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靠现有兵力完全可以对付中国军队,他正在准备发起总攻 l1月21日,国务院与军方召开联席会议。与会者对麦克阿瑟的作战方案“忧 心忡忡”,既不赞成他分兵冒进,又不敢贸然加以反对。结果这次在关键时刻召 开的会议除了表示支持麦克阿瑟的计划外,就是决定派人征求麦克阿瑟对进至鸭 绿江以南10至25英里处建立防线的意见。61麦克阿瑟断然否定了不打到鸭绿江 边的计划,并于24日发动了全面进攻。25日志愿军发动了第二次战役,将麦克 阿瑟的军队全部赶到三八线以南 从10月25日到12月24日两次战役期间,侥幸、盲从和不敢承担责任等 切重要决策之大忌,美国决策层无不具有。既然美军已经越过三八线,中国出兵 就是势在必行的,中美之间的军事冲突难以避免。但是从现在已经公布的志愿军 作战计划看,华盛顿与麦克阿瑟之间古怪的关系和听任麦克阿瑟为所欲为的决策 方式,肯定扩大了美军的灾难。 (2)中国决策越过三八线。 1950年12月30日,志愿军发起第三次战役,全面突破三八线。1月8日战 役结束时,中朝军队已经全线进抵三七线。志愿军发起第三次战役和决定突破三 八线同样是同中国的战略目标紧密联系,而中国的战略目标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中国7月上旬即开始组建20万之众的东北边防军,主要是为了加强东北边 防。628月上旬,中国领导人已经注意到朝鲜战局的变化并开始考虑出兵参战, 不过他们提出的参战目标比较含糊,即帮助北朝鲜“争取胜利”。63至于“胜利” 的含义是什么,在当时局势混乱的情况下可以做多种解释,很可能在中国领导人 心目中也是需要随形势发展而定,上限是北朝鲜完成统一,下限是北朝鲜不被美 国占领。随着朝鲜人民军陷入困境,中国领导人对参战决策的紧迫感日益增长, 并提出出国与美军作战。按照周恩来8月下旬的估计,朝鲜战争将长期化,朝鲜 人民军将主动后撤,而中国军队将承担“最后将美军各个歼灭”的任务。64显然 这时中国领导人考虑的重点还是帮助北朝鲜打赢战争。 但是,当出兵的决定直接摆在中国领导人的面前时,情况已经与过去完全不 同了。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人民军甚至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毛泽东在 10月2日给斯大林的电报中明确提出,中国出兵与美军作战的目标就是争取“歼 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他同时也承认,存在不能大量歼灭美军而 形成僵持局面的可能性。6毛泽东的估计明显受到前一时期朝鲜局势的影响,对 已经出现的情况很可能没有仔细斟酌 由于多数同事的反对,毛泽东未将上述电报发出,而是向斯大林转达了中国 决策层内部反对出兵的意见。6尽管这时中国决策层没有就是否出兵作出决定, 但是周恩来的外交行动很可能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当时的基本设想。在10月3日 与潘尼迦的谈话中,周恩来说明美军不越过三八线是中国出兵与否的界线。中国 首要的关注是美军不得越过三八线,其次是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这需要立刻停战 FRUS,1950,VolⅦ,pp107-1110。《艾奇逊回忆录》,下册,第319页 61 Ⅷ,pp.1242-1249.《艾奇逊回忆录》,下册,第321页 62周恩来《中央军委决定加强东北边防》,1950年7月10日,《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32页。《斯 大林关于中国在中朝边境集结部队问题致罗申电》,1950年7月5日,《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第367 3《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43页 64《充分准备,出手即胜》,第44—-45页。 65《志愿军入朝参战及参战后的战略方针问题》,第106-108页。 66《罗申转呈毛泽东关于中国暂不出兵的意见致斯大林电》,第380381页9 靠现有兵力完全可以对付中国军队,他正在准备发起总攻。60 11 月 21 日,国务院与军方召开联席会议。与会者对麦克阿瑟的作战方案“忧 心忡忡”,既不赞成他分兵冒进,又不敢贸然加以反对。结果这次在关键时刻召 开的会议除了表示支持麦克阿瑟的计划外,就是决定派人征求麦克阿瑟对进至鸭 绿江以南 10 至 25 英里处建立防线的意见。61麦克阿瑟断然否定了不打到鸭绿江 边的计划,并于 24 日发动了全面进攻。25 日志愿军发动了第二次战役,将麦克 阿瑟的军队全部赶到三八线以南。 从 10 月 25 日到 12 月 24 日两次战役期间,侥幸、盲从和不敢承担责任等一 切重要决策之大忌,美国决策层无不具有。既然美军已经越过三八线,中国出兵 就是势在必行的,中美之间的军事冲突难以避免。但是从现在已经公布的志愿军 作战计划看,华盛顿与麦克阿瑟之间古怪的关系和听任麦克阿瑟为所欲为的决策 方式,肯定扩大了美军的灾难。 (2)中国决策越过三八线。 1950 年 12 月 30 日,志愿军发起第三次战役,全面突破三八线。1 月 8 日战 役结束时,中朝军队已经全线进抵三七线。志愿军发起第三次战役和决定突破三 八线同样是同中国的战略目标紧密联系,而中国的战略目标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中国 7 月上旬即开始组建 20 万之众的东北边防军,主要是为了加强东北边 防。628 月上旬,中国领导人已经注意到朝鲜战局的变化并开始考虑出兵参战, 不过他们提出的参战目标比较含糊,即帮助北朝鲜“争取胜利”。63至于“胜利” 的含义是什么,在当时局势混乱的情况下可以做多种解释,很可能在中国领导人 心目中也是需要随形势发展而定,上限是北朝鲜完成统一,下限是北朝鲜不被美 国占领。随着朝鲜人民军陷入困境,中国领导人对参战决策的紧迫感日益增长, 并提出出国与美军作战。按照周恩来 8 月下旬的估计,朝鲜战争将长期化,朝鲜 人民军将主动后撤,而中国军队将承担“最后将美军各个歼灭”的任务。64显然 这时中国领导人考虑的重点还是帮助北朝鲜打赢战争。 但是,当出兵的决定直接摆在中国领导人的面前时,情况已经与过去完全不 同了。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人民军甚至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毛泽东在 10 月 2 日给斯大林的电报中明确提出,中国出兵与美军作战的目标就是争取“歼 灭和驱逐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侵略军”,他同时也承认,存在不能大量歼灭美军而 形成僵持局面的可能性。65毛泽东的估计明显受到前一时期朝鲜局势的影响,对 已经出现的情况很可能没有仔细斟酌。 由于多数同事的反对,毛泽东未将上述电报发出,而是向斯大林转达了中国 决策层内部反对出兵的意见。66尽管这时中国决策层没有就是否出兵作出决定, 但是周恩来的外交行动很可能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当时的基本设想。在 10 月 3 日 与潘尼迦的谈话中,周恩来说明美军不越过三八线是中国出兵与否的界线。中国 首要的关注是美军不得越过三八线,其次是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这需要立刻停战 60 FRUS, 1950, Vol.Ⅶ, pp.1107-1110。《艾奇逊回忆录》,下册,第 319 页。 61 FRUS, 1950, Vol.Ⅶ, pp.1242-1249. 《艾奇逊回忆录》,下册,第 321 页。 62 周恩来《中央军委决定加强东北边防》,1950 年 7 月 10 日,《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 32 页。《斯 大林关于中国在中朝边境集结部队问题致罗申电》,1950 年 7 月 5 日,《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第 367 页。 63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 43 页。 64 《充分准备,出手即胜》,第 44——45 页。 65 《志愿军入朝参战及参战后的战略方针问题》,第 106——108 页。 66 《罗申转呈毛泽东关于中国暂不出兵的意见致斯大林电》,第 380——381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