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 目录 【1】寻求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1 【16】公务员诚信不仅仅是“私事”23 【2】由食品安全看老百姓的生存状态2 【17】加快“针对医院”的改革24 【3】问责制3 【18】国家能源问题24 【4】房价控制问题5 【19】环境保护问题28 【5】稳定房价有关问题的探讨6 【20】教育医疗乱收费问题28 【6】加强经济适用房管理实现住房公平7【21】资源能源问题29 【7】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8 【22】商业贿赂问题29 【8】垃圾短信有关问题的探讨9 【23】解决就业问题措施的探讨30 【9】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24】医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30 对策10 【25】建设节约型社会31 【10】实现持续协调发展意义重大12 【26】“商业化、市场化”的医疗卫生体制 【1l】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3 改革“不成功”33 【12】知识产权有关问题的探讨18 【27】如何构建节约型社会34 【13】关于政府诚信问题的探索20 【28】“带血的煤”不能再挖下去了37 【14】关于治理霸王条款问题的探讨21 【29】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38 【15】建设新农村不可急于求成22 寻求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食品安全令人心焦!为了对付这一顽疾,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多个政府部门连 续多年英勇战斗,立下汗马之功,却至今无法抵御“不安全食物”的进攻。以至于近日有报 道称:十个“婆婆”管不妤老百姓一顿饭,人大代表掰着手指头点了“农业、质监、卫生、 工商、商业、药监、城管、出入境检验检疫……”近十个部门的不是。想想不由得悲从中来。 好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重点继续抓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 安全的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温总理此番言语,让老百姓心头一热。解决食品安全问 题,其实就是规范市场秩序问题。这方面一要责之于政府,二是有赖于市场的力量。先说政 府之责,在过往的多头管理体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莫过于部门之间争利和扯皮,换句话说, 就是各部门之间职能界定不清造成效率低下。如何解决,钟南山有一建议可供参考:扩大食 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职权,让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上发挥更大作用。美国人是这样做了 而且做得出色,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学习呢?之所以强调解决职能交叉问题,原因还在于 行政问责的需要。职能界定不清,表面上大家都在管,实际上谁都没管好。追求最大的私益 和最小的责任,成为某些执法人员心照不宣的“定律”,这极大地伤害了政府监管能力。而 一旦启动官员问责,却难以厘清问谁之责。结果必是一笔“糊涂账”,给无良奸商可乘之机, 损害了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如果以为单靠政府加强打击就万事大吉,那未免太天
1 2008 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 目 录 【1】寻求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1 【2】由食品安全看老百姓的生存状态 2 【3】问责制 3 【4】房价控制问题 5 【5】稳定房价有关问题的探讨 6 【6】加强经济适用房管理实现住房公平 7 【7】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 8 【8】垃圾短信有关问题的探讨 9 【9】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 对策 10 【10】实现持续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12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3 【12】知识产权有关问题的探讨 18 【13】关于政府诚信问题的探索 20 【14】关于治理霸王条款问题的探讨 21 【15】建设新农村不可急于求成 22 【16】公务员诚信不仅仅是“私事”23 【17】加快“针对医院”的改革 24 【18】国家能源问题 24 【19】环境保护问题 28 【20】教育医疗乱收费问题 28 【21】资源能源问题 29 【22】商业贿赂问题 29 【23】解决就业问题措施的探讨 30 【24】医疗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 30 【25】建设节约型社会 31 【26】“商业化、市场化”的医疗卫生体制 改革“不成功”33 【27】如何构建节约型社会 34 【28】“带血的煤”不能再挖下去了 37 【29】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38 寻求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食品安全令人心焦!为了对付这一顽疾,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多个政府部门连 续多年英勇战斗,立下汗马之功,却至今无法抵御“不安全食物”的进攻。以至于近日有报 道称:十个“婆婆”管不好老百姓一顿饭,人大代表掰着手指头点了“农业、质监、卫生、 工商、商业、药监、城管、出入境检验检疫……”近十个部门的不是。想想不由得悲从中来。 好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重点继续抓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 安全的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温总理此番言语,让老百姓心头一热。解决食品安全问 题,其实就是规范市场秩序问题。这方面一要责之于政府,二是有赖于市场的力量。先说政 府之责,在过往的多头管理体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莫过于部门之间争利和扯皮,换句话说, 就是各部门之间职能界定不清造成效率低下。如何解决,钟南山有一建议可供参考:扩大食 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职权,让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上发挥更大作用。美国人是这样做了, 而且做得出色,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好好学习呢?之所以强调解决职能交叉问题,原因还在于 行政问责的需要。职能界定不清,表面上大家都在管,实际上谁都没管好。追求最大的私益 和最小的责任,成为某些执法人员心照不宣的“定律”,这极大地伤害了政府监管能力。而 一旦启动官员问责,却难以厘清问谁之责。结果必是一笔“糊涂账”,给无良奸商可乘之机, 损害了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如果以为单靠政府加强打击就万事大吉,那未免太天
真了,也是“政府全能”的旧式思维。因此,在政府监管之外,还必须寻求市场力量配合, 让政府与市场有效协调。这个市场力量既包括由厂商组成的行业协会,也包括消费者权益保 护协会在内。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行业协会可起自律作用,将不法厂家清出“江湖”,让政 府事半功倍。然而,在过往的经验中,当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时,行业协会的呼吁和谴责之声 总是付诸阙如。相反,收钱评比满天飞,给市场秩序添乱。因此,对行业协会的发育和改造 成为必要。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它一方面保护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也在制约厂家的 侵权行为。在香港,消费者协会点到哪个商家无良,这个商家就注定要倒霉。但在我们周围, 由于维权机构的不到位,消费者经常要做“沉默的羔羊”,这自然无助于食品市场的净化 从短期看,政府大力打击不法行为,可望迅速净化食品市场:但从长效机制看,还需要行会 协会和消费者维权组织的配合,否则,胜利的成果又将很快被摧毁,食品市场秩序又将陷入 治乱的反复之中。 【2】由食品安全看老百姓的生存状态 受“苏丹红事件”影响,人们不禁会有这种疑问:到底我们能放心吃什么?还有哪些产 品存在安全问题?不只是食品安全,住房问题、交通安全等困扰一直挥之不去,我们不只是 要一个说法,更需要一个健全的保障制度来保障我们的安全 从英国食品标准署向消费者发出了相关警告,到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食品中 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只要使用普通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就能够准确完成检测,其中间一个 多月时间内发生了什么?肯德基门庭冷落,其供应商百胜餐饮集团也成为众矢之的,在掀起 的食品安全风暴中也披露了“乐之”的生产厂商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采用双重标 准,侵犯了中国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和其他方面的安全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 被告知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是具有食用过含有“苏丹红一号” 的两款产品的证据,这个需要持有肯德基的发票或收据:二是有经过医学鉴定的损害事实, 证明损害可能是由“苏丹红一号”造成的。但是,由于国内目前大多数消费者都没有索要和 保留消费凭证的习惯,肯德基餐厅也不主动将小票给顾客,同时因为“苏丹红一号”对人体 的损害是有一定潜伏期的,不可能今天吃了,明天去医院就能检查出来。虽然我们还可以请 求法院判决肯德基承担违约责任,因为消费者购买肯德基的产品之时,就和肯德基形成了服 务合同的关系,如果产品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损害的“苏丹红一号”,那就应该承担违约责 任。相对于“侵权损害赔偿之诉”,“违约责任之诉”的举证容易一些,只需提供肯德基 的发票或收据就行了。但是,即使是这样,对于我们消费者也还是很难的。 消费者作为弱势群体,其生存状态时刻都有受到威胁的可能,那我们究竞该如何要求得到安 全方面的相关保障?如何保护自己?今天是“苏丹红一号”,那明天呢? 一直以来,人们对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动物检疫及兽药残留的警惕性总是很高的。可是据査, 我国1995年施行的《食品卫生法》仅对104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肉等45种食品中 规定了允许的残留量,而国际食品法典则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农药
2 真了,也是“政府全能”的旧式思维。因此,在政府监管之外,还必须寻求市场力量配合, 让政府与市场有效协调。这个市场力量既包括由厂商组成的行业协会,也包括消费者权益保 护协会在内。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行业协会可起自律作用,将不法厂家清出“江湖”,让政 府事半功倍。然而,在过往的经验中,当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时,行业协会的呼吁和谴责之声 总是付诸阙如。相反,收钱评比满天飞,给市场秩序添乱。因此,对行业协会的发育和改造 成为必要。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它一方面保护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也在制约厂家的 侵权行为。在香港,消费者协会点到哪个商家无良,这个商家就注定要倒霉。但在我们周围, 由于维权机构的不到位,消费者经常要做“沉默的羔羊”,这自然无助于食品市场的净化。 从短期看,政府大力打击不法行为,可望迅速净化食品市场;但从长效机制看,还需要行会 协会和消费者维权组织的配合,否则,胜利的成果又将很快被摧毁,食品市场秩序又将陷入 治乱的反复之中。 【2】由食品安全看老百姓的生存状态 受“苏丹红事件”影响,人们不禁会有这种疑问:到底我们能放心吃什么?还有哪些产 品存在安全问题?不只是食品安全,住房问题、交通安全等困扰一直挥之不去,我们不只是 要一个说法,更需要一个健全的保障制度来保障我们的安全。 从英国食品标准署向消费者发出了相关警告,到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食品中 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只要使用普通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就能够准确完成检测,其中间一个 多月时间内发生了什么?肯德基门庭冷落,其供应商百胜餐饮集团也成为众矢之的,在掀起 的食品安全风暴中也披露了“乐之”的生产厂商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采用双重标 准,侵犯了中国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和其他方面的安全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 被告知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是具有食用过含有“苏丹红一号” 的两款产品的证据,这个需要持有肯德基的发票或收据;二是有经过医学鉴定的损害事实, 证明损害可能是由“苏丹红一号”造成的。但是,由于国内目前大多数消费者都没有索要和 保留消费凭证的习惯,肯德基餐厅也不主动将小票给顾客,同时因为“苏丹红一号”对人体 的损害是有一定潜伏期的,不可能今天吃了,明天去医院就能检查出来。虽然我们还可以请 求法院判决肯德基承担违约责任,因为消费者购买肯德基的产品之时,就和肯德基形成了服 务合同的关系,如果产品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损害的“苏丹红一号”,那就应该承担违约责 任。相对于“ 侵权损害赔偿之诉”,“违约责任之诉”的举证容易一些,只需提供肯德基 的发票或收据就行了。但是,即使是这样,对于我们消费者也还是很难的。 消费者作为弱势群体,其生存状态时刻都有受到威胁的可能,那我们究竟该如何要求得到安 全方面的相关保障?如何保护自己?今天是“苏丹红一号”,那明天呢? 一直以来,人们对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动物检疫及兽药残留的警惕性总是很高的。可是据查, 我国 1995 年施行的《食品卫生法》仅对 104 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肉等 45 种食品中 规定了允许的残留量,而国际食品法典则对 176 种农药在 375 种食品中规定了 2439 条农药
残留标准。这又说明什么呢?在商家眼里利益为先,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的利益又该由谁 或者由怎样的制度或措施来提供保障呢?如果民间利益和商家既得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协 调,前景将是不容乐观的。 “苏丹红一号”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食品安全标准交叉问题和检测漏洞。国 家标准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其实我国很早就具备了检测“苏丹红”的设备和技术能 力,但由于缺乏专门检测标准,相关机构在食品检测中没有对是否含有“苏丹红一号”项目 进行检测。没有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检测方面的漏洞这就滋生了非法生产经营的温床。 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不是仅仅靠个人愿望就能够达到正常的满意状态的 食品安全问题如此,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住房问题、物业管理问题、交通问题、超速标准等 等案例也是比比皆是。作为生存的个人,我们的愿望是美好的,我们的力量也是渺小的,作 为生存着的群体,我们仍然不够强大,我们不能一直为自己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重视而庆幸, 因为仍然没有人或机构来承担责任。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也不愿意自己的安全受到一而再 再而三的威胁,所以,我们不能等待,所以,我们呼吁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呼吁老百姓都 站出来,呼吁商家考虑到理应更有前景的未来! 【3】问责制 问责制是对政府的违法行为及其后果都必须和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 、现象(问题及原因 失职渎职,致使发生重大政治事件、重大安全事故:责任意识淡薄,虚报、瞒报、迟报 重大突发事件造成不良影响或工作损失;在重大事件面前,未按有关规定和上级要求及时、 有效地处理,造成严重后果或损失;工作效率低下,执行不力,致使政令不畅;执法不严 监督不力,造成严重不良政治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指使、暗示下属部门或人员滥用职权 徇私舞弊的;违反法定程序,盲目决策,造成严重政治影响或重大经济损失,随意安排使用 财政资金或造成国有资产浪费甚至流失,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机关效率 低下、服务质量差、工作态度生硬的:在招商引资活动中不讲诚信、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不进 行招投标的,等等 二、问责制意义 首先,问责制的实行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决心。依法执政、建 设法治国家,是我们党提出的基本治国方略。依法行政、建设可问责政府,是对各级政府的 基本要求 其次,问责制的实行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决心 再次,问责制的实行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决心 、建立问责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问责主体。实行问责制,明确问责主体即由谁来问责至关重要。问责主体应该 是那些被问责干部的授权组织和管理组织
3 残留标准。这又说明什么呢?在商家眼里利益为先,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的利益又该由谁 或者由怎样的制度或措施来提供保障呢?如果民间利益和商家既得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协 调,前景将是不容乐观的。 “苏丹红一号”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食品安全标准交叉问题和检测漏洞。国 家标准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其实我国很早就具备了检测“苏丹红”的设备和技术能 力,但由于缺乏专门检测标准,相关机构在食品检测中没有对是否含有“苏丹红一号”项目 进行检测。没有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检测方面的漏洞这就滋生了非法生产经营的温床。 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不是仅仅靠个人愿望就能够达到正常的满意状态的。 食品安全问题如此,其他方面的问题,如住房问题、物业管理问题、交通问题、超速标准等 等案例也是比比皆是。作为生存的个人,我们的愿望是美好的,我们的力量也是渺小的,作 为生存着的群体,我们仍然不够强大,我们不能一直为自己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重视而庆幸, 因为仍然没有人或机构来承担责任。世上没有后悔药,我们也不愿意自己的安全受到一而再、 再而三的威胁,所以,我们不能等待,所以,我们呼吁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呼吁老百姓都 站出来,呼吁商家考虑到理应更有前景的未来! 【3】问责制 问责制是对政府的违法行为及其后果都必须和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 一、现象(问题及原因) 失职渎职,致使发生重大政治事件、重大安全事故;责任意识淡薄,虚报、瞒报、迟报 重大突发事件造成不良影响或工作损失;在重大事件面前,未按有关规定和上级要求及时、 有效地处理,造成严重后果或损失;工作效率低下,执行不力,致使政令不畅;执法不严、 监督不力,造成严重不良政治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指使、暗示下属部门或人员滥用职权、 徇私舞弊的;违反法定程序,盲目决策,造成严重政治影响或重大经济损失,随意安排使用 财政资金或造成国有资产浪费甚至流失,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机关效率 低下、服务质量差、工作态度生硬的;在招商引资活动中不讲诚信、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不进 行招投标的,等等。 二、问责制意义 首先,问责制的实行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决心。依法执政、建 设法治国家,是我们党提出的基本治国方略。依法行政、建设可问责政府,是对各级政府的 基本要求。 其次,问责制的实行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决心。 再次,问责制的实行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决心。 三、建立问责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问责主体。实行问责制,明确问责主体即由谁来问责至关重要。问责主体应该 是那些被问责干部的授权组织和管理组织
问责对象,是指不履行或者不能正确履行职责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无论是故意还 是过失,只要是因为不履行或者不能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领导干部,都应 该受到问责 3、问责的情形。明确界定问责对象所负责任的情形,是制定和实行问责制的主要内容 对此,各级各地党政机关都应针对自身具体情况予以明确规定。一般来讲,问责情形应主要 包括以下方面:失职渎职,致使发生重大政治事件、重大安全事故的;责任意识淡薄,虚报、 瞒报、迟报重大突发事件造成不良影响或工作损失的:在重大事件面前,未按有关规定和上 级要求及时、有效地处理,造成严重后果或损失的;工作效率低下,执行不力,致使政令不 畅的:执法不严、监督不力,造成严重不良政治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指使、暗示下属部 门或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违反法定程序,盲目决策,造成严重政治影响或重大经济 损失的,包括随意安排使用财政资金或造成国有资产浪费甚至流失,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发生 严重质量问题的:机关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工作态度生硬的:在招商引资活动中不讲诚 信、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不进行招投标的,等等 4、问责方式。问责方式,是指对被问责干部的处理方式。只有明确问责方式,才能确 保有责干部受到应有的处理。问责方式应主要包括:无责,免责,责令责任人作出书面检查 取消责任人当年评优评先资格,通报批评,诫勉,警告,记过,使责任人停职检查,令责任 人引咎辞职,责令责任人辞职,免职,以及其他党纪政纪处分。违纪违法要移交执纪执法机 关处理。在问责制度中,不仅要规定问责方式,还要明确什么样的情形和行为应受到何种处 理,也就是要明确规定责任情形和行为与问责方式的对应关系 5、问责程序。问责程序的规范性、可操作性,是实行问责制的保障。问责制是组织同 体监督和异体监督的有机结合。一方面,问责制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群众、舆论等外部监督 的作用.只要社会有议论、群众有反映、媒体有报道,问责主体都可以据此实施问责:另一 方面,问责制又必须考虑到组织监督、特别是上级组织监督独特的权威性。这样,问责由何 人或何类何级组织根据何种情况提出,遵循什么样的程序进行问责,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实 行的问责制,主要是同体监督,是组织系统内部对成员的问责。而有效的、真正的问责制, 必须充分发挥异体问责的作用,特别是公民、法人、新闻媒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问 责制不仅要规定问责主体应根据同级或上级组织的要求提出问责,还要规定问责主体须根据 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检举、控告、投诉以及新闻媒体曝光提出问责:不仅要具体规定 群众、机构、团体、人大、政协等可通过什么方式、什么程序提起质询、促动问责,而且还 要规定责任干部对群众、机构等提起的质询必须有怎样的回应,由什么样的机构来监督干部 必须做出回应,必须在什么场合、通过什么渠道来进行回应等。只有这样,问责制才能真正 落到实处 四、建立问责制措施 真正科学的问责制的实行,不仅需要有规范的制度规定作保证,而且需要配套制度的强 有力支持。同时,还需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群众、社会组织、媒体等积极 参与的政治热情。建立问责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 2、问责对象,是指不履行或者不能正确履行职责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无论是故意还 是过失,只要是因为不履行或者不能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领导干部,都应 该受到问责。 3、问责的情形。明确界定问责对象所负责任的情形,是制定和实行问责制的主要内容。 对此,各级各地党政机关都应针对自身具体情况予以明确规定。一般来讲,问责情形应主要 包括以下方面:失职渎职,致使发生重大政治事件、重大安全事故的;责任意识淡薄,虚报、 瞒报、迟报重大突发事件造成不良影响或工作损失的;在重大事件面前,未按有关规定和上 级要求及时、有效地处理,造成严重后果或损失的;工作效率低下,执行不力,致使政令不 畅的;执法不严、监督不力,造成严重不良政治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指使、暗示下属部 门或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违反法定程序,盲目决策,造成严重政治影响或重大经济 损失的,包括随意安排使用财政资金或造成国有资产浪费甚至流失,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发生 严重质量问题的;机关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工作态度生硬的;在招商引资活动中不讲诚 信、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不进行招投标的,等等。 4、问责方式。问责方式,是指对被问责干部的处理方式。只有明确问责方式,才能确 保有责干部受到应有的处理。问责方式应主要包括:无责,免责,责令责任人作出书面检查, 取消责任人当年评优评先资格,通报批评,诫勉,警告,记过,使责任人停职检查,令责任 人引咎辞职,责令责任人辞职,免职,以及其他党纪政纪处分。违纪违法要移交执纪执法机 关处理。在问责制度中,不仅要规定问责方式,还要明确什么样的情形和行为应受到何种处 理,也就是要明确规定责任情形和行为与问责方式的对应关系。 5、问责程序。问责程序的规范性、可操作性,是实行问责制的保障。问责制是组织同 体监督和异体监督的有机结合。一方面,问责制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群众、舆论等外部监督 的作用.只要社会有议论、群众有反映、媒体有报道,问责主体都可以据此实施问责;另一 方面,问责制又必须考虑到组织监督、特别是上级组织监督独特的权威性。这样,问责由何 人或何类何级组织根据何种情况提出,遵循什么样的程序进行问责,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实 行的问责制,主要是同体监督,是组织系统内部对成员的问责。而有效的、真正的问责制, 必须充分发挥异体问责的作用,特别是公民、法人、新闻媒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问 责制不仅要规定问责主体应根据同级或上级组织的要求提出问责,还要规定问责主体须根据 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检举、控告、投诉以及新闻媒体曝光提出问责;不仅要具体规定 群众、机构、团体、人大、政协等可通过什么方式、什么程序提起质询、促动问责,而且还 要规定责任干部对群众、机构等提起的质询必须有怎样的回应,由什么样的机构来监督干部 必须做出回应,必须在什么场合、通过什么渠道来进行回应等。只有这样,问责制才能真正 落到实处。 四、建立问责制措施 真正科学的问责制的实行,不仅需要有规范的制度规定作保证,而且需要配套制度的强 有力支持。同时,还需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群众、社会组织、媒体等积极 参与的政治热情。建立问责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9】政务信息公开,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媒体的报道权。问责制实行的一个重要 方面,是保证异体监督的畅通无阻。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检举、控 告、投诉以及新闻媒体曝光是启动问责程序的必要条件之一。要保证这一条 件的实现,就必须使政务信息公开,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媒体的报道权。制 定全国统一的《信息公开法》,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除涉及国家安全必须保密 的事项外,其他所有政务信息必须予以公开。出台保障媒体报道权的相关规 定,赋予新闻机构独立的新闻报道权和调查权,保证新闻宣传的客观性和公 正性,防止新闻媒体因受制于地方领导机关或个别领导干部,只报喜不报忧 甚至歪曲事实,提供虚假信息,欺骗组织,蒙蔽群众 第二,转变干部从政观念,形成新型政治文化氛围 第三,严格职责划分。科学问责制的前提,是在不同的部门与职位之间进行严格的职责 划分,合理地配置、划分权力和责任。问责必先明责,要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通过建立健 全各种责任制,对各类权力岗位应负的责任作出细致的规定,防止含糊不清。 第四,加强其他配套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 二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党代表大会制度,以此为突破口,扩大领导干部选举的范 围,将更多的领导干部纳入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范围,为问责制提供制度根基 三是建立健全舆论监督制度。 【4】房价控制问题 现象(问题及原因 政府对房价控制不力(部分地区投资和投机性购房需求增长过快):住房保障体系不健 全(个别地方中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不能得到应有保障):房价上涨过快(各种哄抬房 价,联手垄断房价,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等通过制造虚假信息哄抬房价,违反法律法规炒作 房价特别是期房价格等价格欺诈行为都比较严重):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供 应与需求脱节、户型超标和开放商暴利、销售环节上有漏洞、政策执行不到位) 二、概括剖析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对房地产市 场出现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其危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将直接影响 城镇居民改善住房条件,加重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负担,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增加了 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虽然目前有些问题还只是m局部性和结构性问题,但如不及时加以控 制或处理不当,不利于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并有可能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危害整个国 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影响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违背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 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对建立合理住宅供应体系, 实现城市规划布局调整,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等方面的作用。体
5 【29】 政务信息公开,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媒体的报道权。问责制实行的一个重要 方面,是保证异体监督的畅通无阻。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检举、控 告、投诉以及新闻媒体曝光是启动问责程序的必要条件之一。要保证这一条 件的实现,就必须使政务信息公开,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媒体的报道权。制 定全国统一的《信息公开法》,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除涉及国家安全必须保密 的事项外,其他所有政务信息必须予以公开。出台保障媒体报道权的相关规 定,赋予新闻机构独立的新闻报道权和调查权,保证新闻宣传的客观性和公 正性,防止新闻媒体因受制于地方领导机关或个别领导干部,只报喜不报忧, 甚至歪曲事实,提供虚假信息,欺骗组织,蒙蔽群众。 第二,转变干部从政观念,形成新型政治文化氛围。 第三,严格职责划分。科学问责制的前提,是在不同的部门与职位之间进行严格的职责 划分,合理地配置、划分权力和责任。问责必先明责,要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通过建立健 全各种责任制,对各类权力岗位应负的责任作出细致的规定,防止含糊不清。 第四,加强其他配套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 二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党代表大会制度,以此为突破口,扩大领导干部选举的范 围,将更多的领导干部纳入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范围,为问责制提供制度根基。 三是建立健全舆论监督制度。 【4】房价控制问题 一、现象(问题及原因) 政府对房价控制不力(部分地区投资和投机性购房需求增长过快);住房保障体系不健 全(个别地方中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不能得到应有保障);房价上涨过快(各种哄抬房 价,联手垄断房价,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等通过制造虚假信息哄抬房价,违反法律法规炒作 房价特别是期房价格等价格欺诈行为都比较严重);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供 应与需求脱节、户型超标和开放商暴利、销售环节上有漏洞、政策执行不到位) 二、概括剖析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对房地产市 场出现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其危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将直接影响 城镇居民改善住房条件,加重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负担,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增加了 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虽然目前有些问题还只是 m 局部性和结构性问题,但如不及时加以控 制或处理不当,不利于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并有可能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危害整个国 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影响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违背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 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对建立合理住宅供应体系, 实现城市规划布局调整,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等方面的作用。体
现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和保障性要求,大力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严格控制供应范 围和建设标准,促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健康发展是各级政府控制房价的重要举措。 三、措施对策 A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业的引导和调控。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 严格执行住房开发、销售有关政策,完善住房转让环节税收政策,有区别地适度调整信贷政 策,引导和调节住房需求: B科学确定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规模,加强土地使用监管,制止囤积土地行为 C进一步打击恶性炒房的投机行为,完善房地产业各项制度和法规,严格执法,强化房 地产投资的资产审计,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D各级政府认识上要到位。各地特别是城市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坚持以人为 本,把解决老百姓的安居问题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要把调整住房供应结 构、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纳入工作议事日程,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E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全面、及时、准确地 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F加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建设管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5】稳定房价有关问题的探讨 、意义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对房地产市 场出现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其危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将直接影响 城镇居民改善住房条件,加重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负担,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增加了 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虽然目前有些问题还只是局部性和结构性问题,但如不及时加以控制 或处理不当,不利于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并有可能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危害整个国民 经济的平稳运行,影响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违背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 二、问题及原因 政府对房价控制不力。部分地区投资和投机性购房需求增长过快,一些机构和个人用大 量银行贷款及私募资金进行短期炒作。 住房保障体系不健全。个别地方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不能得到应有保障, 房价上涨过快。各种哄抬房价,联手垄断房价,开发企业、中介机枃等通过制造虚假信 息哄抬房价,违反法律法规炒作房价特别是期房价格等价格欺诈行为都比较严重。 (一)、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更好地发挥房地产业对改进居民住房条件、拉动国民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因此,调控要坚持积极稳妥、把握力度的原则。既要积极采取措施, 尽快把房价上涨的势头控制住,又要防止措施不当而导致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同时,调控 工作要突出重点。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以及经济适用住房的供
6 现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和保障性要求,大力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严格控制供应范 围和建设标准,促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健康发展是各级政府控制房价的重要举措。 三、措施对策 A 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业的引导和调控。进一步发挥税收、信贷、土地政策的调节作用。 严格执行住房开发、销售有关政策,完善住房转让环节税收政策,有区别地适度调整信贷政 策,引导和调节住房需求; B 科学确定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规模,加强土地使用监管,制止囤积土地行为; C 进一步打击恶性炒房的投机行为,完善房地产业各项制度和法规,严格执法,强化房 地产投资的资产审计,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D 各级政府认识上要到位。各地特别是城市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坚持以人为 本,把解决老百姓的安居问题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要把调整住房供应结 构、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纳入工作议事日程,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E 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全面、及时、准确地 发布市场供求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F 加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建设管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5】稳定房价有关问题的探讨 一、意义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对房地产市 场出现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其危害。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将直接影响 城镇居民改善住房条件,加重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负担,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增加了 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虽然目前有些问题还只是局部性和结构性问题,但如不及时加以控制 或处理不当,不利于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并有可能演变为全局性问题,危害整个国民 经济的平稳运行,影响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违背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要求。 二、问题及原因 政府对房价控制不力。部分地区投资和投机性购房需求增长过快,一些机构和个人用大 量银行贷款及私募资金进行短期炒作。 住房保障体系不健全。个别地方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不能得到应有保障,。 房价上涨过快。各种哄抬房价,联手垄断房价,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等通过制造虚假信 息哄抬房价,违反法律法规炒作房价特别是期房价格等价格欺诈行为都比较严重。 三、措施 (一)、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更好地发挥房地产业对改进居民住房条件、拉动国民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因此,调控要坚持积极稳妥、把握力度的原则。既要积极采取措施, 尽快把房价上涨的势头控制住,又要防止措施不当而导致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同时,调控 工作要突出重点。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以及经济适用住房的供
另一方面,要重点围绕需求做好文章:要遏制投机性炒房,控制投资性购房,合理引导 住房消费。 加强市场监测,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全面监测房地产市场运行,给老百姓 创造一个透明有序的房地产市场。不断加强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各类房地产市场 的透明度,逐步形成反映房地产真实供求关系的房地产价格,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改善投 资结构, (三)、高度重视稳定住房价格。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稳定住房价格的责任;切实整顿 和规范市场秩序,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销售行为:加大打击、处罚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的力度 认真组织对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督促检査:建立房地产企业信用档案,违规、违法行为公开 予以曝光。对一些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从严处罚,并向 社会公布:正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需求 四)、积极贯彻调控住房供求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规划调控,改善住房供应结构 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严格土地管理: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政策,严格税收征管;加 强房地产信贷管理,防范金融风险;“明确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标准,合理引导住房建设 与消费: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大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控制被 动性住房需求。 【6】加强经济适用房管理实现住房公平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 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 对建立合理住宅供应体系,实现城市规划布局调整,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满足中低收入家庭 住房需求等方面的作用。体现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和保障性要求,大力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 设和管理,严格控制供应范围和建设标准,促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健康发展是各级政府控制 房价的重要举措。 经济适用房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 是供应与需求脱节。原因是:各地政府规划中的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没有明确地侧 算出需求量:之所以没有明确测算出需求量,是因为对购买者收入的界定标准不科学,经济 适用房的保证面过于宽泛 二是户型超标和开放商暴利问题。户型超标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房改之初,建设经济适 用房承担着一定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任务,因而建设标准限制不严。开放商暴利问 题的原因是:政府管理部门监管不严 三是销售环节上的漏洞。漏洞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开发商的“瞒”,即留下一定数量的 房号自己操纵;另一个是购房者的“骗”,即不符合条件的騙购经济适用房。开发商的 “瞒”,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初经济适用房放量供应,项目过多,由政府销售存在一定困难。 购房者的“骗”,其重要原因是:居民收入透明度不够。 四是“一房难求”、“别墅化”、“富人化”的现象突出
7 给;另一方面,要重点围绕需求做好文章:要遏制投机性炒房,控制投资性购房,合理引导 住房消费。 (二)、加强市场监测,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全面监测房地产市场运行,给老百姓 创造一个透明有序的房地产市场。不断加强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各类房地产市场 的透明度,逐步形成反映房地产真实供求关系的房地产价格,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改善投 资结构, (三)、高度重视稳定住房价格。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稳定住房价格的责任;切实整顿 和规范市场秩序,严肃查处违法违规销售行为;加大打击、处罚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的力度; 认真组织对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督促检查;建立房地产企业信用档案,违规、违法行为公开 予以曝光。对一些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从严处罚,并向 社会公布;正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需求。 (四)、积极贯彻调控住房供求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规划调控,改善住房供应结构; 加大土地供应调控力度,严格土地管理;调整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政策,严格税收征管;加 强房地产信贷管理,防范金融风险;“明确享受优惠政策普通住房标准,合理引导住房建设 与消费;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大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控制被 动性住房需求。 【6】加强经济适用房管理实现住房公平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 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 对建立合理住宅供应体系,实现城市规划布局调整,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满足中低收入家庭 住房需求等方面的作用。体现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性和保障性要求,大力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 设和管理,严格控制供应范围和建设标准,促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健康发展是各级政府控制 房价的重要举措。 经济适用房目前存在的问题(原因) 一是供应与需求脱节。原因是:各地政府规划中的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没有明确地侧 算出需求量;之所以没有明确测算出需求量,是因为对购买者收入的界定标准不科学,经济 适用房的保证面过于宽泛。 二是户型超标和开放商暴利问题。户型超标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房改之初,建设经济适 用房承担着一定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任务,因而建设标准限制不严。开放商暴利问 题的原因是:政府管理部门监管不严。 三是销售环节上的漏洞。漏洞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开发商的“瞒”,即留下一定数量的 房号自己操纵;另一个是购房者的“骗”,即不符合条件的骗购经济适用房。开发商的 “瞒”,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初经济适用房放量供应,项目过多,由政府销售存在一定困难。 购房者的“骗”,其重要原因是:居民收入透明度不够。 四是“一房难求”、“别墅化”、“富人化”的现象突出;
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怎么样) (1)在我国推行以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为重点的住房分类供应制度 (2)对经济适用房给予优惠政策,并理所当然地调控经济适用房的户型、房价和供应 对象 (3)大比重地建设与我国经济水平相适应得小户型、低造价住房。在今后十年内,各 城市年建设小户型、低造价住宅的比重,逐步达到占住宅总量的60%。为把计划落到实处, 城市政府每年要把小户型、低造价的建设计划,有计划地分解下达到每个待建的住宅小区。 同时制定法规,凡不按计划建设小户型、低造价住宅的房地产企业,要给予高额罚款,直至 取消营业执照的处罚 (4)有区别地运用税费的调节作用,使之充分产生鼓励小户型、低造价住宅,抑制大 户型、高造价住宅的作用 【7】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 近年来,我国在改革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 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向成熟迈进。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 有许多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必须进一步完善。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面广、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必须突 破体制障碍,拓展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保障各类劳动 者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力,迅速扩大社会保险基金规模,尽快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真正 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另一方面,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考虑到人们的现实需要, 社会保障在改革过程中要按照待遇水平划分出不同层次:基本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 政府统一组织:补充保险,在国家政策规范下由企业(单位)具体组织实施,鼓励有条件的企 业和单位为职工建立补充保险;个人储蓄性保险,由劳动者个人自愿参加:商业保险应成为 社会保险的补充,以满足经济条件较好的单位和人群的高层次保障需求 统一考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二 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促进就业 的积极劳动政策与向保障对象提供收入补偿的社会保障政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扩大 就业不仅可以缓解失业压力,也可以增强社会保障的物质力量,不断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又可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更宽泛的社会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和监督体系。一方面,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统一领导 和组织实施,建立起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行政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社会监督和 行政监督制度。推动社会保障社会化,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支付体系。建 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强制 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构
8 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怎么样) (1)在我国推行以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为重点的住房分类供应制度; (2)对经济适用房给予优惠政策,并理所当然地调控经济适用房的户型、房价和供应 对象; (3)大比重地建设与我国经济水平相适应得小户型、低造价住房。在今后十年内,各 城市年建设小户型、低造价住宅的比重,逐步达到占住宅总量的 60%。为把计划落到实处, 城市政府每年要把小户型、低造价的建设计划,有计划地分解下达到每个待建的住宅小区。 同时制定法规,凡不按计划建设小户型、低造价住宅的房地产企业,要给予高额罚款,直至 取消营业执照的处罚; (4)有区别地运用税费的调节作用,使之充分产生鼓励小户型、低造价住宅,抑制大 户型、高造价住宅的作用. 【7】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 近年来,我国在改革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 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向成熟迈进。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 有许多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必须进一步完善。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建立覆盖面广、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必须突 破体制障碍,拓展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建立全社会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保障各类劳动 者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力,迅速扩大社会保险基金规模,尽快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真正 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另一方面,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考虑到人们的现实需要, 社会保障在改革过程中要按照待遇水平划分出不同层次:基本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 政府统一组织;补充保险,在国家政策规范下由企业(单位)具体组织实施,鼓励有条件的企 业和单位为职工建立补充保险;个人储蓄性保险,由劳动者个人自愿参加;商业保险应成为 社会保险的补充,以满足经济条件较好的单位和人群的高层次保障需求。 统一考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二 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劳动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促进就业 的积极劳动政策与向保障对象提供收入补偿的社会保障政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扩大 就业不仅可以缓解失业压力,也可以增强社会保障的物质力量,不断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又可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更宽泛的社会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和监督体系。一方面,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统一领导 和组织实施,建立起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行政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社会监督和 行政监督制度。推动社会保障社会化,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支付体系。建 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强制 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构 成
推进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家庭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的主体地位。要采 取政府积极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要鼓励 有条件的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 建立、健全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与保障机制。由政府依据国家或地方权力机构颁布 的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制度、机制,由政府定期定额发放基本生存与发展费用 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即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 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 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8】垃圾短信有关问题的探讨 、垃圾短信的表现和危害: (一)、垃圾短信的表现 手机短信已经成为国人一种非常重要的通讯与娱乐工具,然而我们在享受拇指间便捷的 同时不得不随时面对“垃圾短信”的骚扰,短信立法已经成为热点问题 目前,“垃圾短信”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具有违法犯罪信息内容的短信,如办假 证、卖枪支等违法信息:第二,未经接受者同意的发布的具有广告性质的信息,如某某公司 通过短信推销其新产品或服务;第三,以具有骚扰、报复等性质的信息,如某人为报复某人 恶意进行短信骚扰。因此其危害性是非常之大的。 、垃圾短信的危害 (1)利用短信进行勒索、诈骗的违法犯罪的活动日渐猖獗(如以中奖、征婚、办证 敲诈等主要方式出现)。 (2)由于一些居心叵测、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短信传播不实消息和谣言,在群众中造成 大面积恐慌,搅得人心惶惶(如非典时期一些地方发生的药品、食品抢购风潮,就与短信中 某些虚假消息的迅速传播有关 (3)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它传播黄色信息,毒化社会风气 (4)境外少数敌对分子企图利用它编造、散布各种谣言,引发社会恐慌,破坏社会稳 三、垃圾短信产生的具体原因 第一,某些趣味低下的人传播黄色短信以取悦他人; 些不法分子利用短信诈取钱财 第三,一些人利令智昏,轻易相信各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第四,在特定环境中,人们容易听信空穴来风的谣言 第五,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立法不到位,相关部门的监管机制不健 全,社会主义道德观没有真正确立 四、治理垃圾短信的措施 1、加强立法。利用短信犯罪的案件不断增加,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 专门法规,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短信市场是最根本的解决途径
9 推进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家庭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的主体地位。要采 取政府积极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要鼓励 有条件的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 建立、健全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与保障机制。由政府依据国家或地方权力机构颁布 的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制度、机制,由政府定期定额发放基本生存与发展费用。 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即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 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 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8】垃圾短信有关问题的探讨 一、垃圾短信的表现和危害: (一)、垃圾短信的表现 手机短信已经成为国人一种非常重要的通讯与娱乐工具,然而我们在享受拇指间便捷的 同时不得不随时面对“垃圾短信”的骚扰,短信立法已经成为热点问题。 目前,“垃圾短信”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具有违法犯罪信息内容的短信,如办假 证、卖枪支等违法信息;第二,未经接受者同意的发布的具有广告性质的信息,如某某公司 通过短信推销其新产品或服务;第三,以具有骚扰、报复等性质的信息,如某人为报复某人 恶意进行短信骚扰。因此其危害性是非常之大的。 二、垃圾短信的危害 (1)利用短信进行勒索、诈骗的违法犯罪的活动日渐猖獗(如以中奖、征婚、办证、 敲诈等主要方式出现)。 (2)由于一些居心叵测、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短信传播不实消息和谣言,在群众中造成 大面积恐慌,搅得人心惶惶(如非典时期一些地方发生的药品、食品抢购风潮,就与短信中 某些虚假消息的迅速传播有关)。 (3)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它传播黄色信息,毒化社会风气; (4)境外少数敌对分子企图利用它编造、散布各种谣言,引发社会恐慌,破坏社会稳 定。 三、垃圾短信产生的具体原因 第一, 某些趣味低下的人传播黄色短信以取悦他人; 第二,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短信诈取钱财; 第三,一些人利令智昏,轻易相信各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第四, 在特定环境中,人们容易听信空穴来风的谣言; 第五,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立法不到位,相关部门的监管机制不健 全,社会主义道德观没有真正确立。 四、治理垃圾短信的措施 1、加强立法。利用短信犯罪的案件不断增加,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 专门法规,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短信市场是最根本的解决途径
2、加强监管力度。电信、网络公司要加强管理,明确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相互协调,共同监督。要加大技术投入,对短信息进行充分过滤,对涉及色情、人身攻击内 容的短信要立即删除,对情节恶劣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3、加强对公民道德素质的教育。引导公民自觉学习信息安全防面的知识,培养公众对 不良短信的免疫力,不要因贪图小利而上当受骗。公民要努力提高思想四肢,洁身自好,不 制造、不传播不良短信,有效地消除不良短信生存蔓延的空间。 【9】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政策导向与宏观调控 近些年来,我国从自身的发展和其他国家的经验中,已逐步认识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的关系,走上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轨道,建立了与自己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 展水平相适应、经济承受能力能允许的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和制度体系。如:把环境保护确 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把环保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 律、法规和标准;实施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认污染认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政策:“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目标責仼制度等一整套深化环境管理制度。这些政策制 度在我国80年代的环境保护与治理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未来20年中,随着经济的高 速发展,应进一步完善这些政策和制度,进一步强化这些政策对于保扩和治理环境的导向作 用 经济、能源与环増协调发展政策,是经济政策、能源政策、环境政策、技术政策在相同 目标下,将其综合优化的产物。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管理部门、能源管理部 门和环境管理部门,均应加强其宏观调控能力与作用,使经济、能源下环境协调发展政策, 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其最付款效益 (二)、增加并保持一定比例的环保投资是实现经济、能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必不 可少的条件 个国家环保投资占同期GNP的比例问题,是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一个 重要问题。比例大小与环境目标相关,是实现环境目标全部措施中最根本的一环,同时又是 制约环境目标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欠帐严重,如果 不及时提高环保投资的比例,不仅旧帐难清,新帐又欠,势必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 适当的增加并保持一定比例的环保投痪,是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经济、能源与 环境协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六五”时期我国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占同期GNP的 0.5%,“七五”时期提高到0.7%。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既考虑到实师2000年环保规 划目标的需要,又考虑到国家经济的承受能力,我们认为今后20年,我国环保投资额占同 期GNP的1%是比较合理的。按本课题预测,到2000年,10年累计GNP的1%为2930亿元 也就是说,这个比例的环保投资只能满足“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的最低目标(2000年 国家环保规划中实现这个目标所需环保投资为2600亿元)所需投资 在增加环保投资占GP比例的同时,还要继续疏通已有的资金渠道,开拓新的资金来源 比如,对治理污染贷款实生较低利率或采取一定的贴息补偿轻声环保项目实行免税以及采取
10 2、加强监管力度。电信、网络公司要加强管理,明确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相互协调,共同监督。要加大技术投入,对短信息进行充分过滤,对涉及色情、人身攻击内 容的短信要立即删除,对情节恶劣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3、加强对公民道德素质的教育。引导公民自觉学习信息安全防面的知识,培养公众对 不良短信的免疫力,不要因贪图小利而上当受骗。公民要努力提高思想四肢,洁身自好,不 制造、不传播不良短信,有效地消除不良短信生存蔓延的空间。 【9】加强环境保护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政策导向与宏观调控 近些年来,我国从自身的发展和其他国家的经验中,已逐步认识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的关系,走上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轨道,建立了与自己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 展水平相适应、经济承受能力能允许的环境保护战略、政策和制度体系。如:把环境保护确 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把环保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 律、法规和标准;实施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认污染认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政策;“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等一整套深化环境管理制度。这些政策制 度在我国 80 年代的环境保护与治理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未来 20 年中,随着经济的高 速发展,应进一步完善这些政策和制度,进一步强化这些政策对于保扩和治理环境的导向作 用。 经济、能源与环增协调发展政策,是经济政策、能源政策、环境政策、技术政策在相同 目标下,将其综合优化的产物。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管理部门、能源管理部 门和环境管理部门,均应加强其宏观调控能力与作用,使经济、能源下环境协调发展政策, 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其最付款效益。 (二)、增加并保持一定比例的环保投资是实现经济、能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必不 可少的条件 一个国家环保投资占同期 GNP 的比例问题,是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一个 重要问题。比例大小与环境目标相关,是实现环境目标全部措施中最根本的一环,同时又是 制约环境目标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欠帐严重,如果 不及时提高环保投资的比例,不仅旧帐难清,新帐又欠,势必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 适当的增加并保持一定比例的环保投痪,是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经济、能源与 环境协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六五”时期我国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占同期 GNP 的 0.5%,“七五”时期提高到 0.7%。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既考虑到实师 2000 年环保规 划目标的需要,又考虑到国家经济的承受能力,我们认为今后 20 年,我国环保投资额占同 期 GNP 的 1%是比较合理的。按本课题预测,到 2000 年,10 年累计 GNP 的 1%为 2930 亿元, 也就是说,这个比例的环保投资只能满足“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的最低目标(2000 年 国家环保规划中实现这个目标所需环保投资为 2600 亿元)所需投资。 在增加环保投资占 GNP 比例的同时,还要继续疏通已有的资金渠道,开拓新的资金来源。 比如,对治理污染贷款实生较低利率或采取一定的贴息补偿轻声环保项目实行免税以及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