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2.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査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 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个性具体目标(本人自定) 1.继续大量积累经典语言(平均每周二首诗,3-5句论语,3句对联或名言)。 2.大量阅读经典童书,力争90%同学看完“彩鸟鸦系列”的18本德国的儿童 小说。 3.继续坚持写日记,让更多同学从成功日记中尝到习作的甜头 4.加强习作练习,每周一篇。选一些较容易写的题目,让孩子去写一些贴近生活与 自我的事情、人物 四、教学重点 (一)共性重点(参考教科书) 1.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训练等,但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仍 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朗读、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基本的训练,本册教材有两个单 元着重进行默读和背诵的训练,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要设计有效 的方法,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2.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本册教材的一个特点是各单元有明确的阅读、习作、听说 训练点,教学中要把这些训练点的要求落到实处。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 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转移到训练目标导向上来。一篇课文教学2-3课时,要着重考 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 更不要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要发挥“学习提示”的作 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提示”的教学,有的可以 放在学习课文前;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中进行:还有的可以在学完课文后再巩固、加 深认识。需要注意的是,本学期刚开始学习给课文分段,分段的教学一般应充分理解课 文内容以后进行,而不宜在一开始接触课文就进行。 3.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本册教材的单元训练点编排,考虑到听说读写 各方面的联系。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表达的方法,从读中学写。听说训练除了教 好4次听说训练外,阅读教学中要练习听话说话,作文教学一般也要从说到写。 (二)个性重点 落实每个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语:持之以恒地积累与巩固经典语言;让可能让 每个孩子都能达到真实、具体的写话目标:使孩子在课外阅读中既得“法”有得“趣”。 五、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上课,认真、及时批改,勤 于和各科教师和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等等。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2.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 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个性具体目标(本人自定) 1. 继续大量积累经典语言(平均每周二首诗,3-5 句论语,3 句对联或名言)。 2. 大量阅读经典童书,力争 90%同学看完“彩乌鸦系列”的 18 本德国的儿童 小说。 3.继续坚持写日记,让更多同学从成功日记中尝到习作的甜头。 4.加强习作练习,每周一篇。选一些较容易写的题目,让孩子去写一些贴近生活与 自我的事情、人物。 四、教学重点 (一)共性重点(参考教科书) 1.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训练等,但字、词、句的基本功训练仍 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朗读、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基本的训练,本册教材有两个单 元着重进行默读和背诵的训练,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要设计有效 的方法,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2.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本册教材的一个特点是各单元有明确的阅读、习作、听说 训练点,教学中要把这些训练点的要求落到实处。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 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转移到训练目标导向上来。一篇课文教学 2-3 课时,要着重考 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 更不要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要发挥“学习提示”的作 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提示”的教学,有的可以 放在学习课文前;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中进行;还有的可以在学完课文后再巩固、加 深认识。需要注意的是,本学期刚开始学习给课文分段,分段的教学一般应充分理解课 文内容以后进行,而不宜在一开始接触课文就进行。 3.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本册教材的单元训练点编排,考虑到听说读写 各方面的联系。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表达的方法,从读中学写。听说训练除了教 好 4 次听说训练外,阅读教学中要练习听话说话,作文教学一般也要从说到写。 (二)个性重点 落实每个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语;持之以恒地积累与巩固经典语言;让可能让 每个孩子都能达到真实、具体的写话目标;使孩子在课外阅读中既得“法”有得“趣”。 五、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上课,认真、及时批改,勤 于和各科教师和家长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和支持等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