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元素Si、Al、增加奥氏体的稳定性,抑制Fe3C析出,使残余奥氏体 数量增多。 二、下贝氏体 过饱和的片状α相和其内部沉淀的FeC的混合物。形状为针状、片状或 竹叶状。各针状物间有一定交角。碳化物细小、弥散,呈粒状和细片状排列成 行,与a相长轴方向成55°~65°。 (1)形成温度:中高碳钢350℃~M5;又称低温贝氏体。 (2)亚结构:缠解位错。比上贝氏体位错密度高,未发现孪晶 (3)光镜下,α相呈暗黑色针状或片状,各针状有一定交角;电镜下清晰可见排 列成行的粒状或片状Fe3C分布于a相条内,与a相长轴方向交成55°-60°,也 可能分布在a相条外。 (4)下贝氏体a相内含有过饱和C原子,其固溶量比上贝氏体高。上贝氏体的 a相平行,下贝氏体的a相有交角。 ●双磨面金相分析一—对同一试样的两个垂直表面进行金相观 察,以分析组成物的立体形态。 、贝氏体分类 关于贝氏体分类目前很难统 (1)按光镜组织则以α相形貌为依据。a相成簇分布呈条状为上贝氏体:呈针状 或片状为下贝氏体。 (2)按电镜组织则以碳化物形貌和分布为依据。碳化物呈断续条状或杆状分布 在a相之间为上贝氏体;呈粒状或细片状分布在a相之中为下贝氏体。 §13-3贝氏体的形成 、贝氏体的形成过程 过冷奥氏体冷却到贝氏体转变温度区,在贝氏体转变开始前,过冷奥氏体 内部C原子产生不均匀分布,出现许多局部贫碳区和富碳区,在贫碳区产生a 相晶核,当其尺寸大于该温度(贝氏体转变温度)下的临界晶核尺寸时,α相晶 核不断长大,由于过冷奥氏体所处的温度较低,Fe原子的自扩散困难,只能 按共格切变方式长大。C原子从a相长大的前沿向两侧奥氏体中扩散,而且a合金元素 Si、Al、增加奥氏体的稳定性,抑制 Fe3C 析出,使残余奥氏体 数量增多。 二、下贝氏体 过饱和的片状 α 相和其内部沉淀的 Fe3C 的混合物。形状为针状、片状或 竹叶状。各针状物间有一定交角。碳化物细小、弥散,呈粒状和细片状排列成 行,与 α 相长轴方向成 55˚~65˚。 (1)形成温度:中高碳钢 350℃~Ms;又称低温贝氏体。 (2)亚结构:缠解位错。比上贝氏体位错密度高,未发现孪晶。 (3)光镜下,α 相呈暗黑色针状或片状,各针状有一定交角;电镜下清晰可见排 列成行的粒状或片状 Fe3C 分布于 α 相条内,与 α 相长轴方向交成 55˚~60˚,也 可能分布在 α 相条外。 (4)下贝氏体 α 相内含有过饱和 C 原子,其固溶量比上贝氏体高。上贝氏体的 α 相平行,下贝氏体的 α 相有交角。 ⚫ 双磨面金相分析——对同一试样的两个垂直表面进行金相观 察,以分析组成物的立体形态。 二、贝氏体分类 关于贝氏体分类目前很难统一 (1)按光镜组织则以 α 相形貌为依据。α 相成簇分布呈条状为上贝氏体;呈针状 或片状为下贝氏体。 (2)按电镜组织则以碳化物形貌和分布为依据。碳化物呈断续条状或杆状分布 在 α 相之间为上贝氏体;呈粒状或细片状分布在 α 相之中为下贝氏体。 §13-3 贝氏体的形成 一、贝氏体的形成过程 过冷奥氏体冷却到贝氏体转变温度区,在贝氏体转变开始前,过冷奥氏体 内部 C 原子产生不均匀分布,出现许多局部贫碳区和富碳区,在贫碳区产生 α 相晶核,当其尺寸大于该温度(贝氏体转变温度)下的临界晶核尺寸时,α 相晶 核不断长大,由于过冷奥氏体所处的温度较低,Fe 原子的自扩散困难,只能 按共格切变方式长大。C 原子从 α 相长大的前沿向两侧奥氏体中扩散,而且 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