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口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 我国利润表要素设置缺陷及改进思考 赵恩波彭珏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6)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利润表要素设置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若干缺陷,通过比较国际上主要国家 会计准则中利润表要素的设置,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背景下,提出了设置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和 综合收益五大要素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利润表要素利得损失综合收益 财务报表要素在整个会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与旧会计准则最大的不同之处。 的,它是会计理论研究的核心(为实现会计目标和质量特征而 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利润不仅是由日常活动产生的,还 加工会计信息的基础和连接会计实践(财务会计要素及其加有一部分是由非日常活动产生的。 工生成的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关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 二、我国利润表要素界定存在的缺陷 会(FASB)认为,“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是构筑财务报表的积 1.利得和损失不是独立要素。利得和损失的引入是我国 木——就是财务报表所包含的各类项目”。既然财务报表要素现行会计准则体系的一大亮点,但是遗憾的是未将其作为独 是构筑财务报表的“积木”,那么每张财务报表都应该有其各立的会计要素,由此产生了会计要素界定的一大缺陷。会计要 自的要素。众所周知,收益信息在帮助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经素(财务报表要素)是财务报表所包含的各类项目,在现行会 济决策方面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利润表要素设置的计准则中,反映企业业绩的要素只有收入、费用和利润,但是 规范性和科学性必将影响企业收益信息的相关性、如实反映、在利润要素的定义中却出现了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 可比性等质量特征,进而影响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失,而利得和损失并非会计要素。非但如此,利得和损失还被 一我国利润表要素设置现状 分为二,分别计入当期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却没有明确划分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明确规定:“企业应标准。这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容易产生混乱,给会计学术研究 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和实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收入、费 2.利润表要素界定的逻辑缺陷。同一律是逻辑学的根本 用和利润属于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的利润表要素。规律之一,其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 收入的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身必须是同一的。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每 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的概念或判断都有其确定的内容,反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 定义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念的外延和内涵无确定性。从上述利润表要素定义分析,收 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很显然,入仅仅是日常活动产生的收入,包含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 这里的收入和费用专指由日常活动产生的,是狭义的收入和务收入,从而将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 排除在外。同理,费用仅仅是日常活动产生的费用,包含主 利润的定义为: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不包括非日常活动产生的费用如 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支出等。按此推理,利润也理应是日常活动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产生的利润,亦即利润不应包括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额等。但现行会计准则在定义利润时,明确规定利润包括收入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得的定义为:由企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可 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见,现行会计准则关于收入、费用和利润定义的内涵、外延是 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的定义为:由企业非日有差别的,收入和费用是狭义的,而利润则是广义的,这违反 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了逻辑学上的同一律要求 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3.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失衡。动态会计等式 还进一步将利得和损失划分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是由动态 损失”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两大部分,这是会计要素组合而成。在依据现行会计准则编写的会计学教材 0.06:2010510baj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 □·06·2010.10 上旬 我国利润表要素设置缺陷及改进思考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中利润表要素设置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若干缺陷,通过比较国际上主要国家 会计准则中利润表要素的设置,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背景下,提出了设置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和 综合收益五大要素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利润表 要素 利得 损失 综合收益 赵恩波 彭 珏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重庆 400716) 财务报表要素在整个会计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 的,它是会计理论研究的核心(为实现会计目标和质量特征而 加工会计信息的基础)和连接会计实践(财务会计要素及其加 工生成的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关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 会(FASB)认为,“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是构筑财务报表的积 木——就是财务报表所包含的各类项目”。既然财务报表要素 是构筑财务报表的“积木”,那么每张财务报表都应该有其各 自的要素。众所周知,收益信息在帮助财务信息使用者做出经 济决策方面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利润表要素设置的 规范性和科学性必将影响企业收益信息的相关性、如实反映、 可比性等质量特征,进而影响财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一、我国利润表要素设置现状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明确规定:“企业应 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 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收入、费 用和利润属于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的利润表要素。 收入的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 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的 定义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很显然, 这里的收入和费用专指由日常活动产生的,是狭义的收入和 费用。 利润的定义为: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 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得的定义为:由企 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 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的定义为:由企业非日 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 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还进一步将利得和损失划分为“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 损失”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两大部分,这是 与旧会计准则最大的不同之处。 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利润不仅是由日常活动产生的,还 有一部分是由非日常活动产生的。 二、我国利润表要素界定存在的缺陷 1. 利得和损失不是独立要素。利得和损失的引入是我国 现行会计准则体系的一大亮点,但是遗憾的是未将其作为独 立的会计要素,由此产生了会计要素界定的一大缺陷。会计要 素(财务报表要素)是财务报表所包含的各类项目,在现行会 计准则中,反映企业业绩的要素只有收入、费用和利润,但是 在利润要素的定义中却出现了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 失,而利得和损失并非会计要素。非但如此,利得和损失还被 一分为二,分别计入当期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却没有明确划分 标准。这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容易产生混乱,给会计学术研究 和实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2. 利润表要素界定的逻辑缺陷。同一律是逻辑学的根本 规律之一,其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的自 身必须是同一的。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每 一概念或判断都有其确定的内容,反对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 念的外延和内涵无确定性。从上述利润表要素定义分析,收 入仅仅是日常活动产生的收入,包含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 务收入,从而将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 排除在外。同理,费用仅仅是日常活动产生的费用,包含主营 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不包括非日常活动产生的费用如 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支出等。按此推理,利润也理应是日常活动 产生的利润,亦即利润不应包括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 额等。但现行会计准则在定义利润时,明确规定利润包括收入 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可 见,现行会计准则关于收入、费用和利润定义的内涵、外延是 有差别的,收入和费用是狭义的,而利润则是广义的,这违反 了逻辑学上的同一律要求。 3. 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失衡。动态会计等式 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是由动态 会计要素组合而成。在依据现行会计准则编写的会计学教材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