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基础会计(第2版) 第四节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方法是会计在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时所采用的一系列专门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的 方法、会计分析的方法、会计预测决策的方法和会计检查的方法。其中,会计核算是会计 的基本环节,会计分析和会计预测决策建立在会计核算基础之上。正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 分析和预测决策的前提条件。会计检查是对会计工作质量的检验。本节以会计核算的方法 为主进行阐述。 一、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权责发生制原则 根据会计基本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己经实现的 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 用。有时,企业发生的货币收支业务与交易或事项本身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款项已经收 到,但销售并未实现:或者款项已经支付,但并不是为本期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为了 明确会计核算的确认基础,更真实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要求企 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 收入和费用的依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 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二)配比原则 根据基本准则的规定,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 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 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 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 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 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换句话说,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 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配比原则是根据收入与费用的内在联系,要求将一定时期内的收入与为取得收入所发 生的费用在同一期间进行确认和计量。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 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比如将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相配比14 基础会计(第2版) 第四节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方法是会计在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时所采用的一系列专门方法,包括会计核算的 方法、会计分析的方法、会计预测决策的方法和会计检查的方法。其中,会计核算是会计 的基本环节,会计分析和会计预测决策建立在会计核算基础之上。正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 分析和预测决策的前提条件。会计检查是对会计工作质量的检验。本节以会计核算的方法 为主进行阐述。 一、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一) 权责发生制原则 根据会计基本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 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 用。有时,企业发生的货币收支业务与交易或事项本身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款项已经收 到,但销售并未实现;或者款项已经支付,但并不是为本期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为了 明确会计核算的确认基础,更真实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要求企 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 收入和费用的依据。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 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二) 配比原则 根据基本准则的规定,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 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 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 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 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 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换句话说,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 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配比原则是根据收入与费用的内在联系,要求将一定时期内的收入与为取得收入所发 生的费用在同一期间进行确认和计量。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 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相配比,比如将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相配比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