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公务员考试网http://zggwyw.xinwen520.net 小平同志说得好:“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 走向反面。”我们所有这些体制改革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要真正使那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和事得到 褒奖,使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的人和事受到惩戒。 半月谈2006年第8期 关键在“放活”上下功夫 赵树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良好的体制和机制提供持久的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改革不行,新农村 建设很多方面本身也是改革和创新。今后要继续加强农村改革的鼓动力,花更大的精力来研究和推进农村 改革。要做到“多予、少取、放活”:“少取”是基础:“多予”正在进行,今后还要加大:“放活”是 根本,机制体制创新最重要。 多予、少取、放活”是新的“三农”政策的基本点,集中体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导 向。具体来看,“多予”和“少取”主要是对农民在经济层面的支持,直接目标是解决农民收入连续多年 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粮食直接补贴、农机和种子补贴等措施,中央加大农村义务教 育和建立新型合作医疗的投入等等,都是“多予”的具体政策安排:取消两千多年来的农业税,则是“少 取”的根本性措施。这些“多予”、“少取”的政策措施,对于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三农”问题是基础 国的“的题,有着深刻的制度体制根源,这仅依喜经济方面的支持就可以脚持的 件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但 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不是 诸多 归结为一点,就是对于农民和农村的束缚。因此,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特别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关键要依靠“放活”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社会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就是“统得太 死”、“管得太严”。在严密的控制中,农民失去了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创造性的自由。那个时代中国农业 的真正危机,实质上是这种体制造成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精神,就是将农民从这种统制中解放出来 将农民的巨大创造精神释放出来。由此,才有了中国农村发展的良好局面,才有了农村改革在整个改革中 马当先的良好局面。 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昭示,“放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以为农业家庭经营体制确立了,市场经 济体制也基本确立了,“放活”的历史任务就完成了。最近几年来,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并向纵深发展,在 农村税费改革等方面,更是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突破。但是,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需求和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目前只能说刚刚开始破题 在“放活”方面,目前对于农民的体制性束缚依然不少。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也表现在社 会和政治领域。因此,进一步“放活”,既要依靠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依靠完善农村政 治制度。这也正是下一步农村工作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放活”就是深化 改革。而且,这种改革已经远远超出了农村和农业本身。“放活”所需要的改革,既在经济领域,也在政 治领域:既在微观层面,也在宏观层面。中国公务员考试网 http://zggwyw.xinwen520.net 13 小平同志说得好:“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 走向反面。”我们所有这些体制改革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要真正使那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人和事得到 褒奖,使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的人和事受到惩戒。 半月谈 2006 年第 8 期 关键在“放活”上下功夫 赵树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良好的体制和机制提供持久的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改革不行,新农村 建设很多方面本身也是改革和创新。今后要继续加强农村改革的鼓动力,花更大的精力来研究和推进农村 改革。要做到“多予、少取、放活”:“少取”是基础;“多予”正在进行,今后还要加大;“放活”是 根本,机制体制创新最重要。 “多予、少取、放活”是新的“三农”政策的基本点,集中体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导 向。具体来看,“多予”和“少取”主要是对农民在经济层面的支持,直接目标是解决农民收入连续多年 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粮食直接补贴、农机和种子补贴等措施,中央加大农村义务教 育和建立新型合作医疗的投入等等,都是“多予”的具体政策安排;取消两千多年来的农业税,则是“少 取”的根本性措施。这些“多予”、“少取”的政策措施,对于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三农”问题是基础 性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不是仅仅依靠经济方面的支持就可以期待的。 中国的“三农”问题,有着深刻的制度体制根源。这些制度性问题表现在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的诸多方面, 归结为一点,就是对于农民和农村的束缚。因此,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特别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关键要依靠“放活”。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社会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就是“统得太 死”、“管得太严”。在严密的控制中,农民失去了在经济活动中发挥创造性的自由。那个时代中国农业 的真正危机,实质上是这种体制造成的。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精神,就是将农民从这种统制中解放出来, 将农民的巨大创造精神释放出来。由此,才有了中国农村发展的良好局面,才有了农村改革在整个改革中 一马当先的良好局面。 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昭示,“放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以为农业家庭经营体制确立了,市场经 济体制也基本确立了,“放活”的历史任务就完成了。最近几年来,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并向纵深发展,在 农村税费改革等方面,更是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突破。但是,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需求和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目前只能说刚刚开始破题。 在“放活”方面,目前对于农民的体制性束缚依然不少。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也表现在社 会和政治领域。因此,进一步“放活”,既要依靠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要依靠完善农村政 治制度。这也正是下一步农村工作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基本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放活”就是深化 改革。而且,这种改革已经远远超出了农村和农业本身。“放活”所需要的改革,既在经济领域,也在政 治领域;既在微观层面,也在宏观层面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