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版权本人所有:乔 的溶菌酶 第二章糖代谢 1糖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为机体代谢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碳源。葡萄糖有三个氧化途径,经糖 酵解、有氧氧化途径分解并释放能量。经磷酸戊糖途径分解主要提供磷酸核糖及 NADPH。 糖原是体内糖的储存形式,有肝糖原和肌糖原,经糖原分解、糖原合成途径代谢。在肝 肾中某些非糖物质可经糖异生过程转变成葡萄糖。血液中葡萄糖称血糖,是葡萄糖各种来 源、去路代谢的动态平衡。血糖主要受多种激素调节 2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包括四个阶段。 ①糖酵解产生丙酮酸(2丙酮酸、2ATP、2NADH) ②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③三羧酸循环(CO2、H2O、AIP、NADH) ④呼吸链氧化磷酸化(NADH--ATP) 原核生物:①~④阶段在胞质中 真核生物:①在胞质中,②~④在线粒体中 第一节糖酵解(EMP途径) 、酵解与发酵 1、酵解( glycolysis)糖酵解在细胞胞液中进行(无氧条件),是葡萄糖经过酶催化作用 降解成丙酮酸,并伴随生成ATP的过程。它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的共 同代谢途径 在好氧有机体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成CO2和H2O,产生的 NADH经呼吸链氧化而产生ATP和水,所以酵解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前奏。 若供氧不足,NADH把丙酮酸还原成乳酸(乳酸发酵)。 2、发酵( ermentation)氧有机体(酵母和其它微生物)把酵解产生的NADH上的氢,传 递给丙酮酸,生成乳酸,则称乳酸发酵。若NAPH中的氢传递给丙酮酸脱羧生成的乙醛, 生成乙醇,此过程是酒精发酵。有些动物细胞即使在有O2时,也会产生乳酸,如成熟的 红细胞(不含线粒体)、视网膜 二、糖酵解过程( Embden- Meyerhof Pathway1940)糖酵解亦称 EMP pathway,以纪念 Embden, Mayerholf和 Parnas。 1、反应步骤 (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G-6-P 此反应基本不可逆,调节位点。△G0=-40 Kcal/mol使Gle活化,并以G6P形式将Gle 限制在细胞内。催化此反应的激酶有,已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 激酶:催化ATP分子的磷酸基(r-磷酰基)转移到底物上的酶称激酶,一般需要Mg2+或 Mn2+作为辅因子,底物诱导的裂缝关闭现象似乎是激酶的共同特征。 已糖溦酶:专一性不强,可催化Gl、Fru、Man(甘露糖)磷酸化。己糖激酶是酵解途径 中第一个调节酶,被产物G-6P强烈地别构抑制。 葡萄糖激酶:对Gl有专一活性,存在于肝脏中,不被G-6-P抑制。Glc激酶是一个诱导 酶,由胰岛素促使合成, (2)、G6-P异构化为F-6-P 由于此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很小,反应可逆,反应方向由底物与产物的含量水平控制 此反应由磷酸Glc异构酶催化,将葡萄糖的羰基C由Cl移至C2,为Cl位磷酸化作准备,版权本人所有:乔大侠 的溶菌酶。 第二章 糖代谢 1 糖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为机体代谢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碳源。葡萄糖有三个氧化途径,经糖 酵解、有氧氧化途径分解并释放能量。经磷酸戊糖途径分解主要提供磷酸核糖及 NADPH。 糖原是体内糖的储存形式,有肝糖原和肌糖原,经糖原分解、糖原合成途径代谢。在肝、 肾中某些非糖物质可经糖异生过程转变成葡萄糖。血液中葡萄糖称血糖,是葡萄糖各种来 源、去路代谢的动态平衡。血糖主要受多种激素调节 2 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包括四个阶段。 ①糖酵解产生丙酮酸(2 丙酮酸、 2ATP、2NADH) ②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 CoA ③三羧酸循环(CO2、H2O、ATP、NADH) ④呼吸链氧化磷酸化(NADH-----ATP) 原核生物:①~④阶段在胞质中 真核生物:①在胞质中,②~④在线粒体中 第一节 糖酵解(EMP 途径) 一、 酵解与发酵 1、 酵解( glycolysis )糖酵解在细胞胞液中进行(无氧条件),是葡萄糖经过酶催化作用 降解成丙酮酸,并伴随生成 ATP 的过程。它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的共 同代谢途径。 在好氧有机体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成 CO2 和 H2O,产生的 NADH 经呼吸链氧化而产生 ATP 和水,所以酵解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前奏。 若供氧不足,NADH 把丙酮酸还原成乳酸(乳酸发酵)。 2、 发酵(ermentation)氧有机体(酵母和其它微生物)把酵解产生的 NADH 上的氢,传 递给丙酮酸,生成乳酸,则称乳酸发酵。若 NAPH 中的氢传递给丙酮酸脱羧生成的乙醛, 生成乙醇,此过程是酒精发酵。有些动物细胞即使在有 O2 时,也会产生乳酸,如成熟的 红细胞(不含线粒体)、视网膜。 二、 糖酵解过程((Embden-Meyerhof Pathway 1940)糖酵解亦称 EMP pathway,以纪念 Embden,Mayerholf 和 Parnas。 1、 反应步骤 (1)、 葡萄糖磷酸化形成 G-6-P 此反应基本不可逆,调节位点。△G0= - 4.0Kcal/mol 使 Glc 活化,并以 G-6-P 形式将 Glc 限制在细胞内。催化此反应的激酶有,已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 激酶:催化 ATP 分子的磷酸基(r-磷酰基)转移到底物上的酶称激酶,一般需要 Mg2+或 Mn2+作为辅因子,底物诱导的裂缝关闭现象似乎是激酶的共同特征。 已糖激酶:专一性不强,可催化 Glc、Fru、Man(甘露糖)磷酸化。己糖激酶是酵解途径 中第一个调节酶,被产物 G-6-P 强烈地别构抑制。 葡萄糖激酶:对 Glc 有专一活性,存在于肝脏中,不被 G-6-P 抑制。Glc 激酶是一个诱导 酶,由胰岛素促使合成, (2)、 G-6-P 异构化为 F-6-P 由于此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很小,反应可逆,反应方向由底物与产物的含量水平控制。 此反应由磷酸 Glc 异构酶催化,将葡萄糖的羰基 C 由 C1 移至 C2 ,为 C1 位磷酸化作准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