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菌则是显然不同,极易鉴别 (三)稻纹枯病 病原:无性阶段为: Rhizo tonia solani 有性阶段为: Pellicularia sasak 1.症状观察:取稻株观察稻株基部叶鞘上的病斑的形状、颜色(注意初期病斑的形状、颜色和中后期病斑的形状、颜色 菌丝团(将形成菌核)和暗褐色或土黄色的菌核?菌核呈何形状?仔细看,可否看到稻丛基部的株间有蛛丝状的菌丝体连接着? 的症状及何种颜色?稻穗有无发病?呈何状态?(请考虑:植株上部乃至穗部发病,意味着什么?) 2.病原鉴定:取人工培养的菌丝体制片镜检,观察菌丝有无颜色?菌丝分枝处是否缢缩?离分枝不远处有分隔否?再挑 的菌丝制片镜检,观察这种老熟菌丝性状如何分隔与前述菌丝有何不同?再取菌核在低倍镜下观察,表面呈何状态?剖视菌核 (四)水稻白叶枯 病原: xanthomonas oryzea p. oryzae(原名: xanthomonas oryzae) 1.症状观察 (1)普通症状:取新鲜病叶或蜡叶标本,观察病斑发生的部位,病斑的大小、性状和颜色。仔细观察病健交界处是否 如何?呈何颜色? (2)急性型症状:病叶上的病斑呈何形状?何种颜色?(与典型症状差别甚大,是何原因?) 2.病原鉴定:白叶枯病菌是一种细菌。鉴别所分离的细菌是否为白叶枯,要从培养性状、形态特征、染色反应、生 试验。这不是一两次实验所能完成的。较快速准确的鉴别手段是血清学反应和噬菌体测定。但血清学反应试验得预先准备白叶枯 白叶枯病菌的噬菌体。本实验只作以下白叶枯病菌的简易诊断 3.白叶枯病的简易诊断方法 首先进行症状的仔细观察,对有些症状不够经典,不易确诊的病叶可作如下简易诊断: (1)观察细菌喷菌现象:剪取可疑待检的病健交界处一小块。约2ⅷ*3π,放在载玻片的蒸馏水滴中,加盖玻片,静置 察,看小块的两端切口处有无细菌溢从维管束中溢出。如果有大量烟雾状的细菌从维管束中溢出,则证明是白叶枯病。(但请注」 用此法观察,也有细菌从维管束中溢出,因此,必须结合症状加以区分,水稻的自然枯黄叶用此法观察,没有细菌溢溢出,容易」 (2)保湿法:剪取供检验的可疑病叶的病健交界部一小段,长约1-2寸,分别插在培养皿中的洗净的湿沙中,然后加盖 小时以后,如果叶片上端的切口处有黄色混浊的露珠状菌脓,则证明是白叶枯病(注意点同上)。 (五)稻曲病 病原: Ustilaginoidea virens 分类地位 有性时期: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麦角菌科、绿核菌属(又名“拟黑粉菌属” 无性时期: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从梗孢目、瘤座孢科、绿核菌属 1.症状观察:取病穗观察病粒形状、大小、颜色,一个穗中有多少个病粒?包在谷粒外的块状物为何物?其上的墨绿色 色相同否?可分为几层?各为什么颜色?菌则是显然不同,极易鉴别。 (三)稻纹枯病 病原:无性阶段为:Rhizoctonia solani 有性阶段为:Pellicularia sasakii 1.症状观察:取稻株观察稻株基部叶鞘上的病斑的形状、颜色(注意初期病斑的形状、颜色和中后期病斑的形状、颜色有何区别?);病部是否附有白色戎状的 菌丝团(将形成菌核)和暗褐色或土黄色的菌核?菌核呈何形状?仔细看,可否看到稻丛基部的株间有蛛丝状的菌丝体连接着?最后,再看看稻株中、上部茎杆及叶片上 的症状及何种颜色?稻穗有无发病?呈何状态?(请考虑:植株上部乃至穗部发病,意味着什么?) 2.病原鉴定:取人工培养的菌丝体制片镜检,观察菌丝有无颜色?菌丝分枝处是否缢缩?离分枝不远处有分隔否?再挑取集结在一起即将形成菌核的菌丝体团上 的菌丝制片镜检,观察这种老熟菌丝性状如何分隔与前述菌丝有何不同?再取菌核在低倍镜下观察,表面呈何状态?剖视菌核,内外层颜色是否一致?呈何颜色? (四)水稻白叶枯 病原:Xanthomonas oryzea pv.oryzae (原名:Xanthomonas oryzae) 1.症状观察: (1)普通症状:取新鲜病叶或蜡叶标本,观察病斑发生的部位,病斑的大小、性状和颜色。仔细观察病健交界处是否清晰?呈何形状?病部有无菌胶?菌胶大小 如何?呈何颜色? (2)急性型症状:病叶上的病斑呈何形状?何种颜色?(与典型症状差别甚大,是何原因?) 2.病原鉴定:白叶枯病菌是一种细菌。鉴别所分离的细菌是否为白叶枯,要从培养性状、形态特征、染色反应、生理生化反应、接种试验等方面进行观察和 试验。这不是一两次实验所能完成的。较快速准确的鉴别手段是血清学反应和噬菌体测定。但血清学反应试验得预先准备白叶枯病菌的抗血清;噬菌体测定则需预先准备 白叶枯病菌的噬菌体。本实验只作以下白叶枯病菌的简易诊断。 3.白叶枯病的简易诊断方法 首先进行症状的仔细观察,对有些症状不够经典,不易确诊的病叶可作如下简易诊断: (1)观察细菌喷菌现象:剪取可疑待检的病健交界处一小块。约 2mm*3mm,放在载玻片的蒸馏水滴中,加盖玻片,静置 1-2 分钟,用手持扩大镜或低倍显微镜观 察,看小块的两端切口处有无细菌溢从维管束中溢出。如果有大量烟雾状的细菌从维管束中溢出,则证明是白叶枯病。(但请注意,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褐条病, 用此法观察,也有细菌从维管束中溢出,因此,必须结合症状加以区分,水稻的自然枯黄叶用此法观察,没有细菌溢溢出,容易鉴别。) (2)保湿法:剪取供检验的可疑病叶的病健交界部一小段,长约 1-2 寸,分别插在培养皿中的洗净的湿沙中,然后加盖一个大约适宜的烧杯,让其保湿,经 5-6 小时以后,如果叶片上端的切口处有黄色混浊的露珠状菌脓,则证明是白叶枯病(注意点同上)。 (五) 稻曲病 病原:Ustilaginodea virens 分类地位: 有性时期: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麦角菌科、绿核菌属(又名“拟黑粉菌属”); 无性时期: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从梗孢目、瘤座孢科、绿核菌属(拟黑粉菌属)。 1.症状观察:取病穗观察病粒形状、大小、颜色,一个穗中有多少个病粒?包在谷粒外的块状物为何物?其上的墨绿色粉末为何物?再观察病粒的剖面,内外颜 色相同否?可分为几层?各为什么颜色?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