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3期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 机床业再度急剧发展。由于美国空军力促飞机制造业的发展,这带来了对机床大量的需求。美国政 府再一次成为该行业的最大客户。因为华盛顿是机床产业最大的主顾一美国国防部的所在地,美 国机床制造商协会便将其总部从克利夫兰搬迁到华盛顿市。① 而随着军事上对飞机的需求增大,到了1953年,美国军用飞机的吨位己经占到了93%,而民用 飞机的比重仅仅占7%。®此时,飞机的需求方最主要是政府部门,由军方制定技术规格,制造水平取 决于军方的要求,美国航空公司的负责人也相信,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军事的目标是飞机生产的首要 目标。这和以往的经济目标不同。飞机制造商的这种考虑正是体现了美国当时技术进步的政府规模 在极大扩展。因此,这些制造商更多地考虑飞机的性能而非降低成本。 四、集中的资助与技术瓶颈的突破 在军事威胁下,为了满足军事任务的需要,比如战斗灵活性、战术的优越性等,美国政府对当时 高端技术的生产强调性能而非成本。美国政府不断强调技术的精确性。当时的人们执迷于高科技以 及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的生产,以确保产品绩效。这个时候,对国家安全的计算大于经济成本的计算, 政治账重于经济账。因此,有研究者发现,“自美国国防部成为美国机床业的最大买主以后,机床业 对其他买主要求削减价格的要求就不那么敏感了。⑧ 当时,人们对精确性的要求达到相当严格的地步。在研究高性能战斗机的过程中,美国空军对 飞机部件的加工提出极其精密的要求,各种部件也必需符合极小的尺寸误差。因此,传统的加工手 段对于这种极其严格的、高成本的生产工艺难以派上用场。当事者后来回忆说:“当时人们对精确性 的狂热达到了极点:人们要求技术必需达到极尽所能的精度,要求部件达到的精细程度比现在的水 平还要精确10倍乃至20倍。任何设备,只要在精确性方面出了一点点差错,人们就会认为它不值得 再去尝试。美国军方不得不耗费巨资鼓励技术人员加大研发,以彻底消除“人工误差”与不确定 性。而这些精加工的技术借着国家安全和科学进步的名义得到了大笔资助。政府对飞机生产进行了 更为严密的控制,以达到军事所要求的规格。 而正是政府对精确性要求的出现,促进了美国技术往高端、精加工的方向发展。因为只有少数 企业才能够承担如此精加工的科研和生产。因此,在国家安全的驱动下,企业对技术精度的要求提 高,也极大提高了美国制造业的水平。 同时,美国政府集中的采购,又为集中突破技术瓶颈带来了可能性。如在1950年,超过90%的联 邦研发由国防部和原子能委员会(Atomic Energy Agency)控制。⑧这么集中的资源控制有利于集中 力量克服技术瓶颈。据统计,当时,政府科研合同的总额高达10亿美元,而获得这些合同的有200家 企业,其中,10%的企业则获得了40%的经费。大学也如此,最重要的科研合同的承包者都是那些最 优秀的大学。19%的大学获得了经费的三分之二。®这种集中资助的方式,有利于集中资源,克服技 术进步的重大瓶颈,带来重大的技术变迁。如晶体管、计算机的例子都是很明显的体现。品体管产生 初期,非常昂贵而且性能不稳定。由于军方需要将晶体管用于飞机、导弹控制、制导、通讯系统和计算 机,军方选定了重点企业和院校进行资助,军方通过持续的资助,使得晶体管克服了最初的困难。®就 计算机来看,在1950年,美国政府的资助也相当集中。根据保守估计,在上世纪40年代晚期和50年代 早期,麻省理工的旋风计算机项目和ERA计算机项目这两个项目就占到了军方对计算机研发资助 经费的一半,耗资大概在1400万到2100万。®正是由于美国政府的资助集中,解决技术瓶颈和进行 重大突破的可能性才更大。 C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 76机床业再度急剧发展。由于美国空军力促飞机制造业的发展,这带来了对机床大量的需求。美国政 府再一次成为该行业的最大客户。因为华盛顿是机床产业最大的主顾——美国国防部的所在地,美 国机床制造商协会便将其总部从克利夫兰搬迁到华盛顿市。輨輯訛 而随着军事上对飞机的需求增大,到了1953年,美国军用飞机的吨位已经占到了93%,而民用 飞机的比重仅仅占7%。輨輰訛此时,飞机的需求方最主要是政府部门,由军方制定技术规格,制造水平取 决于军方的要求。美国航空公司的负责人也相信,为了国家的安全和军事的目标是飞机生产的首要 目标。这和以往的经济目标不同。飞机制造商的这种考虑正是体现了美国当时技术进步的政府规模 在极大扩展。因此,这些制造商更多地考虑飞机的性能而非降低成本。 四、集中的资助与技术瓶颈的突破 在军事威胁下,为了满足军事任务的需要,比如战斗灵活性、战术的优越性等,美国政府对当时 高端技术的生产强调性能而非成本。美国政府不断强调技术的精确性。当时的人们执迷于高科技以 及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的生产,以确保产品绩效。这个时候,对国家安全的计算大于经济成本的计算, 政治账重于经济账。因此,有研究者发现,“自美国国防部成为美国机床业的最大买主以后,机床业 对其他买主要求削减价格的要求就不那么敏感了。輨輱訛 当时,人们对精确性的要求达到相当严格的地步。在研究高性能战斗机的过程中,美国空军对 飞机部件的加工提出极其精密的要求,各种部件也必需符合极小的尺寸误差。因此,传统的加工手 段对于这种极其严格的、高成本的生产工艺难以派上用场。当事者后来回忆说:“当时人们对精确性 的狂热达到了极点;人们要求技术必需达到极尽所能的精度,要求部件达到的精细程度比现在的水 平还要精确10倍乃至20倍。任何设备,只要在精确性方面出了一点点差错,人们就会认为它不值得 再去尝试。”輨輲訛美国军方不得不耗费巨资鼓励技术人员加大研发,以彻底消除“人工误差”与不确定 性。而这些精加工的技术借着国家安全和科学进步的名义得到了大笔资助。政府对飞机生产进行了 更为严密的控制,以达到军事所要求的规格。 而正是政府对精确性要求的出现,促进了美国技术往高端、精加工的方向发展。因为只有少数 企业才能够承担如此精加工的科研和生产。因此,在国家安全的驱动下,企业对技术精度的要求提 高,也极大提高了美国制造业的水平。 同时,美国政府集中的采购,又为集中突破技术瓶颈带来了可能性。如在1950年,超过90%的联 邦研发由国防部和原子能委员会(Atomic Energy Agency)控制。輨輳訛这么集中的资源控制有利于集中 力量克服技术瓶颈。据统计,当时,政府科研合同的总额高达10亿美元,而获得这些合同的有200家 企业,其中,10%的企业则获得了40%的经费。大学也如此,最重要的科研合同的承包者都是那些最 优秀的大学。19%的大学获得了经费的三分之二。輨輴訛这种集中资助的方式,有利于集中资源,克服技 术进步的重大瓶颈,带来重大的技术变迁。如晶体管、计算机的例子都是很明显的体现。晶体管产生 初期,非常昂贵而且性能不稳定。由于军方需要将晶体管用于飞机、导弹控制、制导、通讯系统和计算 机,军方选定了重点企业和院校进行资助,军方通过持续的资助,使得晶体管克服了最初的困难。輨輵訛就 计算机来看,在1950年,美国政府的资助也相当集中。根据保守估计,在上世纪40年代晚期和50年代 早期,麻省理工的旋风计算机项目和ERA计算机项目这两个项目就占到了军方对计算机研发资助 经费的一半,耗资大概在1400万到2100万。輨輶訛正是由于美国政府的资助集中,解决技术瓶颈和进行 重大突破的可能性才更大。 第 3 期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9 年 7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