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五章 有关可数性的公理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第一和第二可数性的定义及性质。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使学生理第一可数性和第二可数性的定义:能够掌握第一可数性和第二可数性的实例 及性质:理解并掌握可分空间、Lindelof空间的概念及与第一可数空间、第二可数空间的关 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第一可数性、第二可数性、可分空间、Lindelof空间的定义:教学难点是 它们的性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一与第二可数性公理 1.第一可数性公理 2.第二可激性公理 第二节可分空间 1.可分空间的定义 2.可分空间的性质 第三节Lindelof空间 1.Lindelof空间 2.Lindelof空间的性质 四、学时分配 章序 内容 课时 备注 朴素集合论 8 拓扑空间与连续映射 16 子空间,积空间,商空间 8 四 连通性 14 五 有关可数性的公理 合计 54 五、主用教材及参考书 (一)主用教材: 《点集拓扑讲义》主编:熊金城出版社:高等教有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第五章 有关可数性的公理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第一和第二可数性的定义及性质。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技能 使学生理第一可数性和第二可数性的定义;能够掌握第一可数性和第二可数性的实例 及性质;理解并掌握可分空间、Lindelof 空间的概念及与第一可数空间、第二可数空间的关 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第一可数性、第二可数性、可分空间、Lindelof 空间的定义;教学难点是 它们的性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一与第二可数性公理 1.第一可数性公理 2.第二可数性公理 第二节 可分空间 1.可分空间的定义 2.可分空间的性质 第三节 Lindelof 空间 1..Lindelof 空间 2.Lindelof 空间的性质 四、学时分配 章序 内容 课时 备注 一 朴素集合论 8 二 拓扑空间与连续映射 16 三 子空间,积空间,商空间 8 四 连通性 14 五 有关可数性的公理 8 合计 54 五、主用教材及参考书 (一)主用教材: 《点集拓扑讲义》 主编:熊金城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 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