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目标 1.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 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2.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 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硏究教 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确定 这一内容为本学科研究对象的理由包括: 第一,它反映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的是教育领域、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 第二,它反映了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教育是一个系统,它含有三个字系统,即: 经验传授系统、经验接受系统和经验系统 第三,它反映了当代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近20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 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评定与 测量、个体差异、课堂管理与教师心理等。概括地讲,即集中在教与学的 心理过程、如何促进教与学的效果上。 第四,这一研究对象的确定,有利于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研究对象进行明确区 分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美国《心理学年鉴》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 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 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 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一般认为它产生于20 世纪初期,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 为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另一条则为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 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 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在这种背景下,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心理 学化运动”、“教育要依靠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 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 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1)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 了自己的内容。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到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 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 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比如桑代克的联结理论、斯金
[考察目标] 1.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 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2. 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说明和解释有关教育现象,解决有 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一、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 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确定 这一内容为本学科研究对象的理由包括: 第一,它反映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的是教育领域、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 第二,它反映了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教育是一个系统,它含有三个字系统,即: 经验传授系统、经验接受系统和经验系统。 第三,它反映了当代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近 20 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 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评定与 测量、个体差异、课堂管理与教师心理等。概括地讲,即集中在教与学的 心理过程、如何促进教与学的效果上。 第四,这一研究对象的确定,有利于与其他心理学分支的研究对象进行明确区 分。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美国《心理学年鉴》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 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 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 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一般认为它产生于 20 世纪初期,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 为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另一条则为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 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 随着 19 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 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在这种背景下,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心理 学化运动”、“教育要依靠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 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 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1) 发展阶段(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 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 了自己的内容。30 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到 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 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 年代,程序教学 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比如桑代克的联结理论、斯金
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强化理论、格式塔的顿悟理论、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等 尽管行为主义的范式占统治地位,但是各理论流派之间的分歧很大,各种教育心 理学的出版物的内容体系差异极大,这表明教育心理学还没有成为一门成熟的、 独立的学科。 (2)成熟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20世纪6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从行为范式转向认 知范式。加涅系统总结了已有学习研究的成果,区分了不同的学习类型及各类型 学习的内外部条件。奥苏伯尔则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实 质、条件和机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 实际的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 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 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8 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总之,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开始趋于集中,大多是 围绕有效教和学而展开,这表明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 正在形成 (3)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理论派别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小,特别是行为主义和认知 主义之间出现互相吸引、相互补充的局面。布鲁纳于1994年对教育心理学自80 年代以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研究内容有一下特点:主动性,强调让学生参 与教学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更多的控制;反思性,从个体内部强调知 识的获得和建构,研究元认知和自我调节学习:合作性,强调共享教学中的人类 资源,重视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和同伴辅导等;社会文化性,强调社会文化对 学习的影响。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教育心理学经过100年来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除了学习心理、 个别差异等传统领域之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呈现出以下新的发展趋势。 教学心理学的兴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由单纯关注学习问题转向也开始关注教学 问题。自1969年加涅提出教学心理学的概念以来,教学心理学已成为教育心理 学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个领域。 关注社会心理因素对教学的影响。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个单纯的 认知过程,而是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关注策略教学和元认知的研究,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教、更有效地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1.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2.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心理发展具有以下一些基本规律: 首先,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的数量不断积 累和在此基础上出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了一个新的 阶段,于是表现出阶段性。连续性则是指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 上发生的,而且后一阶段既包含有前一阶段的因素,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
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强化理论、格式塔的顿悟理论、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等。 尽管行为主义的范式占统治地位,但是各理论流派之间的分歧很大,各种教育心 理学的出版物的内容体系差异极大,这表明教育心理学还没有成为一门成熟的、 独立的学科。 (2) 成熟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从行为范式转向认 知范式。加涅系统总结了已有学习研究的成果,区分了不同的学习类型及各类型 学习的内外部条件。奥苏伯尔则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实 质、条件和机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 实际的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 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 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80 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总之, 从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到 70 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开始趋于集中,大多是 围绕有效教和学而展开,这表明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 正在形成。 (3) 完善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各理论派别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小,特别是行为主义和认知 主义之间出现互相吸引、相互补充的局面。布鲁纳于 1994 年对教育心理学自 80 年代以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研究内容有一下特点:主动性,强调让学生参 与教学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更多的控制;反思性,从个体内部强调知 识的获得和建构,研究元认知和自我调节学习;合作性,强调共享教学中的人类 资源,重视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和同伴辅导等;社会文化性,强调社会文化对 学习的影响。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教育心理学经过 100 年来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除了学习心理、 个别差异等传统领域之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呈现出以下新的发展趋势。 教学心理学的兴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由单纯关注学习问题转向也开始关注教学 问题。自 1969 年加涅提出教学心理学的概念以来,教学心理学已成为教育心理 学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个领域。 关注社会心理因素对教学的影响。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个单纯的 认知过程,而是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关注策略教学和元认知的研究,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教、更有效地学。 二、 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1.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2.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心理发展具有以下一些基本规律: 首先,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的数量不断积 累和在此基础上出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了一个新的 阶段,于是表现出阶段性。连续性则是指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 上发生的,而且后一阶段既包含有前一阶段的因素,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
其次,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在正常的条件下,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不 可逆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例如,身体的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着从头部延伸到身体 的下半部的头尾法则(从头到尾)和从身体的中心部位延伸到边缘部位的远近法 则(由近及远);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 维 再次,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在心理发展过程,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 相互关联,某个心理机能的发展会影响其他心理机能的发展。例如,3岁前后和 13岁前后儿童会出现两个反抗期,这两个时期儿童会在认知上表现出具有独立 主张的倾向,同时在情绪上会表现出剧烈的变化。这一发展现象表明,认知机能 与情绪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最后,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个体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 速度上、最终达到的水平和发展的优势领域上往往是有差别的。例如,在智力上, 有的儿童早熟,有的则晚慧;有的儿童对音乐听觉有特殊敏度,有的对艺术形象 有深刻的记忆表象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 部的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加上新 的事实和思想,而是涉及到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他认为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都有 适应和建构的倾向,这同时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技能。 (1)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 衡的过程。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己有的认知结构将刺激 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如果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或解释 刺激,其认知结构将会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 (2)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个体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 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不同阶段儿童所表现的认知差异,代表人类的认知行为随 年龄增长而发生了质的改变。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这一阶段中,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 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 界的主要手段。此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社会关系,所以根本谈不上对规则有义务 的意识和道德的含义 前运算阶段(2~7岁):在这一阶段,儿童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 们经历过的事物,但是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认知活动具有 很大的具体性,思维具有不可逆转性,尚未获得守恒概念。有他律的或强制的道 德生活,这时的道德判断完全来自于从外部接受的现成规则。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 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逆转,已经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 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其思维仍 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 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
其次,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在正常的条件下,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不 可逆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例如,身体的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着从头部延伸到身体 的下半部的头尾法则(从头到尾)和从身体的中心部位延伸到边缘部位的远近法 则(由近及远);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 维。 再次,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在心理发展过程,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 相互关联,某个心理机能的发展会影响其他心理机能的发展。例如,3 岁前后和 13 岁前后儿童会出现两个反抗期,这两个时期儿童会在认知上表现出具有独立 主张的倾向,同时在情绪上会表现出剧烈的变化。这一发展现象表明,认知机能 与情绪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最后,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个体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 速度上、最终达到的水平和发展的优势领域上往往是有差别的。例如,在智力上, 有的儿童早熟,有的则晚慧;有的儿童对音乐听觉有特殊敏度,有的对艺术形象 有深刻的记忆表象。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 部的心理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加上新 的事实和思想,而是涉及到思维过程的质的变化。他认为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都有 适应和建构的倾向,这同时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技能。 (1)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 衡的过程。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将刺激 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如果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或解释 刺激,其认知结构将会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 (2)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个体认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 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不同阶段儿童所表现的认知差异,代表人类的认知行为随 年龄增长而发生了质的改变。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在这一阶段中,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 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 界的主要手段。此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社会关系,所以根本谈不上对规则有义务 的意识和道德的含义。 前运算阶段(2~7 岁):在这一阶段,儿童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 们经历过的事物,但是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认知活动具有 很大的具体性,思维具有不可逆转性,尚未获得守恒概念。有他律的或强制的道 德生活,这时的道德判断完全来自于从外部接受的现成规则。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 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逆转,已经获得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 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其思维仍 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 物的依赖,能以命题的形式进行,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理解符号的意义
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3)影响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四个: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 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 统的发育,它是某些行为模式出现的必要条件。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 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主要指物理经验和逻辑经验)的作用。社会性经 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主要涉及教育、学习 和语言等方面。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则对上述三种基本因素起着一种调 节的作用。 (4)对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评价 皮亚杰认知发展论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贡献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确认儿童智力成 长的内发性和主动性: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与普遍性;确认儿童认知发展 阶段的成长速度不一。皮亚杰理论在教育上的参考价值主要是:按照儿童思维方 式实施知识教学;遵循儿童认知发展顺序设计课程;针对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 学等。它受到的批评主要有以下几点:多数人认为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估计不足, 对各阶段的年龄划分也有绝对化的倾向;重知识认知而忽视社会行为发展;发展 先于学习的理论较少教育价值;各年龄实际发展水平与理论不符。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他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十分强调人类 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将人的心理机能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 如基本的知觉加工;一种是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高级心理机能,如记忆、语言、 思维。高级心理机能是人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 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 (2)心理发展观 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 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髙级机能转化的过程。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的 发展有四个主要的表现:随机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一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 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 活动的个性化。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维果斯基强调了三点:心理机能的发 展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 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一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的 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 化的结果。 (3)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 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 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因此,他主张教学应当先了解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以确定儿 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从而带动儿童的发展。 (4)维果斯基的内化说 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与自身的认知结构之
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3)影响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四个: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 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 统的发育,它是某些行为模式出现的必要条件。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 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主要指物理经验和逻辑经验)的作用。社会性经 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主要涉及教育、学习 和语言等方面。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则对上述三种基本因素起着一种调 节的作用。 (4) 对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评价 皮亚杰认知发展论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贡献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确认儿童智力成 长的内发性和主动性;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与普遍性;确认儿童认知发展 阶段的成长速度不一。皮亚杰理论在教育上的参考价值主要是:按照儿童思维方 式实施知识教学;遵循儿童认知发展顺序设计课程;针对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 学等。它受到的批评主要有以下几点:多数人认为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估计不足, 对各阶段的年龄划分也有绝对化的倾向;重知识认知而忽视社会行为发展;发展 先于学习的理论较少教育价值;各年龄实际发展水平与理论不符。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他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十分强调人类 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将人的心理机能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 如基本的知觉加工;一种是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高级心理机能,如记忆、语言、 思维。高级心理机能是人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 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 (2)心理发展观 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 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的 发展有四个主要的表现:随机机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各种心 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 活动的个性化。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维果斯基强调了三点:心理机能的发 展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 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的 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 化的结果。 (3)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 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 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因此,他主张教学应当先了解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以确定儿 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从而带动儿童的发展。 (4)维果斯基的内化说 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与自身的认知结构之
中的过程。内化即外部活动借助于言语而转化为在头脑中进行的内部活动。因此, 他认为,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组织和再组织的 过程。新知识必须与己有知识进行整合,才能形成新结构。所以,维果斯基实质 上是一个建构主义者,他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 (5)对维果斯基理论的评价 维果斯基与皮亚杰理论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皮亚杰倾向于将发展看作是儿童本身 自然的成长,不太重视社会与教育因素的功能;而维果斯基则是特别强调文化社 会的影响。因此,力倡教育具有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积极作用。维果斯基的理论 对于学校教育的最重要启示是:最佳的教学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因此,应重 视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潜力,而不仅仅局限于他的实际发展水平之内,这一观点 在原则上对传统学校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但是,在教学中,如何确定学生 的最近发展区?班级教学如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此类实际问 题,维果斯基的理论并没有提供确切地答案,只能由教师凭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 对学生的了解而作出主观判断。 3.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认知心理学是50年代中期在美国和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研究领域,70 年代成为美国和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 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在认知心理学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研究途径。当前以信息加工观点研 究认知过程是其主流。所以,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 这种观点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它包括感觉 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 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 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 式相互联系着。信息加工观点提出的基本问题是:信息加工通过哪些阶段?人类 心理中信息是以什么形式表示的? 认知心理学的出现表明,美国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这样的基本问题的 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行为主义统治美国心理学长达四十年之久,其影响是根深 蒂固的,而认知心理学则反对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行为 主义主张研究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而不管内部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则把 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内部心理过程。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强调严格的实验室方 法,排斥一切主观经验的报告;认知心理学则既重视实验室实验,也重视主观经 验的报告。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改变外部条件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揭示知识 结构的辅助手段。 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它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 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由于它们 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认知心理学 不仅要把认识过程统一起来,而且要把普通心理学各个领域统一起来,也就是要 用认知观点研究和说明情绪、动机、个性等方面 教学是群体的社会活动,又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是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统一的过 程。人的心理是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教学过程的,不仅有认知因素的参与而且有各 种非认知因素的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统一活动是 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正是在活动中发生着客体向主观映 象的转化;同样也在活动中,主观映象转化为活动的客观产物。活动使主体与客
中的过程。内化即外部活动借助于言语而转化为在头脑中进行的内部活动。因此, 他认为,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组织和再组织的 过程。新知识必须与已有知识进行整合,才能形成新结构。所以,维果斯基实质 上是一个建构主义者,他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 (5)对维果斯基理论的评价 维果斯基与皮亚杰理论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皮亚杰倾向于将发展看作是儿童本身 自然的成长,不太重视社会与教育因素的功能;而维果斯基则是特别强调文化社 会的影响。因此,力倡教育具有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积极作用。维果斯基的理论 对于学校教育的最重要启示是:最佳的教学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因此,应重 视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潜力,而不仅仅局限于他的实际发展水平之内,这一观点 在原则上对传统学校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但是,在教学中,如何确定学生 的最近发展区?班级教学如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此类实际问 题,维果斯基的理论并没有提供确切地答案,只能由教师凭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 对学生的了解而作出主观判断。 3.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认知心理学是 50 年代中期在美国和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研究领域,70 年代成为美国和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 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在认知心理学中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研究途径。当前以信息加工观点研 究认知过程是其主流。所以,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 这种观点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它包括感觉 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 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 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 式相互联系着。信息加工观点提出的基本问题是:信息加工通过哪些阶段?人类 心理中信息是以什么形式表示的? 认知心理学的出现表明,美国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这样的基本问题的 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行为主义统治美国心理学长达四十年之久,其影响是根深 蒂固的,而认知心理学则反对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行为 主义主张研究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而不管内部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则把 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内部心理过程。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强调严格的实验室方 法,排斥一切主观经验的报告;认知心理学则既重视实验室实验,也重视主观经 验的报告。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改变外部条件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揭示知识 结构的辅助手段。 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它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 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现象。由于它们 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认知心理学 不仅要把认识过程统一起来,而且要把普通心理学各个领域统一起来,也就是要 用认知观点研究和说明情绪、动机、个性等方面。 教学是群体的社会活动,又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是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统一的过 程。人的心理是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教学过程的,不仅有认知因素的参与而且有各 种非认知因素的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统一活动是 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正是在活动中发生着客体向主观映 象的转化;同样也在活动中,主观映象转化为活动的客观产物。活动使主体与客
体、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 情绪、思维方式等等,不是由教师以灌输、转移、赠送的方式给学生的,而是学 生靠自己的活动、自己的劳动获得的。在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范围大体上有四个 方面:感知的、操作的、表达的、思维的。应当充分地、积极地运用这一切活动, 以促进发展。组织得好的教学活动,能对大脑产生最佳刺激,改善大脑的物质状 态,并能影响身体的其他生理机能发展。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不主张将人格发展的动力归结为本能,而是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 认为人格发展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 阶段面临不同的心理危机,发展的过程就是化解发展危机的过程。所谓“发展危 机”,是指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一方面个体从环境中获得满足,另一方 面又不得不接受环境的要求和限制,于是个体在社会适应上出现一种困难,这种 心理困难就是“发展危机”。按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面临的不同发展危机, 他将个体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如果能顺利解决危机,就会发展良好的个性特点 相反则对个性的健康发展造成障碍。 (1)信任对怀疑(0~1.5岁)。这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头几个月,婴儿开始探索 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信任对怀疑,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 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 怀疑和不安。这一阶段相当于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阶段的早期,他们刚刚开始 意识到他们与周围世界是独立的,并开始意识到物体的守恒性。 (2)自主对羞怯(1.5~3岁)。这一阶段中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 倾向,他们能凭自己的力量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他们渴望自主,也开始认识到自 我照料的责任感。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 圈子,儿童开始追求出于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人的 角色,并因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验一种愉快的情绪。本阶段 的危机就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 禁止的活动。 4)勤奋感对自卑感(6、7岁~12岁)。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开始 体会到持之以恒的能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本阶段的儿童 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他们力求保持一总平衡,从而 形成一种压力。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 的成功经验,助长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 (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大体相当于少年期和青春 初期。此时个体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角色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 种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能力、信念、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如果个体 在这一时期把这些方面很好的整合起来,他所想的和所做的与他的角色概念相符 合,个体便获得了较好的角色同一性。同一性危机是指由于内心斗争而导致未能 在本时期获得同一性。良好的教育建议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接受同一性。 (6)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这一时期相当于青年晚期,此时,个体如 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密感。个体愿 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交往,并保持一种长期的友好关系,学会与他人分享而不计
体、主观与客观、内部与外部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 情绪、思维方式等等,不是由教师以灌输、转移、赠送的方式给学生的,而是学 生靠自己的活动、自己的劳动获得的。在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范围大体上有四个 方面:感知的、操作的、表达的、思维的。应当充分地、积极地运用这一切活动, 以促进发展。组织得好的教学活动,能对大脑产生最佳刺激,改善大脑的物质状 态,并能影响身体的其他生理机能发展。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不主张将人格发展的动力归结为本能,而是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 认为人格发展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 阶段面临不同的心理危机,发展的过程就是化解发展危机的过程。所谓“发展危 机”,是指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一方面个体从环境中获得满足,另一方 面又不得不接受环境的要求和限制,于是个体在社会适应上出现一种困难,这种 心理困难就是“发展危机”。按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面临的不同发展危机, 他将个体的发展分为 8 个阶段,如果能顺利解决危机,就会发展良好的个性特点, 相反则对个性的健康发展造成障碍。 (1)信任对怀疑(0~1.5 岁)。这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头几个月,婴儿开始探索 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信任对怀疑,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 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 怀疑和不安。这一阶段相当于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阶段的早期,他们刚刚开始 意识到他们与周围世界是独立的,并开始意识到物体的守恒性。 (2)自主对羞怯(1.5~3 岁)。这一阶段中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 倾向,他们能凭自己的力量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他们渴望自主,也开始认识到自 我照料的责任感。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 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 圈子,儿童开始追求出于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人的 角色,并因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验一种愉快的情绪。本阶段 的危机就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 禁止的活动。 (4)勤奋感对自卑感(6、7 岁~12 岁)。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开始 体会到持之以恒的能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本阶段的儿童 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他们力求保持一总平衡,从而 形成一种压力。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 的成功经验,助长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 (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岁)。这一阶段大体相当于少年期和青春 初期。此时个体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角色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 一种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能力、信念、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如果个体 在这一时期把这些方面很好的整合起来,他所想的和所做的与他的角色概念相符 合,个体便获得了较好的角色同一性。同一性危机是指由于内心斗争而导致未能 在本时期获得同一性。良好的教育建议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接受同一性。 (6)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 岁)。这一时期相当于青年晚期,此时,个体如 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密感。个体愿 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交往,并保持一种长期的友好关系,学会与他人分享而不计
较回报。如果害怕被他人占有和不愿与人分享便会陷入孤独中 (7)繁殖对停滞(30~60岁)。本时期包括中年期和壮年期,不仅包括人的繁 衍后代,而且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基本能力或特征。本阶段个体面临 抚养下一代的任务,并把下一代看作自己能力的延伸。发展顺利的个体表现为家 庭美满,富有创造力;反之则陷入自我专注,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与舒适,对他人 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致于颓废消极。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本阶段相当于老年期,这一阶段,个 体的发展受前几阶段发展的影响极大,如果个体在前几个阶段发展顺利,则在这 时期巩固自己的自我感觉并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 个体获得了自我完满感;相反,没有获得完满感的个体将陷入绝望,并因而害怕 死亡。 埃里克森理论解释了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充满危机的过程,个体的自我需求与社会 规范之间往往存在冲突,因此,教育应该培养个体应对危机且提升自我发展的能 力。同时,它还提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发展的助力,也可能成为 发展的阻力,因此,教师及父母应该考虑每个儿童的生活经验及心理需求的不同, 施以适宜的教育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批判了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道德教育哲学和以洛克为代表的文化 传递论的道德教育哲学的两种错误,即价值相对论错误和自然主义谬误之后,在 其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的若干假设之上,建构了其道德发展的晢学。并从其道 德发展的哲学,尤其是元伦理学的假设出发,以其深刻的理性思考和丰富的实证 研究,确立了其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对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完善作 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现代道德教育复兴运动中最著名的人物",对美国乃至世 界的学校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柯尔伯格以皮亚杰的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九个道德两难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服 从法律、规则或者权威的要求与人的主观需要和利益的矛盾。他吧道德判断发展 概括为以下六个阶段: 阶段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即认为道德行为是建立在服从规则与权威 的基础上,尊重有权威的人,仅仅是怕成法而已。 阶段2:朴素的欢乐主义和工具主义道德定向阶段。即把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 看作是正当的行为,或把正当的行为看作是满足需要的手段。 阶段3: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即开始注意维护良好关系的道德品质,具有赞 同和乐于助人的倾向。在评价他人时,开始考虑到他的意向。 阶段4: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即把履行义务和尊重权威看 作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阶段5:契约和守法的道德定向阶段。即认识到遵守共同规定的道德准则与要求 是每个人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尽管认识是抽象的,有时候是不公正的,但一般能 履行义务 阶段6:道德心(良心)或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即能以道德心(良心)来指导 行为,而且能遵循合乎逻辑的道德选择原则(公正的原则,互相对换的原则,人 权平等的原则,尊重个人尊严的原则),由个人正确的内部理想来控制自己的道 德行为。如果个人的道德行为不符合自己的道德理想,就会产生自我谴责的内疚 感 柯尔伯格认为,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年龄阶段的人都不能排除在这六个道德发展
较回报。如果害怕被他人占有和不愿与人分享便会陷入孤独中。 (7)繁殖对停滞(30~60 岁)。本时期包括中年期和壮年期,不仅包括人的繁 衍后代,而且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基本能力或特征。本阶段个体面临 抚养下一代的任务,并把下一代看作自己能力的延伸。发展顺利的个体表现为家 庭美满,富有创造力;反之则陷入自我专注,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与舒适,对他人 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致于颓废消极。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 岁以后)。本阶段相当于老年期,这一阶段,个 体的发展受前几阶段发展的影响极大,如果个体在前几个阶段发展顺利,则在这 一时期巩固自己的自我感觉并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 个体获得了自我完满感;相反,没有获得完满感的个体将陷入绝望,并因而害怕 死亡。 埃里克森理论解释了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充满危机的过程,个体的自我需求与社会 规范之间往往存在冲突,因此,教育应该培养个体应对危机且提升自我发展的能 力。同时,它还提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发展的助力,也可能成为 发展的阻力,因此,教师及父母应该考虑每个儿童的生活经验及心理需求的不同, 施以适宜的教育。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柯尔伯格批判了以卢梭为代表的浪漫主义道德教育哲学和以洛克为代表的文化 传递论的道德教育哲学的两种错误,即价值相对论错误和自然主义谬误之后,在 其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的若干假设之上,建构了其道德发展的哲学。并从其道 德发展的哲学,尤其是元伦理学的假设出发,以其深刻的理性思考和丰富的实证 研究,确立了其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对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完善作 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现代道德教育复兴运动中最著名的人物",对美国乃至世 界的学校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柯尔伯格以皮亚杰的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九个道德两难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服 从法律、规则或者权威的要求与人的主观需要和利益的矛盾。他吧道德判断发展 概括为以下六个阶段: 阶段 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即认为道德行为是建立在服从规则与权威 的基础上,尊重有权威的人,仅仅是怕成法而已。 阶段 2:朴素的欢乐主义和工具主义道德定向阶段。即把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 看作是正当的行为,或把正当的行为看作是满足需要的手段。 阶段 3: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即开始注意维护良好关系的道德品质,具有赞 同和乐于助人的倾向。在评价他人时,开始考虑到他的意向。 阶段 4: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即把履行义务和尊重权威看 作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阶段 5:契约和守法的道德定向阶段。即认识到遵守共同规定的道德准则与要求 是每个人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尽管认识是抽象的,有时候是不公正的,但一般能 履行义务。 阶段 6:道德心(良心)或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即能以道德心(良心)来指导 行为,而且能遵循合乎逻辑的道德选择原则(公正的原则,互相对换的原则,人 权平等的原则,尊重个人尊严的原则),由个人正确的内部理想来控制自己的道 德行为。如果个人的道德行为不符合自己的道德理想,就会产生自我谴责的内疚 感。 柯尔伯格认为,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年龄阶段的人都不能排除在这六个道德发展
阶段之外。他还指出,道德品质是随着智慧阶段的发展而逐渐地向高一级水平发 展的。但是,智慧发展并不是道德发展的充分条件,道德行为是由原则的行为。 因此,为了使学生的道德得到良好的发展,首先必须了解处在某个阶段的个体的 作用。教师一旦能在学生个体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唤起他们的道德冲突和不确定 性,并驱使他们去寻找新的、不同的解决方法,就能推动其道德发展。 3.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人格( Personality)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的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 经常出现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兴趣、爱好、信念、性格、气质、 能力等。而健全人格是指对世界抱开放的态度,乐于学习,不断吸收新经验;以 正面的态度看待他人,人际关系融洽,有团队精神;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过去、现 在和将来,有现实而高尚的生活目标;以正面的态度看待困难与挫折,有良好的 情绪状态。总之,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世界、他人、自己、现在和未来以及困难和 挫折,是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幸福的进取者。 人格从来不能够脱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的人际关系,人格是重复的人际情 境的相对持久的模式,重复的人际情境是一个人生活的特性。人的生存除需要自 然环境外还需要社会文化环境,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在与他人 的互动中,文化的某些成分内涵于人格中。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人的任何活动与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环境就是 文化生态,文化与人格交互作用。教育环境是开展人格教育的重要资源,校园的 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属于学校的人文环境,或称校园环境的软件,应有它过硬 的一面。学校的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 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的“人 格ˆ所在,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优化教育环境是学生人格发展的 前提,融合着时代精神和校长的办学理念。 优良的校风是一所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 校精神的象征。它不仅体现学校的特色、风格和学校领导的办学指导思想,同时 也反映时代精神和地域历史文化积蕴。它的巨大同化力和约束力,强大的凝聚力 和感染力是任何物质力量无法替代的。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师生生命发展、情谊交流的载体,也是人格教 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重要的生命经历。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 学校生活最基本的内容,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对教师 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 感受与态度,是其专业水平和生命价值的体现。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认 知方面的发展,还应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诚然,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学生 的认识发展,但是,我们不应把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弃之不顾,或者完全依附于 认知教育。正是课堂教学的隐性价值影响着师生的人格发展和完善。情感、意志、 合作能力、行为习惯、交往意识与能力等等每一项,都应既有与认知活动相关的 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独立的内容和价值,这些综合起来,才构成了学生生命的整 体发展。学生人格的最基本品质是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意识,课堂教学的成败 在于是否能养成学生的这些品质 性格品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学校德育的题中之义,而优化性格心理结 构又是优良品质塑造的关键所在。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应充分考 虑品德的心理结构、形成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自信心、责任心、竞争心、友谊感、 独立性、自制力等等都是优良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学校应以做人教育为基础
阶段之外。他还指出,道德品质是随着智慧阶段的发展而逐渐地向高一级水平发 展的。但是,智慧发展并不是道德发展的充分条件,道德行为是由原则的行为。 因此,为了使学生的道德得到良好的发展,首先必须了解处在某个阶段的个体的 作用。教师一旦能在学生个体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唤起他们的道德冲突和不确定 性,并驱使他们去寻找新的、不同的解决方法,就能推动其道德发展。 3.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人格(Personality)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的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 经常出现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兴趣、爱好、信念、性格、气质、 能力等。而健全人格是指对世界抱开放的态度,乐于学习,不断吸收新经验;以 正面的态度看待他人,人际关系融洽,有团队精神;以正面的态度看待过去、现 在和将来,有现实而高尚的生活目标;以正面的态度看待困难与挫折,有良好的 情绪状态。总之,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世界、他人、自己、现在和未来以及困难和 挫折,是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幸福的进取者。 人格从来不能够脱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的人际关系,人格是重复的人际情 境的相对持久的模式,重复的人际情境是一个人生活的特性。人的生存除需要自 然环境外还需要社会文化环境,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在与他人 的互动中,文化的某些成分内涵于人格中。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人的任何活动与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环境就是 文化生态,文化与人格交互作用。教育环境是开展人格教育的重要资源,校园的 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属于学校的人文环境,或称校园环境的软件,应有它过硬 的一面。学校的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 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学校的“人 格”所在,对学生人格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优化教育环境是学生人格发展的 前提,融合着时代精神和校长的办学理念。 优良的校风是一所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 校精神的象征。它不仅体现学校的特色、风格和学校领导的办学指导思想,同时 也反映时代精神和地域历史文化积蕴。它的巨大同化力和约束力,强大的凝聚力 和感染力是任何物质力量无法替代的。 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更是师生生命发展、情谊交流的载体,也是人格教 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重要的生命经历。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 学校生活最基本的内容,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对教师 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 感受与态度,是其专业水平和生命价值的体现。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认 知方面的发展,还应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诚然,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学生 的认识发展,但是,我们不应把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弃之不顾,或者完全依附于 认知教育。正是课堂教学的隐性价值影响着师生的人格发展和完善。情感、意志、 合作能力、行为习惯、交往意识与能力等等每一项,都应既有与认知活动相关的 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独立的内容和价值,这些综合起来,才构成了学生生命的整 体发展。学生人格的最基本品质是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意识,课堂教学的成败 在于是否能养成学生的这些品质。 性格品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学校德育的题中之义,而优化性格心理结 构又是优良品质塑造的关键所在。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应充分考 虑品德的心理结构、形成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自信心、责任心、竞争心、友谊感、 独立性、自制力等等都是优良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学校应以做人教育为基础
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人格完善教育为目标,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努力建设健 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适应能力和文明习惯,养成具 有民族正气、个人志气、集体风气的健康集体和健全个体 (四)、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智能差异与教育 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智力水平的差异、智力类型的差异和表现 早晚的差异。 智力在发展水平上有很大差异。智力水平在全体人口中呈正态分布,即智力极高 和极低的人占少数,大多数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 智力在类型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有些学生长于记忆,有些学生长于推理。 智力在表现早晚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有早有晚 2.人格差异与教育 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多种调查研究都证明,成功 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 格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3.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 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其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 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的习惯性特征。它具有持久性和一致性的特点 4.性别差异与教育 男、女生在智力的某些方面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但这种差异不是固定的、直线式 的,它随着年龄增长和智力活动的内容而发展变化。男、女生在性格方面也存在 定的差异。 总而言之,教师要克服单一模式教学的思想,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共性,也 要考虑学生的个性,注意因材施教。 三、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一)、学习的一般概述 1.学习的基本含义 关于学习的一般定义是: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 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或者,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 比较持久的变化。阐述如下: 第一,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引起的。这种经验不仅包括外部环境刺激以及个体 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包括个体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 第二,只有当个体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了行为上的变化,才能认为学习发生了。 但有时这种变化未必立即见诸行为,而只是导致了行为潜能上的变化或者 说思维上持久的变化,也可视为发生了学习。 第三,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行为发生了变化就意味着学习的发生,只有当行为的 变化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导致的,才能视为学习 第四,学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是人类具有的,动物也存在学习;不仅包括 知识、技能的学习,也指态度、行为准则的学习,也包括从出生一直持续 终身的日常生活中的学习。 2.学习的分类体系 (1)学习主体分类;
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人格完善教育为目标,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努力建设健 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适应能力和文明习惯,养成具 有民族正气、个人志气、集体风气的健康集体和健全个体。 (四)、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1.智能差异与教育 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智力水平的差异、智力类型的差异和表现 早晚的差异。 智力在发展水平上有很大差异。智力水平在全体人口中呈正态分布,即智力极高 和极低的人占少数,大多数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 智力在类型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有些学生长于记忆,有些学生长于推理。 智力在表现早晚上也存在一定差异,有早有晚。 2.人格差异与教育 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多种调查研究都证明,成功 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 格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3.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 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其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 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的习惯性特征。它具有持久性和一致性的特点。 4.性别差异与教育 男、女生在智力的某些方面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但这种差异不是固定的、直线式 的,它随着年龄增长和智力活动的内容而发展变化。男、女生在性格方面也存在 一定的差异。 总而言之,教师要克服单一模式教学的思想,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共性,也 要考虑学生的个性,注意因材施教。 三、 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一)、学习的一般概述 1.学习的基本含义 关于学习的一般定义是: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 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或者,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 比较持久的变化。阐述如下: 第一,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引起的。这种经验不仅包括外部环境刺激以及个体 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包括个体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 第二,只有当个体在经验的作用下发生了行为上的变化,才能认为学习发生了。 但有时这种变化未必立即见诸行为,而只是导致了行为潜能上的变化或者 说思维上持久的变化,也可视为发生了学习。 第三,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行为发生了变化就意味着学习的发生,只有当行为的 变化是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所导致的,才能视为学习。 第四,学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不仅是人类具有的,动物也存在学习;不仅包括 知识、技能的学习,也指态度、行为准则的学习,也包括从出生一直持续 终身的日常生活中的学习。 2.学习的分类体系 (1)学习主体分类;
(2)学习水平分类; 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 信号学习:即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某种反应。其过程是:刺激 强化一刺激 刺激一反应学习(S-R的学习):即操作性条件作用,与经典性条件作用不同 其过程是:情景一反应一强化。即先有情景,作出反应动作,然后得到强化。 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一反应的联合。 言语联想学习:也是一系列刺激一反应的联合,但它是由言语单位所联结的连锁 化 辨别学习:即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 概念学习: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会对一类刺激作出同样的反应,也就是对事物 的抽象特征的反应 规则的学习:规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联合。规则学习即了解两个或两个以 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解决问题的学习:即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所学规则去解决问题。 (3)学习性质分类 (4)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将人类学习分成五类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 态度。这五类学习代表了个体所获得的所有学习结果。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的差 异是由于学习结果的类型及其学习条件不同 言语信息言语信息就是学习者学会陈述事实或观点的能力。它主要有3个方面 的作用,一是掌握言语知识,这是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职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 容;二是学习其他能力类型的先决条件,无论智慧技能的学习还是认知策略、态度 这些类型的学习都是在言语信息的背景中发生的;三是思维的工具。 智慧技能个体学会使用符号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的能力,就是智慧技能。它回 答是“知如何”的问题,其典型形式是规则。智慧技能是人类习得性能中最重要 的一种,也是人们“受教育”的实质意义所在。智慧技能还可以分为若干个亚类 辨别概念规则问题解决(高级规则)。每一种智慧技能的学习都以前面较简单的技 能为先决条件。通过学习迁移个体便从每一种新习得的智慧技能中增添了智慧 的潜能 认知策略加涅又从认识技能中分化出一种特殊的技能,这便是认知策略。认知 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控制注意、学习、记忆、思考等行为的内在组织技能。当然, 认知策略同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有关。它并不指向于具体的外部内容但也不能离 开一些具体的知识来加以学习和应用。因为认知策略“不可能在真空中操练”。 加涅认为如何促成认知策略的改善从而使每位学习者“发挥其潜能”,乃是教育 面临的挑战之 动作技能在整个学校教育中个体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学习各种各样的动作技 能,以及含有动作技能的工具 操作程序。动作技能最显著的特征是可以通 过练习而改进。但这种练习不适用于智慧技能、信息和态度等性能的学习。 态度除了作为行为基础的性能之外学习还会导致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 态的建立。这种学习结果,就是态度。态度的学习和改变对每一种教育计划都非 常重要。态度以多种多样的方式被习得,其中最可靠的方式就是模仿。而行为选 择后的成功体验对学习者的态度常常有直接的积极影响 补充: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可测性。认为制定教
(2)学习水平分类; 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 信号学习:即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某种反应。其过程是:刺激 -强化-刺激。 刺激-反应学习(S-R 的学习):即操作性条件作用,与经典性条件作用不同, 其过程是:情景-反应-强化。即先有情景,作出反应动作,然后得到强化。 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 言语联想学习:也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但它是由言语单位所联结的连锁 化。 辨别学习:即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 概念学习: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会对一类刺激作出同样的反应,也就是对事物 的抽象特征的反应。 规则的学习:规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联合。规则学习即了解两个或两个以 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解决问题的学习:即在各种情况下,使用所学规则去解决问题。 (3)学习性质分类; (4)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将人类学习分成五类,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 态度。这五类学习代表了个体所获得的所有学习结果。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的差 异是由于学习结果的类型及其学习条件不同。 言语信息 言语信息就是学习者学会陈述事实或观点的能力。它主要有 3 个方面 的作用,一是掌握言语知识,这是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职业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 容;二是学习其他能力类型的先决条件,无论智慧技能的学习,还是认知策略、态度 这些类型的学习,都是在言语信息的背景中发生的;三是思维的工具。 智慧技能 个体学会使用符号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的能力,就是智慧技能。它回 答是“知如何”的问题,其典型形式是规则。智慧技能是人类习得性能中最重要 的一种,也是人们“受教育”的实质意义所在。智慧技能还可以分为若干个亚类, 辨别概念规则问题解决(高级规则)。每一种智慧技能的学习,都以前面较简单的技 能为先决条件。通过学习迁移,个体便从每一种新习得的智慧技能中增添了智慧 的潜能。 认知策略 加涅又从认识技能中分化出一种特殊的技能,这便是认知策略。认知 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控制注意、学习、记忆、思考等行为的内在组织技能。当然, 认知策略同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有关。它并不指向于具体的外部内容,但也不能离 开一些具体的知识来加以学习和应用。因为认知策略“不可能在真空中操练”。 加涅认为,如何促成认知策略的改善,从而使每位学习者“发挥其潜能”,乃是教育 面临的挑战之一。 动作技能 在整个学校教育中,个体在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学习各种各样的动作技 能,以及含有动作技能的工具———操作程序。动作技能最显著的特征是可以通 过练习而改进。但这种练习不适用于智慧技能、信息和态度等性能的学习。 态度 除了作为行为基础的性能之外,学习还会导致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 态的建立。这种学习结果,就是态度。态度的学习和改变对每一种教育计划都非 常重要。态度以多种多样的方式被习得,其中最可靠的方式就是模仿。而行为选 择后的成功体验对学习者的态度常常有直接的积极影响。 补充: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可测性。认为制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