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货币政策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 2、充分就业 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4、再贴现 5、证券市场信用控制6、道德劝告 7、q理论 8、内部时滞 9、外部时 滞 10、再贷款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货币政策目标一般包括() A、财政收支平衡 B、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充分就业 E、国际收支平衡 2、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提高再贴现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 E、商业银行买进债券 3、间接信用指导包括() A、优惠利率 B、信用配额 C、道义劝告 D、窗口指导 E、再贷款 4、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再贷款政策 C、再贴现政策 D、公开市场业务 E、利率调整 5、西方学者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包括的传导途径( A、利率渠道 B、汇率渠道 C、资产价格渠道 D、信贷渠道 E、价格渠道 6、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同时实现是很困难的,但其中()是一致的。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与经济增 长 E、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7、《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有() A、货币供应量 B、信用总量 C、同业拆借利率 D、银行备付金率 E、贷款规模 8、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A、提高贷款利率 B、降低贷款利率 C、提高存款利率 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E、增加贷款 9、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是(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超额准备金 E、税率 10、不是通过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变动实现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提高利率 E、都不是 11、下列属于选择性政策工具的有() A、消费信用控制B、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C、窗口指导 D、道义劝告 E、优惠利率 三、填空题 1、在现实生活中,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外,还有两种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是 ,另一种是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 2、充分就业 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4、再贴现 5、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6、道德劝告 7、q理论 8、内部时滞 9、外部时 滞 10、再贷款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货币政策目标一般包括( ) A 、财政收支平衡 B 、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充分就业 E 、国际收支平衡 2、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提高再贴现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 E、商业银行买进债券 3、间接信用指导包括( ) A、优惠利率 B、信用配额 C、道义劝告 D、窗口指导 E、再贷款 4、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再贷款政策 C、再贴现政策 D、公开市场业务 E、利率调整 5、西方学者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包括的传导途径( ) A、利率渠道 B、汇率渠道 C、资产价格渠道 D、信贷渠道 E、价格渠道 6、 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同时实现是很困难的,但其中 ( ) 是一致的。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与经济增 长 E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7、《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有( ) A、货币供应量 B、信用总量 C、同业拆借利率 D、银行备付金率 E、贷款规模 8、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 A、提高贷款利率 B、降低贷款利率 C、提高存款利率 D、 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E、增加贷款 9、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是( ) A、 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D、 超额准备金 E、 税率 10、不是通过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变动实现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提高利率 E、都不是 11、下列属于选择性政策工具的有( ) A、消费信用控制 B、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C、窗口指导 D、道义劝告 E、优惠利率 三、填空题 1、在现实生活中,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外,还有两种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是 ,另一种是
2、特定的时期中所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与该时期经济运行的特定情况相符合,从一般理论上来讲,在任何经济情况下,货币 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都符合可测性 、 与 四个标准。 3、经济学家一般把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三类: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4、所谓“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实际上是指那些介于 和 之间的变量。 5、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 和 6、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 括 、 信用分配、流动性比率、 等 7、以利率作为传导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 的观点。 8、托宾将q值定义为企业的 之比。 9、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10、保持币值稳定实际有两层含义:一是 二是 四、判断题 1、我国宏观经济调节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 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只是等额地投放基础货币,而不是等额地投放货币供应量。 3、再贴现是中央银行与商业企业之间办理的票据贴现业务。 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发挥告示效应,调节作用有限。 5、如果商业银行“惜贷”,货币政策的效果不会受到影响。 6、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认识到制订实施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采取行动经过的时间,中央银行对其很难控制。 7、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 8、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同时实现货币政策所有目标是很困难的,因此,各国一般都选择一到两个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9、在两个目标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操作,将货币政策两目标都能控制在相对合理的水平,是凯恩斯学派相机抉择的方 法。 10、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都是在二级市场而并非一级证券市场进行的。 五、简答题 1、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含义? 2、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一种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试简述这一工具的缺陷? 3、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标准是什么? 4、请简述直接信用控制的主要手段? 六、论述题 1、在货币领域,对内的政策目标与对外的政策目标是否存在冲突,试举例说明,是否做到使之统一? 2、中央银行为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必须借助一些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试论述就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可能采取的调 控手段。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信用及利率,进而影响 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的人,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充分就业并不等于社会 劳动力百分之百的就业,因为还存在着摩擦性失业(短期内因劳动力供求失调难以避免而造成的失业)和自愿性失业(工人不愿意接 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 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所谓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又称中间目标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设置的可供 观测和调整的指标。即在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过程中,须首先达到的过渡性目标
2、特定的时期中所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与该时期经济运行的特定情况相符合,从一般理论上来讲,在任何经济情况下,货币 政 策 中 介 目 标 的 选 取 都 符 合 可 测 性 、 、 与 、 四个标准。 3、经济学家一般把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三类: 、 其它货币政策工具。 4、所谓“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实际上是指那些介于 和 之间的变量。 5、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 和 。 6、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 括 、信用分配、流动性比率、 等。 7、以利率作为传导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 的观点。 8、托宾将q值定义为企业的 与 之比。 9、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 10、保持币值稳定实际有两层含义:一是 ,二是 。 四、判断题 1、我国宏观经济调节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 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只是等额地投放基础货币,而不是等额地投放货币供应量。 3、再贴现是中央银行与商业企业之间办理的票据贴现业务。 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发挥告示效应,调节作用有限。 5、如果商业银行“惜贷”,货币政策的效果不会受到影响。 6、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认识到制订实施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采取行动经过的时间,中央银行对其很难控制。 7、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 8、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同时实现货币政策所有目标是很困难的,因此,各国一般都选择一到两个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9、在两个目标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操作,将货币政策两目标都能控制在相对合理的水平,是凯恩斯学派相机抉择的方 法。 10、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都是在二级市场而并非一级证券市场进行的。 五、简答题 1、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含义? 2、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一种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试简述这一工具的缺陷? 3、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标准是什么? 4、请简述直接信用控制的主要手段? 六、论述题 1、在货币领域,对内的政策目标与对外的政策目标是否存在冲突,试举例说明,是否做到使之统一? 2、中央银行为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必须借助一些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试论述就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可能采取的调 控手段。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信用及利率,进而影响 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的人,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充分就业并不等于社会 劳动力百分之百的就业,因为还存在着摩擦性失业(短期内因劳动力供求失调难以避免而造成的失业)和自愿性失业(工人不愿意接 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造成的失业)。 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所谓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又称中间目标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设置的可供 观测和调整的指标。即在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过程中,须首先达到的过渡性目标
4、再贴现: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从时间上来看,再贴现政策是中 央银行最早拥有的政策工具。 5、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通常指对证券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做出规定,是中央银行对以信用方式购买股票和债券 所实施的一种控制措施。 6、道德劝告:所谓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以影 响其放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 7、q理论:詹姆斯·托宾认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股票价值来影响经济活动,这个理论被称为托宾的q理论。托宾将q值定义为企业的市 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 8、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形势发生变化,需要采取某种行动,到中央银行采取行动之间所花费的过程。因为中央银行不可 能在一个时期内同时采取所有的行动。因此,内部时滞又可细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 9、外部时滞:外部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付诸实施到主要经济变量(如产出、名义收入等)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过程。 10、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再贷款,就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由于它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提供贷款,再由商 业银行贷款给普通客户,所以称为“再贷款”。 二、不定项选择 BCDE C CD BE ABCD ABCD A BD ABE 三、填空题 1、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 2、可控性、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抗干扰性 3、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4、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5、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6、利率最高限额、直接干预 7、凯恩斯学派 8、市场价值、资本重置成本 9、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10、保持货币的对内价值的稳定、保持货币的对外价值的稳定 四、判断题 X√ 五、简答题 1、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含义。 答: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社会信用活动的 出发点和归宿点。各因中央银行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时期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是有所不同的,但稳定物价、充 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却是为各国所公认的四大目标。 (1)稳定物价一般是指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2)充分 就业一般是指消除一国经济中的非自愿失业,即由于工人们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失业。它的实现并不意 味着失业率降为零,仍存在着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3)经济增长即促进经济的增长。一般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指 标:(4)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全部或支出保持基本平衡。 2、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一种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试简述这一工具的缺陷。 答: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副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威力巨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微小变化会造成货 币供给的巨大波动,虽然效果明显,但容易造成经济的经常波动,因此不适于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2)法定存款准 备金是存款机构日常业务统计报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频繁地调整势必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同时也破坏了准 备金需求的稳定性相可测性,不利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相对短期利率的控制:(3)如果中央银行经常提高存款准备金, 会使许多银行感到难于迅速调整准备金以符合提高的法定限额:(4)带有很强的宣示效应,它的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
4、再贴现: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从时间上来看,再贴现政策是中 央银行最早拥有的政策工具。 5、证券市场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通常指对证券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做出规定,是中央银行对以信用方式购买股票和债券 所实施的一种控制措施。 6、道德劝告:所谓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以影 响其放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 7、q理论:詹姆斯·托宾认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股票价值来影响经济活动,这个理论被称为托宾的q理论。托宾将q值定义为企业的市 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 8、内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从经济形势发生变化,需要采取某种行动,到中央银行采取行动之间所花费的过程。因为中央银行不可 能在一个时期内同时采取所有的行动。因此,内部时滞又可细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 9、外部时滞:外部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付诸实施到主要经济变量(如产出、名义收入等)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过程。 10、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再贷款,就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由于它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或存款机构提供贷款,再由商 业银行贷款给普通客户,所以称为“再贷款”。 二、不定项选择 BCDE C CD BE ABCD A ABCD A BD C ABE 三、填空题 1、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 2、可控性、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抗干扰性 3、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4、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5、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6、利率最高限额、直接干预 7、凯恩斯学派 8、市场价值、资本重置成本 9、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10、保持货币的对内价值的稳定、保持货币的对外价值的稳定 四、判断题 × √ × × × × √ √ × √ 五、简答题 1、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含义。 答: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社会信用活动的 出发点和归宿点。各国中央银行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时期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是有所不同的,但稳定物价、充 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却是为各国所公认的四大目标。 (1)稳定物价一般是指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2)充分 就业一般是指消除一国经济中的非自愿失业,即由于工人们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失业。它的实现并不意 味着失业率降为零,仍存在着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3)经济增长即促进经济的增长。一般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指 标;(4)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全部或支出保持基本平衡。 2、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一种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试简述这一工具的缺陷。 答: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副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威力巨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微小变化会造成货 币供给的巨大波动,虽然效果明显,但容易造成经济的经常波动,因此不适于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2)法定存款准 备金是存款机构日常业务统计报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频繁地调整势必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同时也破坏了准 备金需求的稳定性相可测性,不利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相对短期利率的控制;(3)如果中央银行经常提高存款准备金, 会使许多银行感到难于迅速调整准备金以符合提高的法定限额;(4)带有很强的宣示效应,它的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
期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宜轻易采用:(5)存款准备金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实现的效 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3、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标准是什么? 答: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中所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与该时期经济运行的特定情况相符合。在任何经济情况下,货币政策中介 目标的选取都符合可测性、可控性、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抗干扰性四个标准。其中:(1)可测性即所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能够 数量化,且数字资料容易获得,短期内能够经常汇集,在政策“偏离轨道”时它能比政策目标更快地发出信号,从而不仅使中央 银行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并作出判断,而且社会有关人土也能据此作出判断:(2)可控性即中央银行有控制这些 中间目标的能力,能够运用政策工具对该指标进行有效的调控:(3)相关性即这些中间目标与货币政策最终且标有紧密的相关 性,它们可以是正相关的,也可以是负相关的,但相关系数超高越好:4、抗王扰性即作为中介目标的指标能较准确的反映政策效 果,并且很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从而中央银行能比较容易区分出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的作用。 4、请简述直接信用控制的主要手段? 答: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 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分配、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等。(1)利率最高限额即规定商 业银行对定期及储蓄存款所能支付的最高利率,目的在于防止银行用抬高利率的办法竞相吸引存款,以及为了取得高回报在资产 运用方面承担过高的风险:(2)信用分配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状况及客观经济需要,分别对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加 以分配,限制其最高数额:(3)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其目的也在于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4)直接干预。即中央银 行直接干预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吸收,直接限制其放款额度,规定商业银行业务范围、放款方针,并对违规的商业银行予以罚 款。 六、论述题 1、在货币领域,对内的政策目标与对外的政策目标是否存在冲突,试举例说明, 是否做到使之统一? 答:各因中央银行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时期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 择是有所不同的,但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却是为各国 所公认的四大目标。 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是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大目标均为国民经济稳定所必须,但在实际的政策操作中,它们并 非都协调一致,相互间往往存在冲突。除了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一般是正相关的外,其他的目标多表现为冲突的一面。这些冲突 主要表现为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之间的冲突、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冲突、稳定物价与平衡国际收支的冲突、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 支的冲突。 例如,如果一个社会(或政府)倾向于高就业率,比如将失业率控制在4%,为此必然要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税率,扩大政府支 出,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总需求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又将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再比如,经济的快速增长往往会带来投资 过旺,特别是在政府刻意追求增长速度,有意或无意地以通货膨胀为手段来促进经济增长时,扩张的信用手段虽然能使投资增加,但 结果必然造成货币发行量的增加和物价上涨:而为抑制通货膨胀所采取的提高利率等紧缩性货币政策又可能因抑制投资而影响经济的 增长。因此,中央银行在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而努力时,必须考虑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在确定稳定物价 的政策目标时,必须考虑经济增长的要求。 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讲要想同时实现是不可能的,四个目标之间存在着冲突,一个目标的实现同时会制 约着另一个目标的实现,甚至出现相反的一面。因此就出现了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问题,政策目标的选择只能是有所侧重而无法兼 顾,中央银行不得不根据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情势及各项目标的特点,对这些目标进行权衡,以确定牺牲某个目标而实现另一个目 标。 2、中央银行为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必须借助一些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试论述就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可能采取的调 控手段。 答:经济学家一般把货币政策工具划分为三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那些传统的、经常运用的、能对整体经济运行发生影响的工 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指那些只起到加强或改进货币政策对特殊领域作用的工具: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通过运用行政手段实
期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宜轻易采用;(5)存款准备金对各类银行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实现的效 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3、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标准是什么? 答: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中所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与该时期经济运行的特定情况相符合。在任何经济情况下,货币政策中介 目标的选取都符合可测性、可控性、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抗干扰性四个标准。其中:(1)可测性即所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能够 数量化,且数字资料容易获得,短期内能够经常汇集,在政策“偏离轨道”时它能比政策目标更快地发出信号,从而不仅使中央 银行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并作出判断,而且社会有关人土也能据此作出判断;(2)可控性即中央银行有控制这些 中间目标的能力,能够运用政策工具对该指标进行有效的调控;(3)相关性即这些中间目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紧密的相关 性,它们可以是正相关的,也可以是负相关的,但相关系数超高越好;4、抗干扰性即作为中介目标的指标能较准确的反映政策效 果,并且很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从而中央银行能比较容易区分出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的作用。 4、请简述直接信用控制的主要手段? 答: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 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分配、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等。(1)利率最高限额即规定商 业银行对定期及储蓄存款所能支付的最高利率,目的在于防止银行用抬高利率的办法竞相吸引存款,以及为了取得高回报在资产 运用方面承担过高的风险;(2)信用分配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状况及客观经济需要,分别对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加 以分配,限制其最高数额;(3)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其目的也在于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4)直接干预。即中央银 行直接干预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吸收,直接限制其放款额度,规定商业银行业务范围、放款方针,并对违规的商业银行予以罚 款。 六、论述题 1、在货币领域,对内的政策目标与对外的政策目标是否存在冲突,试举例说明, 是否做到使之统一? 答:各国中央银行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不同的时期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 择是有所不同的,但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却是为各国 所公认的四大目标。 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是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大目标均为国民经济稳定所必须,但在实际的政策操作中,它们并 非都协调一致,相互间往往存在冲突。除了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一般是正相关的外,其他的目标多表现为冲突的一面。这些冲突 主要表现为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之间的冲突、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冲突、稳定物价与平衡国际收支的冲突、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 支的冲突。 例如,如果一个社会(或政府)倾向于高就业率,比如将失业率控制在4%,为此必然要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税率,扩大政府支 出,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总需求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又将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再比如,经济的快速增长往往会带来投资 过旺,特别是在政府刻意追求增长速度,有意或无意地以通货膨胀为手段来促进经济增长时,扩张的信用手段虽然能使投资增加,但 结果必然造成货币发行量的增加和物价上涨;而为抑制通货膨胀所采取的提高利率等紧缩性货币政策又可能因抑制投资而影响经济的 增长。因此,中央银行在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而努力时,必须考虑如何处理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在确定稳定物价 的政策目标时,必须考虑经济增长的要求。 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讲要想同时实现是不可能的,四个目标之间存在着冲突,一个目标的实现同时会制 约着另一个目标的实现,甚至出现相反的一面。因此就出现了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问题,政策目标的选择只能是有所侧重而无法兼 顾,中央银行不得不根据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情势及各项目标的特点,对这些目标进行权衡,以确定牺牲某个目标而实现另一个目 标。 2、中央银行为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必须借助一些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试论述就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可能采取的调 控手段。 答:经济学家一般把货币政策工具划分为三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那些传统的、经常运用的、能对整体经济运行发生影响的工 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指那些只起到加强或改进货币政策对特殊领域作用的工具;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包括通过运用行政手段实
施货币政策的一些货币政策工具,以及依靠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种种联系渠道进行道义劝导等方式实现政策意图的一些货币政 策工具。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县也称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俗称“三大法宝”。 其中:(1)法定存煮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理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等债务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 按此准备率上缴存款准备金:并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促使信用扩张或收缩,从而达到调节 货供应量的目的:(2)再贴现政筮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从时间上来看,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政策工具。其作用机理是: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扩大或缩小商业银行的贷 款量,促使信用扩张或收缩:(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 金,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调控的货币政策行为。所谓“公开市场”,是指各类有价证券(政府债 券、中央银行证券或私人票据)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交易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其作用机理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购进 政府证券等有价证券,一方面扩大商业银行的贷款量,促使信用扩张:另一方面使市场上的证券需求大于供给,证券价格上升,市 场利率下降,鼓励投资。反之,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出售政府证券等有价证券,一方面缩小商业银行的贷款量,促使信用收缩:另 一方面使市场上的证券供给大于需求,政府证券价格下降,市场利率上升,抑制投资。 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都属于货币总量的调节。在这些一般性政策工具之外,还有一些工具,有选择地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 加以调节和影响的措施,居于补充工具的地位。主要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以及直接信用控 制、间接信用控制等。其中:(1)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2)证券市 场信用控制通常指对证券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作出规定,是中央银行对以信用方式购买股票和债券所实施的一种控制措施:(3) 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所采取的限制措施:(4)直接信用控制是指 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分配、流动 性比率、直接干预等:(5)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施货币政策的一些货币政策工具,以及依靠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种种联系渠道进行道义劝导等方式实现政策意图的一些货币政 策工具。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也称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俗称“三大法宝”。 其中:(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理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等债务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 按此准备率上缴存款准备金;并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促使信用扩张或收缩,从而达到调节 货供应量的目的;(2)再贴现政策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从时间上来看,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政策工具。其作用机理是: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扩大或缩小商业银行的贷 款量,促使信用扩张或收缩;(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办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 金,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调控的货币政策行为。所谓“公开市场”,是指各类有价证券(政府债 券、中央银行证券或私人票据)自由议价,其交易量和交易价格都必须公开显示的市场。其作用机理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购进 政府证券等有价证券,一方面扩大商业银行的贷款量,促使信用扩张;另一方面使市场上的证券需求大于供给,证券价格上升,市 场利率下降,鼓励投资。反之,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出售政府证券等有价证券,一方面缩小商业银行的贷款量,促使信用收缩;另 一方面使市场上的证券供给大于需求,政府证券价格下降,市场利率上升,抑制投资。 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都属于货币总量的调节。在这些一般性政策工具之外,还有一些工具,有选择地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 加以调节和影响的措施,居于补充工具的地位。主要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以及直接信用控 制、间接信用控制等。其中:(1)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2)证券市 场信用控制通常指对证券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作出规定,是中央银行对以信用方式购买股票和债券所实施的一种控制措施;(3) 不动产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所采取的限制措施;(4)直接信用控制是指 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利率最高限额、信用分配、流动 性比率、直接干预等;(5)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