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1焊接成形理论基础 4.1.4焊接缺陷及检测 检验方法与内容 表4】常见焊接缺陷 缺陷 名称 示意图 特征 产生原因 1.破坏性检测方法: 常见内部缺陷 焊接时,熔地中的过饱和H、N以 焊接材料不清洁;弧长太长,保护效 气孔 ☑ 及治金反应产生的C0,在熔池凝固 果差;焊接规范不恰当,冷速太快; (1)金相分析 时未能逸出,在焊缝中形成的空穴 焊前清理不当 热梨纹:沿晶开裂,具有氧化色泽, 热裂纹:母材硫、磷含里高;焊缝令 多在焊缝上,焊后立即开裂 速太快,焊接应力大;焊接材料选择 (2)化学成分分析 裂纹 冷裂纹:穿晶开裂,具有金属光泽, 不当 多在热响区,有延田时性,可发生 冷裂纹:母材淬硬倾向大;焊缝含氢 (3)力学性能试验 在焊后任何时刻 里高;焊接残余应力较大 未焊透 焊接接头的根部未完全熔透 焊接电流太小、焊接速度太快;坡口 角度太小、间隙过窄、钝边太厚 2.非破坏性检验方法: 夹渣 A☑ 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非金属夹杂物 焊道间的熔渣未清理干净;焊接电流 太小、焊接速度太快;操作不当 层间清渣不干净、焊接电流太小、焊 (1)目视检验 未熔合 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 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 条偏心、焊条摆动幅度太窄等 常见外部缺陷 (2)致密性检验 焊瘤 焊接时,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区之 焊接电流太大、电弧过长、焊接速度 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太慢:焊接位置和运条不当 (3)磁粉检验 咬边 在焊缝和母材的交界处产生的沟槽 焊杂角度和摆动不正确:焊接电流太 和凹陷 大、电弧过长 (4)渗透探伤 烧穿 么Q☑ 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 流出,所形成的穿孔缺陷 焊件加热过甚 (5)超声波探伤 弧坑 公☑ 焊接收尾处(焊缝终端)形成低于 主要是熄弧停留时间过短,薄板焊接 (6)射线探伤 焊缝高度的凹那陷坑 时电流过大4.1.4 焊接缺陷及检测 4.1 焊接成形理论基础 检验方法与内容 1. 破坏性检测方法: (1)金相分析 (2)化学成分分析 (3)力学性能试验 2. 非破坏性检验方法: (1)目视检验 (2)致密性检验 (3)磁粉检验 (4)渗透探伤 (5)超声波探伤 (6)射线探伤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