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和研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 学。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 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有关理论的掌握和应用的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10%、出勤占20%、闭卷考试占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山贺平、孙刚等编,《供热工程》,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第三版。 [2]周谟仁主编,《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第三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将《空调工程》、《供热工程》、《通风工程》、《建筑给排水》、《锅炉及锅炉房设 备》等课程中的管网系统原理抽出,经提炼后与《流体力学泵与风机》中的泵与风机部分进 行整合、充实而成的一门课程。上述各门工程课不再讲授“管网系统'原理部分,但需要在 教学中注意与本课程的联系《流体力学系与风机》不再讲授“泵与风机”,并更名为流体力 学。 本课程在《流体力学》的“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流体阻力和能量损失”、“孔口管嘴 管路流动”等理论基础上进行教学,不再重复《流体力学》的这部分内容:但要特别注意加 强与这部分内容的联系与呼应尤其是在能量方程、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串联并联管路、枝 状环路管网等方面的衔接与分工。 《流体力学》主要佣明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不强调具体的、直接的工程应 用,以避免因过分强调具体的专业应用而削弱流体力学的基本内容。本课程在构建管网系统 理论体系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工程应用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注意防止本课程 偏离工程实践,成为《流体力学Ⅱ》或《网络理论》。 主撰人:方恒和 审核人:谈向东 分管教学院长:李蒸 2011年6月3日 -4- 4 -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和研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 学。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 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有关理论的掌握和应用的能力。 总评成绩:平时作业占 10%、出勤占 20%、闭卷考试占 70%。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1] 贺平、孙刚等编,《供热工程》,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年,第三版。 [2] 周谟仁主编,《流体力学 泵与风机》,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年,第三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将《空调工程》、《供热工程》、《通风工程》、《建筑给排水》、《锅炉及锅炉房设 备》等课程中的管网系统原理抽出,经提炼后与《流体力学泵与风机》中的泵与风机部分进 行整合、充实而成的一门课程。上述各门工程课不再讲授“管网系统’原理部分,但需要在 教学中注意与本课程的联系《流体力学泵与风机》不再讲授“泵与风机”,并更名为流体力 学。 本课程在《流体力学》的“一元流体动力学基础”、“流体阻力和能量损失”、“孔口管嘴 管路流动”等理论基础上进行教学,不再重复《流体力学》的这部分内容;但要特别注意加 强与这部分内容的联系与呼应尤其是在能量方程、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串联并联管路、枝 状环路管网等方面的衔接与分工。 《流体力学》主要阐明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不强调具体的、直接的工程应 用,以避免因过分强调具体的专业应用而削弱流体力学的基本内容。本课程在构建管网系统 理论体系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工程应用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注意防止本课程 偏离工程实践,成为《流体力学 II》或《网络理论》。 主撰人 :方恒和 审核人:谈向东 分管教学院长:李燕 2011 年 6 月 3 日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