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非线性控制系统基本概念;常见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运动的影响:非线性系 统的设计 2.二级知识点 相平面法;描述函数法;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 3.三级知识点 继电特性:死区特性:饱和特性:间隙特性。 【学习重点】 1.相平面法 2.描述函数法 【学习难点】 1,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结合板书和PPT演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启发式、讨论式、案例 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 考,强化科学思维的训练。 2.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应用实例进行各知识点的讲解,充分运用实物、教具、模 型及多煤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穿插其中,做到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相互 促进的效果。 3.结合教学安排适当数量的讨论课、习题课。 五、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成绩由期末考核成绩,实验成绩和考勤成绩组成。 总成绩(100%)=期末考试成绩(80%)+课堂表现成绩(20%) 其中: 1.期末考试成绩 在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全部结束后,按照学校规定考试时间组织理论考试,分值 占总成绩的80%。 2.课堂表现成绩 理论课堂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开展在线测试、讨论分享、小组 讨论和抽查提问等多种方式,依据课堂活跃度进行记录评分,分值占20%。 —8— 非线性控制系统基本概念;常见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运动的影响;非线性系 统的设计。 2.二级知识点 相平面法;描述函数法;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 3.三级知识点 继电特性;死区特性;饱和特性;间隙特性。 【学习重点】 1. 相平面法 2. 描述函数法 【学习难点】 1. 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结合板书和 PPT 演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启发式、讨论式、案例 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 考,强化科学思维的训练。 2. 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应用实例进行各知识点的讲解,充分运用实物、教具、模 型及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实践教学穿插其中,做到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相互 促进的效果。 3. 结合教学安排适当数量的讨论课、习题课。 五、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成绩由期末考核成绩,实验成绩和考勤成绩组成。 总成绩(100%)=期末考试成绩(80%) + 课堂表现成绩(20%) 其中: 1.期末考试成绩 在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全部结束后,按照学校规定考试时间组织理论考试,分值 占总成绩的 80%。 2.课堂表现成绩 理论课堂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开展在线测试、讨论分享、小组 讨论和抽查提问等多种方式,依据课堂活跃度进行记录评分,分值占 2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