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 发布时间:2015-10-19浏览次数:19 马昱迪14307110172 摘要: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与日本的两次交手,一次惨败,而 另一次却反败为胜。相隔半个世纪后截然不同的结果反映的却是中华民族的崛起 本文通过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这两次中日交手战况的对比,突出甲午战败是政 府“避而不战”、“为私而战”,而抗战胜利是全民奋战这一原因。之后再导出了 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精神的建立和民族思想的解放。从而展开对这两次战争 期间公车上书、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事件的分析,描绘出中华名族浴火重生的风 雨路程。 关键词: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民族崛起 0引言: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甲午战争结束120周年。 在这样特殊的年份里再来回顾这两场极具历史意义的战争,从这两场战争中探索岀 中华民族重生的原因,对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也意义深远。 1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战况对比 武器、兵力的比较 甲午战争时,中、日双方武器水平相差不多,均使用近代枪炮,且都有海军。清朝 海军的实力使日方不敢小看。他们认为:“清国四个水师的舰艇,不管在数量还是 吨位方面远远凌驾于我方海军之上,而且北洋水师确有优于我方的军舰。故胜败难 以预料。”(1)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他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 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2侵华日 军的武器装备远远优于中国军队,尤其是其空军力量,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 军和新四军,其装备更比不上日本军队。 2参战者的比较 甲午战争期间,领导参战的是腐败到极致的清政府。此时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光 绪皇帝,但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却是慈禧太后,而军事外大权和战争指挥权则掌握在 北洋大臣李鸿章之手。1894年正值慈禧六十大寿,指挥战争的李鸿章一方面迎合慈 禧太后不希望因战争影响六旬庆典的心理,另一方面为了保存自己控制的北洋舰队 实力,总的指导思想是消极避战,积极求和。(3) 抗日战争期间,领导参战的实际是两个政权,即中国国民党和国产党。此时的 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的社会矛盾,在西安事变后两党开始一致对外。国共两支 军队各自担负一定的战略任务,开辟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分别牵制着大量日本 侵略军,使它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遭到重大伤亡和消耗。而无论是国民党军队还 是共产党军队,参与战争的士兵们都是来自于各个阶级的爱国人民,与甲午战争仅 有政府带领参战不同,抗日战争很多时候是人民自发的参与斗争。 2政府因“私”参战与全民因“公”参战从甲午战败到抗战胜利: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 发布时间: 2015-10-19 浏览次数: 192 马昱迪 14307110172 摘要: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与日本的两次交手,一次惨败,而 另一次却反败为胜。相隔半个世纪后截然不同的结果反映的却是中华民族的崛起。 本文通过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这两次中日交手战况的对比,突出甲午战败是政 府“避而不战”、“为私而战”,而抗战胜利是全民奋战这一原因。之后再导出了 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精神的建立和民族思想的解放。从而展开对这两次战争 期间公车上书、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事件的分析,描绘出中华名族浴火重生的风 雨路程。 关键词:甲午战争 抗日战争 民族崛起 0 引言: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甲午战争结束120周年。 在这样特殊的年份里再来回顾这两场极具历史意义的战争,从这两场战争中探索出 中华民族重生的原因, 对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也意义深远。 1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战况对比 1.1 武器、兵力的比较 甲午战争时,中、日双方武器水平相差不多,均使用近代枪炮,且都有海军。清朝 海军的实力使日方不敢小看。他们认为:“清国四个水师的舰艇,不管在数量还是 吨位方面远远凌驾于我方海军之上,而且北洋水师确有优于我方的军舰。故胜败难 以预料。”⑴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他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 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⑵侵华日 军的武器装备远远优于中国军队,尤其是其空军力量,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 军和新四军,其装备更比不上日本军队。 1.2 参战者的比较 甲午战争期间,领导参战的是腐败到极致的清政府。此时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光 绪皇帝 ,但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却是慈禧太后,而军事外大权和战争指挥权则掌握在 北洋大臣李鸿章之手。1894年正值慈禧六十大寿 ,指挥战争的李鸿章一方面迎合慈 禧太后不希望因战争影响六旬庆典的心理 ,另一方面为了保存自己控制的北洋舰队 实力,总的指导思想是消极避战,积极求和。⑶ 抗日战争期间,领导参战的实际是两个政权,即中国国民党和国产党。此时的 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的社会矛盾,在西安事变后两党开始一致对外。国共两支 军队各自担负一定的战略任务,开辟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分别牵制着大量日本 侵略军,使它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遭到重大伤亡和消耗。而无论是国民党军队还 是共产党军队,参与战争的士兵们都是来自于各个阶级的爱国人民,与甲午战争仅 有政府带领参战不同,抗日战争很多时候是人民自发的参与斗争。 2 政府因“私”参战与全民因“公”参战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