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现代文阅读 女娲是中国人的共同母亲吗?王晓冰 寻亲是人类文化和心理依恋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对母亲的追寻可以说是所有人 的一种“恋母情结”,当然,与此相应的还有寻亲中的“恋父情结”。在东西方 文化中,人们都有各自共同的原始母亲,一位是女娲,一位是夏娃。然而,要把 文化或文学中的共同母亲认定为现实生活中的共同母亲,则是一种从文化走向科 学的行为,需要多学科的研究才能认定。 在中国文化和传说中,女娲是中国人的共同始母。女娲又称女娲娘娘,风姓,生 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女娲首先是 抟土造人,用黄土仿照自己,造就了中华民族。同时,她又是拯救中国人的女神 由于上古时代的共工怒触不周山,引发了一场特大灾难,天崩地陷,猛禽恶兽尽 出,残害百姓。于是,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还杀死恶兽猛禽,让先民安 康幸福。 《风俗通义》记载,女娲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 代,因此她也被视为婚姻女神。而且,传说中的女娲还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 于是人们又奉女娲为音乐女神。当然,还有传说认为,女娲是一位真实存在过的 历史人物,主要活动于黄土高原,她的陵寝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赵城镇东的 侯村 现在,一些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考察山西吉县人祖山后形成共识,认为 日前在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是传说中史前“三皇 时代”的“娲皇”遗骨。也就是说,女娲终于从传说走到现实生活,中华民族的 共同母亲被找到了。 专家的认定有多方面证据,但归纳起来,主要是文化的和科学的两大类证据。文 化的证据是,早在1984年,娲皇宫遭到破坏时,考古工作者就在女娲塑像下发 现遗骨,包以黄绫,盛于木函。“木函”墨书写道:“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 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在此,十六年上梁立木。…皇帝遗骨先人流下。” 这说明,明代人的墨书记载把该人骨称为“皇帝遗骨”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建文等人从2011年8月13日~10月9日对人祖庙 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发现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时代遗物291 件(套),并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人头骨、木函残片和距今2100~900年曾作祭品 的动物骨头。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祭祀女娲的考古遗迹 而科学的证据是,考古人员把代表“皇帝遗骨”的成人头骨送到北京大学进行 C14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这块成人头骨距今为6200年。 综合这些证据,一些专家认为,这块头骨就是中国人的先母女娲。然而,这一认 定引起了争论,相当多的人认为证据不充分,论证不扎实。C14同位素测年只能 测出一种生物或器物生活或流行的年代,但不能进行身份认定。而且,专家们也 认为,在漫长的母系社会中,女娲首先是原始氏族的名号,同时也成为氏族首领 的名字,不会只是一个女娲,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女娲产生。木函题记中“皇帝” 之说,可能是某代或最后一代女娲,是后人对母系社会首领女娲崇高地位的追称。 既然是一代女娲,就不可能确认她就是中国人最原始的母 亲 摘编自《百科知识》2012.7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 2013-2014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女娲是中国人的共同母亲吗? 王晓冰 寻亲是人类文化和心理依恋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对母亲的追寻可以说是所有人 的一种“恋母情结”,当然,与此相应的还有寻亲中的“恋父情结”。在东西方 文化中,人们都有各自共同的原始母亲,一位是女娲,一位是夏娃。然而,要把 文化或文学中的共同母亲认定为现实生活中的共同母亲,则是一种从文化走向科 学的行为,需要多学科的研究才能认定。 在中国文化和传说中,女娲是中国人的共同始母。女娲又称女娲娘娘,风姓,生 于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女娲首先是 抟土造人,用黄土仿照自己,造就了中华民族。同时,她又是拯救中国人的女神。 由于上古时代的共工怒触不周山,引发了一场特大灾难,天崩地陷,猛禽恶兽尽 出,残害百姓。于是,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还杀死恶兽猛禽,让先民安 康幸福。 《风俗通义》记载,女娲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 代,因此她也被视为婚姻女神。而且,传说中的女娲还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 于是人们又奉女娲为音乐女神。当然,还有传说认为,女娲是一位真实存在过的 历史人物,主要活动于黄土高原,她的陵寝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赵城镇东的 侯村。 现在,一些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考察山西吉县人祖山后形成共识,认为 日前在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是传说中史前“三皇 时代”的“娲皇”遗骨。也就是说,女娲终于从传说走到现实生活,中华民族的 共同母亲被找到了。 专家的认定有多方面证据,但归纳起来,主要是文化的和科学的两大类证据。文 化的证据是,早在 1984 年,娲皇宫遭到破坏时,考古工作者就在女娲塑像下发 现遗骨,包以黄绫,盛于木函。“木函”墨书写道:“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 年), 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在此,十六年上梁立木。……皇帝遗骨先人流下。” 这说明,明代人的墨书记载把该人骨称为“皇帝遗骨”。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建文等人从 2011 年 8 月 13 日~10 月 9 日对人祖庙 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发现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时代遗物 291 件(套),并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人头骨、木函残片和距今 2100~900 年曾作祭品 的动物骨头。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祭祀女娲的考古遗迹。 而科学的证据是,考古人员把代表“皇帝遗骨”的成人头骨送到北京大学进行 C14 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这块成人头骨距今为 6200 年。 综合这些证据,一些专家认为,这块头骨就是中国人的先母女娲。然而,这一认 定引起了争论,相当多的人认为证据不充分,论证不扎实。C14 同位素测年只能 测出一种生物或器物生活或流行的年代,但不能进行身份认定。而且,专家们也 认为,在漫长的母系社会中,女娲首先是原始氏族的名号,同时也成为氏族首领 的名字,不会只是一个女娲,会有一代又一代的女娲产生。木函题记中“皇帝” 之说,可能是某代或最后一代女娲,是后人对母系社会首领女娲崇高地位的追称。 既然是一代女娲,就不可能确认她就是中国人最原始的母 亲。 摘编自《百科知识》2012.7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