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二、缓刑的适用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缓刑的适用,应具备以下条件: 1.对象条件。 缓刑的适用对象仅限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对适用缓刑 的犯罪分子并不关押,而是在社会上对其监督改造,所以缓刑只能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罪 分子。 2.实质条件。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实质条件。认定犯罪分 子是否不致再危害社会,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综合分析、全面考虑 犯罪情节通常包括动机是否卑鄙,手段是否恶劣,后果是否严重等等。悔罪表现一般是指 是否真诚认罪、决定悔过,是否如实交代自己罪行,是否检举、揭发同伙罪行,是否积极 退赃,是否主动减轻犯罪后果等等。 3.排除条件。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这是适用缓刑的排除条件。 三、缓刑考验期限 缓刑考验期限,是指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监督的期间限度 我国《刑法》第73条第1款、第2款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 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两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 是不能少于一年 我国《刑法》第73条第3款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所 谓“判决确定之日”,就是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判决确定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 抵缓刑考验期限。因为,缓刑考验期限不是刑期,不发生折抵的问题。 四、对缓刑犯的考察与处理 根据我国《刑法》第76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 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一)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应遵守的规定 根据《刑法》第75条的规定,考察的内容主要有: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二)缓刑犯的法律后果 根据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的不同表现,对其做出不同的处理:2 二 、 缓 刑的适用条 件 根据我国《刑法》第 72 条、第 74 条的规定,缓刑的适用,应具备以下条件: 1.对象条件。 缓刑的适用对象仅限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对适用缓刑 的犯罪分子并不关押,而是在社会上对其监督改造,所以缓刑只能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犯罪 分子。 2.实质条件。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实质条件。认定犯罪分 子是否不致再危害社会,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综合分析、全面考虑。 犯罪情节通常包括动机是否卑鄙,手段是否恶劣,后果是否严重等等。悔罪表现一般是指 是否真诚认罪、决定悔过,是否如实交代自己罪行,是否检举、揭发同伙罪行,是否积极 退赃,是否主动减轻犯罪后果等等。 3.排除条件。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这是适用缓刑的排除条件。 三 、 缓 刑考验期限 缓刑考验期限,是指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监督的期间限度。 我国《刑法》第 73 条第 1 款、第 2 款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 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两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 是不能少于一年。” 我国《刑法》第 73 条第 3 款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所 谓“判决确定之日”,就是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判决确定之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 抵缓刑考验期限。因为,缓刑考验期限不是刑期,不发生折抵的问题。 四 、 对 缓刑犯的考 察与处理 根据我国《刑法》第 76 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 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一)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内应遵守的规定 根据《刑法》第 75 条的规定,考察的内容主要有: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二)缓刑犯的法律后果 根据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的不同表现,对其做出不同的处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