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12期 历史教学 总第553期 No.12,2008 H istory Teaching Sum No.553 中美关系解冻的研究述评 郑华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030) 摘要]东西方学者曾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一中美关系解冻的历史进程、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国的国 家安全状况、中美不同的外交决策机制、尼克松政府对华称谓的话语演变等一深入探讨了中美关系解冻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部分回答了为什么中美关系会解冻,让双方走到一起的共同利益是什么,双方是如何 构建理解的桥梁,同时又不在原则问题上妥协等问题。随若尼克松总统档案的解密,深入、细致地研究中美 关系解冻的每一个环节已成为可能。本文将依据美国新近解密的尼克松总统档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做一 述评。 关键词]中美关系解冻,述评 [中图分类号K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D457-624(200812-0071-06 Survey on the Existng Literature ofS no-US Rapprochem ent Abstract:M any Scholars have analyzed the sudden break through in the Sino-US relations during the N ixon adm in istration fiom the angles of historical process,Am erican gbbal strategy,China's national security,decision-m aking system,leadership styles,discourse change in N ixon's and directly and ind irectly tackled the question ofwhy the Sino-US relations coul be im proved in the N ixon presidency,whatwere the com m on interests of the both sides,and how did the two sides try to build the bridge of m utual understanding w ithout com prom ising on principles.Based on the new ly declassified N ixon presidential docum ents,this paper m akes a survey 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fSino-US rapprochem ent Key W ords:Sino-US R approchem ent,Literature R eview 东西方学者曾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一中美关 美化自我的倾向,使得这些著述打上了浓厚的“个 系解冻的历史进程、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国的国家 人烙印”,有干扰和误导研究的嫌疑。本文将依据美 安全状况、中美不同的外交决策机制、尼克松政府 国新近解密的尼克松总统档案、国家安全委员会档 对华称谓的话语演变等诸多方面,深入探讨了中 案、基辛格档案和洛德档案,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做 美关系解冻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部分回答了为 一综述。 什么中美关系会解冻,让双方走到一起的共同利 益是什么,双方是如何构建理解的桥梁,同时又不 一、有关中美关系解冻历史进程的论述 在原则问题上妥协等问题。由于所依据的主要研 究资料为当事人的回忆录、政府的公开演讲和中 现存有关中美关系解冻历史进程的研究成果 美媒体的公开报道,使得这些研究只能停留在宏 普遍认为:尼克松入主白宫时所面临的困境一从 观层面运行,而不能对微观的细节问题进行缜密的 越南撤军:美国的核优势被美苏核均势的现状所取 探究。此外,个人回忆录,如:《基辛格回忆录》、《尼 代:经济上面临来自西欧和日本挑战等问题一使 克松回忆录》虽提供了具体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人物和背景等相关线索,对中美关系的解冻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冷 过程进行较为完整的描述,但其所共有的弱点一 战时期美国重大外交玫策研究(项目批准号: 【收稿日期】2008-04-25 06卫D0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71 学术新视角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收稿日期】2008- 04- 25 历史教学 History Teaching 总第 553 期 Sum No.553 2008 年第 12 期 No.12,2008 [摘 要]东西方学者曾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中美关系解冻的历史进程、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国的国 家安全状况、中美不同的外交决策机制、尼克松政府对华称谓的话语演变等——深入探讨了中美关系解冻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并部分回答了为什么中美关系会解冻, 让双方走到一起的共同利益是什么, 双方是如何 构建理解的桥梁, 同时又不在原则问题上妥协等问题。随着尼克松总统档案的解密, 深入、细致地研究中美 关系解冻的每一个环节已成为可能。本文将依据美国新近解密的尼克松总统档案, 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做一 述评。 [关键词]中美关系解冻, 述评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 6241( 2008) 12- 0071- 06 Survey 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f Sino- US Rapprochement Abstract: Many Scholars have analyzed the sudden breakthrough in the Sino- US relations during the Nixon administration from the angles of historical process, American global strategy,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decision- making system, leadership styles, discourse change in Nixon's and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tackled the question of why the Sino- US relations could be improved in the Nixon presidency, what were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the both sides, and howdid the two sides try to build the bridge of mutual understanding without compromising on principles. Based on the newly declassified Nixon presidential documents, this paper makes a survey 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f Sino- US rapprochement. Key Words: Sino- US Rapprochement, Literature Review 学术新视角 中 美 关 系 解 冻 的 研 究 述 评 郑 华 ( 上海交通大学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 200030) * *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冷 战 时 期 美 国 重 大 外 交 政 策 研 究 ”( 项 目 批 准 号 : 06JZD0013)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东西方学者曾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中美关 系解冻的历史进程、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国的国家 安全状况、中美不同的外交决策机制、尼克松政府 对华称谓的话语演变等诸多方面, 深入探讨了中 美关系解冻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并部分回答了为 什么中美关系会解冻, 让双方走到一起的共同利 益是什么, 双方是如何构建理解的桥梁, 同时又不 在原则问题上妥协等问题。由于所依据的主要研 究资料为当事人的回忆录、政府的公开演讲和中 美媒体的公开报道, 使得这些研究只能停留在宏 观层面运行, 而不能对微观的细节问题进行缜密的 探究。此外, 个人回忆录, 如:《基辛格回忆录》、《尼 克松回忆录》虽提供了具体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地点、人物和背景等相关线索, 对中美关系的解冻 过程进行较为完整的描述, 但其所共有的弱点—— 美化自我的倾向, 使得这些著述打上了浓厚的“个 人烙印”, 有干扰和误导研究的嫌疑。本文将依据美 国新近解密的尼克松总统档案、国家安全委员会档 案、基辛格档案和洛德档案, 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做 一综述。 现存有关中美关系解冻历史进程的研究成果 普遍认为: 尼克松入主白宫时所面临的困境——从 越南撤军; 美国的核优势被美苏核均势的现状所取 代; 经济上面临来自西欧和日本挑战等问题——使 一、有关中美关系解冻历史进程的论述 71
得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估美国的对外政策。而 1971年1、2月间,通过巴黎渠道表达了希望中国 中苏关系恶化并升级为军事武装冲突,则为美国实 能在美越停战谈判中“发挥作用”的想法。但均遭到 行灵活的外交政策提供了一个契机。 了中方的严词拒绝。 当论及中美两国在国际舞台上权力地位的对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美关系的顺利解冻也是尼 比关系时,罗斯玛丽·福特Rosem ary Foot)认为:自 克松、基辛格信奉的“秘密外交”的成功。中美双方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是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新生 的沟通渠道经历了华沙会谈探虚实,巴基斯坦传信 的共产主义中国通过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资 息,巴黎使馆做安排和纽约渠道送情报这样一个复 源一与苏联结盟并且在意识形态方面与其保持 杂、漫长的过程n。陈兼Chen Jian)认为中美解冻的 一致一应对其在国际体系中的不利地位。直至 历史过程并不是美方发出信号,中国积极回应这样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因其政权存在的持久性 一个简单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毛泽东的个性 和其自身具备的核能力才被看做是区域性的大国。 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以及中美首脑会晤时的议 另一方面,美国霸权地位在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 题。尽管毛泽东也乐意同华盛顿建立秘密的沟通 是因为美国须广泛动用其各种政治资源来赢得在 渠道来改善双边关系,但他不喜欢按部就班地照美 联合国、多边贸易体系以及与盟国双边会谈中的国 国人设计的方式进行联络。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 际支持一阻止中国加入联合国,而当中国还是无 回应了美方发出的信号一接见埃德加·斯诺 核国时对北京进行核讹诈:这就使得世界对美国霸 EdgarSnow)和乒乓外交)。 权地位的认知大打折扣,在中国问题上,与其说美 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公以下简称国安会)主管 国是代表广泛共识的领袖,倒不如说它是在行使指 东亚事务的高级官员,约翰·霍尔德里奇Iohn 挥权)3四。然而,当基辛格1971年7月秘密出访 H olridge)直接为基辛格工作,并参与了改善对华关 北京时,中美双方宏观实力地位的不对等和客观谈 系的决策过程。他讲述了鲜为人知的内幕一重要 判场地的优劣,综合构建了中美关系解冻系列谈判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方式和经过)必。 的外部权力背景。詹姆斯·麦恩Jam es M ann)认为尼 然而,遗憾的是他未能深度探及事件发生的原因, 克松政府奠定的“客场”作战这一谈判模式难以突 例如:为什么美国会主动向中国发出改善双边关系 破,中方可以占据“主场”的天时、地利、人和,在谈 的友好的信号?为什么中国会积极地回应?为什么 判中处于有利地位回2。在谈判中,双方均在寻 尼克松和基辛格信奉秘密外交?为什么他们又能 找打压对方气势的筹码,力图运用有效的话语手 成功地实现秘密外交? 段,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权力地位,从而主导谈判。此 时,中美双方的实力对比已呈现出多层面、多维度 二、有关美国全球战略的论述 的特点。 主权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所具备的影响力与其 一些学者的研究弥补了职业外交官的不足。 所面临的威胁是衡量其实力地位的两个重要参考 国际知名冷战专家约翰·刘易斯·盖迪斯0ohn 指标。迈克·夏勒M ichaelSchaller)认为:60年代末 Lew is Gaddis)在美苏冷战的国际视野下,从美国全 70年代初,美日经济摩擦凸现:日本未能如美国希 球战略的角度,回答了“为什么美国要取得对华政 望的那样对越南战争提供实质性援助:也未能在 策的积极突破”这一问题。他认为:尼克松政府对华 归还冲绳和美对日的纺织品配额问题上同美国做 政策的戏剧性转变是因为将其作为对苏实施“缓和 交易。到1971年时,日对美的贸易顺差已累计达 战略”déene)的一个具体步骤来进行的。盖迪斯 30亿美金。美国在美日同盟中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认为尼克松、基辛格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是理想主 受到挑战剧2102。为了减少美国国家安全所面临 义向现实主义的回归。传统的均势能确保美国的 的威胁,尼克松政府希望能尽快、体面地结束越南战 国家利益,保证世界体系的稳定,因为,各方彼此相 争。罗伯特·舒尔辛格R obertSchu kinger)认为:华盛 互制衡,不针对任何一方,是一种对等的平衡。其 顿一方面“以打促谈”一升级对北越的轰炸,武装 次,应以利益界定威胁,而不应以意识形态划线。美 入侵柬埔寨:另一方面,致力于改善同北京的关系。 国只具备有限手段维持世界均势格局,因而美应联 希望能借此转移国内公众对越战的注意力司43。 合其他拥有共同地缘政治利益的国家抵御挑战全 事实上,继基辛格两次访华、黑格访华之后,美方在 球稳定局势的行为。美国认为苏联的扩张是对全 72 学术新视角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得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估美国的对外政策。而 中苏关系恶化并升级为军事武装冲突, 则为美国实 行灵活的外交政策提供了一个契机。 当论及中美两国在国际舞台上权力地位的对 比关系时, 罗斯玛丽·福特(Rosemary Foot) 认为: 自 二战结束以来, 美国是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新生 的 共 产 主 义 中 国 通 过 运 用 硬 实 力 和 软 实 力 资 源——与苏联结盟并且在意识形态方面与其保持 一致——应对其在国际体系中的不利地位。直至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 中国因其政权存在的持久性 和其自身具备的核能力才被看做是区域性的大国。 另一方面, 美国霸权地位在下降, 这在一定程度上 是因为美国须广泛动用其各种政治资源来赢得在 联合国、多边贸易体系以及与盟国双边会谈中的国 际支持——阻止中国加入联合国, 而当中国还是无 核国时对北京进行核讹诈; 这就使得世界对美国霸 权地位的认知大打折扣, 在中国问题上, 与其说美 国是代表广泛共识的领袖, 倒不如说它是在行使指 挥权[1] (pp.3~21) 。然而, 当基辛格 1971 年 7 月秘密出访 北京时, 中美双方宏观实力地位的不对等和客观谈 判场地的优劣, 综合构建了中美关系解冻系列谈判 的外部权力背景。詹姆斯·麦恩(James Mann)认为尼 克松政府奠定的“客场”作战这一谈判模式难以突 破, 中方可以占据“主场”的天时、地利、人和, 在谈 判中处于有利地位[2] (pp.8~52) 。在谈判中, 双方均在寻 找打压对方气势的筹码, 力图运用有效的话语手 段, 巩固和强化自身的权力地位, 从而主导谈判。此 时, 中美双方的实力对比已呈现出多层面、多维度 的特点[3] 。 主权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所具备的影响力与其 所面临的威胁是衡量其实力地位的两个重要参考 指标。迈克·夏勒(Michael Schaller)认为: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 美日经济摩擦凸现: 日本未能如美国希 望的那样对越南战争提供实质性援助; 也未能在 归还冲绳和美对日的纺织品配额问题上同美国做 交易。到 1971 年时, 日对美的贸易顺差已累计达 30 亿美金。美国在美日同盟中的领导力和影响力 受到挑战[4] (pp.210~244) 。为了减少美国国家安全所面临 的威胁, 尼克松政府希望能尽快、体面地结束越南战 争。罗伯特·舒尔辛格(Robert Schulzinger)认为: 华盛 顿一方面“以打促谈”——升级对北越的轰炸, 武装 入侵柬埔寨; 另一方面, 致力于改善同北京的关系。 希望能借此转移国内公众对越战的注意力[5] (pp.274~304) 。 事实上, 继基辛格两次访华、黑格访华之后, 美方在 1971 年 1、2 月间, 通过巴黎渠道表达了希望中国 能在美越停战谈判中“发挥作用”的想法。但均遭到 了中方的严词拒绝[6] 。 从一定意义上讲, 中美关系的顺利解冻也是尼 克松、基辛格信奉的“秘密外交”的成功。中美双方 的沟通渠道经历了华沙会谈探虚实, 巴基斯坦传信 息, 巴黎使馆做安排和纽约渠道送情报这样一个复 杂、漫长的过程[7] 。陈兼(Chen Jian)认为中美解冻的 历史过程并不是美方发出信号, 中国积极回应这样 一个简单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 毛泽东的个性 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以及中美首脑会晤时的议 题。尽管毛泽东也乐意同华盛顿建立秘密的沟通 渠道来改善双边关系, 但他不喜欢按部就班地照美 国人设计的方式进行联络。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 回 应 了 美 方 发 出 的 信 号 ——接 见 埃 德 加·斯 诺 (Edgar Snow)和乒乓外交[8] (pp.238~276) 。 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 以下简称国安会) 主管 东 亚 事 务 的 高 级 官 员 , 约 翰·霍 尔 德 里 奇(John Holdridge)直接为基辛格工作, 并参与了改善对华关 系的决策过程。他讲述了鲜为人知的内幕——重要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方式和经过[9] (pp.23~109) 。 然而, 遗憾的是他未能深度探及事件发生的原因, 例如: 为什么美国会主动向中国发出改善双边关系 的友好的信号? 为什么中国会积极地回应? 为什么 尼克松和基辛格信奉秘密外交? 为什么他们又能 成功地实现秘密外交? 一些学者的研究弥补了职业外交官的不足。 国 际 知 名 冷 战 专 家 约 翰·刘 易 斯·盖 迪 斯 (John Lewis Gaddis)在美苏冷战的国际视野下, 从美国全 球战略的角度, 回答了“为什么美国要取得对华政 策的积极突破”这一问题。他认为: 尼克松政府对华 政策的戏剧性转变是因为将其作为对苏实施“缓和 战略”(détente) 的一个具体步骤来进行的。盖迪斯 认为尼克松、基辛格时期的美国外交政策是理想主 义向现实主义的回归。传统的均势能确保美国的 国家利益, 保证世界体系的稳定, 因为, 各方彼此相 互制衡, 不针对任何一方, 是一种对等的平衡。其 次, 应以利益界定威胁, 而不应以意识形态划线。美 国只具备有限手段维持世界均势格局, 因而美应联 合其他拥有共同地缘政治利益的国家抵御挑战全 球稳定局势的行为。美国认为苏联的扩张是对全 学术新视角 二、有关美国全球战略的论述 72
球稳定局势的最大挑战,也是对美国国家安全利益 美国一直认为是苏联暗中作梗,导致对北越的巴黎 的最大威胁。再次,尼克松改府修正了界定对手的 停战谈判陷入僵局:由于苏联在南亚扩张势力,暗 标准。在特定的情况下,即使是意识形态不同的国 中支持印度,导致了印巴冲突升级。此外,国内民主 家也会拥有共同的目标。对手的减少使得美国在 党议员要求访华呼声日渐攀高。鉴于此,尼克松政 世界的义务减少。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了美国应 府更为迫切地希望中国之行能够取得成功,一来可 履行的义务,而不能由义务界定利益0243烟。 以遏制苏联的扩张势头,二来可以确保在美国国内 对苏联实施的“缓和战略”是对苏遏制战略的 总统大选中获胜。所以,尼克松政府将在华停留时 升级和活化,即:在“普遍联系”的基础上,“遏制”苏 间由最初设计的五天延长为七天:在中国没有通讯 联的权力,将其作为一个稳定因素纳入国际社会, 卫星的情况下,派黑格率先遣组赴华安装卫星电视 在均势格局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的局面。其实施的 转播设施。周恩来在与基辛格的会晤中曾多次强 具体步骤就是:寻求外交手段一与苏联在一些实 调尼克松可以先访苏,再访华,中方对此并无异议。 质性的问题上进行谈判一缓和美苏的紧张关系。 但尼克松最终仍坚持先访华,再访苏。其目的就是 为了确保谈判和有关的协议对双方都有利,采用 要向苏联施压,同时,最大程度地赢得美国国内民众 “大棒”与“胡萝卜”并用的手段。在尼克松、基辛格 的支持。台湾问题之所以未能解决,是因为美方自 看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是向莫斯科施压的一种方 基辛格秘密访华开始,在有关台湾问题的多轮谈判 式,即:同苏联在共产主义阵营中的主要对手建立 中,一直持回避和躲闪的态度。美方在台湾问题上 联系。基辛格认为在三角关系中同弱势结盟要好 所能付出的就是,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方式公 于同强势联合。而尼克松则认为同时提高与北京 开承认台湾的地位和归属。 和莫斯科解冻的可能性将有助于华盛顿在处理与 李丹慧☒山、宫力阅63指出中国领导人在处 二者的关系时有更多的选择。盖迪斯指出“杜勒斯 理对苏关系时过分强调对苏的斗争,过高估计了苏 曾提出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威慑,而三角政治 联对中国安全的军事威胁。这就使得中国政府在 在这方面则恰恰是一种进步”@。中、美、苏三国战 处理与苏联的关系时缺乏灵活性,没能缓和中苏之 略上的相互依存和三边关系的不对称构成了“战 间的紧张关系。相反,当尼克松出访苏联时,他能既 略三角”。这种三角形的互动使得每个国家的政策 饮“茅台酒”又喝“伏特加”,在三角关系中处于有利 制定者不断的权衡另外两方的政策,并在三角关 地位。事实上,尼克松政府为了在美、中、苏三角关 系的框架内制定出自己的政策。三国力量相互制 系中处于神经中枢地位,为了能使北京和华盛顿建 衡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中一方要时时刻刻小心提防 立更为紧密的关系,打“苏联牌”来向中国施压。一 另外两方,以防另外两方联合针对自己,从而在战 方面,华盛顿不断向北京强化“苏联是双方共同的 略三角中处于不利的地位]1^342622。 对手”的观念,强调苏联的扩张是对中国的威胁,是 罗伯特·罗斯Robert R oss)认为:中美之间因存 对美国安全和世界稳定的挑战,并准备向中国提供 在着较多分歧,需通过广泛的谈判协调双方的利 各种援助一“胡萝卜”,来应对苏联的进攻:另一 益。在华盛顿与北京接触的最初阶段,双方面临共 方面,华盛顿又向北京伸出“大棒”一明确地告诉 同的威胁,有大致对称的战略环境。然而,当尼克 北京:它将继续寻求同苏联的对话与缓和,其目的 松第一任期将满的时候,美苏关系的改善降低了 就是暗示北京:要想在美、中、苏三角关系中处于较 美国的安全隐患:而北京对来自苏联的压力仍感 有利的地位,得同美国建立良好的关系。 到非常敏感。中美国内形势的发展也是不对称的。 到1972年时,尼克松因越南战争问题的解决而使 三、有关中国国家安全状况的论述 得国内支持率上升。而北京内部的政治派系斗争 和林彪事件加剧了中国领导人的不安全感。如果 在中国调整对美政策这个问题上,学者们普遍 说双方最初进行的谈判是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进 认为是苏联的威胁迫使中国领导人调整“两面出 行的,那么当尼克松与毛泽东会晤时,华盛顿显然 击”的外交政策,并对美发出的友善信号做了积极 是占了上风。罗斯认为苏联的威胁和中国战略上 的回应。牛军认为:中国领导人一直有着相当强烈 的考虑迫使毛降低了台湾问题在对美议程中的重 的地缘安全意识。中国不能允许敌对大国的军事 要地位11A22。事实上,在尼克松访华前夕, 力量过分接近中国的边境地区,一旦出现这种情 73 学术新视角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球稳定局势的最大挑战, 也是对美国国家安全利益 的最大威胁。再次, 尼克松政府修正了界定对手的 标准。在特定的情况下, 即使是意识形态不同的国 家也会拥有共同的目标。对手的减少使得美国在 世界的义务减少。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了美国应 履行的义务, 而不能由义务界定利益[10] (pp.274~308) 。 对苏联实施的“缓和战略”是对苏遏制战略的 升级和活化, 即: 在“普遍联系”的基础上,“遏制”苏 联的权力, 将其作为一个稳定因素纳入国际社会, 在均势格局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的局面。其实施的 具体步骤就是: 寻求外交手段——与苏联在一些实 质性的问题上进行谈判——缓和美苏的紧张关系。 为了确保谈判和有关的协议对双方都有利, 采用 “大棒”与“胡萝卜”并用的手段。在尼克松、基辛格 看来, 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是向莫斯科施压的一种方 式, 即: 同苏联在共产主义阵营中的主要对手建立 联系。基辛格认为在三角关系中同弱势结盟要好 于同强势联合。而尼克松则认为同时提高与北京 和莫斯科解冻的可能性将有助于华盛顿在处理与 二者的关系时有更多的选择。盖迪斯指出“杜勒斯 曾提出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威慑, 而三角政治 在这方面则恰恰是一种进步”[10] 。中、美、苏三国战 略上的相互依存和三边关系的不对称构成了“战 略三角”。这种三角形的互动使得每个国家的政策 制定者不断的权衡另外两方的政策, 并在三角关 系的框架内制定出自己的政策。三国力量相互制 衡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中一方要时时刻刻小心提防 另外两方, 以防另外两方联合针对自己, 从而在战 略三角中处于不利的地位[11] (pp.1~54,246~262) 。 罗伯特·罗斯(Robert Ross)认为: 中美之间因存 在着较多分歧, 需通过广泛的谈判协调双方的利 益。在华盛顿与北京接触的最初阶段, 双方面临共 同的威胁, 有大致对称的战略环境。然而, 当尼克 松第一任期将满的时候, 美苏关系的改善降低了 美国的安全隐患; 而北京对来自苏联的压力仍感 到非常敏感。中美国内形势的发展也是不对称的。 到1972 年时, 尼克松因越南战争问题的解决而使 得国内支持率上升。而北京内部的政治派系斗争 和林彪事件加剧了中国领导人的不安全感。如果 说双方最初进行的谈判是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进 行的, 那么当尼克松与毛泽东会晤时, 华盛顿显然 是占了上风。罗斯认为苏联的威胁和中国战略上 的考虑迫使毛降低了台湾问题在对美议程中的重 要地位[11] (pp. 1~54,246~262) 。事实上, 在尼克松访华前夕, 美国一直认为是苏联暗中作梗, 导致对北越的巴黎 停战谈判陷入僵局; 由于苏联在南亚扩张势力, 暗 中支持印度, 导致了印巴冲突升级。此外, 国内民主 党议员要求访华呼声日渐攀高。鉴于此, 尼克松政 府更为迫切地希望中国之行能够取得成功, 一来可 以遏制苏联的扩张势头, 二来可以确保在美国国内 总统大选中获胜。所以, 尼克松政府将在华停留时 间由最初设计的五天延长为七天; 在中国没有通讯 卫星的情况下, 派黑格率先遣组赴华安装卫星电视 转播设施。周恩来在与基辛格的会晤中曾多次强 调尼克松可以先访苏, 再访华, 中方对此并无异议。 但尼克松最终仍坚持先访华, 再访苏。其目的就是 要向苏联施压, 同时, 最大程度地赢得美国国内民众 的支持。台湾问题之所以未能解决, 是因为美方自 基辛格秘密访华开始, 在有关台湾问题的多轮谈判 中, 一直持回避和躲闪的态度。美方在台湾问题上 所能付出的就是, 以《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方式公 开承认台湾的地位和归属。 李丹慧[12] (p.11) 、宫力[13] (p.360) 指出中国领导人在处 理对苏关系时过分强调对苏的斗争, 过高估计了苏 联对中国安全的军事威胁。这就使得中国政府在 处理与苏联的关系时缺乏灵活性, 没能缓和中苏之 间的紧张关系。相反, 当尼克松出访苏联时, 他能既 饮“茅台酒”又喝“伏特加”, 在三角关系中处于有利 地位。事实上, 尼克松政府为了在美、中、苏三角关 系中处于神经中枢地位, 为了能使北京和华盛顿建 立更为紧密的关系, 打“苏联牌”来向中国施压。一 方面, 华盛顿不断向北京强化“苏联是双方共同的 对手”的观念, 强调苏联的扩张是对中国的威胁, 是 对美国安全和世界稳定的挑战, 并准备向中国提供 各种援助——“胡萝卜”, 来应对苏联的进攻; 另一 方面, 华盛顿又向北京伸出“大棒”——明确地告诉 北京: 它将继续寻求同苏联的对话与缓和, 其目的 就是暗示北京: 要想在美、中、苏三角关系中处于较 有利的地位, 得同美国建立良好的关系[14] 。 在中国调整对美政策这个问题上, 学者们普遍 认为是苏联的威胁迫使中国领导人调整“两面出 击”的外交政策, 并对美发出的友善信号做了积极 的回应。牛军认为: 中国领导人一直有着相当强烈 的地缘安全意识。中国不能允许敌对大国的军事 力量过分接近中国的边境地区, 一旦出现这种情 学术新视角 三、有关中国国家安全状况的论述 73
况,他们就认为中国没有安全感,会做出强烈的反 交决策的主要领导人一尼克松和基辛格的教育、 应问oru。约翰·加沃尔John Garver)则认为 宗教、主要的生活经历、职业经验、心理健康等诸多 1968一1969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恶化,威胁不只 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有助于挖掘决策者最深 来自苏联,还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周边地区。苏联是 层的动机和价值观。约翰·刘易斯·盖迪斯指出尼克 中国安全的最大威胁,先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后来 松与基辛格“二人团”的独特组合,即:政治家与学 又涉及到军事、战略领域。另一方面,勃列日涅夫 者的互补组合使得二人在工作中相得益彰。尼克 上台后,加大了对河内的援助,1966一1969年间, 松曾是一名坚定的冷战斗士,多年的政界工作经历 苏对北越的援助平均每年为21亿美金,远远高于 造就了他左右折冲、灵活的政治性格。因而,他在意 中国的年均援助额0.85亿美金。如果说北越 识形态方面表现的一贯坚定性使他和他的政府在 1963一1964年在中苏辩论中向中国倾斜,到1965 做“整体战略调整”时未受到国内媒体、公共舆论以 年时,河内则采取了谨慎的中立态度。莫斯科与河 及国内“极端保守势力”的挑战与诘问。而他在政治 内关系的逐渐密切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中国和北 上又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这就注定了他在调整美国 越之间的距离盼5。在1968年末和1969年初, 的对外政策时,为寻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而有所作 莫斯科开始致力于改善同东南亚非共产主义国家, 为。另一方面,基辛格有关国家安全的哲学思考为 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缅甸、老挝、柬埔寨、日 尼克松提供了理论依据山330。 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关系。北京视苏联的这一系 资中筠认为:中美关系解冻是在美国国内经过 列举动为对中国的遏制。1969年春天,苏联公然提 长期思想准备和酝酿,舆论条件逐步成熟,水到渠 出构建亚洲集体安全体系来包围和遏制中国。在 成的结果。1959年的康伦报告,1962年纽约“对外 越南战争问题上,面对越战的升级和美军不断增加 关系理事会”主持的研究项目,1964年的富布赖特 的军事卷入,北京一直为北越提供充足的经济和军 演讲和1966年的富布赖特听证会,以及像《华盛顿 事援助,北京和华盛顿也处于直接军事对抗的边 邮报》《纽约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有全国影 缘。另一方面,“尼克松主义”的实质是让日本在越 响的报纸在1959一1969不断发表主张松动对华关 战之后的亚洲承担更多的军事责任。1969年11月 系的文章和社论,这使得美国国内从“精英舆论”到 美日公报的签署清楚地表明了日本将扩大其在维 “公众舆论”经过近十年的酝酿,转变对华政策已经 护亚洲安全中的职责,特别是在台湾和南韩。中国 呼之欲出。尼克松作为精明的政治家懂得,他走出 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持敏感态度,强烈反对美日 这一步是为自己增加人望、增加政治资本的一大举 公报。另一方面,苏联致力于启动同日本在西伯利 动。此外,两党政治的压力,抢在民主党之前出访 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并试图改善在日本领导层和 中国,赢得大选:发展对华贸易,谋求经济利益也是 公众间的形象,从而诱使日本加入苏联提出的亚 尼克松主动改善对华关系的重要驱动力侧m石②。 洲集体安全体系。中国认为,莫斯科在纠集日本和 张曙光指出,在官僚体制决策模式这个层面 美国构建对中国的包围圈。1969年,莫斯科开始 上,尼克松和基辛格将决策和咨询的大权集中在白 构建对华的遏制体系时,印度是最热衷的支持者。 宫,将国务院排除在决策圈之外。这一方面是由 同时,中国在印巴冲突中对巴基斯坦的支持,中印 于尼克松和基辛格对拖沓的官僚体制作风的不满, 边界冲突和双方在西藏问题上的摩擦均对双边关 另一方面是由尼克松“秘而不宣,小圈子运作“的个 系产生了负面影响附3四。鉴于中国国家安全面 性和办事作风决定的。此外,黑格作为基辛格的得 临的现状,中国领导人在70年代初对外交政策做 力助手,具备基辛格需要的所有美德一“俯首听 了一定调整,将对外政策的重心从推动世界革命转 命“照章办事“严守机密能干”,无论是在“知识 移到保卫国家安全方面。 修养”上,在“分析问题的敏锐度”上,还是在与“尼 克松的关系”上均不会对基辛格构成威胁。此外,黑 四、有关中美外交决策机制的论述 格的军人出身背景使得他在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中 情局、甚至“联邦调查局"”联系时显得游刃有余。基辛 中外许多学者从决策论的角度—决策者、官 格的平民”背景和“犹太血统”并不被军方看好,因 僚机构模式、决策形式和决策过程等方面,分析了 而,黑格总是时时帮助基辛格振作精神,以防被人怀 中美关系解冻决策过程。国外许多学者对美国外 疑“过于软弱州西。 74 学术新视角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况, 他们就认为中国没有安全感, 会做出强烈的反 应 [15] (pp.207~213) 。 约 翰·加 沃 尔 (John Garver)则 认 为 1968—1969 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恶化, 威胁不只 来自苏联, 还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周边地区。苏联是 中国安全的最大威胁, 先是在意识形态领域, 后来 又涉及到军事、战略领域。另一方面, 勃列日涅夫 上台后, 加大了对河内的援助, 1966—1969 年间, 苏对北越的援助平均每年为 2.1 亿美金, 远远高于 中 国 的 年 均 援 助 额 0.85 亿 美 金 。 如 果 说 北 越 1963—1964 年在中苏辩论中向中国倾斜, 到 1965 年时, 河内则采取了谨慎的中立态度。莫斯科与河 内关系的逐渐密切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中国和北 越之间的距离[16] (pp.5~63) 。在 1968 年末和 1969 年初, 莫斯科开始致力于改善同东南亚非共产主义国家, 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缅甸、老挝、柬埔寨、日 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关系。北京视苏联的这一系 列举动为对中国的遏制。1969 年春天, 苏联公然提 出构建亚洲集体安全体系来包围和遏制中国。在 越南战争问题上, 面对越战的升级和美军不断增加 的军事卷入, 北京一直为北越提供充足的经济和军 事援助, 北京和华盛顿也处于直接军事对抗的边 缘。另一方面,“尼克松主义”的实质是让日本在越 战之后的亚洲承担更多的军事责任。1969 年 11 月 美日公报的签署清楚地表明了日本将扩大其在维 护亚洲安全中的职责, 特别是在台湾和南韩。中国 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持敏感态度, 强烈反对美日 公报。另一方面, 苏联致力于启动同日本在西伯利 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并试图改善在日本领导层和 公众间的形象, 从而诱使日本加入苏联提出的亚 洲集体安全体系。中国认为, 莫斯科在纠集日本和 美国构建对中国的包围圈。1969 年, 莫斯科开始 构建对华的遏制体系时, 印度是最热衷的支持者。 同时, 中国在印巴冲突中对巴基斯坦的支持, 中印 边界冲突和双方在西藏问题上的摩擦均对双边关 系产生了负面影响[16] (pp.13~21) 。鉴于中国国家安全面 临的现状, 中国领导人在 70 年代初对外交政策做 了一定调整, 将对外政策的重心从推动世界革命转 移到保卫国家安全方面。 中外许多学者从决策论的角度——决策者、官 僚机构模式、决策形式和决策过程等方面, 分析了 中美关系解冻决策过程。国外许多学者对美国外 交决策的主要领导人——尼克松和基辛格的教育、 宗教、主要的生活经历、职业经验、心理健康等诸多 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有助于挖掘决策者最深 层的动机和价值观。约翰·刘易斯·盖迪斯指出尼克 松与基辛格“二人团”的独特组合, 即: 政治家与学 者的互补组合使得二人在工作中相得益彰。尼克 松曾是一名坚定的冷战斗士, 多年的政界工作经历 造就了他左右折冲、灵活的政治性格。因而, 他在意 识形态方面表现的一贯坚定性使他和他的政府在 做“整体战略调整”时未受到国内媒体、公共舆论以 及国内“极端保守势力”的挑战与诘问。而他在政治 上又是一个实用主义者, 这就注定了他在调整美国 的对外政策时, 为寻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而有所作 为。另一方面, 基辛格有关国家安全的哲学思考为 尼克松提供了理论依据[11] (pp.303~304) 。 资中筠认为: 中美关系解冻是在美国国内经过 长期思想准备和酝酿, 舆论条件逐步成熟, 水到渠 成的结果。1959 年的康伦报告, 1962 年纽约“对外 关系理事会”主持的研究项目, 1964 年的富布赖特 演讲和 1966 年的富布赖特听证会, 以及像《华盛顿 邮报》《纽约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有全国影 响的报纸在 1959—1969 不断发表主张松动对华关 系的文章和社论, 这使得美国国内从“精英舆论”到 “公众舆论”经过近十年的酝酿, 转变对华政策已经 呼之欲出。尼克松作为精明的政治家懂得, 他走出 这一步是为自己增加人望、增加政治资本的一大举 动[17] 。此外, 两党政治的压力, 抢在民主党之前出访 中国, 赢得大选; 发展对华贸易, 谋求经济利益也是 尼克松主动改善对华关系的重要驱动力[18] (pp.75~82) 。 张曙光指出, 在官僚体制决策模式这个层面 上, 尼克松和基辛格将决策和咨询的大权集中在白 宫, 将国务院排除在决策圈之外。这一方面是由 于尼克松和基辛格对拖沓的官僚体制作风的不满, 另一方面是由尼克松“秘而不宣, 小圈子运作“的个 性和办事作风决定的。此外, 黑格作为基辛格的得 力助手, 具备基辛格需要的所有美德——“俯首听 命”“照章办事”“严守机密”“能干”, 无论是在“知识 修养”上, 在“分析问题的敏锐度”上, 还是在与“尼 克松的关系”上均不会对基辛格构成威胁。此外, 黑 格的军人出身背景使得他在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中 情局、甚至“联邦调查局”联系时显得游刃有余。基辛 格的“平民”背景和“犹太血统”并不被军方看好, 因 而, 黑格总是时时帮助基辛格振作精神, 以防被人怀 疑“过于软弱”[19] (pp.333~335) 。 学术新视角 四、有关中美外交决策机制的论述 74
此外,为了将决策与官僚体制相分离,尼克松 声势渐退的文化大革命和国内日趋稳定的政治局 和基辛格采用“双轨并行”的方法一从公开的官 势使得中国能够采取更为现实的对美政策。1968 方途径和秘密的私下会晤两个层面对同一问题进 年10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标志着国内局 行谈判,而后者主要是由基辛格或其私人助理掌 势的暂时稳定。此后,中国外交工作逐步恢复正常: 控)3。这样做的好处是基辛格在处理对外关 毛泽东任命周恩来主管外事工作,恢复了外交部正 系时会避开国会和国务院的干扰四g。此外,尼 常的工作秩序:中国的大使纷纷返回驻外工作岗 克松任命罗杰斯为国务卿,他认为罗杰斯非常具有 位:中国重新同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 “行政”天赋,会与国会保持融洽的关系:同时,罗杰 系,巩固了同一些西方国家和罗马尼亚、南斯拉夫 斯还可以化解由参议员富布莱特领导的对外关系 等东欧国家的友好关系)31。 委员会和白宫之间的对立情绪如]。 新加坡学者吴翠玲从尼克松政府对华称谓的 张曙光通过对美国军政之间分歧与摩擦的深 演变和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角度,探讨了美国是 入分析,探究了中美关系“正式正常化”未能在尼克 如何认知中国和改善对华关系的。话语是观念的反 松任期内完成的主要原因。他认为尽管尼克松、基 映,同时,又对观念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二者是一 辛格有意改善中美间的“紧张状态”,然而美长期军 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剧2。吴翠玲意识到了话语 事经营台湾的“行为惯性”以及美仍未放松对越作 重要的建构功能,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语言标 战的现实,使得“中美战略缓和”的意图在“军事缓 志符产生的背景和促成其产生的众多因素,解释了 和”层面上的运作几乎是举步维艰。尼克松、基辛格 美国是如何转变对中国的负面印象,并主动寻求中 一方面要对北京摆出诚恳的姿态,一方面又要尽快 美关系解冻的阿如22。这部著作的独特之处在于 体面地解决越南问题,同时还要满足军方和国会内 它运用了国际关系理论中建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解 保守势力对东亚防卫的基本要求。多种因素的牵 读中美关系解冻的全过程。而在此之前,学者们所 制使得尼克松政府难以在任内有所作为回3。 使用的主要是现实主义的研究手法。 中外学者普遍认为文化大革命强化了中国主 总之,现存研究成果为中美关系解冻这一重大 要决策者一毛泽东的决策权力。整个外交决策 历史事件提供了较为丰富、详实的历史背景资料。 过程与其说是受机构的影响,倒不如说是受其个性 美国尼克松总统档案的解密则使得我们有可能进 的影响。陈兼指出毛奉行的政治哲学是:“以夷制 一步深入研究华盛顿改善对华关系的整个微观决 夷”:寻求“统一战线”,集中力量对付首要敌人:“远 策过程。同时,还可以更深入地剖析中美高层领导 交近攻”。因而,改善同美国的关系,与美国这个不 人在解冻双边关系谈判中的独特谈判策略和技巧。 如苏联那么危险的敌人接近,对中国领导人来说是 可行的,也是无可非议的剧2z。在中国对美政 【作者简介】郑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 策这个问题上,学者们普遍认为:毛泽东制定战略 学院讲师、博士。 规划,周恩来负责具体实施。芭芭拉·巴努恩B- 【责任编辑:柳文全】 bara Banou in)认为自1970年庐山会议之后,林彪与 参考文献: 毛泽东的关系已经恶化,林彪似乎更关心他自己的 R osem ary Foot,The Practice ofPow er:U S R elationsw ith Chi 政治前途和身体健康四。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不 na since 1949 M 1 0 xford:C hrendon Pres 1995. 会因为对外政策中的某个具体问题而惹毛生气。 [21km esM ann,A H istory of Am erica's C urious R eltionsh ip w ith China fiom N ixon to C linton M N ew York:A lfied K noph, 宫力认为:由于文化大革命已经扰乱了正常的社会 1999. 秩序,缓和对美关系的最初动议不是自下而上地由 B]郑华外交谈判中的权力研究:以中美关系解冻的系列谈判为 外事工作部门和政策研究机构提出的,而是上级领 例1969-1972①国际论坛,20070. 导的命令,指示相关部门研究它的可行性。文化大 4M ichael Schaller,A hered States:The U.S.and Jpan since the 革命的政治气氛和毛泽东的领导不利于畅所欲言。 0 ccupation [M N ew Y ork:0 xford U n iversity Pres 1997. 幸运的是1969年九大之后,毛泽东基本上认可了 5R obert D.Schukzinger,A T imn e for W ar,The U nited States and V ietnam 1941-1975 M ]N ew York:0 xfordU niversity Press 1997. 四位老帅提交的对国际形势的分析报告。并且任命 6]资料来源:美国国家第二档案馆,国家安全委员会档案,849 周恩来负责外交工作,在周恩来的建议下,毛泽东 盒,文件夹3Z] 缓和对美关系的决策还是基本上正确的阔213。 (下转第102页) 75 学术新视角 C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此外, 为了将决策与官僚体制相分离, 尼克松 和基辛格采用“双轨并行”的方法——从公开的官 方途径和秘密的私下会晤两个层面对同一问题进 行谈判, 而后者主要是由基辛格或其私人助理掌 控[11] (pp.303~304) 。这样做的好处是基辛格在处理对外关 系时会避开国会和国务院的干扰[20] (pp.93~94) 。此外, 尼 克松任命罗杰斯为国务卿, 他认为罗杰斯非常具有 “行政”天赋, 会与国会保持融洽的关系; 同时, 罗杰 斯还可以化解由参议员富布莱特领导的对外关系 委员会和白宫之间的对立情绪[21] (p.16) 。 张曙光通过对美国军政之间分歧与摩擦的深 入分析, 探究了中美关系“正式正常化”未能在尼克 松任期内完成的主要原因。他认为尽管尼克松、基 辛格有意改善中美间的“紧张状态”, 然而美长期军 事经营台湾的“行为惯性”以及美仍未放松对越作 战的现实, 使得“中美战略缓和”的意图在“军事缓 和”层面上的运作几乎是举步维艰。尼克松、基辛格 一方面要对北京摆出诚恳的姿态, 一方面又要尽快 体面地解决越南问题, 同时还要满足军方和国会内 保守势力对东亚防卫的基本要求。多种因素的牵 制使得尼克松政府难以在任内有所作为[19] (pp.339~357) 。 中外学者普遍认为文化大革命强化了中国主 要决策者——毛泽东的决策权力。整个外交决策 过程与其说是受机构的影响, 倒不如说是受其个性 的影响。陈兼指出毛奉行的政治哲学是:“以夷制 夷”; 寻求“统一战线”, 集中力量对付首要敌人;“远 交近攻”。因而, 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与美国这个不 如苏联那么危险的敌人接近, 对中国领导人来说是 可行的, 也是无可非议的[8] (pp.238~276) 。在中国对美政 策这个问题上, 学者们普遍认为: 毛泽东制定战略 规划, 周恩来负责具体实施。芭芭拉·巴努恩(Barbara Banouin)认为自 1970 年庐山会议之后, 林彪与 毛泽东的关系已经恶化, 林彪似乎更关心他自己的 政治前途和身体健康[22] (p.53) 。从这个意义上讲, 他不 会因为对外政策中的某个具体问题而惹毛生气。 宫力认为: 由于文化大革命已经扰乱了正常的社会 秩序, 缓和对美关系的最初动议不是自下而上地由 外事工作部门和政策研究机构提出的, 而是上级领 导的命令, 指示相关部门研究它的可行性。文化大 革命的政治气氛和毛泽东的领导不利于畅所欲言。 幸运的是 1969 年九大之后, 毛泽东基本上认可了 四位老帅提交的对国际形势的分析报告。并且任命 周恩来负责外交工作, 在周恩来的建议下, 毛泽东 缓和对美关系的决策还是基本上正确的 [13] (pp.321~360) 。 声势渐退的文化大革命和国内日趋稳定的政治局 势使得中国能够采取更为现实的对美政策。1968 年 10 月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标志着国内局 势的暂时稳定。此后, 中国外交工作逐步恢复正常: 毛泽东任命周恩来主管外事工作, 恢复了外交部正 常的工作秩序; 中国的大使纷纷返回驻外工作岗 位; 中国重新同一些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 系, 巩固了同一些西方国家和罗马尼亚、南斯拉夫 等东欧国家的友好关系[23] (pp.288~319) 。 新加坡学者吴翠玲从尼克松政府对华称谓的 演变和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角度, 探讨了美国是 如何认知中国和改善对华关系的。话语是观念的反 映, 同时, 又对观念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 二者是一 个双向互动的过程[24] (pp.56~62) 。吴翠玲意识到了话语 重要的建构功能, 并以此为切入点, 分析了语言标 志符产生的背景和促成其产生的众多因素, 解释了 美国是如何转变对中国的负面印象, 并主动寻求中 美关系解冻的[25] (pp.112~182) 。这部著作的独特之处在于 它运用了国际关系理论中建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解 读中美关系解冻的全过程。而在此之前, 学者们所 使用的主要是现实主义的研究手法。 总之, 现存研究成果为中美关系解冻这一重大 历史事件提供了较为丰富、详实的历史背景资料。 美国尼克松总统档案的解密则使得我们有可能进 一步深入研究华盛顿改善对华关系的整个微观决 策过程。同时, 还可以更深入地剖析中美高层领导 人在解冻双边关系谈判中的独特谈判策略和技巧。 【作者简介】郑华,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 学院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 柳文全】 参考文献: [1]Rosemary Foot, The Practice of Power: US Relations with China since 1949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2]James Mann,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 [M]. New York: Alfred Knoph, 1999. [3]郑华.外交谈判中的权力研究: 以中美关系解冻的系列谈判为 例 1969- 1972[J].国际论坛, 2007( 4) . [4]Michael Schaller, Altered States: The U.S. and Japan since the Occupation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5]Robert D. Schulzinger, A Time for War, The United States and Vietnam1941- 1975[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 1997. [6]资料来源: 美国国家第二档案馆, 国家安全委员会档案, 849 盒, 文件夹 3 [Z]. ( 下转第 102 页) 学术新视角 75
的作战方式的这种变化,昔日主要用于车战的可刺、可 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居延新简释粹M,兰州:兰州大学出 啄、可勾的戟,为了提高杀伤力,在其形制上进行了相应 版社,1988 的变化,即日渐突出冲刺的功能,而弱化其啄击功能,这 门]初师宾.汉边塞守御器备考略A.汉简研究文果M兰州:甘 肃人民出版社,1984 也许就是大量有方出现的原因所在①。“令人奇怪的是, [大庭脩居延汉简索引M.东京:关西大学出版部,1995 (有方)这一名称从不见于汉代文献,所以逐渐湮没无闻, 9例连助名.居延汉简中的有方考古,1987(11). 不为后人所知。”至于“有方”一词何以不见诸汉代乃至 [10)李均明尹湾汉墓出土“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薄”初探 其后历代文献记载中的原因,尚待进一步探究。 尹湾汉墓简牍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1)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I[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 【作者简介】张小锋,男,1971年生,对外经济贸 易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历史学 ①杨泓先生在《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中论述西汉铁戟 博士,主攻秦汉史和简帛学研究。 的出现和形制变化的原因时指出:“在西汉,特别是对抗 【责任编辑:柳文全】 向奴骑兵的战争中,骑兵成为军队的主力,自然迫切需 参考文献: 要发展适用于骑兵战斗的长柄格斗兵器。过去以钩所为 [山陈奇酸韩非子新校注(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主要功能的青铜戟,很适用于两车错较时格斗,但当双 2000. 方骑兵相对驰马冲击时,只有借助快速冲刺的力量来加 [2(清)孙诒让摸、孙启治点校墨子间洁(下)M北京:中华书 强兵器的效能,才能更有效地杀伤对手,如果像车蜡鞭 局,2001. 时那样横挥兵器再回拉钩所,就完全不适用了。为了达 [3)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族M)北京:中华书局,1997. 到新的骑兵战斗的需要,戟在改变了质料以后也改变了 [4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廷汉简释文合校M北京:文物出 形状,由钩所为主改为前刺为主,而以戟枝横击和的所 版社,1987. 为辅。这也是戟刺加长,而且刺锋更加尖锐的原因。“其 实,这段文字,也可看作是论迷“有方”出现的原因。文物 [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甲渠侯官与第四燧)M 出版社,1985年10月第2版,第184页。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上接第75页) 1161bhn G arver,China's D ecision for R approchem ent w ith the 口]郑华.“冷战背景下首服外交核心要素考察:从中美关系解冻 U nited States 1968-1971[I.Bouler:W estv iew Pres 1982. 系列谈判为例1969一1972"[①国际观察,200740. 07]资中筠.缓慢的解冻:中美关系打开之前十几年间美国对华 8C hen Jian,M ao'sChina and the Col W ar M 1 U niversity of 與论的转变过程[①.美国研究,1987). N orth C arolina Pres 2001. 8]包宗和.美国对华政策之转折:尼克松时期之决策过程与背 91bhn H olridge,C rossing the D ivide:An Insider's A ccount of 景M1台湾2002. the N omm alization of U .S.-C hina R ehations M Boston:R ow- 09张曙光.美国对华战略考虑与决策1949-1972M1上海外语 m an Littlefiel Publishers Inc.,1997. 教育出版社,2002. [10lbhn Lew is G addis Strategies of C ontainm ent:A C ritical Ap- 20]Leon Friedm an W illiam F.Levantrosser ed.,R ichard N ixon, praisal of Postw ar Am erican N ational Security Policy M 1 0 x- Col W ar Patriot and Statesn an M]W estport:G reenw ood ford U niversity Press 1982. Pes1993. IIR obertS.R oss N egotiating C ooperation:The U .S.and Chna, 21adako 0 gata,N omm alization w ith C hina:A Com parative Study 1969-1989 M Stanford:Stanford U niversity Press 1995. ofU S and Jpanese Proceses M Berkeley:U niversity ofC ali- 12]李丹慧.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M1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bma,1988. 2000. 22Barbara Bamounn,C hnese Foreign Policy durng the Cultural 013]G ong,Li "C hinese D ecision-M akng and the Thaw ing ofU .S. R evoltion M I N ew York:K egan Paul Intemational 1998. -C hina R elations",R obert S.R oss and Jiang C hangbn,eds, 23LiJie."C hanges in C hina'sD om estic Situation n the 1960sand R e-exam ining the Col W ar:U.S.-China D ipbm acy, U S-C hina R elations",R obert S.R oss and Jiang C hangbin, 1954-1973 M M assachusetts:H arvard U n iversity Press 2001. eds,R e-exam ining the Col W ar:U.S.-Chna D pbm acy, [14Evelyn Goh,"N ixon,K issinger,and the 'Soviet C ard'in the 1954-1973 M 1 M assachusetts:H arvard U niversity Press 2001. U S opening to China,1971-1974,D ipbm atic H istry [I.Vol 24EEvelyn G oh,C onstructing the U S R approchem ent w ith China, 29,sue3. 196l-1974:fioa“R ed M enace”o"Tacit A lly”M]New 05]牛军,60年代末中国对美改策转变的历史背景.李丹慧.中国 Y ork:C am bridge U niversity Press 2005. 与印度支那战争M] 102 考证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 上接第 75 页) [7]郑华“. 冷战背景下首服外交核心要素考察: 从中美关系解冻 系列谈判为例 1969—1972”[J].国际观察, 2007( 4) . [8]Chen Jian, 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 [M].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1. [9]John Holdridge, Crossing the Divide: An Insider’s Account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U.S.- China Relations [M]. Boston: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1997. [10]John Lewis Gaddis, 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Postwar 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11]Robert S. Ross, Negotiating Cooperation: The U.S. and China, 1969- 1989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2]李丹慧.中国与印度支那战争[M].香港: 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2000. [13]Gong, Li.“Chinese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Thawing of U.S. - China Relations”, Robert S. Ross and Jiang Changbin, eds., Re- examining the Cold War: U.S.- China Diplomacy, 1954- 1973 [M].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4]Evelyn Goh,“Nixon, Kissinger, and the ‘Soviet Card’in the US opening to China, 1971- 1974, Diplomatic History [J]. Vol. 29, issue 3. [15]牛军.60 年代末中国对美政策转变的历史背景.李丹慧.中国 与印度支那战争[M]. [16]John Garver, China’s Decision for Rapprochement with the United States, 1968- 1971[J].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2. [17]资中筠.缓慢的解冻: 中美关系打开之前十几年间美国对华 舆论的转变过程[J].美国研究,1987( 2) . [18]包宗和.美国对华政策之转折: 尼克松时期之决策过程与背 景[M].台湾,2002. [19]张曙光.美国对华战略考虑与决策 1949- 1972[M].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 2002. [20]Leon Friedman & William F. Levantrosser ed., Richard Nixon, Cold War Patriot and Statesman [M].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93. [21]Sadako Ogata, Normalization with 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S and Japanese Processes [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8. [22]Barbara Barnou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M]. New York: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1998. [23]Li Jie.“Changesin China’s Domestic Situation in the 1960s and US- China Relations”, Robert S. Ross and Jiang Changbin, eds., Re- examining the Cold War: U.S.- China Diplomacy, 1954- 1973 [M].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4]Evelyn Goh, Constructing the US Rapprochement with China, 1961- 1974: from “Red Menace”to “Tacit Ally” [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的作战方式的这种变化, 昔日主要用于车战的可刺、可 啄、可勾的戟, 为了提高杀伤力, 在其形制上进行了相应 的变化, 即日渐突出冲刺的功能, 而弱化其啄击功能, 这 也许就是大量有方出现的原因所在①。“令人奇怪的是, ( 有方) 这一名称从不见于汉代文献, 所以逐渐湮没无闻, 不为后人所知。”[9] 至于“有方”一词何以不见诸汉代乃至 其后历代文献记载中的原因, 尚待进一步探究。 【作者简介】张小锋, 男, 1 971 年生, 对外经济贸 易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历史学 博士, 主攻秦汉史和简帛学研究。 【责任编辑: 柳文全】 参考文献: [1]陈奇猷.韩 非 子 新 校 注( 下 册) [M].上 海 :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2000. [2](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 下) [M].北京: 中华书 局, 2001. [3]连云港市博物馆等.尹湾汉墓简牍[M].北京: 中华书局, 1997. [4]谢桂华, 李均明, 朱国 .居延汉简释文合校[M].北京: 文物出 版社, 1987. [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居延新简( 甲渠侯官与第四燧) [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0. [6]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居延新简释粹[M].兰州: 兰州大学出 版社, 1988. [7]初师宾.汉边塞守御器备考略[A].汉简研究文集[M].兰州: 甘 肃人民出版社, 1984. [8]大庭 .居延汉简索引[M].东京: 关西大学出版部, 1995. [9]连劭名.居延汉简中的有方[J].考古,1987(11). [10]李均明.尹湾汉墓出土“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初探[A]. 尹湾汉墓简牍综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11]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Ⅰ[Z].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 ① 杨泓先生在《中国古兵器论丛》( 增订本) 中论述西汉铁戟 的出现和形制变化的原因时指出:“在西汉, 特别是对抗 匈奴骑兵的战争中, 骑兵成为军队的主力, 自然迫切需 要发展适用于骑兵战斗的长柄格斗兵器。过去以钩斫为 主要功能的青铜戟, 很适用于两车错毂时格斗, 但当双 方骑兵相对驰马冲击时, 只有借助快速冲刺的力量来加 强兵器的效能, 才能更有效地杀伤对手, 如果像车错毂 时那样横挥兵器再回拉钩斫, 就完全不适用了。为了达 到新的骑兵战斗的需要, 戟在改变了质料以后也改变了 形状, 由钩斫为主改为前刺为主, 而以戟枝横击和钩斫 为辅。这也是戟刺加长, 而且刺锋更加尖锐的原因。”其 实, 这段文字, 也可看作是论述“有方”出现的原因。文物 出版社, 1985 年 10 月第 2 版, 第 184 页。 考 证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