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再贴现: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从时间上来看,再贴现政策是中 央银行最早拥有的政策工具。 5、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通常指对证券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做出规定,是中央银行对以信用方式购买股票和债券 所实施的一种控制措施。 6、道德劝告:所谓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以影 响其放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 7、q理论:詹姆斯·托宾认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股票价值来影响经济活动,这个理论被称为托宾的q理论。托宾将q值定义为企业的市 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 8、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形势发生变化,需要采取某种行动,到中央银行采取行动之间所花费的过程。因为中央银行不可 能在一个时期内同时采取所有的行动。因此,内部时滞又可细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 9、外部时滞:外部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付诸实施到主要经济变量(如产出、名义收入等)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过程。 10、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再贷款,就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由于它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提供贷款,再由商 业银行贷款给普通客户,所以称为“再贷款”。 二、不定项选择 BCDE C CD BE ABCD ABCD A BD ABE 三、填空题 1、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 2、可控性、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抗干扰性 3、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4、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5、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6、利率最高限额、直接干预 7、凯恩斯学派 8、市场价值、资本重置成本 9、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10、保持货币的对内价值的稳定、保持货币的对外价值的稳定 四、判断题 X√ 五、简答题 1、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含义。 答: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社会信用活动的 出发点和归宿点。各因中央银行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时期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是有所不同的,但稳定物价、充 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却是为各国所公认的四大目标。 (1)稳定物价一般是指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2)充分 就业一般是指消除一国经济中的非自愿失业,即由于工人们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失业。它的实现并不意 味着失业率降为零,仍存在着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3)经济增长即促进经济的增长。一般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指 标:(4)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全部或支出保持基本平衡。 2、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一种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试简述这一工具的缺陷。 答: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副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威力巨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微小变化会造成货 币供给的巨大波动,虽然效果明显,但容易造成经济的经常波动,因此不适于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2)法定存款准 备金是存款机构日常业务统计报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频繁地调整势必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同时也破坏了准 备金需求的稳定性相可测性,不利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相对短期利率的控制:(3)如果中央银行经常提高存款准备金, 会使许多银行感到难于迅速调整准备金以符合提高的法定限额:(4)带有很强的宣示效应,它的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4、再贴现: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从时间上来看,再贴现政策是中 央银行最早拥有的政策工具。 5、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通常指对证券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做出规定,是中央银行对以信用方式购买股票和债券 所实施的一种控制措施。 6、道德劝告:所谓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以影 响其放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 7、q理论:詹姆斯·托宾认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股票价值来影响经济活动,这个理论被称为托宾的q理论。托宾将q值定义为企业的市 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 8、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形势发生变化,需要采取某种行动,到中央银行采取行动之间所花费的过程。因为中央银行不可 能在一个时期内同时采取所有的行动。因此,内部时滞又可细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 9、外部时滞:外部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付诸实施到主要经济变量(如产出、名义收入等)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过程。 10、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再贷款,就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由于它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提供贷款,再由商 业银行贷款给普通客户,所以称为“再贷款”。 二、不定项选择 BCDE C CD BE ABCD A ABCD A BD C ABE 三、填空题 1、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 2、可控性、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抗干扰性 3、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4、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5、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6、利率最高限额、直接干预 7、凯恩斯学派 8、市场价值、资本重置成本 9、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10、保持货币的对内价值的稳定、保持货币的对外价值的稳定 四、判断题 × √ × × × × √ √ × √ 五、简答题 1、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含义。 答: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社会信用活动的 出发点和归宿点。各国中央银行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时期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是有所不同的,但稳定物价、充 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却是为各国所公认的四大目标。 (1)稳定物价一般是指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2)充分 就业一般是指消除一国经济中的非自愿失业,即由于工人们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失业。它的实现并不意 味着失业率降为零,仍存在着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3)经济增长即促进经济的增长。一般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指 标;(4)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全部或支出保持基本平衡。 2、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一种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试简述这一工具的缺陷。 答: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副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威力巨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微小变化会造成货 币供给的巨大波动,虽然效果明显,但容易造成经济的经常波动,因此不适于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2)法定存款准 备金是存款机构日常业务统计报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频繁地调整势必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同时也破坏了准 备金需求的稳定性相可测性,不利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相对短期利率的控制;(3)如果中央银行经常提高存款准备金, 会使许多银行感到难于迅速调整准备金以符合提高的法定限额;(4)带有很强的宣示效应,它的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