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9.明代诗论家谢榛主张情与景应该互相融合,二者的融合取决于“情景 ;而清代 诗论家王夫之认为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其一是“ ”,结合得天衣无缝,其二 是“景中情”,在写景中蕴涵有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见到形象。 10.当沈德潜的“ ”说的诗歌理论盛行之时,袁枚则提出了“ ”说与之相 抗。 得 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孟子的)“养气”说 2.(袁宏道的)“性灵”说 得 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泊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乃至于谄成之风动,救失 之道缺。于时六义始刓焉。…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噫!风雪花草之 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 雪以愍征役也;“棠棣之花”,感花以讽兄弟也;“采采芣营”,美草以乐有子也。皆兴发于此而义 归于彼。反是者,可乎哉!然则“馀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离花先委露,别叶乍辞风”之什, 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白居易《与元 九书》) 1.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提示:原文中所引的诗句可以不译)》 2.对上面这段文字进行文学理论上的评述。(提示:要求说明它提出了什么文学理论观 点,有什么意义和缺陷等) 得 分 评卷人 四、问答题(三题中只任选两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请简述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的实录精神,并结合学习过的知识,谈谈其对后 代的史学和文学产生过什么影响? 2.结合《文心雕龙·风骨》篇,谈谈什么是刘勰在本篇中提出的“风骨”? 3.什么是李贽的“童心”说?“童心”说的提出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对后世有何影响? 6549.明代诗论家 谢棒主张情与景应该互相融合 ,几者的融合取决于“情景 ;而清代 诗论家王夫之认为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其一是“ ”,结合得天衣无缝,其二 是“景中情”,在写景中蕴涵有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见到形象。 10.当沈德潜的“_ ”说的诗歌理论盛行之时,袁枚则提出了“_ ”说与之相 抗 。 得 分 评卷人 卜 一 一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5分,共 to分) ·(孟子的)“养气”说 .(袁宏道的)+,性灵”说 得 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每小题 to分,共 ?}分) 泊周衰秦兴,采诗官废 ,_巨不以诗补察时政 ,下不以歌泄导人情 乃至于渝成之风动 ,救失 之道缺。于时六义始浏焉。……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 、弄 花草而已。i !风雪花 草之 物,《三百篇》中岂舍之乎?顾所用何如耳。设如“北风其凉”,假风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 雪以憋征役也;“棠棣之花”,感花以讽兄弟也;“‘采采苯首”.美草以乐有子也 皆兴发于此而义 归于彼。反是者,可乎哉 !然则“徐霞散成绮 ,澄江净如练”,“离花 尤委露 ,别叶乍辞风”之 什, 丽则丽矣,吾不知其所讽焉。故仆所谓嘲风雪、弄花一草而已。于是六义尽去矣。(白居易《与元 九书》) 1.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 白活文 。〔提示 :原文中所引的诗句可以不译) 2 对上面这段文字进行文学理论上的评述。(提示 :要求说明它提出了什么文学理论 观 点 ,有什么意义和缺陷等) 得 分 评卷人 四、问答题(三题中只任选两题;每小题 25分,共 50分) 1.请简述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的实录精神,并结合学习过的知识,谈谈其对后 代的史学和文学产生过什么影响? 2.结合《文心雕龙 ·风骨》篇,谈谈什么是刘鳃在本篇中提出的“风骨”? 3.什么是李蛰 的“童心”说?“童心”说的提 出在 当时有什么现实意 义?对后世有何影响? 65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