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求有所不同 玉米种子一般在6—7℃时,可开始发芽,但发芽极为缓慢,容易受到土 壤中有害微生物的侵染而霉烂 到10-12℃时发芽较为适宜,25一35℃时发芽最快。为了做到既要早播 又不误农时,又要避免因过早播种引起烂种缺苗,土壤表层5-10cm温度稳 定在10一12℃时,作为春玉米播种的适宜时期 玉米出苗的快慢,在适宜的土壤水分和通气良好的情况下,主要受温度的 影响较大。据研究,一般在10-12℃时,播种后18-20天出苗;在15-18℃, 8-10天出苗;在20℃时5-6天就可以出苗。 玉米苗期遇到2一3℃的霜冻,幼苗就会受到伤害,但如及时加强管理, 植株在短期内恢复生长,对产量不致有显著的影响。 春玉米出苗后,幼苗随着温度上升而逐渐生长。当日平均温度达到18℃ 以上时,植株开始拔节,并以较快的速度生长。在一定范围内,温度愈髙生 长愈快。日本学者佐藤(1984)认为:玉米幼穗形成前每出生一片叶需65℃ 积温,幼穗形成后每出生一片叶需要90℃积温。 玉米抽雄、开花期要求日平均温度达26-27℃左右,此时是玉米一生中 要求温度较高的时期,在温度高于32-35℃、空气相对湿度接近30%的高温 干燥气候条件下,花粉(含60%的水分)常因迅速失水而干枯,同时花丝也 容易枯萎,因而常造成受精不完全,产生缺粒现象。及时灌水,进行人工辅 助授粉,可以减轻这种损失 玉米籽粒形成和灌浆期间,仍然要求有较高的温度,以促进同化作用。在 籽粒乳熟以后,要求温度逐渐降低,有利于营养物质向籽粒运转和积累。在 籽粒灌浆、成熟这段时期,要求日平均温度保持在20--24℃,如温度低于 16℃或超过25℃,会影响淀粉酶的活动,使养分的运转和积累不能正常进 行,造成结实不饱满。 玉米有时还发生“高温迫熟”现象,就是当玉米进入灌浆期后,遭受高温 影响,营养物质运转和积累受到阻碍,籽粒迅速失水,未进入完熟期就被迫 停止成熟,以致籽粒皱缩不饱满。千粒重降低,严重影响产量。玉米易受秋 霜危害,大多数品种遇到3℃的低温,即完全停止生长,影响成熟和产量 如遇到-3℃的低温,果穗未充分成熟而含水又高的籽粒会丧失发芽力。这 种籽粒不宜留作种用,贮存时也容易变坏。因此,在生长季节短的高寒山区 栽培玉米时,应注意这一问题。8 求有所不同。 玉米种子一般在 6—7℃时,可开始发芽,但发芽极为缓慢, 容易受到土 壤中有害微生物的侵染而霉烂。 到 10—12 ℃时发芽较为适宜,25—35℃时发芽最快。为了做到既要早播 又不误农时,又要避免因过早播种引起烂种缺苗,土壤表层 5—10cm 温度稳 定在 10 一 12℃时,作为春玉米播种的适宜时期。 玉米出苗的快慢,在适宜的土壤水分和通气良好的情况下,主要受温度的 影响较大。据研究,一般在 10—12 ℃时,播种后 18—20 天出苗;在 15—18 ℃, 8—10 天出苗;在 20 ℃时 5—6 天就可以出苗。 玉米苗期遇到 2—3 ℃的霜冻,幼苗就会受到伤害,但如及时加强管理, 植株在短期内恢复生长,对产量不致有显著的影响。 春玉米出苗后,幼苗随着温度上升而逐渐生长。当日平均温度达到 18 ℃ 以上时,植株开始拔节,并以较快的速度生长。在一定范围内,温度愈高生 长愈快。日本学者佐藤(1984)认为:玉米幼穗形成前每出生一片叶需 65℃ 积温,幼穗形成后每出生一片叶需要 90℃积温。 玉米抽雄、开花期要求日平均温度达 26—27 ℃左右,此时是玉米一生中 要求温度较高的时期,在温度高于 32—35 ℃、空气相对湿度接近 30%的高温 干燥气候条件下,花粉(含 60%的水分)常因迅速失水而干枯,同时花丝也 容易枯萎,因而常造成受精不完全,产生缺粒现象。及时灌水,进行人工辅 助授粉,可以减轻这种损失。 玉米籽粒形成和灌浆期间,仍然要求有较高的温度,以促进同化作用。在 籽粒乳熟以后,要求温度逐渐降低,有利于营养物质向籽粒运转和积累。在 籽粒灌浆、成熟这段时期,要求日平均温度保持在 20—24 ℃,如温度低于 16℃ 或超过 25 ℃,会影响淀粉酶的活动,使养分的运转和积累不能正常进 行,造成结实不饱满。 玉米有时还发生“高温迫熟”现象,就是当玉米进入灌浆期后,遭受高温 影响,营养物质运转和积累受到阻碍,籽粒迅速失水,未进入完熟期就被迫 停止成熟,以致籽粒皱缩不饱满。千粒重降低,严重影响产量。玉米易受秋 霜危害,大多数品种遇到 3 ℃的低温,即完全停止生长,影响成熟和产量。 如遇到–3 ℃的低温,果穗未充分成熟而含水又高的籽粒会丧失发芽力。这 种籽粒不宜留作种用,贮存时也容易变坏。因此,在生长季节短的高寒山区 栽培玉米时,应注意这一问题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