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B.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 C.移民问题调查: D.自然资源量及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 3)公众参与 两种类型的公众:受拟建项目影响的公众个人或社会团体:没有直接受到拟 建项目的影响,但由于他们的特长,可能对潜在的环境影响的性质、范围、特点 拥有有关信息的公众。 4.生态现状评价 (1)评价要求: 1)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功能状况进行评价。 2)2级以上评价要在生态制图的基础上进行:3级评价必须配有土地利用现 状图等基本图件。 3)评价结果要应用一些数量指标、空间关系指标、程度指数等支撑。 (2)生态参数数值的汇总和整理 1)生态参数数值的来源:()野外调查;(b)室内化验分析:(c)定位或半定位 观测:(d)地图、航片、卫片;(e)从有关部门收集、统计和咨询。 2)数据的汇总和整理:可分为检查资料、统计分组、标准化处理和绘制图 表等步骤。 3)1级评价要建立项目数据库,内容包括调查和收集的相关资料和图件, 分析结果和报告。资料部分应包括水、气、噪声评价部分的监测及相关数据。 (3)生态制图与现场测试 1)生态制图:将生态学的研究结果用图的方式表达,是在收集的各种图件、 资料的基础上或应用遥感技木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完成的。 2)评价对图件的要求:()生态影响评价的图件需有正规比例的基础图件 和评价成果图件组成:(b)3级项目要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关键评价因子的评价 成果图:(c)2级项目要完成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分布图,资源分布图等基础 图件和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和预测成果图,上述图件要通过计算机完成并可以在 地理信息系统上显示;()1级项目除完成上述图件和达到上述要求以外,要用图 形、图象显示评价区域全方位的评价和预测成果。 3)评价对现场测试的要求:1级项目要进行评价区生物量实测,物种多样 性调查和生物群落异质状况调查:2、3级项目可以依据已有信息判断,或实测3 一5个点位予以验证。 (4)评价内容 1)从生态完整性的角度评价现状环境质量: 2)用可持续发展观点评价自然资源现状、发展趋势和承受干扰的能力; 3)生态评价的侧重点:植被破坏、荒漠化、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消失、自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