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三个团体就是教会,尽管它强调的是彼岸,但对于现实世界发生的影响。譬如罗马教 廷统治下各地教区制度的出现,却完完全全是超国家的。通过这次大整合,三大集团分别构 成了三种关系,一种是封建契约的关系,一种是社区间成员的合作关系,另外一种是教会管 理下以人类精神信仰为核心所缔结的超国家关系。第一次大整合,使得欧洲在罗马帝国崩溃 后逃出了对于自我的束缚,推动欧洲朝着一种不很精致的、军事性质的封建主义类型发展。 1400年前后,这种军事封建主义结构出现瓦解,又造成了黑死病以后欧洲的落后、愚昧 黑暗、痛苦,这就必然引发了欧洲历史上历时300年的第二次文明大整合的出现,这就是被 称之为欧洲文艺复兴的运动。这场运动将贵族文化、市民文化、古典文化、宫廷文化、原教 旨基督教文化和外来文化诸元素进行整合,引起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连锁反应。贵族文 化的奢侈和表现自己、市民文化的理性和戏剧性,以及希腊罗马世俗的古典文化的典雅和生 命呼唤,成为过渡时期人们激发活力的动因。英雄主义、浪漫主义、个性成长、诗性生活等 理念在各处都引起关注,使得封建的君主国的居民和基督教世界的信徒开始了对于人类本身 的崇拜。宫廷文化代表的是各种权力和利益,是很多阴谋和机会的发源地,对于经过长期的 分裂、战争的人们来说,成为解救苦难的精神象征。法国、英国的宫廷和意大利宫廷,都是 宫廷文化里特别重要的,当人文主义者运用民间文化对这些宫廷文化进行改造后,政治统治 就取代军事统治,使得朝廷成为未雨绸缪、抵御灾难的所在。在原教旨的基督教里,有一种 关于“神的法律”的传统,现在人文主义者把它运来建造人间天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大整合 都是不同元素之间的整合,中世纪的欧洲体制过于极端和粗糙,所以文艺复兴就要对其进行 改造,整合使得欧洲从濒临解体的危机之中得以再生,本身包含着一种体现在民间文化中的 新的精神种子,在其后的几百年中在欧洲历史中主动自觉的发芽和成长 最后,再谈一下未来地球上东、西文化之间互动、整合的可能性。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差 异很大,例如中国历来强调较多的秩序问题,西方则有过很长的秩序紊乱和非制度化时期, 至少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社会里就是如此。东方文化很富有人情味,常把道义看作高于利益: 西方文化则强调产权和利益,觉得家和办公室应当有一个明确的区分。传统社会中东方知识 分子很愿意去做隐士,诗人的哲学和精英的哲学,使他们对功名表现出极度的骄傲;西方人 则从来不愿意去做隐形人,他们提倡高峰体验,认为舍此之外无法完成自己的精神抱负。在 西方人看来,中国文化之中的“中庸”之道是高不可攀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西方 的极限体验,也未必不能从中发现某种积极的力量。东方文化习惯于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思 想,重内容而非重形式,说话行事都很含蓄:例如日本人读美国人的信和美国人读日本人的 信都感到很痛苦,因为日本人的信写得很含蓄,要读到最后才能知道他究竟是想要什么,而 美国人的信的开首语就是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求所以,日本人看美国人的信要从前面开始看 而美国人看日本人的信则要从后面看起。东方文化富有弹性,每分每秒都在整合,西方文化 则缺少弹性,常常是走了很长一段弯路后再回过头来进行文明的大整合。中国文化中有一种 悬念,而西方文化是到了现代才知道悬念是怎么回事。东方文化基本上是一种世俗文化,即 使有神的观念,也都是为了人的世俗利益而服务。中国文化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这些都是 四方人不很熟悉的。所以我们在探讨思维方式的时候,会感到东西方文明之间不仅仅是文明 表象的不同,而是在内部的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着差异。让我们把人类的这些宝贵文化财富整 理出来,在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和发展中建立正确的认识,以便在实践上更有效地去激活生命, 使我们人类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第三个团体就是教会,尽管它强调的是彼岸,但对于现实世界发生的影响。譬如罗马教 廷统治下各地教区制度的出现,却完完全全是超国家的。通过这次大整合,三大集团分别构 成了三种关系,一种是封建契约的关系,一种是社区间成员的合作关系,另外一种是教会管 理下以人类精神信仰为核心所缔结的超国家关系。第一次大整合,使得欧洲在罗马帝国崩溃 后逃出了对于自我的束缚,推动欧洲朝着一种不很精致的、军事性质的封建主义类型发展。 1400 年前后,这种军事封建主义结构出现瓦解,又造成了黑死病以后欧洲的落后、愚昧、 黑暗、痛苦,这就必然引发了欧洲历史上历时 300 年的第二次文明大整合的出现,这就是被 称之为欧洲文艺复兴的运动。这场运动将贵族文化、市民文化、古典文化、宫廷文化、原教 旨基督教文化和外来文化诸元素进行整合,引起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连锁反应。贵族文 化的奢侈和表现自己、市民文化的理性和戏剧性,以及希腊罗马世俗的古典文化的典雅和生 命呼唤,成为过渡时期人们激发活力的动因。英雄主义、浪漫主义、个性成长、诗性生活等 理念在各处都引起关注,使得封建的君主国的居民和基督教世界的信徒开始了对于人类本身 的崇拜。宫廷文化代表的是各种权力和利益,是很多阴谋和机会的发源地,对于经过长期的 分裂、战争的人们来说,成为解救苦难的精神象征。法国、英国的宫廷和意大利宫廷,都是 宫廷文化里特别重要的,当人文主义者运用民间文化对这些宫廷文化进行改造后,政治统治 就取代军事统治,使得朝廷成为未雨绸缪、抵御灾难的所在。在原教旨的基督教里,有一种 关于“神的法律”的传统,现在人文主义者把它运来建造人间天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大整合 都是不同元素之间的整合,中世纪的欧洲体制过于极端和粗糙,所以文艺复兴就要对其进行 改造,整合使得欧洲从濒临解体的危机之中得以再生,本身包含着一种体现在民间文化中的 新的精神种子,在其后的几百年中在欧洲历史中主动自觉的发芽和成长。 最后,再谈一下未来地球上东、西文化之间互动、整合的可能性。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差 异很大,例如中国历来强调较多的秩序问题,西方则有过很长的秩序紊乱和非制度化时期, 至少在长达千年的中世纪社会里就是如此。东方文化很富有人情味,常把道义看作高于利益; 西方文化则强调产权和利益,觉得家和办公室应当有一个明确的区分。传统社会中东方知识 分子很愿意去做隐士,诗人的哲学和精英的哲学,使他们对功名表现出极度的骄傲;西方人 则从来不愿意去做隐形人,他们提倡高峰体验,认为舍此之外无法完成自己的精神抱负。在 西方人看来,中国文化之中的“中庸”之道是高不可攀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西方 的极限体验,也未必不能从中发现某种积极的力量。东方文化习惯于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思 想,重内容而非重形式,说话行事都很含蓄;例如日本人读美国人的信和美国人读日本人的 信都感到很痛苦,因为日本人的信写得很含蓄,要读到最后才能知道他究竟是想要什么,而 美国人的信的开首语就是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求。所以,日本人看美国人的信要从前面开始看, 而美国人看日本人的信则要从后面看起。东方文化富有弹性,每分每秒都在整合,西方文化 则缺少弹性,常常是走了很长一段弯路后再回过头来进行文明的大整合。中国文化中有一种 悬念,而西方文化是到了现代才知道悬念是怎么回事。东方文化基本上是一种世俗文化,即 使有神的观念,也都是为了人的世俗利益而服务。中国文化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这些都是 四方人不很熟悉的。所以我们在探讨思维方式的时候,会感到东西方文明之间不仅仅是文明 表象的不同,而是在内部的思维方式方面存在着差异。让我们把人类的这些宝贵文化财富整 理出来,在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和发展中建立正确的认识,以便在实践上更有效地去激活生命, 使我们人类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