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到的是治理机制组合的异质性。也就是说,一些企业在治理机制的某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但在另方面又具有劣势。这些不同质的机制组合在一块,形成了一套异质治理机制。 在这种情形下,博弈论认为,任何满足E(Y)=E(V2)的交叉组合治理机制都可被认 为是企业抗衡市场竞争对手的一个合理纳什均衡机制。比如,当私有企业R=100%, 其对应的努力程度是X*(见图2-1);由于祖传的原因,该私有企业的经理能力b=0。 如果该企业是国有企业的竞争对手,给定市场竞争状态β和同样的资源配置机制y,则 国有企业在R=0的情形下的一个合理纳什均衡博弈机制选择是 Y2(a·,O*)=Y1(R=1,0=0) 2是国有企业绩效,H是私有企业绩效;a‘是国有企业设计的上岗激励机制,a越大 激励一努力曲线就越往右移,对于给定的a,国有企业经理相对应的努力程度是X, 见图(2-1)。另外,在给定α·的情形下,为了满足Y1=Y2,国有企业经理的聘选机 制必须改善到能够选一位能力至少不低于θ·的经理去抗衡高努力高投入的私有企业经 理所能取得的绩效。否则,国有企业的绩效Y2就会低于私有企业的绩效Y1,见图(2 2)。该图表明,经理能力越大,努力一绩效曲线就越向上偏移。这个例子说明,从 博弈论的观点看,只要一家企业改善了治理机制,那么另外一家也必须随之反应,改善 机制;否则,就会造成机制上的落后而导致竞争被动 另外,企业聘选机制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聘录好经理的概率。假如人的能力是正 态分布的,人的能力分布范围为(0,1),0代表最没有能力,1代表能力最强,则对 于自然人企业的经理能力期望值为 E(61)=√2z d6=05 由于自然人企业经理聘选机制不存在,经理能力为0或1的可能性都存在,所以经 理人员能力的期望值为0.5。相反,在任何产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里,由于聘选机制 的存在,使它排除了经理人员完全无能力的情况,所以经理人员的能力分布范围为(z, 1),0<κ<1,聘选机制越好,z越髙,这样聘任经理的实际能力与委托人所期望的经理 能力的方差就越小,能力期望值E(θ)也就越高,E(θ)>0.5,即图(2-3)中的正 态分布曲线右移并开口减小。 上述分析指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只有引入具有竞争优势的经理聘选机制, 才能求得具备提高企业绩效能力的好将材。同时上述分析还给我们一个启示一一从企业 治理考虑,一个最理想的企业应该具有: (1)上岗竞争激励很强,a高; (2)利润激励完善,R=1; (3)有竞争存在,B>0;11 到的是治理机制组合的异质性。也就是说,一些企业在治理机制的某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但在另方面又具有劣势。这些不同质的机制组合在一块,形成了一套异质治理机制。 在这种情形下,博弈论认为,任何满足 E(Y ) E(Y ) 1 = 2 的交叉组合治理机制都可被认 为是企业抗衡市场竞争对手的一个合理纳什均衡机制。比如,当私有企业 R =100%, 其对应的努力程度是 X*(见图 2-1);由于祖传的原因,该私有企业的经理能力  =0。 如果该企业是国有企业的竞争对手,给定市场竞争状态  和同样的资源配置机制  ,则 国有企业在 R =0 的情形下的一个合理纳什均衡博弈机制选择是 Y2(  *, *)=Y1(R=1,=0) Y2 是国有企业绩效,Y1 是私有企业绩效;  *是国有企业设计的上岗激励机制,  *越大, 激励-努力曲线就越往右移,对于给定的  *,国有企业经理相对应的努力程度是 X, 见图(2-1)。另外,在给定  *的情形下,为了满足 Y1=Y2,国有企业经理的聘选机 制必须改善到能够选一位能力至少不低于  *的经理去抗衡高努力高投入的私有企业经 理所能取得的绩效。否则,国有企业的绩效 Y2 就会低于私有企业的绩效 Y1,见图(2 -2)。该图表明,经理能力越大,努力-绩效曲线就越向上偏移。这个例子说明,从 博弈论的观点看,只要一家企业改善了治理机制,那么另外一家也必须随之反应,改善 机制;否则,就会造成机制上的落后而导致竞争被动。 另外,企业聘选机制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聘录好经理的概率。假如人的能力是正 态分布的,人的能力分布范围为(0,1),0 代表最没有能力,1 代表能力最强,则对 于自然人企业的经理能力期望值为 E( ) e d . ( . )       1 0 1 0 5 2 2 05 2 2 = =  − − 由于自然人企业经理聘选机制不存在,经理能力为 0 或 1 的可能性都存在,所以经 理人员能力的期望值为 0.5。相反,在任何产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里,由于聘选机制 的存在,使它排除了经理人员完全无能力的情况,所以经理人员的能力分布范围为(z, 1),0<z<1,聘选机制越好,z 越高,这样聘任经理的实际能力与委托人所期望的经理 能力的方差就越小,能力期望值 E(  )也就越高,E(  )>0.5,即图(2-3)中的正 态分布曲线右移并开口减小。 上述分析指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只有引入具有竞争优势的经理聘选机制, 才能求得具备提高企业绩效能力的好将材。同时上述分析还给我们一个启示--从企业 治理考虑,一个最理想的企业应该具有: (1)上岗竞争激励很强,  高; (2)利润激励完善, R =1; (3)有竞争存在 ,  > 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