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专栏1湖北省推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成效显著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2014年,中国人民 银行武汉分行将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全面提升现代农业金融服务质效的突破口,按照总行 《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湖北省实际,建立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以下简称主办行制度),引导金融杋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一对一服务”, 取得明显成效 是形成“四分一覆盖”主办行工作思路。分县实施,与湖北省农业厅联合编制了全省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名录,对名录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县域为单位组织金融机构逐一开展对接;分类主办,在自 愿选择的基础上,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四家涉农金融机构,一家侧重 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层服务,各主办行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情况,突出“三信”工作重点 (信息对称、信贷投放、信用培育),分层级开展相关金融服务:分步推进,先加大信贷客户培植力度, 建立稳定的主办行关系;随后对口开展金融服务,积极发展信贷关系;最终在现代农业金融服务改革创 新上取得突破,实现对湖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全覆盖。 二是强化工作布置和宣传引导。为加强政策引领和组织领导,连续下发《关于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主办行制度的意见》(武银[2014]39号)、《关于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等文件;7月31日以省政府名义召开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会,对金融部门做好现代农业发展工作 做全面布置;11月14日会同省农业厅组织召开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场会,要求人民银行湖北 辖内分支机构、农业部门、涉农金融机构加强协调配合,共同营造推行主办行制度的积极氛围。 三是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统计监测和督导评估。印发《关于建立湖北省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监 测督导机制的通知》(武银办[2014]120号),通过定期采集、统计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 客户培植、信貸投放、金融服务等情况,对各主办金融杋构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监測督导。同时,将 主办行相关工作情况作为人民银行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方面给予倾斜的重要 依据。各地在工作督办落实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如宜昌市实行“培植对象有清单,培植结果有回单”的 “双单”管理模式,黄石市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层服务方面推行“五个一批”(做大做强一批、跟进 突破一批、培植增信一批、关注辅导一批、核实淘汰一批)的做法。 四是推动地方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充实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 金、政府性融资担保杋构资本金等,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在增选信用、分散风险、降低成本等方面的积极 作用。如阳新县政府率先在全省设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2000万元,用于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貸款的担保和贷款损失补偿,目前已带动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2亿元;黄冈市政府划拨1亿元资金 专门用于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累计为35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提供担保资金近2亿 主办行制度实施以来,湖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鼬服务已岀现积极变化:一是信贷投放大幅增长。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投放总量明显增加,2014年末,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額458亿元,较年 初增长57%,高于同期全省全部贷款増速43个百分点。二是信贷客户培植数量明显增加。2014年末,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建立涵盖约2万余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动态数据库,全省金融机构已培植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信贷客户1.4万户,较年初新增7000余户。三是金融创新产品更趋丰富。如农业银行创 新推出农机购置补贴贷款;邮储银行为农民合作社量身定制“邮储助农贷”“互惠贷”等特色产品,农 信社为专业大户推出“循环贷”、“活物贷”、“订单贷”等多种特色产品。 (二)证券机构经营效益显著提高, 得到进一步发挥 上市公司实力持续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 1、证券机构经营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14 建设取得新成效 年年末,湖北省共有证券机构273家,比上年末增 加24家,其中,证券公司2家,证券分公司18家 2014年,湖北省证券业发展总体向好,证券证券营业部250家,基金分公司2家,证券投资咨 机构业绩明显提升,资本市场促进实体发展功能询公司分公司1家(见表3)。2014年,全省证券交7 专栏 1 湖北省推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成效显著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2014 年,中国人民 银行武汉分行将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全面提升现代农业金融服务质效的突破口,按照总行 《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湖北省实际,建立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以下简称主办行制度),引导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一对一服务”, 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形成“四分一覆盖”主办行工作思路。分县实施,与湖北省农业厅联合编制了全省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名录,对名录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县域为单位组织金融机构逐一开展对接;分类主办,在自 愿选择的基础上,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四家涉农金融机构,一家侧重 一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层服务,各主办行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情况,突出“三信”工作重点 (信息对称、信贷投放、信用培育),分层级开展相关金融服务;分步推进,先加大信贷客户培植力度, 建立稳定的主办行关系;随后对口开展金融服务,积极发展信贷关系;最终在现代农业金融服务改革创 新上取得突破,实现对湖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全覆盖。 二是强化工作布置和宣传引导。为加强政策引领和组织领导,连续下发《关于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主办行制度的意见》(武银[2014]39 号)、《关于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等文件;7 月 31 日以省政府名义召开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会,对金融部门做好现代农业发展工作 做全面布置;11 月 14 日会同省农业厅组织召开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场会,要求人民银行湖北 辖内分支机构、农业部门、涉农金融机构加强协调配合,共同营造推行主办行制度的积极氛围。 三是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统计监测和督导评估。印发《关于建立湖北省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监 测督导机制的通知》(武银办[2014]120 号),通过定期采集、统计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 客户培植、信贷投放、金融服务等情况,对各主办金融机构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监测督导。同时,将 主办行相关工作情况作为人民银行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方面给予倾斜的重要 依据。各地在工作督办落实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如宜昌市实行“培植对象有清单,培植结果有回单”的 “双单”管理模式,黄石市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层服务方面推行“五个一批”(做大做强一批、跟进 突破一批、培植增信一批、关注辅导一批、核实淘汰一批)的做法。 四是推动地方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充实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 金、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等,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在增进信用、分散风险、降低成本等方面的积极 作用。如阳新县政府率先在全省设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2000 万元,用于金融机构对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贷款的担保和贷款损失补偿,目前已带动金融机构发放贷款 1.2 亿元;黄冈市政府划拨 1 亿元资金 专门用于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累计为 35 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提供担保资金近 2 亿 元。 主办行制度实施以来,湖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已出现积极变化:一是信贷投放大幅增长。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投放总量明显增加,2014 年末,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 458 亿元,较年 初增长 57%,高于同期全省全部贷款增速 43 个百分点。二是信贷客户培植数量明显增加。2014 年末,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建立涵盖约 2 万余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动态数据库,全省金融机构已培植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信贷客户 1.4 万户,较年初新增 7000 余户。三是金融创新产品更趋丰富。如农业银行创 新推出农机购置补贴贷款;邮储银行为农民合作社量身定制“邮储助农贷”、“互惠贷”等特色产品,农 信社为专业大户推出“循环贷”、“活物贷”、“订单贷”等多种特色产品。 (二)证券机构经营效益显著提高, 上市公司实力持续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 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4 年,湖北省证券业发展总体向好,证券 机构业绩明显提升,资本市场促进实体发展功能 得到进一步发挥。 1、证券机构经营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14 年年末,湖北省共有证券机构273家,比上年末增 加24家,其中,证券公司2家,证券分公司18家, 证券营业部250家,基金分公司2家,证券投资咨 询公司分公司1家(见表3)。2014年,全省证券交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