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区域一体化的乌昌模式及启示 目前以多元 一体为基本特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我国己成为一种发展态势。珠三角、长 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较快,但西部省区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大多进展滞缓,其 面临的最大的矛盾就是利益之争。 乌昌(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区在一体化过程中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跨行 政风域设置乌昌党委,在行政区别沿有统一,不涉及两个行政区制的前提下,实现了财政统 一市场统 ,这一探索对于全国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乌昌党委对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做法和作用 乌昌一体化起初被称为乌昌经济一体化。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的首府,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吕吉回族自治州从东、西、北三面环抱乌鲁木齐市,经济总量在新疆排名第四,乌 地区GDP总量 3强,财政收入则占到 40%,可以说乌昌地区占尽新疆的天时 地利、人和。双方牵手更基于两区特殊的地理条件:这两个新疆的明珠近在“咫尺”,昌吉 州州府昌吉市距乌鲁木齐中心区仅35公里:昌吉州米泉市与乌鲁木齐市东山区仅“ 一情☑ 隔”,城区完全连成一片。乌吕经济一体化就是强强联合、共同发展乌吕经济。 乌昌一体化在实施当中独具特鱼的地方就是组建跨行政风域的乌昌尚委,并坚持在鸟昌 党委领导下,不断推动乌昌一体化向前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进区域协调的步伐004年1 月,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做出了在不涉及乌鲁木齐市、吕吉州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 首先组建中共乌鲁木齐昌吉党委,简称乌昌党委,但乌鲁木齐市委还依然存在,昌吉州党委 也依然存在。乌昌党委下设乌昌党委秘书处,作为乌昌党委的日常工作机构。 在乌吕党委领导下,乌吕两地实现了财政统一、规划统一、市场统一。2006年、200 年乌鲁木齐财政局和昌吉财政局合并成立了乌昌财政局。2008年7月,又做出了把乌鲁木 齐市和昌吉州的发展改革委员会、旅游局、规划局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环保局等五个局 全部合并的决定。同时,整个乌吕地区在通讯、交通、规划等方面实现统 些条管单位 (工商、税务、银行、土地等)也在合并之中,为乌昌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乌昌党委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有以下几点鲜明的特色: 第一,堂委的改治核心作用得到落实。在全国风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开成立联合委作 为统 指挥机构的先河 第二,实现经济利益的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最大的矛盾是利益之争,在乌昌党委的领导 下,乌鲁木齐市和吕吉州两个财政局合并成一个乌吕财政局,实现了乌吕财政的统一。财政 统一就意味若利益的统一,乌昌财政局直接面对乌吕两地1门个县、市、区,利益上整合到 了一 一。在乌昌党委的领导下,制定了乌昌“十一五”规划,乌鲁木齐市 和吕吉州共同实施这个 一体化的规划,避免了项目恶性竞争,重复建设。 第四,实现市场统一。将市场准入制度、招商引资政策、电价、水价等首先统一起来,对投 资方来说,到乌鲁木齐和吕吉州享受的政策、待遇是完全一样的。 第五,两地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乌吕一体化之后,很多以前解决不了 的问题迎刃而解。乌昌两地的通讯合在一块,统一收费,打破了通信瓶颈,使两地能够共同 享受通讯信息的 最好平 连接两地的乌昌大道由四车道改为八 ,两地之间四条公路的 收费站取消:等等。随着乌吕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老百姓能够得到的实惠会越来越多。 从2004年到现在,乌昌两地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从2007年到现在 两地财政收入增速由10%增长到50%。 区域一体化的乌昌模式及启示 目前以多元一体为基本特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我国已成为一种发展态势。珠三角、长 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较快,但西部省区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大多进展滞缓,其 面临的最大的矛盾就是利益之争。 乌昌(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区在一体化过程中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跨行 政区域设置乌昌党委,在行政区划没有统一,不涉及两个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实现了财政统 一、规划统一、市场统一。这一探索对于全国的区域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乌昌党委对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做法和作用 乌昌一体化起初被称为乌昌经济一体化。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的首府,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昌吉回族自治州从东、西、北三面环抱乌鲁木齐市,经济总量在新疆排名第四,乌昌 地区 GDP 总量占全疆的 1/3 强,财政收入则占到了 40%,可以说乌昌地区占尽新疆的天时、 地利、人和。双方牵手更基于两区特殊的地理条件:这两个新疆的明珠近在“咫尺”,昌吉 州州府昌吉市距乌鲁木齐中心区仅 35 公里;昌吉州米泉市与乌鲁木齐市东山区仅“一墙之 隔”,城区完全连成一片。乌昌经济一体化就是强强联合、共同发展乌昌经济。 乌昌一体化在实施当中独具特色的地方就是组建跨行政区域的乌昌党委,并坚持在乌昌 党委领导下,不断推动乌昌一体化向前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区域协调的步伐,2004 年 12 月,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做出了在不涉及乌鲁木齐市、昌吉州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 首先组建中共乌鲁木齐昌吉党委,简称乌昌党委,但乌鲁木齐市委还依然存在,昌吉州党委 也依然存在。乌昌党委下设乌昌党委秘书处,作为乌昌党委的日常工作机构。 在乌昌党委领导下,乌昌两地实现了财政统一、规划统一、市场统一。2006 年、2007 年乌鲁木齐财政局和昌吉财政局合并成立了乌昌财政局。2008 年 7 月,又做出了把乌鲁木 齐市和昌吉州的发展改革委员会、旅游局、规划局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环保局等五个局 全部合并的决定。同时,整个乌昌地区在通讯、交通、规划等方面实现统一。一些条管单位 (工商、税务、银行、土地等)也在合并之中,为乌昌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乌昌党委在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有以下几点鲜明的特色: 第一,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落实。在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开成立联合党委作 为统一指挥机构的先河。 第二,实现经济利益的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最大的矛盾是利益之争,在乌昌党委的领导 下,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两个财政局合并成一个乌昌财政局,实现了乌昌财政的统一。财政 统一就意味着利益的统一,乌昌财政局直接面对乌昌两地 17 个县、市、区,利益上整合到 了一起。 第三,实现规划统一。在乌昌党委的领导下,制定了乌昌“十一五”规划,乌鲁木齐市 和昌吉州共同实施这个一体化的规划,避免了项目恶性竞争,重复建设。 第四,实现市场统一。将市场准入制度、招商引资政策、电价、水价等首先统一起来,对投 资方来说,到乌鲁木齐和昌吉州享受的政策、待遇是完全一样的。 第五,两地群众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乌昌一体化之后,很多以前解决不了 的问题迎刃而解。乌昌两地的通讯合在一块,统一收费,打破了通信瓶颈,使两地能够共同 享受通讯信息的最好平台;连接两地的乌昌大道由四车道改为八车道,两地之间四条公路的 收费站取消;等等。随着乌昌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老百姓能够得到的实惠会越来越多。 从 2004 年到现在,乌昌两地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从 2007 年到现在 两地财政收入增速由 10%增长到 50%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