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体、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 情绪、思维方式等等,不是由教师以灌输、转移、赠送的方式给学生的,而是学 生靠自己的活动、自己的劳动获得的。在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范围大体上有四个 方面:感知的、操作的、表达的、思维的。应当充分地、积极地运用这一切活动, 以促进发展。组织得好的教学活动,能对大脑产生最佳刺激,改善大脑的物质状 态,并能影响身体的其他生理机能发展。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不主张将人格发展的动力归结为本能,而是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 认为人格发展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 阶段面临不同的心理危机,发展的过程就是化解发展危机的过程。所谓“发展危 机”,是指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一方面个体从环境中获得满足,另一方 面又不得不接受环境的要求和限制,于是个体在社会适应上出现一种困难,这种 心理困难就是“发展危机”。按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面临的不同发展危机, 他将个体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如果能顺利解决危机,就会发展良好的个性特点 相反则对个性的健康发展造成障碍。 (1)信任对怀疑(0~1.5岁)。这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头几个月,婴儿开始探索 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信任对怀疑,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 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 怀疑和不安。这一阶段相当于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阶段的早期,他们刚刚开始 意识到他们与周围世界是独立的,并开始意识到物体的守恒性。 (2)自主对羞怯(1.5~3岁)。这一阶段中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 倾向,他们能凭自己的力量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他们渴望自主,也开始认识到自 我照料的责任感。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 圈子,儿童开始追求出于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人的 角色,并因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验一种愉快的情绪。本阶段 的危机就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 禁止的活动。 4)勤奋感对自卑感(6、7岁~12岁)。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开始 体会到持之以恒的能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本阶段的儿童 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他们力求保持一总平衡,从而 形成一种压力。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 的成功经验,助长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 (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大体相当于少年期和青春 初期。此时个体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角色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 种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能力、信念、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如果个体 在这一时期把这些方面很好的整合起来,他所想的和所做的与他的角色概念相符 合,个体便获得了较好的角色同一性。同一性危机是指由于内心斗争而导致未能 在本时期获得同一性。良好的教育建议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接受同一性。 (6)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这一时期相当于青年晚期,此时,个体如 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密感。个体愿 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交往,并保持一种长期的友好关系,学会与他人分享而不计体、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 情绪、思维方式等等,不是由教师以灌输、转移、赠送的方式给学生的,而是学 生靠自己的活动、自己的劳动获得的。在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范围大体上有四个 方面:感知的、操作的、表达的、思维的。应当充分地、积极地运用这一切活动, 以促进发展。组织得好的教学活动,能对大脑产生最佳刺激,改善大脑的物质状 态,并能影响身体的其他生理机能发展。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不主张将人格发展的动力归结为本能,而是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 认为人格发展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 阶段面临不同的心理危机,发展的过程就是化解发展危机的过程。所谓“发展危 机”,是指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一方面个体从环境中获得满足,另一方 面又不得不接受环境的要求和限制,于是个体在社会适应上出现一种困难,这种 心理困难就是“发展危机”。按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面临的不同发展危机, 他将个体的发展分为 8 个阶段,如果能顺利解决危机,就会发展良好的个性特点, 相反则对个性的健康发展造成障碍。 (1)信任对怀疑(0~1.5 岁)。这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头几个月,婴儿开始探索 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信任对怀疑,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 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 怀疑和不安。这一阶段相当于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阶段的早期,他们刚刚开始 意识到他们与周围世界是独立的,并开始意识到物体的守恒性。 (2)自主对羞怯(1.5~3 岁)。这一阶段中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 倾向,他们能凭自己的力量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他们渴望自主,也开始认识到自 我照料的责任感。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 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 圈子,儿童开始追求出于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人的 角色,并因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验一种愉快的情绪。本阶段 的危机就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 禁止的活动。 (4)勤奋感对自卑感(6、7 岁~12 岁)。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开始 体会到持之以恒的能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本阶段的儿童 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他们力求保持一总平衡,从而 形成一种压力。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 的成功经验,助长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 (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岁)。这一阶段大体相当于少年期和青春 初期。此时个体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角色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 一种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能力、信念、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如果个体 在这一时期把这些方面很好的整合起来,他所想的和所做的与他的角色概念相符 合,个体便获得了较好的角色同一性。同一性危机是指由于内心斗争而导致未能 在本时期获得同一性。良好的教育建议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接受同一性。 (6)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 岁)。这一时期相当于青年晚期,此时,个体如 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密感。个体愿 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交往,并保持一种长期的友好关系,学会与他人分享而不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