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其中,按最少能量原则来确定剪切 45°+ 角P的计算式为: 2 按最大剪应力的理论,求出剪切角 +Y。-B p计算式为: 从上面公式可看出:p与Y。、B有关。增大前角Y。、减小摩擦角B,使剪切角0增大, 切削变形减小,这一规律已被普遍用于生产实践中。 从上面公式也可看出:第2变形区产生的摩擦对第1变形区剪切变形的影响规律。 四、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见P24) 在切削速度不高而又能形成连续切屑的情况下,加工一般钢料或其它塑性材料时,常常 在前刀面处粘着一块剂面有时呈二角状的硬块。这块冷焊在前刀面上的金属称为积屑瘤(或 刀瘤)。它的硬度很高,通常是工件材料的2一3倍,在处于比较稳定的状念时,能够代替刀 刃进行切削。 1、积屑瘤是如何形成的? 1)切屑对前刀面接触处的摩擦,使前刀面「分洁净。 2)当两者的接触面达到一定温度同时压力又较高时,会产生粘结现象,即一般所谓的“冷 焊”。切屑从粘在刀面的底层上流过,形成“内摩擦”。 3)果温度与压力适当,底层上面的金属因内摩擦而变形,也会发生加工硬化,而被阻滞 在底层,粘成一体。 4)这样粘结层就遂步长大,直到该处的温度与压力不足以造成粘附为止。 2、形成积屑瘤的条件: 主要决定于切削温度。此外,接触面间的压力、粗糙程度、粘结强度等因素都与形成积 屑瘤的条件有关。 1)一般说来,塑性材料的加工硬化倾向愈强,愈易产生积屑瘤: 2)温度与压力太低,不会产尘积屑瘤:反之,温度太高,产生弱化作用,也不会产生积屑 瘤。 3)走刀量保持一定时,积屑瘤高度与切削速度有密切关系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