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0期 中美关系解冻谈判中的台湾议题 郑 华 摘要】“台湾议题”是中美关系解冻系列谈判中的核心议题之一,在沟通渠道的开启、基辛格秘 密访华、中国的联合国代表权问题、尼克松访华、起草《上海公报》等诸多事件中,都贯穿于双边谈 判的始末。双方在台湾议题上有分歧与差异,但双方既不在原则上让步,又形成“暂时使利”的双赢, 从而最终促成《上海公报》的发表。 〔关键词〕中美关系:解冻谈判;台湾议题 〔中图分类号〕D61&D829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38152010)-10-0052-08 The Taiw an Issue in the SinoAmerican Taks for a Thaw ng of Relatins betw een the Two Countries Zheng H ua Abstract Taiv an issue was one of oore topis n the Sno-US eaders taks for rapproachen ent It ran hrough the w hole process fiom the open ing of cammun ication channel toH enry K iss ngei s secret visit to Ch na Chna's UN represen tatin N ixon s vis it to Chna and p he draftng of he Shanghai Commun que The wo sides had dispu tes and d iffe ences over the Taiv an issue but the w o siles whil notm ak ng ay concessions nm atters of prncph were ab le to strke a w inw in"tem porary accomm odatin"which ultin ately led b the issuance of the “Shanghai Comm un u” “台湾议题”作为1969年至1972年中美 方如何做到既交“新朋友”,又勿忘“老朋 关系解冻系列谈判的核心议题,贯穿于双边谈 友”?中方如何做到既捍卫国家主权,又提升国 判的始末。自1969年1月尼克松上任伊始对重 家安全?双方是如何既不在原则上让步,又要 启中美大使级会谈寄予厚望,到1972年2月28 形成“暂时便利”的双赢,促成《上海公报》 日中美共同签署《上海公报》在经历华沙渠道 的发表?这是双方均面临的严峻挑战。尼克松 探虚实、巴基斯坦渠道传信息、巴黎渠道做安 总统档案的陆续解密,使得从更为微观的层面 排、纽约渠道通情报等多渠道综合运作的同时, 研究尼克松时期的对华政策成为可能。①对此, 美方特意安排了基辛格秘密访华、基辛格第二 次公开访华、黑格访华等一系列访华行动为中 ①基于这批解密档案出版的著作有:Evelyn G oh Con 美首脑峰会作准备。多元化沟通渠道与中美高 structng he US Rapprodh a entu ih China.1961-1974: fm“Red M enace”b“T ac tA ll",Canbrilge Unier 官会谈穿插运作是这一时期曾长期敌对的中美 siy Prss 2005 Yafeng X ia Negotiting with he Ene- 两国解冻外交关系的重要特点。此外,中美关 my U S-Chna Talks during he CoH W ar.1949- 系解冻亦是由一系列谈判连接而成的一段历史, /972,Bbon ingon Ind iana Un versity Press 2006 Margaret Mamnilln Nion and Maa The Wed:that 从第135、136次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到北京 Changed WorH.NY:Randan House200z何慧: 的“高峰之春”,双方无时无刻不在谈。谈判成 《呢克松与中国: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河南人民 为曾长期敌对国家解冻外交关系初始阶段接触 出版社.2005年):郑华:《首脑外交:中美领导人 谈判的话语分析(19691972)》(上海人民出版社, 和交往的主要方式。而在诸轮谈判之中,“台湾 2008年):张曙光:《接触外交:尼克松政府与解冻 议题”无疑成为中美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美 中美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 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忠恭党史研究nki.nc
中共党史研究 2010年第 10期 中美关系解冻谈判中的台湾议题 郑 华 摘要 ! 台湾议题∀ 是中美关系解冻系列谈判中的核心议题之一, 在沟通渠道的开启、基辛格秘 密访华、中国的联合国代表权问题、尼克松访华、起草 #上海公报∃ 等诸多事件中, 都贯穿于双边谈 判的始末。双方在台湾议题上有分歧与差异, 但双方既不在原则上让步, 又形成 ! 暂时便利 ∀ 的双赢, 从而最终促成 #上海公报∃ 的发表。 关键词 中美关系; 解冻谈判; 台湾议题 中图分类号 D618; D829. 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815( 2010) - 10- 0052- 08 The Taiwan Issue in the SinoAmerican Ta lks for a Thaw ing of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 ies ZhengH ua Abstrac t: Ta iw an issue w as one o f co re top ics in the S inoUS leaders% ta lks for rapproachem ent. It ran through thew ho le process from the open ing o f comm un ica tion channe,l toH enryK issinge r% s sec ret v isit to Ch ina, Ch ina% s UN represen tation, N ixon% s v isit to Ch ina and to the drafting o f the Shanghai Comm un iqu. The two side s had dispu tes and d iffe rences over the Ta iw an issue, bu t the tw o sides, w hile no tm ak ing any conce ssions in m atters o f princ ip le, w ere ab le to strike a w inw in ! tem po ra ry accomm odation, ∀ wh ich ultim a te ly led to the issuance o f the ! Shangha i Comm un iqu. ∀ ! 台湾议题 ∀ 作为 1969 年至 1972年中美 关系解冻系列谈判的核心议题, 贯穿于双边谈 判的始末。自 1969年 1月尼克松上任伊始对重 启中美大使级会谈寄予厚望, 到 1972年 2月 28 日中美共同签署 #上海公报 ∃, 在经历华沙渠道 探虚实、巴基斯坦渠道传信息、巴黎渠道做安 排、纽约渠道通情报等多渠道综合运作的同时, 美方特意安排了基辛格秘密访华、基辛格第二 次公开访华、黑格访华等一系列访华行动为中 美首脑峰会作准备。多元化沟通渠道与中美高 官会谈穿插运作是这一时期曾长期敌对的中美 两国解冻外交关系的重要特点。此外, 中美关 系解冻亦是由一系列谈判连接而成的一段历史, 从第 135、 136次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到北京 的 !高峰之春 ∀, 双方无时无刻不在谈。谈判成 为曾长期敌对国家解冻外交关系初始阶段接触 和交往的主要方式。而在诸轮谈判之中, ! 台湾 议题 ∀ 无疑成为中美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美 方 如 何 做 到 既 交 ! 新 朋 友 ∀, 又 勿 忘 ! 老 朋 友 ∀? 中方如何做到既捍卫国家主权, 又提升国 家安全? 双方是如何既不在原则上让步, 又要 形成 ! 暂时便 利 ∀ 的 双赢, 促成 #上海公 报 ∃ 的发表? 这是双方均面临的严峻挑战。尼克松 总统档案的陆续解密, 使得从更为微观的层面 研究尼克松时期的对华政策成为可能。& 对此, ∋ 52∋ 中共党史研究 & 基于这批解密档案出版的著作有: Evelyn G oh, C on stru cting the US R approch em en tw ith C hina, 1961 ( 1 974: from ! RedM enace∀ to ! T ac itA lly∀, C amb ridge Un iver sity Press, 2005; Yafeng X ia, N eg otia ting w ith the E ne m y: U. S. Ch ina Talks during th e C old W ar, 1949 ( 1972, B loom ington: Ind ian a Un iversity Press, 2006; Ma rgaret Ma cm illan, N ixon and M ao: T he W eek that Changed W orld, NY: Random H ou se, 2007; 何 慧: #尼克松与中国: 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 (河南人民 出版社, 2005年 ); 郑华: #首脑外交: 中美领导人 谈判的话语分析 ( 1969( 1972 )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 张曙光: #接触外交: 尼克松政府与解冻 中美关系∃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9年 )。
本文将作一详尽论述。 容之一就是设定美对华谈判的基本策略和方式。 事实上,美方己完全预测到台湾议题是中美关 一、沟通渠道开启过程中的台湾议题 系解冻谈判中颇为棘手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尼克松为改善对华关系,首先寄希望于中 为此,尼克松要求基辛格对台湾议题采取一种 美大使级会谈传信息。在1970年1月20日召 “模糊、闪烁”的态度,要尽量避免过多谈论美 开的第135次大使级会谈伊始,美方明确表达 国的立场。在谈论从台湾撤军时,要指出美驻 了“希望改善同中国关系的良好愿望,强调美 扎在台湾的6000名军人直接参与了越南战争, 国无意单边或纠集其他国家阻止中国发展同其 要将结束越南战争同台湾撤军联系起来。⑤ 它亚洲邻国的正常、友好关系,无意阻止中国 与此同时,5月26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 寻求在该地区的合法国家利益”。在台湾议题 治局开会讨论中美关系问题。根据会议讨论的 上,尽管美国早已意识到它是双边关系中最为 意见,周恩来起草了《中央政治局关于中美会 复杂、最为棘手的问题,但表述并无太多新意, 谈的报告》。针对即将开始的与美国特使的预备 仍然表示要协防台湾和澎湖列岛,反对用武力 性会谈,报告确定了在台湾议题、印度支那问 解决台湾问题,并将从台湾撤军问题同缓和亚 题、以及双边关系上对美谈判的八项原则。这 洲紧张局势联系起来,即“随着亚洲和平与稳 八条原则除重申了中国方面的一贯立场之外, 定发展,可以考虑减少在台的军事设施”①。美 有三点引人注目的变化:一是要求美国从台湾 方认为中美双方应同时向前努力,不仅仅是在 撤军的同时,不再坚持把美国同台湾断交当做 台湾议题上,还应在两国广泛的双边议题一 两国政府之间交往的先决条件。二是继续强调 贸易协议、拒绝使用武力、裁军中取得进展。 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的同时,亦强调力争和平 中方谈判代表雷阳则用大量的时间重申中国在 解放台湾议题,认真加强对台工作。三是初步 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并在1970年2月10日举 提出了在双方首都建立联络机构的设想。® 行的第136次大使级会谈中,明确表示中国不 能接受“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基辛格对第135136次大使级会谈的评价 是:中方虽重申中国在台湾议题上的立场,但 124 Jan 1970 Warsaw Embassy A igra A-25 to Sec State StoesseFLei Taks R eport of 135h M eeting 没有明确要求美国采取具体行动②,甚至避免提 Jan 20 1970 "Source RG 59 SubpctNumeri 到“美在台军事存在”这类不利于会谈气氛的 Files 1970-1973,PolChiom-US 话题③,并由此推测:中国有可能准备考虑在台 ②21Jam1970 K issinger to Nixon.“The W arsaw Taks”, Soure NPM P NSCF.box 700 PolandW arsaw Taks 湾议题上采取更为折衷的解决办法,或在其他 Vol I 议题上作出实质性的努力。④鉴于此,基辛格主 ③20Fch1970 K issnger to N ion“Chinese at W arsw 张华盛顿对中国同意接待总统特使应给予积极 SuggestUS Send H glrLevel R epresentative to Pek ing Souree NPMB NSCE box 700 PolndW arsar Taks2/ 回应。 170-6/3070 中美第137次华沙大使级会谈因蒋经国访 20 Feb 1970.W arsaw Tak 376 Soure NSC F.box 334 20 Feb 1970 K issinger to Nixon "Chnese at 美和美国武装入侵柬埔寨而未能如期举行,华 W arsaw Suggest US Send H glLevel R epresentative to 沙渠道也由此不了了之,趋于终结。另一方面, Peking Source:NPMP NSCF.box 700 PolandW ar 巴基斯坦渠道的顺利运作使得基辛格在1971年 sav Taks2170-6/30/70 5 July 1,1971,Mmo fr he President s Files Meet 4月取得了北京秘密之行的“入场券”。 ng Betw een Presilent Dr K issnger and Genema lHag 自1971年春开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Thursday July 1 OvalO ffice"Soure box 1036 Chi naG eneral Ju b-October 1971 (National Security Comm ittee以下简称国安会) ⑧宫力:《跨越鸿沟一1969-1979年中美关系的演 开始准备基辛格中国之行的任务书。其重要内 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4页。 21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enki
本文将作一详尽论述。 一、沟通渠道开启过程中的台湾议题 尼克松为改善对华关系, 首 先寄希望于中 美大使级会谈传 信息。在 1970 年 1 月 20日召 开的第 135次大使级会谈伊始, 美方明确表达 了 !希望改善同中国关系的良好愿望, 强调美 国无意单边或纠集其他国家阻止中国发展同其 它亚洲邻国的正常、友好关系, 无意阻止中国 寻求在 该地区的合法 国家利益 ∀。在 台湾议题 上, 尽管美国早已意识到它是双边关系中最为 复杂、最为棘手的问题, 但表述并无太多新意, 仍然表示要协防台湾和澎湖列岛, 反对用武力 解决台湾问题, 并将从台湾撤军问题同缓和亚 洲紧张局势联系起来, 即 ! 随着亚洲和平与稳 定发展, 可以考虑减少在台的军事设施 ∀ & 。美 方认为中美双方应同时向前努力, 不仅仅是在 台湾议题上, 还应 在两国广泛的 双边议题 ((( 贸易协议、拒绝 使用 武力、裁 军中 取得 进展。 中方谈判代表雷阳则用大量的时间重申中国在 台湾问题上的立 场, 并在 1970 年 2 月 10日举 行的第 136次大使级会谈中, 明确表示中国不 能接受 !两个中国 ∀ 或 !一中一台 ∀ 。 基辛格对第 135、 136次大使级会谈的评价 是: 中方虽重申中国在台湾议题上的立场, 但 没有明确要求美国采取具体行动 ) , 甚至避免提 到 !美在台军事存在 ∀ 这类不利于会谈气氛的 话题∗ , 并由此推测: 中国有可能准备考虑在台 湾议题上采取更为折衷的解决办法, 或在其他 议题上作出实质性的努力。+ 鉴于此, 基辛格主 张华盛顿对中国同意接待总统特使应给予积极 回应。 中美第 137次华沙大使级会谈因蒋经国访 美和美国武装入侵柬埔寨而未能如期举行, 华 沙渠道也由此不了了之, 趋于终结。另一方面, 巴基斯坦渠道的顺利运作使得基辛格在 1971年 4月取得了北京秘密之行的 ! 入场券 ∀。 自 1971年 春开 始, 美 国 国家 安全 委 员会 ( National Security Comm ittee, 以下简称国安会 ) 开始准备基辛格中国之行的任务书。其重要内 容之一就是设定美对华谈判的基本策略和方式。 事实上, 美方已完全预测到台湾议题是中美关 系解冻谈判中颇为棘手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为此, 尼克松要求基辛格对台湾议题采取一种 ! 模糊、闪烁 ∀ 的态度, 要尽量避免过多谈论美 国的立场。在谈论从台湾撤军时, 要指出美驻 扎在台湾的 6000名军人直接参与了越南战争, 要将结束越南战争同台湾撤军联系起来。, 与此同时, 5月 26日至 29日, 中共中央政 治局开会讨论中美关系问题。根据会议讨论的 意见, 周恩来起草了 #中央政治局关于中美会 谈的报告 ∃。针对即将开始的与美国特使的预备 性会谈, 报告确定了在台湾议题、印度支那问 题、以及双边关系上对美谈判的八项原则。这 八条原则除 重申了中 国方面的 一贯立 场之外, 有三点引人注目的变化: 一是要求美国从台湾 撤军的同时, 不再坚持把美国同台湾断交当做 两国政府之间交往的先决条件。二是继续强调 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的同时, 亦强调力争和平 解放台湾议题, 认真加强对台工作。三是初步 提出了在双方首都建立联络机构的设想。− 2010年第 10期 ∋ 53∋ & ) ∗ + , − 24 Jan. 197 0, Warsaw Emb assy A irgram A - 25 to S ec State, ! StoesselLei T alks: R eport of 135 th M eeting, Jan. 20, 1970, ∀, Sou rce: RG 59, Sub jectNum eric F iles 1 970( 1973, PolC h icomUS. 21 Jan. 1970, K issinger to N ixon, ! Th eW arsaw Talk s∀, Sou rce: NPM P, NSCF, box 700 PolandW arsaw Talk s, Vo.l I. 20 Feb. 1970, K issinger to N ixon, ! Ch inese atW arsaw SuggestUS Send H ighLevel R epresen tative to Pek ing, ∀ Sou rce: NPMP, NSCF, b ox 700 PolandW arsaw T alk s 2 / 170- 6 /30 /70. 20 Feb. 1970, W arsaw Talk 376, Sou rce: NSC F, b ox 334; 20 Feb. 1970, K issinger to N ixon, ! Ch in ese at W arsaw Suggest US S end H ighLevel R epresen tative to P ek ing, ∀ Source: NPMP, NSCF, b ox 700 PolandW ar saw Ta lks 2 /170 - 6 /30 /70. Ju ly 1, 1971, M em o for th e Presid en t% s F iles, ! M eet ing Betw een Presiden t, Dr. K issinger, and Gen era lH a ig, Thu rsday, Ju ly 1, OvalO ffice, ∀ Sou rce: b ox 1036, Ch i naG eneral Ju lyOctober 1 971. 宫力: #跨越鸿沟( ( ( 1969( 1979年中美关系的演 变∃,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年, 第 104页
周恩来的观点,认为“友好”和“正常化”有 二、基辛格北京秘密之行中的台湾议题 着严格“度”的区分,强调“先缓后和”,即: 1971年7月9日至11日,基辛格秘密访问 先实现两国首脑会晤,改善关系,发展友谊,再 北京,共在京停留48小时,其中17小时用于 考虑“正常化”的问题。基辛格说:“我们两个 同周恩来会谈。台湾议题因关系到中美关系正 国家在彼此相互隔绝了这么长一段时间之后,面 常化问题、中国的联合国代表权问题,无疑成 对的首要问题是先恢复正常状态(nomalcy),然 为谈判的重中之重。 后是友好。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之间的相互忍 在双方的首次会谈中,周恩来即明确阐释 耐和理解是必需的。我们不应该超越形势允许 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尤其强调台 的范围而强行采取行动,欲速则不达。”③事实 湾的地位和归属问题,即:“台湾历来就是中国 上,在基辛格中国之行的任务书中,没有“与 的领土,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外人干 中国建交,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字眼。换 涉:美国必须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必须 句话说,美国考虑的是如何成功实现首脑会晤, 限期撤走驻台美军,必须废除美蒋‘共同防御 没有考虑要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正常 条约’”。①但基辛格则将结束越南战争作为从 化”。但出于营造良好谈判氛围、避免谈判破裂 台湾撤军的前提条件,并强调美为了改善对华 的考虑,基辛格强调美方需要正常化,并描绘 了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前景,并最终表态说:“对 关系,为缓解台湾地区紧张形势所采取的一些 积极的措施一终止了在台湾海峡的巡逻;从 我们来说,实际问题是如何实现两国关系正常 化,而这在今年或明年是无法实现的,但在总 台湾撤出了一个中队的空中加油机;将军事顾 问团的规模减小了20%;准备在印度支那战事 统第二任期的头两年里是可以完成的”。® 中美双方虽未能在台湾议题上达成共识, 结束后,撤走与台湾防卫无关的23军队;基 但这并未影响基辛格北京秘密之行的成功,双 辛格准备向周恩来提供驻台美军的详细数字。 方共同起草并发表了尼克松即将访华的公告。 双方虽都在谈台湾议题,但在原则立场上是不 在基辛格所说的“带着希望而来,带着友情离 同的。在中方看来,台湾的归属和美国从台湾 去”的友好气氛中结束了他首次中国行。 撤军这两个问题是因果关系,只要承认台湾是 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在台湾的驻军就是对一个 三、中国的联合国代表权问题 主权国家内政的干涉。正如周恩来所言:“台湾 在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时,双方就谈到 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美国撤军问题,还有两国 之间的基本关系问题一台湾必须被视为中国 ①《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中央文献出版 的一部分,是中国的一个省”,这是问题的关 社,1997年.第467.468页。 键。而美方则出于实用主义的目的,刻意规避 2 M acon K issinger and Zhou 9 July1971.4 35-11: 对台湾地位和归属的探讨,并将从台湾撤军与 20 PM,w ih cover meo by Lord 29 Jul 1971; Source box 1033 China HAK M a cons July 1971. 结束越南战争相联系。② nomalcy的意思是“正常状态,可以和nomality互 在周恩来与基辛格第二次会谈中,周恩来 换使用”:nomaliza血n的意思是“使达到正常的行 为或过程”,一般翻译为“正常化”。通常的理解是 借用“改善关系”和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 通过正常化过程,才能达到正常状态。因而,基辛 问题引出台湾归属问题亟待解决的迫切性。在 格的说法既不合乎一般语言逻辑,也不符合国家之 中方看来:尼克松访华、双方首脑会晤将标志 间发展正常关系的轨迹,是在玩文字游戏。Wbst s Third N e Intemat inalD ctionary unabriged),Spri 着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友谊的发展,其结果就是 ngfiel M errim-W ebster Inc Publishers 2002 1540 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要建 Mancon K issinger and Zhou 10 Jly 1971.A ftemoon 交,美国就得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 (12 10 p m.-6 00 p m )with covermao by Lon 6 August 1971 Soume box 1033 Chna HAK 国的一部分,并同台湾断交。但基辛格并不认同 M acons July 1971. 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党史研究 hltf:个wnk.n
二、基辛格北京秘密之行中的台湾议题 1971年 7月 9日至 11日, 基辛格秘密访问 北京, 共在京停 留 48 小时, 其 中 17 小时用于 同周恩来会谈。台湾议题因关系到中美关系正 常化问题、中国的联合国代表权问题, 无疑成 为谈判的重中之重。 在双方的首次会谈中, 周恩 来即明确阐释 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贯立场, 尤其强调台 湾的地位和归属问题, 即: !台湾历来就是中国 的领土,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不容外人干 涉; 美国必须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 必须 限期撤走驻台美军, 必须废除美蒋 .共同防御 条约 % ∀。& 但基辛 格则将结束越南战争作为从 台湾撤军的前提条件, 并强调美为了改善对华 关系, 为缓解台湾地区紧张形势所采取的一些 积极的措施 ((( 终止了在台 湾海峡的巡逻; 从 台湾撤出了一个中队的空中加油机; 将军事顾 问团的规模减小了 20% ; 准备在印度支那战事 结束后, 撤走与 台湾防卫无关 的 2 /3 军队; 基 辛格准备向 周恩来 提供驻台 美军的详 细数字。 双方虽都在谈台湾议题, 但在原则立场上是不 同的。在中方看来, 台湾的归属和美国从台湾 撤军这两个问题是因果关系, 只要承认台湾是 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在台湾的驻军就是对一个 主权国家内政的干涉。正如周恩来所言: ! 台湾 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美国撤军问题, 还有两国 之间的基本关系问题 ((( 台湾必须被视为中国 的一部分, 是 中国的 一个省 ∀, 这是问 题的关 键。而美方则出于实用主义的目的, 刻意规避 对台湾地位和归属的探讨, 并将从台湾撤军与 结束越南战争相联系。) 在周恩来与基辛格第二次 会谈中, 周恩来 借用 !改善关系 ∀ 和实现 双边关系 ! 正常 化 ∀ 问题引出台湾归属问题亟待解决的迫切性。在 中方看来: 尼克松访华、双方首脑会晤将标志 着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友谊的发展, 其结果就是 建立外交关系, 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要建 交, 美国就得承认只有 !一个中国 ∀, 台湾是中 国的一部分, 并同台湾断交。但基辛格并不认同 周恩来的观点, 认为 ! 友好 ∀ 和 !正常化 ∀ 有 着严格 !度 ∀ 的 区分, 强 调 ! 先缓后和 ∀, 即: 先实现两国首脑会晤, 改善关系, 发展友谊, 再 考虑 !正常化 ∀ 的问题。基辛格说: !我们两个 国家在彼此相互隔绝了这么长一段时间之后, 面 对的首要问题是先恢复正常状态 ( norm a lcy), 然 后是友好。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之间的相互忍 耐和理解是必需的。我们不应该超越形势允许 的范围而强行采取行动, 欲速则不达。∀ ∗ 事实 上, 在基辛格中国之行的任务书中, 没有 !与 中国建交, 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 的字眼。换 句话说, 美国考虑的是如何成功实现首脑会晤, 没有考虑要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实现 !正常 化 ∀。但出于营造良好谈判氛围、避免谈判破裂 的考虑, 基辛格强调美方需要正常化, 并描绘 了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前景, 并最终表态说: !对 我们来说, 实际问题是如何实现两国关系正常 化, 而这在今年或明年是无法实现的, 但在总 统第二任期的头两年里是可以完成的 ∀。+ 中美双方虽 未能 在台湾 议题上 达成 共识, 但这并未影响基辛格北京秘密之行的成功, 双 方共同起草 并发表了 尼克松即 将访华 的公告。 在基辛格所说的 ! 带着希望而来, 带着友情离 去 ∀ 的友好气氛中结束了他首次中国行。 三、中国的联合国代表权问题 在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时, 双方就谈到 ∋ 54∋ 中共党史研究 & ) ∗ + #周恩来年谱 ( 1949( 1976 ) ∃ 下卷, 中央文献出版 社, 1997年, 第 467~ 468页。 M em con, K issinger and Zhou, 9 Ju ly1971, 4: 35 - 11: 20 PM, w ith cover m em o by Lord, 29 Ju ly 1971; Sou rce: box 103 3, Ch ina HAK M em cons Ju ly 1971. norm alcy的意思是 ! 正常状态, 可以和 norm a lity 互 换使用∀; norm alization的意思是 ! 使达到正常的行 为或过程∀, 一般翻译为 ! 正常化∀。通常的理解是 通过正常化过程, 才能达到正常状态。因而, 基辛 格的说法既不合乎一般语言逻辑, 也不符合国家之 间发展正常关系的轨迹, 是在玩文字游戏。W eb ster% s Th irdN ew Internationa lD ictionary ( unabridged ), Spri ngfield: M erriamW eb ster Inc. Pub lishers, 2002, 1540. M em con, K issinger and Zh ou, 10 Ju ly 1971, A ftern oon ( 12: 10 p. m. - 6: 0 0 p. m. ), w ith cover m em o by Lord, 6 August 19 71, S ou rce: b ox 1033, C h ina HAK M em cons Ju ly 1971
了中国的联合国代表权问题,这一问题的核心 上。”③尼克松只能鼓励美驻联合国大使布什 是如何处理台湾在联合国席位问题。美方虽表 “努力去拼”④但基辛格的访华时刻表并未因 示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支 此而更改。尽管尼克松和基辛格己经准备接受 持“台独”,不再重申“台湾地位未定论”,但 台湾联合国席位不保的结果,但仍对保住其席 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坚持要通过23的多 位抱有一丝幻想。当基辛格10月17日前往中 数票才能驱逐台湾。基辛格表示美国国会投票 国途中,途经夏威夷时,仍和尼克松通电话, 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但是会 悉数美国在联合国为台湾游说的“成果”,估计 反对驱逐台湾,仍在实际上坚持“一中一台” 胜算的把握。⑤真可谓是做了最坏的打算,但一 的政策。而周恩来坚决反对要通过23的多数 直在做最好的努力。 票才能驱逐台湾的做法,并对美方提出的“双 新中国在第26届联大上的胜利,归根到底 重代表权”方案不子接受①。 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当国务卿罗杰斯得知基辛格要在10月20 原则的胜利:同时,也是美国及其追随者长期 日到25日之间公开访问中国之后,他表示坚决 推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政策的失败。 反对,因为基辛格访华时间与联合国大会年度 这个事实又反过来促使更多国家谋求同中国关 讨论恢复中国联合国席位的日期正好巧合,他 系正常化。毛泽东、周恩来审时度势,牢牢把 认为基辛格在这个时间出访北京,将对美国在 握住这一历史契机,加速打开全新的外交格 联合国对于中国代表权战略起干扰作用。罗杰 局。⑧ 斯建议基辛格推迟访华,在联合国大会投票表 决之后,也就是11月再访华。②基辛格和黑格 四、尼克松谈“台湾议题” 经反复权衡,认为这样做不利于中美双方建立 待到尼克松访华时,他的总统身份注定会 互信。美方若在尼克松与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会 提升所有会谈议题的权威性。尼克松深知“台 晤,并达成美苏峰会的协议之后再提出推迟访 湾议题”对双边关系的重要影响,所以,在他 华,易引起中方的猜忌。基辛格认为,自从7 与周恩来首次秘密会谈中,主动在台湾议题上 月基周会谈之后,中方信守诺言,未邀请民主 党人访华:除周恩来接见詹姆斯·赖斯顿 (James Reston)之外,未接纳一名记者入境. 1M econ K issinger and Zhou 10 Jly 1971.A ftemoon 12 10 p m.6 00 p m.)6 August 1971. 中方把机会都留给了尼克松政府。美方若提出 Source box 1033 China HAK M a cons Jul 1971. 在11月1日宣布将访华时间推迟到11月10 2 Conversation Among Presilent N ixon Secmetary of Stte W illian Rogers and NatinalSecuriy AdviserH enry K is 日,中方未必同意,且有可能推迟到11月17 singer 30 September 1971 Source NatinalA whives 日,这将不利于为总统访华做准备。此外,美 N ixon W hiteH ouse Tapes Conversation 581-6 Trarr 苏初步商议在1972年5月举行峰会,基辛格若 script prepared by Sharon Chanbedan PhD student History G eorge W ash ington Universit 推迟访华,将会让尼克松有一份紧张的时刻表。 Conversation Betw een PresilentN ixon and NatinalSecur 最为重要的是:如果基辛格在台湾被驱逐出联 iy A dviser K issnger 30 Septm ber 1971. 4 Conversaton bet een PresientN ixon and National Secur 合国之后再访华,尼克松政府的处境会更加尴 ty A dviser K issinger f lbw ed by Con versation Am ong 尬。在基辛格看来台湾侥幸保留联合国席位 Nixon K issnger and U.N.Ambassador G eorge Bush 的可能性不大。基辛格对尼克松说:“如果我们 30 Septamnber 1971. 5 Conversation bet een PresilentN ixon and National Secur 纠集一切力量、全力以赴,台湾有可能保住席 ty A dviser Henry K issinger and betw een P resilent N ikon 位。但您知道这需要各方付出极大的热情,但 and Secretary of Sute W illim Rogers respectivek 17 我们不具备这个条件。”他甚至说:“既然我们 October 1971. ⑧《周恩来传(1898-1976)》下卷,中央文献出版 已经有了输的准备,那最好就输在原有的立场 社,2008年,第1857页。 20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cnki.n
了中国的联合国代表权问题, 这一问题的核心 是如何处理台湾在联合国席位问题。美方虽表 示不支持 !两 个中国 ∀ 或 !一 中一台 ∀, 不支 持 !台独 ∀, 不再重申 !台湾地位未定论 ∀, 但 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上, 坚持要通过 2 /3的多 数票才能驱逐台湾。基辛格表示美国国会投票 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 但是会 反对驱逐台湾, 仍在实际 上坚持 ! 一中一 台 ∀ 的政策。而周恩来坚决反对要通过 2 /3的多数 票才能驱逐台湾的做法, 并对美方提出的 !双 重代表权 ∀ 方案不予接受& 。 当国务卿罗杰斯 得知基辛 格要在 10 月 20 日到 25日之间公开访问中国之后, 他表示坚决 反对, 因为基辛格访华时间与联合国大会年度 讨论恢复中国联合国席位的日期正好巧合, 他 认为基辛格在这个时间出访北京, 将对美国在 联合国对于中国代表权战略起干扰作用。罗杰 斯建议基辛格推迟访华, 在联合国大会投票表 决之后, 也就是 11 月再访华。) 基辛格和黑格 经反复权衡, 认为这样做不利于中美双方建立 互信。美方若在尼克松与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会 晤, 并达成美苏峰会的协议之后再提出推迟访 华, 易引起中 方的猜忌。基辛格 认为, 自 从 7 月基周会谈之后, 中方信守诺言, 未邀请民主 党 人 访 华; 除 周 恩 来 接 见 詹 姆 斯 ∋ 赖 斯 顿 ( Jam es Reston) 之外, 未 接纳 一名 记 者入 境, 中方把机会都留给了尼克松政府。美方若提出 在 11 月 1日 宣布 将访 华时 间推 迟到 11 月 10 日, 中方未必同意, 且有可能 推迟到 11 月 17 日, 这将不利于 为总统访华做 准备。此外, 美 苏初步商议在 1972年 5月举行峰会, 基辛格若 推迟访华, 将会让尼克松有一份紧张的时刻表。 最为重要的是: 如果基辛格在台湾被驱逐出联 合国之后再访华, 尼克松政府的处境会更加尴 尬。在基辛格看来, 台湾侥幸保留联合国席位 的可能性不大。基辛格对尼克松说: !如果我们 纠集一切力量、全力以赴, 台湾有可能保住席 位。但您知道这需要各方付出极大的热情, 但 我们不具备这个条件。∀ 他甚至说: ! 既然我们 已经有了输的准备, 那最好就输在原有的立场 上。∀ ∗ 尼 克松 只能鼓 励美驻 联合 国大使 布什 !努力去拼 ∀ +, 但 基辛格的访华 时刻表并未因 此而更改。尽管尼克松和基辛格已经准备接受 台湾联合国席位不保的结果, 但仍对保住其席 位抱有一丝幻想。当基辛格 10月 17日前往中 国途中, 途 经夏 威夷 时, 仍和 尼克 松通 电话, 悉数美国在联合国为台湾游说的 !成果 ∀, 估计 胜算的把握。, 真可谓是做了最坏的打算, 但一 直在做最好的努力。 新中国在第 26届联大上的胜利, 归根到底 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则的胜利; 同时, 也是美国及其追随者长期 推行 ! 两个中国 ∀、 ! 一中一台 !政策的失败。 这个事实又反过来促使更多国家谋求同中国关 系正常化。毛泽 东、周恩来审时 度势, 牢牢把 握住这 一历 史契 机, 加速 打开 全 新的 外 交格 局。− 四、尼克松谈 ! 台湾议题 ∀ 待到尼克松访华时, 他的总 统身份注定会 提升所有会谈议题的权威性。尼克松深知 !台 湾议题 ∀ 对双边关系的 重要影响, 所以, 在他 与周恩来首次秘密会谈中, 主动在台湾议题上 2010年第 10期 ∋ 55∋ & ) ∗ + , − M em con, K issinger and Zh ou, 10 Ju ly 1971, A ftern oon ( 12: 10 p. m. - 6: 00 p. m. ), 6 Au gust 1971, Sou rce: box 103 3, Ch ina HAK M em cons Ju ly 1971. C onversation Am ong Presiden t N ixon, S ecretary of S tate W illiam Rogers, and Nationa lSecu rity AdviserH enry K is singer, 30 Septem ber 1971, S ource: Nationa lA rch ives, N ixonW h iteH ouse Tap es, C onversation 581 - 6, T ran script prepared by Sh aron Ch am berlain, PhD studen t, H istory, G eorgeW ash ington Un iversity. C onversation Betw een Presid entN ixon and Nationa lSecu r ity A dviser K issinger, 3 0 S ep tem ber 1971. C onversation betw een Presiden tN ixon and National Secu r ity A dviser K issinger, fo llow ed by Con versation Am ong N ixon, K issinger, and U. N. Amb assador G eorge Bu sh, 30 S ep temb er 1971. C onversation betw een Presiden tN ixon and National Secu r ity A dviser H en ry K issinger and betw een P resident N ixon and S ecretary of S tate W illiam Rogers, respectively, 17 October 1971. #周恩来 传 ( 18 98( 1976 ) ∃ 下 卷, 中央文献出 版 社, 2008年, 第 1857页
表态,阐明了美方的五原则:(1)只有一个中 《上海公报》中有关台湾议题的表述将是一个艰 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将避免提台湾地位 难的起草过程。尽管周恩来强调“台湾是我们 未定的言论:(2)不曾也不会支持任何台湾独 内部的事情,是我们必需要做的一件事情”,但 立活动;(3)会在能力范围内劝阻(dscour 他也不得不承认,“台湾议题的解决得等一段 ag©)日本势力进驻台湾,并劝阻日本不要支持 时间”。④ 台湾独立运动:(4)将支持任何可能和平解决 五、起草《上海公报》的谈判 台湾议题的办法,将不支持台湾政府借军事方 法,反攻大陆的任何企图;(5)寻求与中华人 早在1971年10月基辛格第二次公开访华 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① 时,在10月24日起,双方就起草《上海公报》 需要指出的是,尼克松的此番表述是对中 进行了五次会谈。⑤周恩来提出可各说各的,明 国作出的私下“承诺”,既不可以载入《上海 确写出双方的分歧,同时也写出双方的共同点, 公报》也不能作为公开的官方意见发表。尼克 以便共同遵循。毛泽东也同意“各说各的”原 松担心中方怀疑这些表述的真正效力,进而解 则。回 释说:“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将说什么,而是我 周恩来认为美方应就台湾议题作出如下明 们将对此做什么。如我昨天所说,我以往的记 确表态:“(1)美国‘承认海峡两岸的中国人 录表明,一旦确定了政策的发展方向,我做的 坚持只有一个中国':(2)美国支持中国人民 总是比说的多”。②其言外之意,就是希望中方 自己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内部事务;(3)美 不要迫使他在台湾议题上作出公开的表态,也 不开展或不支持任何旨在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 不要将以上的表述公开。 去,或制造‘两个中国’的行为:(4)美国将 但双方在台湾议题上的侧重点仍存在分歧。 从台湾撤军;(5)针对‘台湾地位未定论’, 中方强调解决台湾议题的关键,是实现祖国统 美国必须选择合适的话语表述。”⑦中方的立场 一;而美方强调的是从台湾撤军。为显示美方 体现了解决“台湾议题”所应具有的层次性, 在台湾议题上的诚意,尼克松着重谈将如何分 即:台湾的地位和归属是第一位的。美方必须 步骤从台湾撤军的问题,并再次保证:不会阻 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强调“台湾议题是中 挠台湾议题的和平解决;美国未撤军前,会阻 国的内政”,尽管可以允许美国以“美国承认海 止日本军队开进台湾:不支持活跃于美国和其 峡两岸的中国人坚持只有一个中国”这种方式 他西方国家的“台独”运动。每当中方提出要 表述。其次,台湾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是实现 求解决台湾归属问题时,尼克松就会强调华盛 顿若在台湾议题上有较大举动和言论,将引起 ①魏史言:《呢克松总统访华》《新中国外交风云》 美国国内左派和右派的关注,并有可能遭到极 第3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89~90页。 右派、左派亲苏势力、亲印势力以及亲日势力 2 Natinal Archives NPMP.W hite House Spec il Files Presient's Offce Fiks box 87,M aonnda fr the 的反对。这将不利于他连任,不利于中美关系 P resient Beg nnng Febm ary 20 1972 改善的大方向。尼克松承诺:“如果我赢得这次 ③《周恩来传(1898-1976》下卷,第1860页。 4 M emoranda fr the Presilent Beginnng Feh 20.1972 大选,那么,我就有5年的时间去实现中美关 NPMP WhiteH ouse SpecilFiles box 87 系正常化。”③尼克松希望中美双方在台湾议题 ⑤魏史言:《尼克松总统访华》.《新中国外交风云》 上的话语表述应该遵循的原则是:“既能满足总 第3辑,第64页。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卷,第490~491 理要求,也能避免为那些反对派提供一个结成 页。 联盟、反对我们所讨论的或所决定的任何动议, ⑦M ancon K ssinger and Zhou“Camnm un ique,”250cr ber1971 10:12 1 00 a m..Souree NPMP. 并指责美国总统造访北京是出卖台湾的机会”。 NSC Files box 1034.Pob II-HAK ChnaTrip O ctober 美方在台湾议题上的“模糊”原则,势必导致 1971 T ranscript ofM eetngs 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恭党史研究nki.n
表态, 阐明了美方的五原则: ( 1) 只有一个中 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将避免提台湾地位 未定的言论; ( 2) 不曾也不会支持任何台湾独 立活动; ( 3) 会在 能力范围 内劝阻 ( d iscour age) 日本势力进驻台湾, 并劝阻日本不要支持 台湾独立运动; ( 4) 将支持任何可能和平解决 台湾议题的办法, 将不支持台湾政府借军事方 法, 反攻大陆的任何企图; ( 5) 寻求与中华人 民共和国关系正常化。& 需要指出的是, 尼克松的此 番表述是对中 国作出的私下 ! 承诺 ∀, 既不 可以载入 #上海 公报 ∃, 也不能作为公开的官方意见发表。尼克 松担心中方怀疑这些表述的真正效力, 进而解 释说: !问题的关键不是我们将说什么, 而是我 们将对此做什么。如我昨天所说, 我以往的记 录表明, 一旦确定了政策的发展方向, 我做的 总是比说的多 ∀。) 其言外之意, 就是希望中方 不要迫使他在台湾议题上作出公开的表态, 也 不要将以上的表述公开。 但双方在台湾议题上的侧重点仍存在分歧。 中方强调解决台湾议题的关键, 是实现祖国统 一; 而美方强调的是从台湾撤军。为显示美方 在台湾议题上的诚意, 尼克松着重谈将如何分 步骤从台湾撤军的问题, 并再次保证: 不会阻 挠台湾议题的和平解决; 美国未撤军前, 会阻 止日本军队开进台湾; 不支持活跃于美国和其 他西方国家的 !台独 ∀ 运动。每当中方提出要 求解决台湾归属问题时, 尼克松就会强调华盛 顿若在台湾议题上有较大举动和言论, 将引起 美国国内左派和右派的关注, 并有可能遭到极 右派、左派亲苏势力、亲印势力以及亲日势力 的反对。这将不利于他连任, 不利于中美关系 改善的大方向。尼克松承诺: ! 如果我赢得这次 大选, 那么, 我就有 5年的时间去实现中美关 系正常化。∀ ∗ 尼克松希望中美双方在台湾议题 上的话语表述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 既能满足总 理要求, 也能避免为那些反对派提供一个结成 联盟、反对我们所讨论的或所决定的任何动议, 并指责美国总统造访北京是出卖台湾的机会 ∀。 美方在台湾议题上的 ! 模糊 ∀ 原则, 势必导致 #上海公报 ∃ 中有关台湾议题的表述将是一个艰 难的起草过程。尽管周恩来强调 ! 台湾是我们 内部的事情, 是我们必需要做的一件事情 ∀, 但 他也不得 不承认, ! 台湾 议题 的解决 得等一 段 时间 ∀。+ 五、起草 #上海公报 ∃ 的谈判 早在 1971年 10月基辛格第 二次公开访华 时, 在 10月 24日起, 双方就起草 #上海公报 ∃ 进行了五次会谈。, 周恩来提出可各说各的, 明 确写出双方的分歧, 同时也写出双方的共同点, 以便共同遵循。毛泽东也同意 !各说各的 ∀ 原 则。− 周恩来认为美方应就台湾议题作出如下明 确表态: ! ( 1) 美国 .承认海峡 两岸的中国人 坚持只有一个中国 % ; ( 2) 美国支持中国人民 自己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内部事务; ( 3) 美 不开展或不支持任何旨在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 去, 或制造 .两个中国 % 的行为; ( 4) 美国将 从台湾撤军; ( 5) 针对 .台湾地 位未定论 % , 美国必须选择合适的话语表述。∀ / 中方的立场 体现了解决 ! 台湾议题 ∀ 所应 具有的 层次性, 即: 台湾的地位和归属是第一位的。美方必须 承认 ! 只有 一个中国 ∀, 强调 ! 台湾 议题是中 国的内政 ∀, 尽管可以允许美国以 ! 美国承认海 峡两岸的中国人坚持只有一个中国 ∀ 这种方式 表述。其次, 台湾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是实现 ∋ 56∋ 中共党史研究 & ) ∗ + , − / 魏史言: #尼克松总统访华∃, #新中国外交风云 ∃ 第 3辑,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年, 第 89~ 90页。 Nation al Arch ives, NPMP, W h ite H ou se S pec ial F iles, P resid ent% s O ffice F iles, box 87, M em oranda for the P resid ent B eg inn ing Febru ary 20, 19 72. #周恩来传 ( 1898( 197 6) ∃ 下卷, 第 1860页。 M em oranda for the Presid ent B eginn ing Feb. 20, 1972, NPMP, Wh iteH ouse Specia lF iles, box 87. 魏史言: #尼克松总统访华∃, #新中国外交风云 ∃ 第 3辑, 第 64页。 #周恩来年谱 ( 1949( 1976 ) ∃ 下卷, 第 490 ~ 491 页。 M em con, K issinger and Zhou, ! Comm un iqu, ∀ 25O cto ber 197 1, 10: 12 - 11: 00 a. m. , Sou rce: NPMP, NSC Files, box 1034, Po lo II HAK Ch in a T rip O ctob er 1971 T ran scrip t ofM eetings
两岸统一。最后,美国要从台湾撤军。 经贸往来和交流的表述向美方施压一“台湾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时,中美双方分别 议题谈不妥,将难以考虑双边经贸往来和交流 派出乔冠华与基辛格负责起草《上海公报》。乔 等事宜”,并表示“双方若不能在台湾议题上达 冠华曾回忆说:“在北京进行的5天磋商中,我 成一致意见,可能就没有《公报》了”。⑤ 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台湾议题上,我们在任何 需要指出的是,罗杰斯始终被排除在《上 其他问题上都没用多少时间,因为台湾议题确 海公报》的谈判之外。他是在2月26日从北京 实是我们之间的关键问题。”①“台湾议题”之 飞往杭州的专机上才读到了《上海公报》的拟 所以成为公报谈判中最棘手的问题,是因为中 定稿。罗杰斯和格林等人从拟定稿中挑出10多 方要美国就台湾的地位、归属和从台湾撤军等 处毛病,并附上一份修改意见,上交给尼克松。 问题作出明确的表述,而美国则希望用“模棱 基辛格不得不重新回到谈判桌,同乔冠华讨论。 两可”的话语搪塞过去。这种态度上的根本差 美方提出的异议体现在台湾议题上主要有 异是造成十几次修改草稿的主要原因。但双方 三处:“(1)建议不要用‘所有中国人’(aⅡ 最后之所以能达成一致,是因为中国在原则问 Chnese),而要用‘中国人’(the Chinese); 题上的坚定立场,美方不得不接受中国有关台 (2)建议将‘对该立场不持异议’(does not 湾地位和归属的表述,即:“美国承认台湾海峡 challenge hat position)改为‘对此不持异议, 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 (does not challenge th is);(3)建议将‘由中国 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此立场不持异议”。一 人自己’(by the Chnese the selves))改为‘由 旦美国承认了“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 海峡两岸’(on both sies of the straits)。”@ 一部分”,中方才在美国从台湾撤军问题上做出 中方表示对此是不能接受的。“所有中国 让步一没有设定美国从台湾撤军的最后时刻 人”是在有意地强调“大陆的中国人”和“台 表,也没有在《上海公报》中提及《美台共同 湾的中国人”,“所有”强调了大陆与台湾的同 防务条约》。② 根、同源,而“中国人”则不能强调这一概念。 在整个起草《上海公报》的谈判中,双方 “对该立场不持异议”是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再 都在审时度势地寻找并运用谈判筹码打压对方。 次强调“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方最擅长的莫过于打“美国国内政治中的阻 这个原则,而“对此不持异议”中用代词 力”和“苏联”两张牌。一方面,大倒“苦 “此”(hs)一带而过,不能充分地强化这一 水”,强调尼克松政府在美国国内遭遇的阻力一 台湾院外游说集团,亲苏、亲日、亲印反华势 ①Fh26-27,19721020pm.-k40am, M eomndm of K ssnger and ChiarKuan hua Source 力,国务院的不同意见,美国大选的压力等等。③ Soure HAK Files Box 92 FoHer 1 另一方面,打“苏联牌”一向中方提供苏联 ②M encon,K issinger and Zhou“Comm unqque,”250cr 在中苏边界军事部署的情报。美方试图利用提 ber 1971 9 50-11:40 p m,Soure:NPMP NSC Files box 1034 Polo IFHAK ChnaT rp October 1971 供情报的方式,起到“大棒”与“胡萝卜”并 Tran scrpt ofM eetings 用的效果,用诱压的手段,迂回地告诉中方其 3Fch 22 1972 Mamorandum of K issinger and Chiao Kuan-hua Source HAK Files Box 92 Foler 1 面临的困境。在向中方提供情报之后,基辛格 ④美国第一次提出要向中国提供苏联军力部属情报是 为避免造成“美苏勾结,对抗中国”的印象, 在1971年11月印巴冲突期间.通过联合国渠道向 又主动向中方通报美苏谈判的进展情况,强调 黄华大使提出的。 F eb 24 1972 9 59 a m.12 34 p m.Memoramr 苏联非常希望能与美国在医疗卫生、民用航空、 dum of K issinger and ChiaorKuan hua Source HAK 环境合作和经济合作等领域达成合作协议。④中 Files Box 92 Foler 1. B Feb 24 1972 9 59 a m.12 34 p m..M emoramr 国方面对美方的频频攻势,采用了以其人之道 dum of K ssinger and ChaoKuan hua Source HAK 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借《上海公报》中有关 Files Box 92 FoHer 1. 2010年第10期 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enki.n
两岸统一。最后, 美国要从台湾撤军。 1972年 2月尼克松访华时, 中美双方分别 派出乔冠华与基辛格负责起草 #上海公报 ∃。乔 冠华曾回忆说: ! 在北京进行的 5天磋商中, 我 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台湾议题上, 我们在任何 其他问题上都没用多少时间, 因为台湾议题确 实是我们之间的关键问题。∀ & ! 台湾议题 ∀ 之 所以成为公报谈判中最棘手的问题, 是因为中 方要美国就台湾的地位、归属和从台湾撤军等 问题作出明确的表述, 而美国则希望用 !模棱 两可 ∀ 的话语搪塞过去。这种态度上的根本差 异是造成十几次修改草稿的主要原因。但双方 最后之所以能达成一致, 是因为中国在原则问 题上的坚定立场, 美方不得不接受中国有关台 湾地位和归属的表述, 即: !美国承认台湾海峡 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 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此立场不持异议 ∀。一 旦美国承认了 ! 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 一部分 ∀, 中方才在美国从台湾撤军问题上做出 让步 ((( 没有设定美国从台湾撤军的最后时刻 表, 也没有在 #上海公报 ∃ 中提及 #美台共同 防务条约 ∃。) 在整个起草 #上海公报 ∃ 的谈判中, 双方 都在审时度势地寻找并运用谈判筹码打压对方。 美方最擅长的莫过于打 ! 美国国内政治中的阻 力 ∀ 和 ! 苏 联 ∀ 两张 牌。一 方 面, 大 倒 ! 苦 水 ∀, 强调尼克松政府在美国国内遭遇的阻力 ((( 台湾院外游说 集团, 亲苏、亲 日、亲印反华势 力, 国务院的不同意见, 美国大选的压力等等。∗ 另一方面, 打 ! 苏联牌 ∀ ((( 向中方提供苏联 在中苏边界军事部署的情报。美方试图利用提 供情报的方式, 起到 !大棒 ∀ 与 ! 胡萝卜 ∀ 并 用的效果, 用诱压的手段, 迂回地告诉中方其 面临的困境。在向中方提供情报之后, 基辛格 为避免 造成 ! 美苏勾结, 对抗中 国 ∀ 的 印象, 又主动向中方通报美苏谈判的进展情况, 强调 苏联非常希望能与美国在医疗卫生、民用航空、 环境合作和经济合作等领域达成合作协议。+ 中 国方面对美方的频频攻势, 采用了以其人之道 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 借 #上海公报 ∃ 中有关 经贸往来和交流的表述向美方施压 ((( !台湾 议题谈不妥, 将难以考虑双边经贸往来和交流 等事宜 ∀, 并表示 !双方若不能在台湾议题上达 成一致意见, 可能就没有 #公报 ∃ 了 ∀。, 需要指出的是, 罗杰斯始终被排除在 #上 海公报 ∃ 的谈判之外。他是在 2月 26日从北京 飞往杭州的专机上才读到了 #上海公报 ∃ 的拟 定稿。罗杰斯和格林等人从拟定稿中挑出 10多 处毛病, 并附上一份修改意见, 上交给尼克松。 基辛格不得不重新回到谈判桌, 同乔冠华讨论。 美方提出的异议体现在台湾议题上主要有 三处: ! ( 1) 建 议不 要用 .所 有 中国 人 % ( a ll Chinese), 而要 用 .中 国人 % ( the Chinese ); ( 2) 建议 将 .对 该立 场 不 持异 议 % ( does not cha llenge that position) 改为 .对 此 不 持 异议 % ( does not challenge th is); ( 3) 建议将 .由中国 人自己 % ( by the Chinese them selves) 改为 .由 海峡两岸 % ( on both sides o f the straits)。∀ − 中方表示对此是不能 接受的。 ! 所有中国 人 ∀ 是在有意地强调 !大陆的中国人 ∀ 和 !台 湾的中国人 ∀, !所有 ∀ 强调了大陆与台湾的同 根、同源, 而 !中国人 ∀ 则不能强调这一概念。 ! 对该立场不持异议 ∀ 是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再 次强调 !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这个 原 则, 而 ! 对 此 不 持 异 议 ∀ 中 用 代 词 ! 此 ∀ ( th is) 一带而过, 不能充分地强化这一 2010年第 10期 ∋ 57∋ & ) ∗ + , − F eb. 26 - 27, 1972, 10: 20 p. m. - 1: 40 a. m. , M em orandum of K issinger and Ch iaoKu an hua, Source: Sou rce: HAK F iles, B ox 92, Fold er 1. M em con, K issinger and Zhou, ! Comm un iqu, ∀ 25O cto ber 197 1, 9: 50- 11: 40 p. m. , Sou rce: NPMP, NSC F iles, box 1034, Polo IIHAK Ch in a T rip October 1971 T ran scrip t ofM eetings. F eb. 22, 1972, M em orandum of K issinger an d Ch iao Kuanhu a, Sou rce: HAK F iles, B ox 92, Fold er 1. 美国第一次提出要向中国提供苏联军力部属情报是 在 1971年 11月印巴冲突期间, 通过联合国渠道向 黄华大使提出的。 F eb. 24, 1 972, 9: 5 9 a. m. - 12: 34 p. m. , M em oran dum of K issinger and Ch iaoKuan hua, S ource: HAK F iles, Box 92, Fold er 1. F eb. 24, 1 972, 9: 5 9 a. m. - 12: 34 p. m. , M em oran dum of K issinger and Ch iaoKuan hua, S ource: HAK F iles, Box 92, Fold er 1
立场。“由中国人自己”暗含的意思是:台湾议 会谈伊始,周恩来即明确阐释中方在台湾归属 题是中国的内政,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自己的 问题上的立场,并引用《德黑兰宣言》《研罗 问题。美国在台驻有军队和军事设施,如果用 宣言》、艾奇逊的《白皮书》等加以佐证。中 “由海峡两岸”,势必会涉及美国在台的军队和 方对台湾归属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原则上的坚定 军事设施。美国卷入台湾议题将是中国政府不 性是不言而喻的。等到尼克松和毛泽东峰会时, 希望看到的结果。 毛泽东特有的诗人气质,以与蒋介石交往多年 中方的表述有效加强了“台湾是中国的内 为引子,巧妙地提到了台湾问题。他诙谐地称 政”、“两岸同根、同源”的表述力度,而美方 蒋介石是“我们共同的朋友”,并且说道“我 提出的修改意见无疑是在淡化这种观念。乔冠 们同他的友谊要比你们长。”②只是由于毛泽东 华再次表示若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将不会 奠定了“只谈‘哲学问题’,不谈‘具体问 有《上海公报》问世。对此,中方是有心理准 题”的基调,使得他未在台湾问题上作出明确 备的。基辛格最终只好放弃修改在台湾议题上 表态。但当时毛泽东说得很清楚,“具体问题” 部分表述的想法。 由周恩来谈。而周恩来在同尼克松的诸次会谈 最后,中方提出将“美国必须从台湾撤出 中,都明确地表达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强硬 其所有部队和军事设施”改为被动语态,即: 立场。《呢克松回忆录》中记载的毛泽东在会见 “所有美国部队和军事设施必须撤出台湾”,基 尼克松时曾提到“这个(台湾)问题不是大问 辛格表示接受。被动语态在修辞中往往会起到 题,国际形势才是大问题”③一“台湾事小, 强调主语的作用,中方的这种表述是在有意强 世界事大”的说法有悖史实。 调“美国从台湾撤军”的事实。 其次,美方对《上海公报》的高度企盼是 双方一旦在“台湾议题”上的表述初步达 导致美方在《上海公报》有关台湾问题表述上 成一致,在国际形势、经贸往来和交流等方面 让步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在《上海公报》谈 的讨论进展就相对容易了,并最终促成了《上 判的多轮较量中,美方曾打出“苏联牌”、“国 海公报》的发表。 内反对派”的幌子,试图诱压中方在台湾归属 六、结 语 的原则问题上让步。但中方提出的“台湾议题 谈不拢,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其结果将是不能 综观中美双方在台湾议题上整个博弈过程, 发布公报”则是美方万万不能接受的,因为 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 《上海公报》关乎尼克松在国内政治中的安全, 性相结合的方针。当中方原则上的坚定性遭遇 是为尼克松赢得政治积分的重要一票。否则, 美方实用主义的就事论事、模糊、规避的态度 美国公众会质疑尼克松政府:堂堂美国总统, 时,中方以不妥协的态度有力地捍卫了国家主 万里迢迢、屈尊访华,最终两手空空、无功而 权,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在具体细节上采取 返,究竞是为了什么?同时,《上海公报》无疑 灵活性的策略,实现了“共赢”。 会对苏联产生巨大震撼,从而为尼克松同年5 首先,中方对台湾归属问题的高度重视与 “举重若轻”的谈判态度相结合。从1971年5 ①参见陈东林、杜蒲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第3 月26至29日周恩来起草的《中央政治局关于 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3页。转引自 中美会谈的报告》即对美谈判的八项原则中, 陶文钊仲美关系史(1949-1972)》(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9年)第536页。 便可知台湾归属问题在对美解冻谈判中的重要 2 Fcb 21 1972 2 50-3 55 p.mM am con betw een 性。报告的前四条都是针对“台湾归属问题” M aoTseung and N ion Source NSC Files Box 91. 提出的,第五、六、七条又是同“台湾归属问 FoHer3 ③美〕尼克松著、刘炳章等译:《呢克松回忆录》中 题”紧密关联的。①在基辛格与周恩来的首次 册.新华出版社,1990年,第251页。 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恭党史研究nki.n
立场。 !由中国人自己 ∀ 暗含的意思是: 台湾议 题是中国的内政, 应由中国人自己解决自己的 问题。美国在台驻有军队和军事设施, 如果用 ! 由海峡两岸 ∀, 势必会涉及美国在台的军队和 军事设施。美国卷入台湾议题将是中国政府不 希望看到的结果。 中方的表述有效加强了 ! 台湾是中国的内 政 ∀、 ! 两岸同根、同源 ∀ 的表述力度, 而美方 提出的修改意见无疑是在淡化这种观念。乔冠 华再次表示若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将不会 有 #上海公报 ∃ 问世。对此, 中方是有心理准 备的。基辛格最终只好放弃修改在台湾议题上 部分表述的想法。 最后, 中方提出将 !美国必须从台湾撤出 其所有部队 和军事 设施 ∀ 改为 被动语 态, 即: ! 所有美国部队和军事设施必须撤出台湾 ∀, 基 辛格表示接受。被动语态在修辞中往往会起到 强调主语的作用, 中方的这种表述是在有意强 调 !美国从台湾撤军 ∀ 的事实。 双方一旦在 ! 台湾议题 ∀ 上的表述初步达 成一致, 在国际形势、经贸往来和交流等方面 的讨论进展就相对容易了, 并最终促成了 #上 海公报 ∃ 的发表。 六、结 语 综观中美双方在台湾议题上整个博弈过程, 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 性相结合的方针。当中方原则上的坚定性遭遇 美方实用主义的就事论事、模糊、规避的态度 时, 中方以不妥协的态度有力地捍卫了国家主 权, 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 在具体细节上采取 灵活性的策略, 实现了 !共赢 ∀。 首先, 中方对台湾归属问题 的高度重视与 ! 举重若轻 ∀ 的谈判态度 相结合。从 1971 年 5 月 26至 29 日周恩来起草的 #中央政治局关于 中美会谈的报告 ∃, 即对美谈判的八项原则中, 便可知台湾归属问题在对美解冻谈判中的重要 性。报告的前四 条都是针 对 !台 湾归属问 题 ∀ 提出的, 第五、六、七条又是同 !台湾归属问 题 ∀ 紧密关联 的。& 在基辛 格与周恩 来的首次 会谈伊始, 周恩来即明确阐释中方在台湾归属 问题上的立场, 并引用 #德黑兰宣言 ∃、 #开罗 宣言 ∃、艾奇逊的 #白皮 书 ∃ 等加以 佐证。中 方对台湾归属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原则上的坚定 性是不言而喻的。等到尼克松和毛泽东峰会时, 毛泽东特有的诗人气质, 以与蒋介石交往多年 为引子, 巧妙地提到了台湾问题。他诙谐地称 蒋介石是 ! 我们共同的朋 友 ∀, 并且说 道 !我 们同他的友谊要比你们长。∀ ) 只是由于毛泽东 奠定了 ! 只 谈 .哲 学 问 题 % , 不 谈 .具 体 问 题 % ∀ 的基调, 使得他未在台湾问题上作出明确 表态。但当时毛泽东说得很清楚, !具体问题 ∀ 由周恩来谈。而周恩来在同尼克松的诸次会谈 中, 都明确地表达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强硬 立场。 #尼克松回忆录 ∃ 中记载的毛泽东在会见 尼克松时曾提到 ! 这个 (台湾 ) 问题不是大问 题, 国际形势才是大问题 ∀ ∗ ( (( !台湾事小, 世界事大 ∀ 的说法有悖史实。 其次, 美方对 #上海公报 ∃ 的高度企盼是 导致美方在 #上海公报 ∃ 有关台湾问题表述上 让步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在 #上海公报 ∃ 谈 判的多轮较量中, 美方曾打出 ! 苏联牌 ∀、!国 内反对派 ∀ 的幌子, 试图诱压中方在台湾归属 的原则问题上让步。但中方提出的 !台湾议题 谈不拢, 双方不能达成一致, 其结果将是不能 发布 公 报 ∀ 则是 美 方万 万 不能 接受 的, 因为 #上海公报 ∃ 关乎尼克松在国内政治中的安全, 是为尼克松赢 得政治积 分的重 要一票。否则, 美国公众会质 疑尼克松 政府: 堂 堂美国 总统, 万里迢迢、屈尊 访华, 最终两手 空空、无功而 返, 究竟是为了什么? 同时, #上海公报 ∃ 无疑 会对苏联产生巨大震 撼, 从而为尼克 松同年 5 ∋ 58∋ 中共党史研究 & ) ∗ 参见陈东林、杜蒲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录 ∃ 第 3 卷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年 ) 第 173页。转引自 陶文钊 #中美关系史 ( 1949( 1972 ) ∃ (上海人民出 版社, 1999年 ) 第 5 36页。 F eb. 21, 1972, 2: 50 - 3: 55 p. m. M em con betw een M ao T setung and N ixon, Sou rce: NSC Files, Box 91, Fo lder 3. 美 尼克松著、刘炳章等译: #尼克松回忆录 ∃ 中 册, 新华出版社, 1990年, 第 25 1页。
月访问莫斯科做良好的铺垫,“中国牌”能使尼 美国解决越南问题。这就是说,在国际舞台上, 克松在对苏谈判中拥有更多主动,能有助于美 中国已经成为美国不能忽视的政治力量。正是 国更有效地运用“诱压”手段实施对苏“缓 在基辛格所奉行的“不在乎一地、一役的得失, 和”战略。 而关注对整体力量对比的考量”③理念指导下, 最后,谈判中有关“台湾议题”的议程设 《上海公报》的发表使中美双方在台湾议题上形 置既是中美权力较量的结果,亦是双方“需” 成了一个“暂时便利”的双赢。④ “求”共生的产物。中美关系解冻谈判是一种典 型的“非对称型”谈判,即:两国的资源配置 (本文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 和实力不对称。国际关系中有关“权力”的传 事务学院副教授上海200030) 统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这种谈判的结果,即: (责任编辑 占善钦) 强国在对弱国的谈判中,总会处于强势地位, 赢得积分①。谈判中并未出现美倚重其强势国 力,设定谈判议程的局面。美方最初设定的谈 W illian M ark H abeeh Power and Tactics in Intemational 判中对台湾议题有意“规避”的“模糊”态度 Negotition:H a WakN ations B argain w ith Strong Na- tions Baltmnore The Johns Hopk ns Universiy Pwess 在遭遇中方要求美方明确阐释在台湾议题上的 1988 1~9 I W illim Zarm an he lte Jeffrey Z Rur 立场时,尤其是在面对周恩来苏格拉底式的提 bin eds,Pacer andNegotiation,Ann A thor Universiy 问时,不得不作出正面回应。这一方面是由于 ofM ich gan Press 2000.3~23. ②郑华:《国际谈判中的权力研究》.《国际论坛》 谈判的微观环境一中方占据的天时、地利、 2007年第4期。 人和所致②。但更为重要的是,美出于对苏全球 ③Henry K issinger“Central Issues”,n Amerian Foregn Poliy 3nd ed.N ew York 1977 p 56 战略的考量,需要打“中国牌”压苏联人重返 ④张曙光:《接触外交:尼克松政府与解冻中美关系》 限制战略性武器谈判的谈判桌,需要中国帮助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第112~142页。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5期要目 新中国成立初期“三位一体”制度监督体系建设 1965年中国设立的两个特区(姜长青) 初探(纪亚光) 李先念与“不折腾原则”考(张绍春)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城市军事管制(李格) 试析约翰逊政府对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策略与意图 中共对成都接管中的政治动员及其效力 (刘子奎) (吴珂) 中美首次高级会晤中的交流与交锋 “四清”工作队的人员构成分析 一来自中国、美国外交档案的研究 以甘肃省为中心的考察(刘彦文) (钟龙彪) 新中国妇女地位的历史巨变(刘维芳) 对近20年来美国中国“民族主义”研究中“冷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海里弄整顿(杨丽萍) 思维范式的反思(韦磊) 1949一1952年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高冬梅) 吸取历史智慧,彰显交叉学科魅力 上海城市私房的社会主义改造(赵胜) 一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 改革开放初期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 (武力石建国) (1979-1989年)(王国宇) 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cnki.n
月访问莫斯科做良好的铺垫, ! 中国牌 ∀ 能使尼 克松在对苏谈判中拥有更多主动, 能有助于美 国更有效 地运 用 ! 诱压 ∀ 手 段实 施 对苏 !缓 和 ∀ 战略。 最后, 谈判中有关 !台湾 议题 ∀ 的议程设 置既是中美权力 较量的结 果, 亦是 双方 ! 需 ∀ ! 求 ∀ 共生的产物。中美关系解冻谈判是一种典 型的 ! 非对称型 ∀ 谈判, 即: 两国的资源配置 和实力不对称。国际关系中有关 !权力 ∀ 的传 统理论并不能 完全解释 这种谈 判的结 果, 即: 强国在对弱国 的谈判中, 总会处 于强势 地位, 赢得积分 & 。谈判中并未出 现美倚重 其强势国 力, 设定谈判议程的局面。美方最初设定的谈 判中对台湾议题有意 ! 规避 ∀ 的 !模糊 ∀ 态度 在遭遇中方要求美方明确阐释在台湾议题上的 立场时, 尤其是在面对周恩来苏格拉底式的提 问时, 不得不作出正面回应。这一方面是由于 谈判的 微观 环境 ((( 中方 占据 的 天时、地利、 人和所致) 。但更为重要的是, 美出于对苏全球 战略的考量, 需要打 !中国牌 ∀ 压苏联人重返 限制战略性武器谈判的谈判桌, 需要中国帮助 美国解决越南问题。这就是说, 在国际舞台上, 中国已经成为美国不能忽视的政治力量。正是 在基辛格所奉行的 !不在乎一地、一役的得失, 而关注对整体力量对比的考量 ∀ ∗ 理念指导下, #上海公报 ∃ 的发表使中美双方在台湾议题上形 成了一个 ! 暂时便利 ∀ 的双赢。+ (本文 作者 上海交通 大学国际 与公共 事务学院副教授 上海 200030) (责任编辑 占善钦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0年第 5期要目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三位一体 ∀制度监督体系建设 初探 (纪亚光 )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城市军事管制 (李 格 ) 中共对成都接管中的政治动员及其效力 (吴 珂 ) !四清 ∀工作队的人员构成分析 ( (( 以甘肃省为中心的考察 (刘彦文 ) 新中国妇女地位的历史巨变 (刘维芳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海里弄整顿 (杨丽萍 ) 1949( 1952年中国弱势群体研究 (高冬梅 ) 上海城市私房的社会主义改造 (赵 胜 ) 改革开放初期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 ( 1979( 1989年 ) (王国宇 ) 1965年中国设立的两个特区 (姜长青 ) 李先念与 !不折腾原则 ∀考 (张绍春 ) 试析约翰逊政府对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策略与意图 (刘子奎 ) 中美首次高级会晤中的交流与交锋 (( ( 来自中国、美国外交档案的研究 (钟龙彪 ) 对近 20年来美国中国 !民族主义 ∀研究中 !冷战 ∀ 思维范式的反思 (韦 磊 ) 吸取历史智慧, 彰显交叉学科魅力 (( ( 评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 ∃ (武 力 石建国 ) 2010年第 10期 ∋ 59∋ & ) ∗ + W illiam M ark H abeeb, Pow er and T actics in In terna tional N eg otia tion: H ow W ea kN a tions B arga in w ith S trong N a tions, Baltimore: The Johns H opk ins Un iversity Press, 1988, 1~ 9; I. W illiam Zartm an & the late Jeffrey Z. Ru b in eds. , P ow er andN eg otiation, Ann A rbor: Un iversity ofM ich igan Press, 2000, 3~ 23. 郑华: #国际谈判中的权力研究 ∃, #国际论坛 ∃ 2007年第 4期。 H enry K issinger, ! C en tral Issues∀, in Am erican Foreign Po licy, 3 rd ed. , N ew Y ork: 197 7, p. 56. 张曙光: #接触外交: 尼克松政府与解冻中美关系 ∃,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9年, 第 11 2~ 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