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所谓综合考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对作品的设计应综合考量成本、功能、 性能、社会、安全、法律和环境等诸多因素,以实现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是对学生的考核是基本设计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仿真软件应用能 力、电路版图设计及系统调试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察。 3.一主多辅 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团队联合指导,团队包括课程负责人、硬件电路设计责任指导 教师、软件设计责任指导教师、仿真设计责任指导教师、研究生助教等多人组成,所 谓一主多辅,一是在课程负责人的主导下,全体教学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完成作品设 计与调试的实现:二是分阶段,以相关责任教师为主,其他教师为辅,完成阶段任务 的实施。 课程负责人:刘学观 硬件电路设计责任指导教师:张德凤周鸣籁 软件设计责任指导教师:邹玮 射频仿真与版图设计责任指导教师: 杨歆汨张德凤 研究生助教:刘艺华文亮 4.团队合作 首先由指导教师就电子综合系统设计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理论讲解,然后 布置设计任务。本课程所需完成的设计为一个半开放式任务,分为限定完成部分和自 我发挥部分。对限定完成的部分学生分组独立完成要求的电路版图设计及作品调试; 发挥部分只对必要的技术环节做了限定,而系统的应用场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等完 全由学生自行设定。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完成设计任务,以3-4人为一组自行组团。 项目组首先进行资料查询和文献研究,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集中讨论形成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包括系统功能、系统构成、性能指标、预设的应用场景、团队 分工、计划进度及经费预算等内容,并在方案答辩通过后进入实施阶段。 在方案设计阶段,需综合考虑系统性能与复杂度之间、功能和工程应用场景之 间、实现难易程度和经济成本之间等多方面的互为制约和冲突的因素。 系统的实现阶段包括电路原理设计、电路版图设计、电路调试、电路仿真、算 法设计、软件设计、软件调试、系统联调、性能测试、系统改进等诸多环节,要求学 生能够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不断地讨论和尝试,解决系 统实现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最终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 课程结束时各团队进行系统的展示和汇报,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在教学过程 中指导组将设置各考核检查环节,以“三导一协作”(即:及时引导、定时指导、集 中督导、分工协作)的指导模式,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学生经过此面向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教学实践环节,经过“调研 分析-设计制作调试-测试-改进-运行”等模拟解决工程问题的环节,实现解决复杂 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安排计划 本课程采用“分散与集中结合、实操与作品考核与汇报交流结合”的教学模式, 全课程分四个阶段,下面分述如下: 第一阶段2017.12-2018.1动员与任务布置阶段 -9- 9 - 所谓综合考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对作品的设计应综合考量成本、功能、 性能、社会、安全、法律和环境等诸多因素,以实现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是对学生的考核是基本设计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仿真软件应用能 力、电路版图设计及系统调试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察。 3. 一主多辅 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团队联合指导,团队包括课程负责人、硬件电路设计责任指导 教师、软件设计责任指导教师、仿真设计责任指导教师、研究生助教等多人组成,所 谓一主多辅,一是在课程负责人的主导下,全体教学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完成作品设 计与调试的实现;二是分阶段,以相关责任教师为主,其他教师为辅,完成阶段任务 的实施。 课程负责人:刘学观 硬件电路设计责任指导教师:张德凤 周鸣籁 软件设计责任指导教师:邹玮 射频仿真与版图设计责任指导教师: 杨歆汨 张德凤 研究生助教:刘艺 华文亮 4. 团队合作 首先由指导教师就电子综合系统设计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理论讲解,然后 布置设计任务。本课程所需完成的设计为一个半开放式任务,分为限定完成部分和自 我发挥部分。对限定完成的部分学生分组独立完成要求的电路版图设计及作品调试; 发挥部分只对必要的技术环节做了限定,而系统的应用场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等完 全由学生自行设定。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完成设计任务,以 3-4 人为一组自行组团。 项目组首先进行资料查询和文献研究,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集中讨论形成 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包括系统功能、系统构成、性能指标、预设的应用场景、团队 分工、计划进度及经费预算等内容,并在方案答辩通过后进入实施阶段。 在方案设计阶段,需综合考虑系统性能与复杂度之间、功能和工程应用场景之 间、实现难易程度和经济成本之间等多方面的互为制约和冲突的因素。 系统的实现阶段包括电路原理设计、电路版图设计、电路调试、电路仿真、算 法设计、软件设计、软件调试、系统联调、性能测试、系统改进等诸多环节,要求学 生能够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不断地讨论和尝试,解决系 统实现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最终实现系统的正常运行。 课程结束时各团队进行系统的展示和汇报,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在教学过程 中指导组将设置各考核检查环节,以“三导一协作”(即:及时引导、定时指导、集 中督导、分工协作)的指导模式,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学生经过此面向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教学实践环节,经过“调研 -分析-设计-制作-调试-测试-改进-运行”等模拟解决工程问题的环节,实现解决复杂 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安排计划 本课程采用“分散与集中结合、实操与作品考核与汇报交流结合”的教学模式, 全课程分四个阶段,下面分述如下: 第一阶段 2017.12-2018.1 动员与任务布置阶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