有机 ②为推动对冷战国际史的研究,美因国际关系研究机构威尔逊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于1995年成立了怜战因际史研究项目”。美国的 的、深度的结合,这对中国国际关系学者来说,既是一 哈佛大学、俄亥俄大学以及英因的伦敦政治与经济学院也分别成立了 个具有学理意义的挑战,也是一个开启学术创新路径 怜战国际史研究与教学机构。 7—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2007年第 2期 冷战国际史与 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 ———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体系的路径探索 张曙光 【内容提要 】 冷战国际史的研究应该与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探索相链接。作者认为 ,冷战 国际关系的“经历 ”不仅应该成为检测国际关系理论假设的一个时空“实验室 ”,而且也应该成为 当代与未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新议题的设定以及现存国际关系理论假设与模式检验的参照体 系。自冷战以来 ,主要大国不断解密和公布的档案文献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难以替 代的“数据库 ”。如果中国“新生代 ”的国际关系理论学者能够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深刻与 精确的诠释并进行延伸研究 ,同时尝试采用“理论指导 ”与“历史实证 ”相结合的方法 ,这样必将 为形成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与理论体系做出贡献。 【关键词 】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冷战研究 ;外交史档案 ;国际关系研究议题设置 ;历史实证 【作者简介 】 张曙光 ,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 (上海 邮编 : 200083)。 【中图分类号 】 D8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6 - 9550 (2007) 02 - 0007 - 08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能否构建出新的理论体系 ? 对 此 ,学者们仍莫衷一是。① 本文认为 ,关键性的前提是 如何构建出切实可行的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体系。一 个值得尝试的方法是将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关系史的 研究相链接 ,即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将国际关系史当做 理论假设检验和实证的时空“试验室 ”和数据库 ,国际 关系史研究以国际关系理论为史实“复原 ”的分析性 框架。一个能够承载这样链接的学术载体应该是对 “冷战国际史 ( The Cold W ar International H istory) ”研 究。② 一 链接冷战国际史 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思考 冷战国际史研究与国际关系理论探索相结合应该 成为国际关系跨领域研究的有益尝试。如何将冷战国 际史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两者实现在研究方法上有机 的、深度的结合 ,这对中国国际关系学者来说 ,既是一 个具有学理意义的挑战 ,也是一个开启学术创新路径 的机遇。 首先 ,冷战国际关系应该成为检测当代国际关系 理论假设的一个时空“实验室 ”。不同于自然科学研 究 ,社会科学研究长期受到理论检验与实验手段“不 科学 ”甚至缺位的困扰 ,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更是如 此 ,以致大多数理论仍停留在思辨、假设与概念化的层 面 ,因而迫切需要一个可操作的“试验时空 ”。20世纪 对整个人类产生根本性影响的世界性战争分别是第一 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随后是美苏间的冷战。 根据并非严格的历史断代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了 四年 ( 1914 ~1918 年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了六年 (1939~1945年 ) ,冷战则用了 45年才宣告结束 (1946 ~1991年 ) ,时间长度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十倍 ,第 — 7 — 国际关系理论 ① ② 参见王逸舟 :《绪论 》,载王逸舟主编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 (1995~2005)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6年版 , 第 1~60页。 为推动对冷战国际史的研究 ,美国国际关系研究机构“威尔逊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于 1995年成立了“冷战国际史研究项目 ”。美国的 哈佛大学、俄亥俄大学以及英国的伦敦政治与经济学院也分别成立了 “冷战国际史 ”研究与教学机构
冷战国际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 二次世界大战的七倍。更为重要的是,不同于对两次 了集体安全、战略威慑、军备控制、危机管理甚至有限 世界大战的历史研究,史学家们未等冷战结束,他们就 战争。解决国际冲突的方式是否发生了范式转换 开始撰写冷战历史了,@使得这样的当代历史(con~ (paradign sh),如从解决到管理再到弥合(reconcil temporary history)”2表现出超常的领域宽泛性和内容 iation)”? 不稳定性。冷战主导了近半个世纪的国际关系,虽然 议题五:国际合作规范体制的建构。冷战的阵 冷战大致是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标志而告终的, 营对抗并未阻碍甚至延缓国际间的多面和深度合 但国际体系、大国行为逻辑和决策者的思维惯性并未 作。到底应该如何评估冷战状态下国际合作的规范 随着冷战结束而终结,以致冷战不仅具有历史的延续 (Nom)和机制(Regme)的构建与实施?这些规范和 性,也隐含了当今与未来的时间向度。冷战在20世纪 体制是否也适用于非冷战形态下的国际社会?新的规 国际关系中也具有特殊的空间向度。冷战的影响面并 范机制的建构是否导致国际关系主体的变化(从国 不局限于世界的地理空间(二战结束时,大多数民族 家政府到非国家政府)? 国家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冷战国际关系体 议题六:科技革命与国际关系的关联。冷战中革 系),同时延伸至国际的社会空间。由于冷战的原因, 命性的科技进步既促进了人类发展,但也恶化了国际 现代社会至少在12个方面(军事、外交、政治、法律、 安全。科技到底能否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 情报经济、教育、科技、医药、体育、艺术和社会)发生 自变量甚至一个新的分析范式? 了根本性变迁。正是由于其特殊的时空条件,冷战作 议题七:民主和平的评估。冷战的告终是否真 为验证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实验室的功能应予以 的就标志着人类历史终结”了?如果说冷战中硬实 利用。 力”遏制、威慑和胁迫能力)的作用下降、“软权力” 其次,冷战国际关系应该成为设定当代与未来国 (心理、价值观、意识形态影响力③)的地位上升,那么 际关系理论研究新议题的参照体系。正是考虑到冷战 民主、自由、人权在多大程度上能确保世界“长治久 国际关系所显现的特性,研究者可以对一些涉及国际 安”? 关系终极问题的议题进行重新设置。笔者认为可 再次,冷战国际关系应该成为检验现存国际关系 以从七个方面对议题进行重新设置,分别如下: 理论模式的参照体系。尽管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 议题一:“大国体系(great-power system)的变迁 期,冷战仍然继承了传统国际关系的基本属性。现代 规律。如果冷战国际关系的主旋律为(美苏之间的) 国际关系理论主要产生于对至少500年以来民族国家 超级大国关系,那么到底是什么在维系和构建超 对外交往行为轨迹的研究。其中无论是成论(均势、 级”大国体系?为什么一个超级大国苏联)会最终自 地缘政治),还是假设(威慑、霸权、危机处理、国际体 动放弃超级大国地位? 制、相互依存、一体化等),都对冷战研究具有框架性 议题二:“力量分布(power distribution)的变化轨 的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在冷战国际关系 迹。冷战大都由两极(bipolarity)在维持均势,但不乏 的体系内得到进一步验证。例如,国际关系学者可以 构建多极体系(muli-polarity)的努力。传统的极” 对冷战中民族国家的外交与安全决策行为进行多层面 是否仍是描述力量分布的坐标?在衡量超、大、中、 小国家上,有无新的指数(如核力量或软力量”)? 1 John Lewis Gaddis,We Nar Knav:Rethinking Cold War History. 议题三:世界经济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如果说以 New York:Oxord University Press,1997,pp.281-282 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冷战时期世界经 ②美国冷战因际史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约翰·加迪斯(John Lewis 济新变化导致国际社会的变迁,那么国际社会中民族 Gaddis)为了推广当代历史”研究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俄亥 俄大学设立了当代历史研究所”。 国家的对外行为(身份认同、对待资源和环境的态度 ③此类代表作包括:Michael H.Hunt,ldeology and U.S Foreign 等)是否也因此发生本质变化? Polic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Eugene R Wittkopf, 议题四:国际冲突的解决方式。为避免在超级 Faces of Intemationalisn,Duthan:Duke University Press,1990;John G Stossinger,Cnsaders and Prgnatists New York:Norton,1985;Kenneth 大国”之间发生直接军事对抗,冷战中国际冲突的解 W.Thompson,Traditions and Vales in Politics and Diplanacy.Baton 决方式既包含了传统的军事结盟和外交谈判,也尝试 Roug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2. -8- 1994-2010 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二次世界大战的七倍。更为重要的是 ,不同于对两次 世界大战的历史研究 ,史学家们未等冷战结束 ,他们就 开始撰写冷战历史了 , ①使得这样的“当代历史 ( con2 temporary history) ”②表现出超常的领域宽泛性和内容 不稳定性。冷战主导了近半个世纪的国际关系 ,虽然 冷战大致是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标志而告终的 , 但国际体系、大国行为逻辑和决策者的思维惯性并未 随着冷战结束而终结 ,以致冷战不仅具有历史的延续 性 ,也隐含了当今与未来的时间向度。冷战在 20世纪 国际关系中也具有特殊的空间向度。冷战的影响面并 不局限于世界的地理空间 (二战结束时 ,大多数民族 国家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冷战国际关系体 系 ) ,同时延伸至国际的社会空间。由于冷战的原因 , 现代社会至少在 12个方面 (军事、外交、政治、法律、 情报、经济、教育、科技、医药、体育、艺术和社会 )发生 了根本性变迁。正是由于其特殊的时空条件 ,冷战作 为验证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实验室 ”的功能应予以 利用。 其次 ,冷战国际关系应该成为设定当代与未来国 际关系理论研究新议题的参照体系。正是考虑到冷战 国际关系所显现的特性 ,研究者可以对一些涉及国际 关系“终极问题 ”的议题进行重新设置。笔者认为可 以从七个方面对议题进行重新设置 ,分别如下 : 议题一 :“大国体系 ( great - power system) ”的变迁 规律。如果冷战国际关系的主旋律为 (美苏之间的 ) “超级大国 ”关系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维系和构建“超 级 ”大国体系 ? 为什么一个超级大国 (苏联 )会最终自 动放弃“超级 ”大国地位 ? 议题二 :“力量分布 (power distribution) ”的变化轨 迹。冷战大都由两极 ( bipolarity)在维持均势 ,但不乏 构建多极体系 (multi - polarity)的努力。传统的“极 ” 是否仍是描述力量分布的坐标 ? 在衡量“超、大、中、 小 ”国家上 ,有无新的指数 (如核力量或“软力量 ”) ? 议题三 :世界经济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如果说以 经济“一体化 ”和“全球化 ”为特征的冷战时期世界经 济新变化导致国际社会的变迁 ,那么国际社会中民族 国家的对外行为 (身份认同、对待资源和环境的态度 等 )是否也因此发生本质变化 ? 议题四 :国际冲突的解决方式。为避免在“超级 大国 ”之间发生直接军事对抗 ,冷战中国际冲突的解 决方式既包含了传统的军事结盟和外交谈判 ,也尝试 了集体安全、战略威慑、军备控制、危机管理甚至有限 战争。解决国际冲突的方式是否发生了范式转换 (paradigm shift) ,如从解决到管理再到“弥合 ( reconcil2 iation) ”? 议题五 :国际合作规范 /体制的建构。冷战的“阵 营 ”对抗并未阻碍甚至延缓国际间的多面和深度合 作。到底应该如何评估冷战状态下国际合作的规范 (Norm)和机制 (Regime)的构建与实施 ? 这些规范和 体制是否也适用于非冷战形态下的国际社会 ? 新的规 范 /机制的建构是否导致国际关系主体的变化 (从国 家政府到非国家政府 ) ? 议题六 :科技革命与国际关系的关联。冷战中革 命性的科技进步既促进了人类发展 ,但也恶化了国际 安全。科技到底能否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 自变量甚至一个新的分析范式 ? 议题七 :“民主和平 ”的评估。冷战的告终是否真 的就标志着人类历史“终结 ”了 ? 如果说冷战中“硬实 力 ”(遏制、威慑和胁迫能力 )的作用下降、“软权力 ” (心理、价值观、意识形态影响力 ③)的地位上升 ,那么 “民主、自由、人权 ”在多大程度上能确保世界“长治久 安 ”? 再次 ,冷战国际关系应该成为检验现存国际关系 理论模式的参照体系。尽管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 期 ,冷战仍然继承了传统国际关系的基本属性。现代 国际关系理论主要产生于对至少 500年以来民族国家 对外交往行为轨迹的研究。其中无论是成论 (均势、 地缘政治 ) ,还是假设 (威慑、霸权、危机处理、国际体 制、相互依存、一体化等 ) ,都对冷战研究具有框架性 的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 ,它们能够在冷战国际关系 的体系内得到进一步验证。例如 ,国际关系学者可以 对冷战中民族国家的外交与安全决策行为进行多层面 — 8 — 冷战国际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 ① ② ③ John Lewis Gaddis, W e N ow Know: Rethinking Cold W ar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281 - 282. 美国冷战国际史研究的代表性人物约翰 ·加迪斯 (John Lewis Gaddis)为了推广“当代历史 ”研究的概念 ,于 20世纪 90年代初在俄亥 俄大学设立了“当代历史研究所 ”。 此类代表作包括 : M ichael H. Hunt, Ideology and U. S. Foreign Polic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Eugene R. W ittkopf, Faces of Internationalism ,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0; John G. Stossinger, Crusaders and Pragm atists, New York: Norton, 1985; Kenneth W. Thomp son, Traditions and Values in Politics and D iplom acy,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2
¥号组济5k治2007年第2期 分析,这些层面包括:(1)利弊计算:(2)外来威胁认 一条客观、理性且可操作的路径④,然而值得进一步探 知;(3)威慑、胁迫和遏制;(4)使用武力决定,(5)风险 究的空间仍很大。 评估和控制;(6)结盟选择(与维护)行为;(7)正(援 助)负(制裁)面经济外交实施,(8)机构整合;(9)资 二 国际关系理论学者 源配置;(10)国内政治动员;(11)战略文化建构等。 对冷战国际史成果的借鉴 同时,如果国际关系学者将单个的决策行为放在一个 较长的时空段内、使用“历史长焦距或深度比较的方 无论是在冷战期间,还是在冷战结束以后,西方国 法©去检验或提炼,完全有可能得出接近理论意义 际关系理论学者的研究均受到了冷战史学家们如何解 的推论,而这样的研究成果距离构建国际关系理论的 读大国制定和执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极大影响。为了 科学要求也就不远了。 说明或检验某个国际关系理论假设,他们间接引用国 最后,自冷战以来,主要大国不断解密和公布的档 际关系史学家的成果,或是直接运用第一手历史资料, 案文献应该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数据库”。支 运用归纳和演绎推理的方法,初步形成了史论兼蓄的 撑现存冷战国际关系研究成果的一个最大、利用率最 特点。 高的文献数据库应属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解密 格兰·阿利森(Graham T Allison)就是一个很好 的外交和安全档案。在冷战结束后的15年间,美国开 的例子,他运用冷战期间大国处理危机事件的经典事 放了大量冷战时期的军事、外交档案(包括国家安全 件,精细阐述一个国际关系的理论假设。格兰·阿利 委员会、国务院、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中央情报局 森在《决策要素:解读古巴导弹危机》一书中,⑤聚焦于 等部门的文件)。罗斯福到尼克松时期的核心材料大 美国肯尼迪政府于1962年10月处理古巴导弹危机的 都已由国务院的历史编辑委员会以《美国对外关系文 决策过程这一危机几乎是美苏冷战中最为危险的危 件汾卷出版,②此后的大量档案也由国家安全档案馆 机事件),并细致地检验了他关于“官僚政治制约对外 根据美国的《伯由信息法案在互联网上公布。③其他 政策的理性选择的理论模式。他主要依据政府公开 西方大国如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加拿大等定期公布 资料和事后对当事者的“访谈”,对肯尼迪总统在处理 的涉外档案也十分系统,不少核心文献都己经“数字 危机过程中所依赖的智囊一特别行政委员会(Ex 化了,查阅和使用非常方便。更令人鼓舞的是,冷战 Cm)”进行了多层次分析,发现在这样一个特殊 结束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开始有选择地解密外交档 的决策平台上,美国联邦机构内所有涉外机构(白宫、 案。此外,中国在过去20年间也公布了数量甚大的对 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中 外政策资料(特别是外交部档案近期开放的原始档 央情报局、各军兵种等)无一例外地为了各自机构的 案)。现存所有的(加上仍在不断公布的)数以百万 功能和利益(话语权、影响力、预算资源等)的扩容而 页)计的冷战时期大国外交与国防档案资料,为从事 极力争斗,以致最高决策无法按国家安全利益的根本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学者们进行多案例、深度比较分 需要实施理性选择。阿利森的机构政治”三模式和 析时提供了厚实的资料基础,也为构建国际关系理论, 特别是在进行定量甚至模型分析时提供了一个社会科 1Paul Kennedy,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verx:Econcm ic 学研究中难以替代的数据库。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New Yotk:Random Houe,1987,Pp3-15 自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己注意到当 ②尼克松时期的中美外交关系档案第17卷已于2006年8月出 代国际关系理论与现代国际关系史在研究方法上出现 版,共1l55页。参见U.S Deparment of State,,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的分化,这种分化使国际关系的理论工作者抱怨历史 United States China.1969-1972.Vol 17,Washingtn,D.C:Govem- ment Printing Office,2006. 学者只知史实描述与考证,对理论构建不仅毫无兴趣 ③内容参见hp:/www gvu edu/.nsarchiv/。 且贡献甚微;历史学者则批评国际关系的理论工作者 ④早在1988年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就此议题召开了国际关系 不懂历史、忽视历史甚至滥用历史,致使理论”成 理论与因际关系史学家的联席研讨会,笔者应邀参加并发言,然而此后 这方面的关注和努力并不多见了。 为无法与历史相契合的假设。无疑,对于如何加强两 Graham T Allison,Essence of Decision:Explaining the Cuban 个相关领域的“双向对等链接”,国外学者曾努力寻找 M issile Crisis.Boson:Brown,1971,pp.4-21. 9—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2007年第 2期 分析 ,这些层面包括 : ( 1)利弊计算 ; ( 2 )外来威胁认 知 ; (3)威慑、胁迫和遏制 ; (4)使用武力决定 ; (5)风险 评估和控制 ; (6)结盟选择 (与维护 )行为 ; ( 7)正 (援 助 )负 (制裁 )面经济外交实施 ; ( 8)机构整合 ; ( 9)资 源配置 ; ( 10)国内政治动员 ; ( 11)战略文化建构等。 同时 ,如果国际关系学者将单个的决策行为放在一个 较长的时空段内、使用“历史长焦距 ”或深度比较的方 法 ①去“检验 ”或提炼 ,完全有可能得出接近理论意义 的推论 ,而这样的研究成果距离构建国际关系理论的 科学要求也就不远了。 最后 ,自冷战以来 ,主要大国不断解密和公布的档 案文献应该成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数据库 ”。支 撑现存冷战国际关系研究成果的一个最大、利用率最 高的文献数据库应属美国自 20世纪 70年代开始解密 的外交和安全档案。在冷战结束后的 15年间 ,美国开 放了大量冷战时期的军事、外交档案 (包括国家安全 委员会、国务院、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中央情报局 等部门的文件 )。罗斯福到尼克松时期的核心材料大 都已由国务院的历史编辑委员会以《美国对外关系文 件 》分卷出版 , ②此后的大量档案也由国家安全档案馆 根据美国的《自由信息法案 》在互联网上公布。③ 其他 西方大国如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加拿大等定期公布 的涉外档案也十分系统 ,不少核心文献都已经“数字 化 ”了 ,查阅和使用非常方便。更令人鼓舞的是 ,冷战 结束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开始有选择地解密外交档 案。此外 ,中国在过去 20年间也公布了数量甚大的对 外政策资料 (特别是外交部档案近期开放的原始档 案 )。现存所有的 (加上仍在不断公布的 )数以百万 (页 )计的冷战时期大国外交与国防档案资料 ,为从事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学者们进行多案例、深度比较分 析时提供了厚实的资料基础 ,也为构建国际关系理论 , 特别是在进行定量甚至模型分析时提供了一个社会科 学研究中难以替代的数据库。 自冷战结束以来 ,西方国际关系学界已注意到当 代国际关系理论与现代国际关系史在研究方法上出现 的分化 ,这种分化使国际关系的理论工作者抱怨历史 学者只知史实描述与考证 ,对理论构建不仅毫无兴趣 且贡献甚微 ;历史学者则批评国际关系的理论工作者 不懂历史、忽视历史甚至“滥用 ”历史 ,致使“理论 ”成 为无法与历史相契合的假设。无疑 ,对于如何加强两 个相关领域的“双向对等链接 ”,国外学者曾努力寻找 一条客观、理性且可操作的路径 ④,然而值得进一步探 究的空间仍很大。 二 国际关系理论学者 对冷战国际史成果的借鉴 无论是在冷战期间 ,还是在冷战结束以后 ,西方国 际关系理论学者的研究均受到了冷战史学家们如何解 读大国制定和执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极大影响。为了 说明或检验某个国际关系理论假设 ,他们间接引用国 际关系史学家的成果 ,或是直接运用第一手历史资料 , 运用归纳和演绎推理的方法 ,初步形成了史论兼蓄的 特点。 格兰 ·阿利森 ( Graham T. A llison)就是一个很好 的例子 ,他运用冷战期间大国处理危机事件的经典事 件 ,精细阐述一个国际关系的理论假设。格兰 ·阿利 森在《决策要素 :解读古巴导弹危机 》一书中 , ⑤聚焦于 美国肯尼迪政府于 1962年 10月处理古巴导弹危机的 决策过程 (这一危机几乎是美苏冷战中最为危险的危 机事件 ) ,并细致地检验了他关于“官僚政治制约对外 政策的理性选择 ”的理论模式。他主要依据政府公开 资料和事后对当事者的“访谈 ”,对肯尼迪总统在处理 危机过程中所依赖的智囊 ———“特别行政委员会 ( Ex2 Com) ”———进行了多层次分析 ,发现在这样一个特殊 的决策平台上 ,美国联邦机构内所有涉外机构 (白宫、 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务院、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中 央情报局、各军兵种等 )无一例外地为了各自机构的 功能和利益 (话语权、影响力、预算资源等 )的扩容而 极力争斗 ,以致最高决策无法按国家安全利益的根本 需要实施理性选择。阿利森的“机构政治 ”三模式和 — 9 — ① ② ③ ④ ⑤ Paul Kennedy, The R 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 ic Change and M 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pp. 3 - 15. 尼克松时期的中美外交关系档案第 17卷已于 2006年 8月出 版 ,共 1155页。参见 U. 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 tates: China, 1969 - 1972, Vol. 17, Washington, D. C: Govern2 ment Printing Office, 2006。 内容参见 http: / /www. gwu. edu /~nsarchiv/。 早在 1988年春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就此议题召开了国际关系 理论与国际关系史学家的联席研讨会 ,笔者应邀参加并发言 ,然而此后 这方面的关注和努力并不多见了。 Graham T. A llison, Essence of Decision: Explaining the Cuban M issile Crisis, Boston: Brown, 1971, pp. 4 - 21
冷战国际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 实证方法虽存在简约或夸大的弱点,却开启了国际关 问题。④尽管乔治和斯莫克并未就如何完善延伸威 系理论对组织机构政治和理性行为者模式的长 慑的理论模式提出建议,但他们利用国际关系史学 期研究。① 家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批判与“多案例深度比较的 运用冷战期间数个国际关系典型案例的研究成果 方法一度成为国际关系理论学者竞相模仿的范本。⑤ 来实证和推导某个理论假设的成功例子较多,影响较 除了上述学者主要是利用冷战国际关系史学者的 大的有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mer)的《常规 研究成果进行验证、提炼或批判某个理论假设外,还有 威慑和史蒂芬·沃尔特(Steven Walt)的《联盟的起 不少的国际关系理论学家直接采用国际关系史学者的 源》。约翰·米尔斯海默通过对冷战期间的部分热战 治学方法,将原始档案与文献当做理论验证的数据库。 (如朝鲜战争和中东地区的五次战争)中双方决策行 为了说明决策者常常受到主观认知心理的约束,罗伯 为(认知威胁、计算得失、动员资源、效果评估)的分 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的学生黛博拉·拉森(De 析,检测了他提出的“核条件下的常规威慑会由于挑 borah Larson)在她的专著遏制的起源:一种心理的解 战一方具备迅速解决战斗的军事能力(如闪电打 释中,依据解密的杜鲁门政府“机密档案"和总统文 击’)和政治意愿(果断的战略决策和体制内外的支 献,并根据一个独特的解码系统(decoding system)”, 持)而毁于一旦的假设;②史蒂芬·沃尔特也通过分 定性(威胁认知)、定量(文献中反映与威胁认知与判 析对冷战期间中东地区不同联盟的变化,论证了他关 断相关内容的类别、频率、排序等)描述和分析了杜鲁 于“非对称结构中相对较弱的一方何时、在何种条件 门在冷战初期对遏制战略的考虑与其决策的心理 下、为了何种目的采取怎样的结盟选择的理论议题。 历程和特征,得出了领导人认知的失真(cognitive dis 借用国际关系史学家的研究成果,他验证了新现实主 ortion)"与决策客观性和理性存在着反比关系的结 义关于“威胁平衡对当代民族国家结盟行为的引导 论。@采取几乎类似的方法,理查德·勒博(Richard 和驱动作用。③ NetLebow)在《在战争与和平之间》一书中,通过对数 亚历山大·乔治(A lexander George)和理查德· 个冷战危机实例进行“历史与理论的分析后指出,组 斯莫克(R ichard Smoke)合写的《威慑与美国对外政 织机构的繁杂结构、相互牵制政治势力之间的勾心斗 策:理论与实践》一书则通过对众多的冷战国际危机 角及信息处理的误差等等,会让最高决策者对局势的 案例进行综合比较和深度分析,从而提出一个理论批 正确认识以及做决策的信心与决心产生直接影响,由 判体系,成为用冷战国际关系史来实证和推导理论假 此而造成的决策误识(m ispercepton)和误算(mis 设的一个突出的例子。几乎完全依据国际关系史学家 calculation)往往是决定危机中现状保护者的威慑 对美国在冷战期间对外政策的研究成果,亚历山大· 乔治与理查德·斯莫克选择了十多个案例其中包括 1948年的柏林危机、1954~1955年与1958年的两次 台海危机、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1964年的越南北 1David A.Welch,"The Organ izational Process and Bureaucratic 部湾危机等),考察了美国如何建立并运用威慑实现 Politics Paradign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Intemational Securin.Vol 其对盟国和友邦的战略保护。按照他们的归纳,美国 17,Na2,1992,Pp112.146 在冷战期间采取的战略是所谓的“延伸威慑”战略。 2 John Mearshemer,Comventional Deterence,Ithaca:Comell Uni versity Press,1983,pp 203-212 乔治和斯莫克的研究结果对超级大国能否有效实施 3 Stephen M.Walt,The O rig ins of A lliances.Ithaca:ComellUniver 延伸威慑提出了严重质疑。他们认为,由于威慑理 sity Press,1987,pp 5-9 论的产生基础是“演绎推理的方法,与冷战期间美国 A lexander George and R ichard Smoke,Deterence in American Fo- reign Policy:Theory and Pructic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的国际战略实践联系甚小。此外,在处理未来的危机 1974,pp10-15:参见张曙光:碱慑理论:美因国际战略学的一个重要 中,这样的理论根本无法指导政府决策者如何通过 领域》,载《镁国研究》,1990年第4期,第45页。 延伸威慑”去影响苏联及其盟国的行为方式与意图。 Jack S Levy,War in the Modem Great Pover Systemn,1495- 1975.Lexington: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ess,1983,pp.200-210. 通过对各个案例的深度比较,他们发现,威慑最多只能 Deborah Larson,Origins of Contaimment:A Psychological Expla- 使挑战者退回原地,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造成冲突的 na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pp.3-21. -10-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实证方法虽存在简约或夸大的弱点 ,却开启了国际关 系理论对“组织机构政治 ”和“理性行为者模式 ”的长 期研究。① 运用冷战期间数个国际关系典型案例的研究成果 来实证和推导某个理论假设的成功例子较多 ,影响较 大的有约翰 ·米尔斯海默 (John Mearsheimer)的《常规 威慑 》和史蒂芬 ·沃尔特 (Steven W alt)的《联盟的起 源 》。约翰 ·米尔斯海默通过对冷战期间的部分热战 (如朝鲜战争和中东地区的五次战争 )中双方决策行 为 (认知威胁、计算得失、动员资源、效果评估 )的分 析 ,检测了他提出的“核条件下的常规威慑会由于挑 战一方具备迅速解决战斗的军事能力 (如‘闪电打 击 ’)和政治意愿 (果断的战略决策和体制内外的支 持 )而毁于一旦 ”的假设 ; ②史蒂芬 ·沃尔特也通过分 析对冷战期间中东地区不同联盟的变化 ,论证了他关 于“非对称结构中相对较弱的一方何时、在何种条件 下、为了何种目的采取怎样的结盟选择 ”的理论议题。 借用国际关系史学家的研究成果 ,他验证了新现实主 义关于“威胁平衡 ”对当代民族国家结盟行为的引导 和驱动作用。③ 亚历山大 ·乔治 (A lexander George)和理查德 · 斯莫克 (Richard Smoke)合写的《威慑与美国对外政 策 :理论与实践 》一书则通过对众多的冷战国际危机 案例进行综合比较和深度分析 ,从而提出一个理论批 判体系 ,成为用冷战国际关系史来实证和推导理论假 设的一个突出的例子。几乎完全依据国际关系史学家 对美国在冷战期间对外政策的研究成果 ,亚历山大 · 乔治与理查德 ·斯莫克选择了十多个案例 (其中包括 1948年的柏林危机、1954~1955年与 1958年的两次 台海危机、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1964年的越南北 部湾危机等 ) ,考察了美国如何建立并运用威慑实现 其对盟国和友邦的战略保护。按照他们的归纳 ,美国 在冷战期间采取的战略是所谓的“延伸威慑 ”战略。 乔治和斯莫克的研究结果对超级大国能否有效实施 “延伸威慑 ”提出了严重质疑。他们认为 ,由于威慑理 论的产生基础是“演绎推理 ”的方法 ,与冷战期间美国 的国际战略实践联系甚小。此外 ,在处理未来的危机 中 ,这样的理论根本无法指导政府决策者如何通过 “延伸威慑 ”去影响苏联及其盟国的行为方式与意图。 通过对各个案例的深度比较 ,他们发现 ,威慑最多只能 使挑战者退回原地 ,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造成冲突的 问题。④ 尽管乔治和斯莫克并未就如何完善“延伸威 慑 ”的理论模式提出建议 ,但他们利用国际关系史学 家的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批判与“多案例深度比较 ”的 方法一度成为国际关系理论学者竞相模仿的范本。⑤ 除了上述学者主要是利用冷战国际关系史学者的 研究成果进行验证、提炼或批判某个理论假设外 ,还有 不少的国际关系理论学家直接采用国际关系史学者的 治学方法 ,将原始档案与文献当做理论验证的数据库。 为了说明决策者常常受到主观认知心理的约束 ,罗伯 特 ·杰维斯 (Robert Jervis)的学生黛博拉 ·拉森 (De2 borah Larson)在她的专著《遏制的起源 :一种心理的解 释 》中 ,依据解密的杜鲁门政府“机密档案 ”和总统文 献 ,并根据一个独特的“解码系统 ( decoding system) ”, 定性 (威胁认知 )、定量 (文献中反映与威胁认知与判 断相关内容的类别、频率、排序等 )描述和分析了杜鲁 门在冷战初期对“遏制战略 ”的考虑与其决策的心理 历程和特征 ,得出了领导人“认知的失真 ( cognitive dis2 tortion) ”与决策客观性和理性存在着反比关系的结 论。⑥ 采取几乎类似的方法 ,理查德 ·勒博 (Richard Net Lebow)在《在战争与和平之间 》一书中 ,通过对数 个冷战危机实例进行“历史与理论 ”的分析后指出 ,组 织机构的繁杂结构、相互牵制、政治势力之间的勾心斗 角及信息处理的误差等等 ,会让最高决策者对局势的 正确认识以及做决策的信心与决心产生直接影响 ,由 此而造成的决策“误识 (m ispercep tion) ”和“误算 (m is2 calculation) ”往往是决定危机中“现状保护者 ”的威慑 — 10 — 冷战国际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David A. Welch, “The O rganizational Process and Bureaucratic Politics Paradigm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7, No. 2, 1992, pp. 112 - 146. John Mearsheimer, Conventional Deterrence, Ithaca: Cornell Uni2 versity Press, 1983, pp. 203 - 212. Stephen M. Walt, TheO rigins of A lliances, Ithaca: CornellUniver2 sity Press, 1987, pp. 5 - 9. A lexander George and Richard Smoke, Deterrence in Am erican Fo2 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 10 - 15;参见张曙光 :《威慑理论 :美国国际战略学的一个重要 领域 》,载《美国研究 》, 1990年第 4期 ,第 45页。 Jack S. Levy, W ar in the M odern Great Power System , 1495 - 1975, Lexington: 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ess, 1983, pp. 200 - 210. Deborah Larson, O rigins of Containm ent: A Psychological Expla2 na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2, pp. 3 - 21
¥男经济s收治2007年第2期 能否成功的关键。① 后者的源点。⑤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研究冷 另一位显示出良好的史学方法训练的国际关系理 战的学者大都具有国际关系史学的训练背景,®但其 论学者为汤玛斯·柯庆生(Thomas Christensen)。②不 中不少人在冷战史研究中仍有意识地借鉴了西方政治 同于他的美国同行,柯庆生不仅能够运用美国解密的 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分析框架和思辨逻辑。 外交与国防档案,还能熟练地使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 最为显著的是冷战史研究大师约翰·加迪斯 公布的一些重要文献(如健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等多 (John Lewis Gaddis)。尽管他所受的训练始于文献检 卷本)。他在1997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索和美国外交史,但他对于冷战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基 《大战略、国内动员与中美冲突:1947~1958》专著 本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权力结构决定论,即将国家间 中,③依据翔实的文献资料不仅包括了较为完整的杜 的权力关系认做国际关系的核心,而由权力关系构成 鲁门档案,还包括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公开的 的国际政治结构决定了国际关系(如冲突、合作、中 材料),系统地比较了中美在冷战对抗高峰期中各 立)的演变,利益”、“威胁”、资源等成为民族国家 自所面临的国内政治压力,部分地论证了中美两国的 对外政策选择的依据。⑦加迪斯的代表作《遏制战略》 国内因素(意识形态影响、执政合法性诉求、压力集团 所依据的是权力结构的逻辑,借鉴了对称与非对称的 干扰、公共政策讨论等)与对外政策选择(对抗还是合 理论模式,从而建构了遏制战略的理性分析框架,即 作)具有关联性的假设。 “对称遏制”与绯对称遏制”。加迪斯根据此理论框 当然,无论是借用国际关系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还 架并结合美国公布的外交与国防档案文献,解析了从 是直接使用外交文献,上述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借鉴冷 杜鲁门时期到里根时期的遏制战略选择。他的结论 战国际史论证和检验理论的做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是: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对抗中,双方即便能建立 方法上的局限性。首先,由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往往 对称的权力结构,但都无法在利益、威胁和资源等方面 从理论假设出发,而国际关系史的探索则是从时空切 实现对称关系,因而动态的绯对称遏制"才是理性选 入,因而前者所试图归纳的“决策行为”的普遍性原 择。据此,他尖锐地指出,自1950年4月采纳《国家安 则,往往对后者所强调的“决策(时空)背景”忽略不 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后,美国冷战期间的历届政府 计。其次,由于受到档案解密限制的影响,国际关系史 便偏离了遏制战略的始作俑者乔治·凯南的“绯对称 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或多或少包含了史实的不完整性与 动态遏制战略要求,这不仅导致美国频频陷入危机 其解析的偏见,因此,如果国际关系理论学者不加质疑 地将那些尚未成熟并处于不断修正的“历史作为 教科书性的既定史实,难免会导致国际关系理论在不 1 Richard Net Lebow,Besveen Peace and War The Natre of In ter 断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以讹传讹的结果。最后,由于国 national Crisis Baltmore:John HopkinsUniversity Press,1984,pp.180- 际关系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训练方法上的不同, 185. 后者无法按史学研究要求做到全面收集资料、慎重比 ②作为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生的柯庆生在1987~1988年 间,获得了美因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论文奖学金,该项目一个主要的 较来源和深入解析文献,因此就难免出现顾此失彼、抓 条件是要求他用两年时间学习因际关系史研究方法。 小放大的倾向。 3 Thomas Christensen,Grund Strutegy.Do estic Mobiliation.and Sino American Conflict 1947 1958.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国际关系理论对冷战史研究的 Press,1997,pp330-340 ④张曙光:践谈美国外交文献的利用》,载美国研究》,2006年 框架性指导 第4期。 5 MichaelW.Doyle and G John Ikenbery,eds,Ner Thinking in 尽管史学研究长期存在着“历史是艺术还是科 Intemational Relations Theory.Boulder.Westview,1997,pp 3-9 ⑧“美国外交史”一般称为“dpkmatic hisory”或“American di- 学的争论,④在国际关系史外交史研究领域,不乏存 pkmatic history”,以区别于“history of intemational relations”。 在既描述史实又侧重理论分析的学者。尽管国际关系 ⑦关于现实主义的结构论,参见Hans Morgenthau,.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uggle for Paver and Peace.New Yotk:Knopf,1948;Ken- 史研究一直归属为历史学,但它与作为政治学分支的 neth Waltz,Theory of Intem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Random House, 国际关系学向来存在学术上的渊源关系,前者应该是 1979等。 11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2007年第 2期 能否成功的关键。① 另一位显示出良好的史学方法训练的国际关系理 论学者为汤玛斯 ·柯庆生 ( Thomas Christensen)。② 不 同于他的美国同行 ,柯庆生不仅能够运用美国解密的 外交与国防档案 ,还能熟练地使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 公布的一些重要文献 (如《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等多 卷本 )。他在 1997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大战略、国内动员与中美冲突 : 1947 ~1958》专著 中 , ③依据翔实的文献资料 (不仅包括了较为完整的杜 鲁门档案 ,还包括了中国 20世纪 90年代初期公开的 材料 ) ,系统地比较了中美在冷战对抗“高峰期 ”中各 自所面临的国内政治压力 ,部分地论证了中美两国的 国内因素 (意识形态影响、执政合法性诉求、压力集团 干扰、公共政策讨论等 )与对外政策选择 (对抗还是合 作 )具有关联性的假设。 当然 ,无论是借用国际关系史学家的研究成果 ,还 是直接使用外交文献 ,上述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借鉴冷 战国际史论证和检验理论的做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方法上的局限性。首先 ,由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往往 从理论假设出发 ,而国际关系史的探索则是从时空切 入 ,因而前者所试图归纳的“决策行为 ”的普遍性原 则 ,往往对后者所强调的“决策 (时空 )背景 ”忽略不 计。其次 ,由于受到档案解密限制的影响 ,国际关系史 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或多或少包含了史实的不完整性与 其解析的偏见 ,因此 ,如果国际关系理论学者不加质疑 地将那些尚未成熟并处于不断“修正 ”的“历史 ”作为 教科书性的既定史实 ,难免会导致国际关系理论在不 断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以讹传讹的结果。最后 ,由于国 际关系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训练方法上的不同 , 后者无法按史学研究要求做到全面收集资料、慎重比 较来源和深入解析文献 ,因此就难免出现顾此失彼、抓 小放大的倾向。 三 国际关系理论对冷战史研究的 框架性指导 尽管史学研究长期存在着“历史是艺术还是科 学 ”的争论 , ④在国际关系史 /外交史研究领域 ,不乏存 在既描述史实又侧重理论分析的学者。尽管国际关系 史研究一直归属为历史学 ,但它与作为政治学分支的 国际关系学向来存在学术上的渊源关系 ,前者应该是 后者的源点。⑤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 ,研究冷 战的学者大都具有国际关系史学的训练背景 , ⑥但其 中不少人在冷战史研究中仍有意识地借鉴了西方政治 和国际关系理论的分析框架和思辨逻辑。 最为显著的是冷战史研究大师约翰 ·加迪斯 (John Lewis Gaddis)。尽管他所受的训练始于文献检 索和美国外交史 ,但他对于冷战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基 本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权力结构 ”决定论 ,即将国家间 的权力关系认做国际关系的核心 ,而由权力关系构成 的国际政治结构决定了国际关系 (如冲突、合作、中 立 )的演变 ,“利益 ”、“威胁 ”、“资源 ”等成为民族国家 对外政策选择的依据。⑦ 加迪斯的代表作《遏制战略 》 所依据的是权力结构的逻辑 ,借鉴了对称与非对称的 理论模式 ,从而建构了遏制战略的理性分析框架 ,即 “对称遏制 ”与“非对称遏制 ”。加迪斯根据此理论框 架并结合美国公布的外交与国防档案文献 ,解析了从 杜鲁门时期到里根时期的遏制战略选择。他的结论 是 :超级大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对抗中 ,双方即便能建立 对称的权力结构 ,但都无法在利益、威胁和资源等方面 实现对称关系 ,因而动态的“非对称遏制 ”才是理性选 择。据此 ,他尖锐地指出 ,自 1950年 4月采纳《国家安 全委员会第 68号文件 》后 ,美国冷战期间的历届政府 便偏离了遏制战略的始作俑者乔治 ·凯南的“非对称 动态遏制 ”战略要求 ,这不仅导致美国频频陷入危机 — 11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Richard Net Lebow, B etween Peace and W ar: The N ature of Inter2 national Crisis, Baltimore: John HopkinsUniversity Press, 1984, pp. 180 - 185. 作为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生的柯庆生在 1987~1988年 间 ,获得了美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论文 ”奖学金 ,该项目一个主要的 条件是要求他用两年时间学习国际关系史研究方法。 Thomas Christensen, Grand S trategy, Dom estic M obilization, and S ino - Am erican Conflict, 1947 - 1958,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330 - 340. 张曙光 :《浅谈美国外交文献的利用 》, 载《美国研究 》, 2006年 第 4期。 M ichaelW. Doyle and G. John Ikenbery, eds. , N ew Think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 Westview, 1997, pp. 3 - 9. “美国外交史 ”一般称为 “dip lomatic history”或 “American di2 p lomatic history”,以区别于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关于现实主义的结构论 ,参见 HansMorgenthau, Politics am ong N ations: The S 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Knopf, 1948; Ken2 ne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9等
冷战国际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 与军备竞赛,而且使得冷战的冲突无法全面缓和。① 档案,着重探讨了美国在一战和二战后通过外交支撑 加迪斯的第二个理论贡献是两极结构的“长久和 对国际经济控制地位扩张的驱动因素,提炼出“自由 平(the long peace)国际体系论。②结构平衡的理论 社团主义的理论框架。特别是他的《马歇尔计划》一 假设是:平面的支撑点越多就越稳定:推至国际政治体 书,@通过分析美国二战后对欧洲实施的援助计划” 系,则所谓的极越多就越稳定。据此,二战结束后, 的政策制定和实行情况,分析了美国冷战政策的社会 随着传统大国如英、法、德、日、意的衰退,作为新兴大 与经济渊源,麦克·侯根提出,二战后美国所形成的特 国的美国与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战争中担当主力的苏 殊利益集团不仅包括军火商、对外贸易和国际金 联就当仁不让地成了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角,而只有 融寡头,而且还包括工会(如劳产联)和少数民族社团 美苏两极存在的国际体系无疑将是最难保持稳定的体 犹太人)—为了各自的特殊利益需要,在美国的政 系。然而,长达数十年的冷战两极对抗却出现了意 治舞台上角力,极大地影响了政府的冷战政策。 料之外的“特久和平现象,即超级大国之间一直在避 作为对国际关系理论界关于决策“绯理性时论 免直接军事冲突,一直没有因为全面对抗而引爆世界 的回应,众多国际关系史学家也从历史文献中寻找导 大战。为了解释俩极稳定的历史现象,加迪斯通过 致非理性决策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等因素。他们从美 对历史案例的深度分析,认为核武器是支撑国际安全 国外交战略思考的错位、国内政治对理性决策的制约、 体系的“第三极”,并首度提出国防科技的革命性发展 官僚机制的惰性和狭隘、决策者的个人局限性甚至情 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权力平衡的、看不见的极的作 报的不确定性等方面论证了美国政府的冷战战略思考 用,进而引发了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对核武器对国际安 与实施的非理性成分,并试图诠释其产生的原因。⑦ 全积极作用的研究。③ 他们的研究大都验证了决策非理性的理论假设,即国 此外,被冠以“激进学派的经济决定论受到了一 家对外政策的决策很难用理性的标准加以描述和分 大批国际关系史学家的青睐。自20世纪60年代以 析:如果一定要用理性选择模式衡量,显现的大都是 来,在国际政治理论研究中,经济驱动民族国家的对外 “绯理性”决策行为,而正是这种非理性导致国际关系 行为以至经济决定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动态变化理论 结构的变化。例如,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史学家欧内斯 一度十分盛行。其中,无论是世界资本主义(world ca即italisn)体系论者,还是拉美学派的依附论者(de 1 John Lewis Gaddis,of Containm ent A Critical Appruisal pendencia),均为经济决定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主要 of Posw arAm erican National Securit Polic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倡导者。④借鉴经济决定论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以 Pess,1982,pp.309-344 美国威斯康星-麦迪生大学为基地、以威廉·威廉姆 2 John Lewis Gaddis,The Long Peace:Inquiries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Cold War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pp.215-245. 斯(W illiam App leman W illiam s)为代表的国际关系史 3 John Lewis Gaddis,The Long Peace:Inguiries into the History of 学者致力于“得找经济利益与美国冷战对外行为之 the Cold War pp 104-146. 间的关联关系。他们最终发现,美国政府领导层出于 Stephen M.Walt,"Intemational Reltions One Workd,Many Theories,"Intemational Relations.Spring 1998,pp.33-34. 满足国内“垄断寡头的经济利益需要,利用美国在二 ⑤此类著作包括:W illiam App keman W illiams,The Trugedy ofA~ 战后所拥有的特殊国际政治地位,企图构建“世界经 merican Diplonacy.New York:Noron,1958;Walter LaFeber,The Nar 济霸权秩序”,推行“开放式的帝国主义的政策。根 Empire,Ithaca: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63;America.Russia.and the Col War 1945-1996.New York:Knopf,1996;Gabriel Kolko,The Rots 据这些学者的研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第四点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Boston:Beacon Press,1969;Gabriel Ko lko and 计划和大西洋公约组织、甚至美国介入东南亚和中南 Joyce Kolko,The L in its of Parer.New York:Happer and Row,1972; 半岛等,美国的这些对外政策无一例外地被认为是经 L loyd Gardner,A rchitects of lllusion.Chicago:Qudrangle Books,1970. Michael J.Hogan,The Marshall Plan:Am erica.Britain.and the 济驱动的结果。® Reconstniction of W estem Eumope 1947-1952.New York Cabridge Uni- 其中最具国际关系理论意义的是西方国际关系史 versity Press,1987,pp.140-150 权威杂志《外交史》主编麦克·侯根(Michael J.Ho~ Deborah Welch Larson,Origins of Continment 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5,pp.3-14.Shu Guang Zhang.Deter an)的相关研究。受到政治学“社团主义(copo~ rence and Strategic Culnre:Chinese-Am erican Confrontations.1949- ratisn)理论的影响,他利用美国解密的杜鲁门外交 1958.lthaca: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91,pp.1-15 -12- 1994-2010 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与军备竞赛 ,而且使得冷战的冲突无法全面缓和。① 加迪斯的第二个理论贡献是两极结构的“长久和 平 ( the long peace) ”国际体系论。② 结构平衡的理论 假设是 :平面的支撑点越多就越稳定 ;推至国际政治体 系 ,则所谓的“极 ”越多就越稳定。据此 ,二战结束后 , 随着传统大国如英、法、德、日、意的衰退 ,作为新兴大 国的美国与世界范围内反法西斯战争中担当主力的苏 联就当仁不让地成了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而只有 美苏两极存在的国际体系无疑将是最难保持稳定的体 系。然而 ,长达数十年的冷战“两极对抗 ”却出现了意 料之外的“持久和平 ”现象 ,即超级大国之间一直在避 免直接军事冲突 ,一直没有因为全面对抗而引爆世界 大战。为了解释“两极稳定 ”的历史现象 ,加迪斯通过 对历史案例的深度分析 ,认为核武器是支撑国际安全 体系的“第三极 ”,并首度提出国防科技的革命性发展 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权力平衡的、看不见的“极 ”的作 用 ,进而引发了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对核武器对国际安 全积极作用的研究。③ 此外 ,被冠以“激进学派 ”的经济决定论受到了一 大批国际关系史学家的青睐。自 20世纪 60年代以 来 ,在国际政治理论研究中 ,经济驱动民族国家的对外 行为以至经济决定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动态变化理论 一度十分盛行。其中 ,无论是“世界资本主义 (world cap italism) ”体系论者 ,还是拉美学派的依附论者 ( de2 pendencia) ,均为经济决定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主要 倡导者。④ 借鉴经济决定论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 ,以 美国威斯康星 - 麦迪生大学为基地、以威廉 ·威廉姆 斯 (W illiam App leman W illiam s)为代表的国际关系史 学者致力于“寻找 ”经济利益与美国冷战对外行为之 间的关联关系。他们最终发现 ,美国政府领导层出于 满足国内“垄断寡头 ”的经济利益需要 ,利用美国在二 战后所拥有的特殊国际政治地位 ,企图构建“世界经 济霸权秩序 ”,推行“开放式的帝国主义 ”的政策。根 据这些学者的研究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第四点 计划和大西洋公约组织、甚至美国介入东南亚和中南 半岛等 ,美国的这些对外政策无一例外地被认为是经 济驱动的结果。⑤ 其中最具国际关系理论意义的是西方国际关系史 权威杂志《外交史 》主编麦克 ·侯根 (M ichael J. Ho2 gan) 的相关研究。受到政治学“社团主义 ( corpo2 ratism) ”理论的影响 ,他利用美国解密的杜鲁门外交 档案 ,着重探讨了美国在一战和二战后通过外交支撑 对国际经济控制地位扩张的驱动因素 ,提炼出“自由 社团主义 ”的理论框架。特别是他的《马歇尔计划 》一 书 , ⑥通过分析美国二战后对欧洲实施的“援助计划 ” 的政策制定和实行情况 ,分析了美国冷战政策的社会 与经济渊源 ,麦克 ·侯根提出 ,二战后美国所形成的特 殊利益集团 ———不仅包括军火商、对外贸易和国际金 融寡头 ,而且还包括工会 (如劳产联 )和少数民族社团 (犹太人 ) ———为了各自的特殊利益需要 ,在美国的政 治舞台上角力 ,极大地影响了政府的冷战政策。 作为对国际关系理论界关于决策“非理性 ”讨论 的回应 ,众多国际关系史学家也从历史文献中寻找导 致非理性决策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等因素。他们从美 国外交战略思考的错位、国内政治对理性决策的制约、 官僚机制的惰性和狭隘、决策者的个人局限性甚至情 报的不确定性等方面论证了美国政府的冷战战略思考 与实施的非理性成分 ,并试图诠释其产生的原因。⑦ 他们的研究大都验证了决策非理性的理论假设 ,即国 家对外政策的决策很难用理性的标准加以描述和分 析 ;如果一定要用理性选择模式衡量 ,显现的大都是 “非理性 ”决策行为 ,而正是这种非理性导致国际关系 结构的变化。例如 ,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史学家欧内斯 — 12 — 冷战国际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John Lewis Gaddis, S trategies of Containm ent: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PostwarAm erican N ational Security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 309 - 344. John Lewis Gaddis, The Long Peace: Inquiries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Cold W a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pp. 215 - 245. John Lewis Gaddis, The Long Peace: Inquiries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Cold W ar, pp. 104 - 146. Stephen M. Wal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e World, Many Theori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p ring 1998, pp. 33 - 34. 此类著作包括 : W illiam App leman W illiams, The Tragedy of A2 m erican D iplom acy, New York: Norton, 1958; Walter LaFeber, The N ew Em pir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3; Am erica, Russia, and the Cold W ar, 1945 - 1996, New York: Knopf, 1996; Gabriel Kolko, The Rots of Am erican Foreign Policy, Boston: Beacon Press, 1969; Gabriel Kolko and Joyce Kolko, The L im its of Power,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2; Lloyd Gardner, A rchitects of Illusion, Chicago: Qudrangle Books, 1970。 M ichael J. Hogan, The M arshall Plan: Am erica, B ritai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W estern Europe, 1947 - 1952, New York: Cambridge Uni2 versity Press, 1987, pp. 140 - 150. Deborah Welch Larson, O rigins of Containm en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 3 - 14. ; Shu Guang Zhang, Deter2 rence and S trategic Culture: Chinese - Am erican Confrontations, 1949 - 1958,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1 - 15
¥男维济5k治2007年第2期 特·梅(Emest R May)通过分析美国对外政策最高 分析、象征解构、形象构塑、记忆延伸、身份认同等理论 决策层(包括总统和他们的高级幕僚)在决策思考中 视角被移植到冷战的研究中。 如何运用“历史的记忆”(有些来自自身的亲历,大部 这些研究中不乏上乘之作。如纽约大学国际关系 分源于自身有限的历史知识)、认知威胁、选择策略、 史学家弗兰克·宁科维奇(Frank A.N inkovich)的代 解释政策和评估绩效等因素来影响其决策,欧内斯 表作《现代性与权力:20世纪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历史 特·梅发现历史的局限性和误导性是造成决策者主 分析》就从文化与文化、社会与社会、社会与政府、政 观臆断的一个自变量。①另一位哈佛国际关系史学 府与个人交融与碰撞的层面阐述认识概念、理念符号、 家入江昭(Akiya Iriye)通过分析美国20世纪频频介 社会思潮乃至梦想冲动等如何形成民族国家的价值体 入国际(特别是东亚)冲突的渊源,提出文化主要 系,继而建构对外决策层面的国际利益观和安全威胁 表现为代代传承的价值体系(values)、信念(beliefs)和 意识。宁科维奇的研究直接挑战了结构或物质决定对 历史意识(historical consciousness)应是除权力和 外行为选择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经典假设。旅 经济之外驱动国际冲突、解决冲突行为的第三大动力, 美华人学者盛墓真M ichael Sheng)关于中国共产党人 因而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分析范式。②笔者的《威慑与 对美政策雏形的研究,⑦尽管该书探讨的是“谁失去了 战略文化》一书则是运用“战略文化的理论框架,试 中国这一冷战起源的历史课题,但他所采用的建构 图解析中美冷战冲突中(朝鲜战争、奠边府危机、两次 主义的研究方法使得该书成为国际关系史学家在运用 台海危机)显现出“双向威慑结构的原因,笔者研究 政治社会学从事研究的最令人信服的力作之一。他在 发现,正是由于不同文化传统所造成的对威胁和对使 坚持意识形态应作为分析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主要 用武力以消弭威胁有效性的不同思辨与行为惯性,使 平台的前提下,通过对中国领导人政策解释的话语分 得冲突的双方为了“自卫”"而同时在威慑来自对方 析,凸显了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知识获取乃至“集体 的—大都是出于误判或夸大的威胁,但往往出 认同”,并据此提出正是由于他们的集体认同决定了 现事与愿违的结果。③ 此外,20世纪后期开始的“后现代主义政治与国 ①Emest R May,“Lessons”of the Past The Use andM isuse of His 际关系学说也影响了冷战国际史学者的研究。西方国 tory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着眼点从民族国家、权力关系和政 Pp190-210 ②参见Akiya Iriye,After mperialim:The Search for a New Order in 治结构等转向社会、群体和个人。尽管以不同的“生 the Far East 1921-1931,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义或学说面貌出现如解构主义、建构主义、后结 and The Cam bridge History of Am erican Foreign Relations.iit The Globalr 构主义、批判理论、女性主义等),但大致属于后现代 -ing of America.1913-1945.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的哲学范畴。如解构主义学者强调 3 Shu Guang Zhang.Deterrence and Struteg ic Culnure:Chinese-A- 语言、文字、文化、话语等在确定权力距离和权力地 merican Confrontations 1949-1958.Ithaca:Comell University Press, 位上的结构性作用,建构主义学者则假定人们的社会 1992,pp268-283. ④参见】D.Derian and M.I Shapi,eds,memational/her 身份认定决定了民族国家领导人对国家利益界定、外 tex tual Relations:Posm odem Readings of W orld Politics.Lexington:Lexing- 来威胁判断、应对策略选择等对外行为的趋势。④在 ton Books,1989;Rosenau,Posmodemi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Prince- 后现代主义理论探索的影响下,冷战史研究的学者不 ton:Princeon University Press,1992;A lexander Wendt,Social Theor of Intem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仅将冷战的经历放在一个国际社会互动的环境中进行 回例如Odd Ame Westad,Kathryn Weathersby,David Wolff, 描述与分析,还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关于权力、 Vladislav Zubok,Mark Kramer,llya Gaiduk,Christian Ostemann,Chen 结构、体系等一些基本假设提出了挑战。尽管他们仍 Jan,ZaiQiang,Shu Guang Zhang等。中国加入了这一阵营的学者有 沈志华、李丹惠、牛军、杨奎松、章百家等。 然承认冷战中主宰国际关系的“硬基础仍是权力,但 Frank A.Ninkovich,Modemity and Paver:A History of the Dan 提出权力的多元化对冷战进程的影响要比权力的平 no Theory in the Tventieth Centur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衡大”:尽管仍然承认国家政府在冷战国际关系中的 1994,pp1-58 Michael M.Sheng,Battling Westem Iperialis:Mao.Stalin. 主体作用,但已经将研究的触角伸至民族与民族、社会 and the United States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pp. 与社会、文化与文化、个人与个人等关系。于是,话语 90-98 13—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2007年第 2期 特 ·梅 ( Ernest R. May)通过分析美国对外政策最高 决策层 (包括总统和他们的高级幕僚 )在决策思考中 如何运用“历史的记忆 ”(有些来自自身的亲历 ,大部 分源于自身有限的历史知识 )、认知威胁、选择策略、 解释政策和评估绩效等因素来影响其决策 ,欧内斯 特 ·梅发现历史的局限性和误导性是造成决策者“主 观臆断 ”的一个自变量。① 另一位哈佛国际关系史学 家入江昭 (Akiya Iriye)通过分析美国 20世纪频频介 入国际 (特别是东亚 )冲突的渊源 ,提出文化 ———主要 表现为代代传承的价值体系 ( values)、信念 ( beliefs)和 历史意识 (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应是除权力和 经济之外驱动国际冲突、解决冲突行为的第三大动力 , 因而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分析范式。② 笔者的《威慑与 战略文化 》一书则是运用“战略文化 ”的理论框架 ,试 图解析中美冷战冲突中 (朝鲜战争、奠边府危机、两次 台海危机 )显现出“双向威慑 ”结构的原因 ,笔者研究 发现 ,正是由于不同文化传统所造成的对威胁和对使 用武力以消弭威胁有效性的不同思辨与行为惯性 ,使 得冲突的双方为了“自卫 ”而同时在威慑来自对方 的 ———大都是出于误判或夸大的 ———威胁 ,但往往出 现事与愿违的结果。③ 此外 , 20世纪后期开始的“后现代主义 ”政治与国 际关系学说也影响了冷战国际史学者的研究。西方国 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着眼点从民族国家、权力关系和政 治结构等转向社会、群体和个人。尽管以不同的“主 义 ”或“学说 ”面貌出现 (如解构主义、建构主义、后结 构主义、批判理论、女性主义等 ) ,但大致属于后现代 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的哲学范畴。如解构主义学者强调 语言、文字、文化、话语等在确定“权力距离 ”和权力地 位上的结构性作用 ,建构主义学者则假定人们的社会 身份认定决定了民族国家领导人对国家利益界定、外 来威胁判断、应对策略选择等对外行为的趋势。④ 在 后现代主义理论探索的影响下 ,冷战史研究的学者不 仅将冷战的经历放在一个国际社会互动的环境中进行 描述与分析 , ⑤还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关于权力、 结构、体系等一些基本假设提出了挑战。尽管他们仍 然承认冷战中主宰国际关系的“硬基础 ”仍是权力 ,但 提出“权力的多元化对冷战进程的影响要比权力的平 衡大 ”;尽管仍然承认国家政府在冷战国际关系中的 主体作用 ,但已经将研究的触角伸至民族与民族、社会 与社会、文化与文化、个人与个人等关系。于是 ,话语 分析、象征解构、形象构塑、记忆延伸、身份认同等理论 视角被移植到冷战的研究中。 这些研究中不乏上乘之作。如纽约大学国际关系 史学家弗兰克 ·宁科维奇 (Frank A. N inkovich)的代 表作《现代性与权力 : 20世纪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历史 分析 》⑥就从文化与文化、社会与社会、社会与政府、政 府与个人交融与碰撞的层面阐述认识概念、理念符号、 社会思潮乃至梦想冲动等如何形成民族国家的价值体 系 ,继而建构对外决策层面的国际利益观和安全威胁 意识。宁科维奇的研究直接挑战了结构或物质决定对 外行为选择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经典假设。旅 美华人学者盛摹真 (M ichael Sheng)关于中国共产党人 对美政策雏形的研究 , ⑦尽管该书探讨的是“谁失去了 中国 ”这一冷战起源的历史课题 ,但他所采用的建构 主义的研究方法使得该书成为国际关系史学家在运用 政治社会学从事研究的最令人信服的力作之一。他在 坚持意识形态应作为分析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主要 平台的前提下 ,通过对中国领导人政策解释的话语分 析 ,凸显了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知识获取 ”乃至“集体 认同 ”,并据此提出正是由于他们的集体认同决定了 — 13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Ernest R. May, “Lessons”of the Past: The Use and M isuse of His2 tory in Am 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pp. 190 - 210. 参见 Akiya Iriye, After Im perialism: The Search for a N ew O rder in the Far East, 1921 - 1931,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and The Cam bridge History of Am 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iii: The Globali2 zing of Am erica, 1913 - 1945,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Shu Guang Zhang, Deterrence and S trategic Culture: Chinese - A2 m erican Confrontations, 1949 - 1958,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 268 - 283. 参见 J. D. Derian and M. J. Shap iro, eds. , International/ Inter2 textual Relations: Postm odern Readings ofW orld Politics, Lexington: Lexing2 ton Books, 1989; Rosenau, Postm odernism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Prince2 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A 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例如 Odd A rne Westad, Kathryn Weathersby, David Wolff, V ladislav Zubok, Mark Kramer, Ilya Gaiduk, Christian O stermann, Chen Jian, ZaiQ iang, Shu Guang Zhang等。中国加入了这一“阵营 ”的学者有 沈志华、李丹惠、牛军、杨奎松、章百家等。 Frank A. N inkovich, M odernity and Power: A History of the Dom i2 no The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pp. 1 - 58. M ichael M. Sheng, B attling W estern Im perialism : M ao, S talin, and the United S tat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90 - 98
冷战国际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对美防范政策。另一位亚裔学 国际关系史或外交史的课程,不少国际关系与国际问 者木村和也(Kyoko Inoue)所撰写的《麦克阿瑟的日本 题专家实际上是史学出身,具备娴熟地使用历史资料 宪法》,①更是不折不扣地运用了认知修辞语言学的 的能力,并在利用历史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国际问题和 方法。基于充实的史料(包括美国与日本公开的资 区域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② 料),他细致地分析在盟军占领期间“占领者”与“被占 近年来中国学者广泛地参与了冷战国际关系的研 领者”之间就新《阳本宪法的撰写与解释所出现的语 究,无论是在利用国内外新近解密的资料进行研究,还 义修辞和文化符号层面的交叉和碰撞。她指出,《日 是在推动冷战国际史教学等方面,都达到了与国际学 本宪法所内含的解读上的差异并非出于物质利益交 术界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的水平。③他们利用多国档 换的原因,而更多的为(美国占领者的)文化偏见、历 案进行多层面的比较分析,这种研究特点使得一个具 史无知与民族傲慢被(被占领国家)政治人”刻意利 有中国特色的冷战国际史研究正在脱颖而出。也正是 用的结果。 由于他们对“研究必须依据原始资料的执著追求,使 当然,即便是这些有意识地运用国际关系理论作 得中国的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可能比历史上的任何时 为冷战国际史分析框架的史学家,也无法达到国际关 期都更具客观性和学理性。更令人鼓舞的是,他们中 系理论研究的理论构建要求。主要原因是:首先,国际 的不少人己经开始注意用政治和国际关系理论框架指 关系史学者进行国际关系理论构建的训练有限。迄 导对冷战国际史案例进行分析。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 今,在国内外现有的国际关系史博士研讨课程中,国际 研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己经从理解、解读、消化西方 关系理论课程占其学习与训练的比重甚少,大都为零;国际关系理论的阶段,开始转向实质性地构建中国国 学者们的国际关系理论知识几乎主要来自业余自修。 际关系理论研究体系的阶段。如果新生代国际关系理 其次,不少国际关系史学者否认历史为科学,因此很少 论学者能够尝试理论指导”与“历史实证相结合的 人将理论构建作为目的,充其量只是试图将国际关系 方法,对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尚未成论的假设和 的理论与历史事实相匹配(reconcile theory with histori- 概念(国际安全研究中的威慑胁迫、冲突弥合、预防 cal evidence)。再次,历史学所强调的特殊时空观和 性打击等,国际与比较政治中的霸权稳定论、国际制 “断代观决定了学者们只关心研究结果的特殊性,而 度、身份认同、国际伦理、性别与权力、跨文化等,国际 非普遍性,尽管他们认识到“历史常常在奇怪地循环 政治经济学的相互依存依附论、全球化和一体化等) 反复”,但极少关注其原因之所在。最后,即便是最注 进行论证和延伸研究,那么他们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意理论分析、最善于提出具有一般意义的国际关系史 必定能得以拓宽、夯实,为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国国 学者(如加迪斯),也只是通过专题研究提炼出一些框 际关系研究与理论体系做出新的贡献。 架性的分析原则(generalization)。 [收稿日期:2006-10-23] 修回日期:2007-01-10] 四结 [责任编辑:赵远良】 语 对于国际关系研究如何理论化的问题,西方国际 关系理论学者们可谓前赴后继,但无论是演绎或归纳 推理,还是模拟实证或范式检验,其客观性与科学性都 或多或少受到“正统科学家们的质疑,运用于国际关 D Kyoko Inoue,Mac rthur's Japanese Constitution:A L inguistic and 系史的方法也难于幸免。 Cultral Stdy of its Making.Chicagp:University of Chicag Press,1991, 然而,在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冷战史研究间建构 pp6-37 方法上的链接不失为一个值得不断尝试的路径,在中 ②这些学者如时殷弘、朱明权、贾庆国、冯绍雷、牛军、袁明、胡礼 忠、任东来等。 国似乎更是如此。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训练体系向来 ③较为突出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所设立的“冷战国际史研究中 十分重视历史。一流的国际关系专业大都设有系统的 心”聚集了沈志华、杨奎松、陈兼、李旦慧等一批潜心研究冷战的学者。 -14-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对美防范政策。另一位亚裔学 者木村和也 ( Kyoko Inoue)所撰写的《麦克阿瑟的日本 宪法 》, ①更是不折不扣地运用了认知 /修辞语言学的 方法。基于充实的史料 (包括美国与日本公开的资 料 ) ,他细致地分析在盟军占领期间“占领者 ”与“被占 领者 ”之间就新《日本宪法 》的撰写与解释所出现的语 义修辞和文化符号层面的交叉和碰撞。她指出 ,《日 本宪法 》所内含的解读上的差异并非出于物质利益交 换的原因 ,而更多的为 (美国占领者的 )文化偏见、历 史无知与民族傲慢被 (被占领国家 )“政治人 ”刻意利 用的结果。 当然 ,即便是这些有意识地运用国际关系理论作 为冷战国际史分析框架的史学家 ,也无法达到国际关 系理论研究的理论构建要求。主要原因是 :首先 ,国际 关系史学者进行国际关系理论构建的训练有限。迄 今 ,在国内外现有的国际关系史博士研讨课程中 ,国际 关系理论课程占其学习与训练的比重甚少 ,大都为零 ; 学者们的国际关系理论知识几乎主要来自业余自修。 其次 ,不少国际关系史学者否认历史为科学 ,因此很少 人将理论构建作为目的 ,充其量只是试图将国际关系 的理论与历史事实相匹配 ( reconcile theory with histori2 cal evidence)。再次 ,历史学所强调的特殊时空观和 “断代 ”观决定了学者们只关心研究结果的特殊性 ,而 非普遍性 ,尽管他们认识到“历史常常在奇怪地循环 反复 ”,但极少关注其原因之所在。最后 ,即便是最注 意理论分析、最善于提出具有一般意义的国际关系史 学者 (如加迪斯 ) ,也只是通过专题研究提炼出一些框 架性的分析原则 ( generalization)。 四 结 语 对于国际关系研究如何理论化的问题 ,西方国际 关系理论学者们可谓前赴后继 ,但无论是演绎或归纳 推理 ,还是模拟实证或范式检验 ,其客观性与科学性都 或多或少受到“正统 ”科学家们的质疑 ,运用于国际关 系史的方法也难于幸免。 然而 ,在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冷战史研究间建构 方法上的链接不失为一个值得不断尝试的路径 ,在中 国似乎更是如此。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训练体系向来 十分重视历史。一流的国际关系专业大都设有系统的 国际关系史或外交史的课程 ,不少国际关系与国际问 题专家实际上是史学出身 ,具备娴熟地使用历史资料 的能力 ,并在利用历史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国际问题和 区域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② 近年来中国学者广泛地参与了冷战国际关系的研 究 ,无论是在利用国内外新近解密的资料进行研究 ,还 是在推动冷战国际史教学等方面 ,都达到了与国际学 术界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的水平。③ 他们利用多国档 案进行多层面的比较分析 ,这种研究特点使得一个具 有中国特色的冷战国际史研究正在脱颖而出。也正是 由于他们对“研究必须依据原始资料 ”的执著追求 ,使 得中国的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可能比历史上的任何时 期都更具客观性和学理性。更令人鼓舞的是 ,他们中 的不少人已经开始注意用政治和国际关系理论框架指 导对冷战国际史案例进行分析。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 研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已经从理解、解读、消化西方 国际关系理论的阶段 ,开始转向实质性地构建中国国 际关系理论研究体系的阶段。如果新生代国际关系理 论学者能够尝试“理论指导 ”与“历史实证 ”相结合的 方法 ,对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尚未成论的假设和 概念 (国际安全研究中的威慑 /胁迫、冲突弥合、预防 性打击等 ,国际与比较政治中的霸权稳定论、国际制 度、身份认同、国际伦理、性别与权力、跨文化等 ,国际 政治经济学的相互依存 /依附论、全球化和一体化等 ) 进行论证和延伸研究 ,那么他们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必定能得以拓宽、夯实 ,为最终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国国 际关系研究与理论体系做出新的贡献。 [收稿日期 : 2006 210 223 ] [修回日期 : 2007 201 210 ] [责任编辑 :赵远良 ] — 14 — 冷战国际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 ① ② ③ Kyoko Inoue, M acA rthur’s Japanese Constitution: A L inguistic and Cultural S tudy of its M ak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1, pp. 6 - 37. 这些学者如时殷弘、朱明权、贾庆国、冯绍雷、牛军、袁明、胡礼 忠、任东来等。 较为突出的是华东师范大学所设立的“冷战国际史研究中 心 ”,聚集了沈志华、杨奎松、陈兼、李旦慧等一批潜心研究冷战的学者
World Econom ics and Politics Na2,2007 Abstracts To Make R StudiesMore Scholastic Cai Tuo (1) Reconciling Intem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with Cold War Intemational History:A Plausible Direction for Chinese R Research Zhang Shuguang (7) There should be a methodol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Cold War intemational history and intem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Serving as a tme-space "laboratory"for verifying R theories,Cold War hisory is sufficiently powerful to provide a re- alistic frame of reference and thereby to set an R research agenda and to test its theoreticalmodels In addition,the ev- er-growing body of archival material,due to the declassification policies of Cold War documents of the major powers, offers an irreplaceable database for R studies If the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R scholars can cross the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by linking history with theory,they will gradually but surely make their due contribu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hinese school of R research Inside or Outside:An A sian Perspective on Modemity Shi Zhiyu Wu Junzhan (15) Universalis is an i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modemity It cannot be defined in specific temms but can only be reflected indirectly through the backward feudal targets Modemity leads to the suppression of the "other"in order to pretend universal selfhood To respond,posmodemity si ilarly searches for the "other"in order to recognize it By recognizing the "other,"posmodemity is able to resist universalisn.Ironically,both modemity and posmodemity bok to the "other"to construct selfhood In comparison,Oriental philsophy is less dependent on the "other"to construct self- hood Instead,there is an obsession with self-rectification that orients the self toward a culturalmodel This paper in- troduces the philosophy of selfhood in the works of N ishida Kitaro and Takeuchi Yoshmi In the end,it provides a re- vised version ofNishida's "philsophy of nothingness"and of Takeuchi's "method of modemity for Asia,called a postcolonial clck,o fit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in the postcolonial context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The Retu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tinental Powers Ye Zicheng (23)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eopolitics,there is a tendency to attach more mportance to the sea powers than to the con- tinental powers Furthemmore,in research on the continental powers,there is a tendency t pay more attention to control than to development The geopolitical proposition raised by China's peaceful develpment suggests that China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continental powers and that the develpment of dry land space enjoys paramount significance 一4一 1994-2010 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Abstracts To Make IR StudiesMore Scholastic Cai Tuo (1) Reconcil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with Cold W ar International H istory: A Plausible D irection for Chinese IR Research Zhang Shuguang (7) There should be a methodo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ies. Serving as a time - space“laboratory”for verifying IR theories, ColdW ar history is sufficiently powerful to p rovide a re2 alistic frame of reference and thereby to set an IR research agenda and to test its theoreticalmodels. In addition, the ev2 er - growing body of archival material, due to the declassification policies of Cold War documents of the major powers, offers an irrep laceable database for IR studies. If the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 IR scholars can cross the discip linary boundaries by linking history with theory, they will gradually but surely make their due contribu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hinese school of IR research. Inside or Outside: An A sian Perspective on Modernity Shi Zhiyu W u Junzhan (15) Universalism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modernity. It cannot be defined in specific term s but can only be reflected indirectly through the backward feudal targets. Modernity leads to the supp ression of the“other”in order to p retend universal selfhood. To respond, postmodernity sim ilarly searches for the“other”in order to recognize it. By recognizing the“other, ”postmodernity is able to resist universalism. Ironically, both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look to the “other”to construct selfhood. In comparison, O riental philosophy is less dependent on the“other”to construct self2 hood. Instead, there is an obsession with self - rectification that orients the self toward a culturalmodel. This paper in2 troduces the philosophy of selfhood in the works of N ishida Kitaro and Takeuchi Yoshim i. In the end, it p rovides a re2 vised version of N ishida’s“philosophy of nothingness”and of Takeuchi’s“method of modernity for A sia, ”called a postcolonial clock, to fit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in the postcolonial context.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The Retur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tinental Powers Ye Zicheng (23) In the theory and p ractice of geopolitics, there is a tendency to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sea powers than to the con2 tinental powers. Furthermore, in research on the continental powers, there is a tendency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control than to development. The geopolitical p roposition raised by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suggests that China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continental powers a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dry land space enjoys paramount significance. — 4 —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No. 2,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