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DB3713/T240-2021 5.2严肃科学 科技成果评价应科学合理,符合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充分考虑科技成果的多样性、复杂性, 及科技活动的专业性、创新性、信息不对称性。评价活动完成后,若无新的客观证据,委托方和评价机 构不得以任何理由修改评价报告。 5.3定性定量 采用评分、评级、计量等定量评价方法与文字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5.4分类评价 针对应用类科技成果的分类属性、行业特征、评价目的和应用需求,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 规范程序。 6评价要求 6.1评价机构 6.1.1应是独立的法人机构,能够对所做出的评价结论负责,具有提供评价服务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与 工作环境,拥有一定数量具备科技成果评价能力的评价人员和专业领域的评价专家。 6.1.2不与委托方、成果所有方存在影响评价公正性的关联关系,不得公开评价过程中的非公开信息, 并自觉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 6.2评价人员 评价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具备与科技成果评价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b)不得与委托方或成果所有方存在影响评价公正性的关联关系。 c)不得公开评价过程中的非公开信息。 )应遵纪守法、敬业诚信、客观公正,遵守科技成果评价行业行为规范。 6.3评价专家 评价专家应符合以下要求: )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对评价成果所属专业领域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 内外该领域技术发展的状况: b)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产业政策,对科技成果的科学价值指标、技术价值指标、经济价值指 标、社会价值指标等方面能够做出独立判断和评价: c)应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履行保密义务,不得与委托方或成果所有方存在影 响评价公正性的关联关系。 6.4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 6.4.1每项内容的评价应以相应指标的证明材料为依据,且证明材料宜为公开发布的或第三方机构出 具的书面材料。 6.4.2采用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 价值进行分项量化赋分,并得出科技成果的总体评价得分,依据总体评价得分合理评价成果研究的水平 等级,应用类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表见附录A。 3DB3713/T 240—2021 3 5.2 严肃科学 科技成果评价应科学合理,符合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充分考虑科技成果的多样性、复杂性, 及科技活动的专业性、创新性、信息不对称性。评价活动完成后,若无新的客观证据,委托方和评价机 构不得以任何理由修改评价报告。 5.3 定性定量 采用评分、评级、计量等定量评价方法与文字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5.4 分类评价 针对应用类科技成果的分类属性、行业特征、评价目的和应用需求,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 规范程序。 6 评价要求 6.1 评价机构 6.1.1 应是独立的法人机构,能够对所做出的评价结论负责,具有提供评价服务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与 工作环境,拥有一定数量具备科技成果评价能力的评价人员和专业领域的评价专家。 6.1.2 不与委托方、成果所有方存在影响评价公正性的关联关系,不得公开评价过程中的非公开信息, 并自觉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 6.2 评价人员 评价人员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应具备与科技成果评价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b) 不得与委托方或成果所有方存在影响评价公正性的关联关系。 c) 不得公开评价过程中的非公开信息。 d) 应遵纪守法、敬业诚信、客观公正,遵守科技成果评价行业行为规范。 6.3 评价专家 评价专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对评价成果所属专业领域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国 内外该领域技术发展的状况; b) 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产业政策,对科技成果的科学价值指标、技术价值指标、经济价值指 标、社会价值指标等方面能够做出独立判断和评价; c) 应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履行保密义务,不得与委托方或成果所有方存在影 响评价公正性的关联关系。 6.4 评价内容与评价方法 6.4.1 每项内容的评价应以相应指标的证明材料为依据,且证明材料宜为公开发布的或第三方机构出 具的书面材料。 6.4.2 采用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 价值进行分项量化赋分,并得出科技成果的总体评价得分,依据总体评价得分合理评价成果研究的水平 等级,应用类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表见附录 A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