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第十五章 金融监管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72,文件大小:324KB,团购合买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十五章金融监管 本章重点问题 1.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原侧 2.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 3.金融监管的内容 4.金融监管的方法 金融体系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核心作用,而且金融业又是一个高风险 的行业,面临的风险很多,如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和道德 风险等等,因此金融业在各国都是受到严密监管的部门之一。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一、金融监管的令义 所谓金融监督管理(简称金融监管),从狭义上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 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从这个角度来 说,一国或地区的金融监管对象应该包括所有从事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等金 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和其他一切从事金融活动的社会成员,以及有关的金融活动。 从广义上来说,金融监管在上述金融当局的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 内部控制与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这里值得一 提的是同业自律组织,同业自律是指同一行业的从业者组织,基于共同利益,制 定规则,自我约束,实现本行业内部的自我监管,以保护自身利益并促进本行业 的发展。金融业自律的组织形式主要为金融行业公会,金融行业公会作为金融业 自律的组织形式,主要功能有协调、服务、沟通和监督。就整个金融监管体系来 说,监管当局的监管是外部的全方位监管,中介组织的监管是外部监管的辅助: 金融行业公会实施行业内部的监管,但不论是政府的监管目标还是行业的监管目 标,都必须通过金融业微观主体加强内部控制,主动防范和规避风险,实现审慎 管理和稳健经营,才能得以实现。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在整个监管体系的设计中, 具有基础性地位。 就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来说,通常在广义的范畴下架构。金融监管范围 涉及金融的各个领域

1 第十五章 金融监管 本章重点问题 1.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2.金融监管体制的类型 3.金融监管的内容 4.金融监管的方法 金融体系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核心作用,而且金融业又是一个高风险 的行业,面临的风险很多,如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和道德 风险等等,因此金融业在各国都是受到严密监管的部门之一。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 所谓金融监督管理(简称金融监管),从狭义上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 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从这个角度来 说,一国或地区的金融监管对象应该包括所有从事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等金 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和其他一切从事金融活动的社会成员,以及有关的金融活动。 从广义上来说,金融监管在上述金融当局的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的 内部控制与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这里值得一 提的是同业自律组织,同业自律是指同一行业的从业者组织,基于共同利益,制 定规则,自我约束,实现本行业内部的自我监管,以保护自身利益并促进本行业 的发展。金融业自律的组织形式主要为金融行业公会,金融行业公会作为金融业 自律的组织形式,主要功能有协调、服务、沟通和监督。就整个金融监管体系来 说,监管当局的监管是外部的全方位监管,中介组织的监管是外部监管的辅助; 金融行业公会实施行业内部的监管,但不论是政府的监管目标还是行业的监管目 标,都必须通过金融业微观主体加强内部控制,主动防范和规避风险,实现审慎 管理和稳健经营,才能得以实现。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在整个监管体系的设计中, 具有基础性地位。 就世界各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来说,通常在广义的范畴下架构。金融监管范围 涉及金融的各个领域

二、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是全社会货币的供给者和货币运行及信用 活动的中心,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特殊的公共性 和全局性。 在现实经济运作中,金融业存在相对垄断性、市场信息不对称等情况,会导 致交易的不公平,这就有必要对信息优势方(主要是金融机构)的行为加以规范 和约束,从而为投资者创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因此需要通过金融监管约束 金融机构的行为,保护公众利益。而社会公众利益的高度分散化,决定了只能由 国家授权的机构来履行这一职责。 同时金融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业是特殊的高风险行 业,金融业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从历史上看,银行破产、金融危机现象 也时有发生,金融体系的风险直接影响着货币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金融风险 的内在特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金融业实施监管,以确保整个金融体 系的安全与稳定。 基于对以上认识的深化,产生了一系列的金融监管理论,为金融监管奠定了 理论基础,主要有:金融的公共物品特性(公共物品论)、金融市场机制的不完 善性(自然垄断论)、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论)、金融危机的危 害性(外部效应论)以及金融经营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论)等。 随着对金融监管的必要性认识和相关理论的深化,确立了金融监管的目标。 三、金融监管的目标 金融监管目标是实现金融有效监管的前提和监管当局采取监管行为的依据, 通过对金融监管的必要性认识和相关理论的深化,一般认为,金融监管应达到兼 顾安全、公众利益、效率、宏观调控四项目标。 (一)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金融监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政府必须对本国的金融体系实施严格监管,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如1997年亚 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危机爆发前,东南亚各国大力开放资本市场, 为了吸引外资,降低了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 (二)保护投资者利益 保护投资者利益是金融监管的另一重要目标。由于金融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 现象,投资者处于劣势,特别是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获得所 需要的信息,因而有效的金融监管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

2 二、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是全社会货币的供给者和货币运行及信用 活动的中心,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特殊的公共性 和全局性。 在现实经济运作中,金融业存在相对垄断性、市场信息不对称等情况,会导 致交易的不公平,这就有必要对信息优势方(主要是金融机构)的行为加以规范 和约束,从而为投资者创造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因此需要通过金融监管约束 金融机构的行为,保护公众利益。而社会公众利益的高度分散化,决定了只能由 国家授权的机构来履行这一职责。 同时金融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业是特殊的高风险行 业,金融业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从历史上看,银行破产、金融危机现象 也时有发生,金融体系的风险直接影响着货币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金融风险 的内在特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金融业实施监管,以确保整个金融体 系的安全与稳定。 基于对以上认识的深化,产生了一系列的金融监管理论,为金融监管奠定了 理论基础,主要有:金融的公共物品特性(公共物品论)、金融市场机制的不完 善性(自然垄断论)、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论)、金融危机的危 害性(外部效应论)以及金融经营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论)等。 随着对金融监管的必要性认识和相关理论的深化,确立了金融监管的目标。 三、金融监管的目标 金融监管目标是实现金融有效监管的前提和监管当局采取监管行为的依据, 通过对金融监管的必要性认识和相关理论的深化,一般认为,金融监管应达到兼 顾安全、公众利益、效率、宏观调控四项目标。 (一)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金融监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政府必须对本国的金融体系实施严格监管,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如 1997 年亚 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危机爆发前,东南亚各国大力开放资本市场, 为了吸引外资,降低了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 (二)保护投资者利益 保护投资者利益是金融监管的另一重要目标。由于金融领域存在信息不对称 现象,投资者处于劣势,特别是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获得所 需要的信息,因而有效的金融监管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三)维持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和公平竞争,提高金融业的运行效率 监管有助于促进金融业有序竞争,提高其效率,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乘数 效应。 (四)保证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一致 金融监管的第四个目标是宏观调控。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是中央银行货 币政策的重要传导体。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加以引导,使之符合中央 银行的意图,有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顺利执行。 专栏15-1 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目标 《美国联邦储备法》:维持公众对一个安全、完善和稳定的银行系统的信心;为建立 个有效的和有竞争力的银行系统服务;保护消费者;允许银行体系适应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英国银行法》:对接受存款的机构予以管制:对这些机构的存款予以保护,禁止使用 欺骗性经济手段接受存款。 《日本普通银行法》:银行业务以公正性为前提,以维护信用、保证存款人权益,谋求 金融活动的顺利进行和银行业务的健全妥善运营,以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健全发展为目的。 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第二条: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第三十一条: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监测金融 市场的运行情况,对金融市场实施宏观调控,促进其协调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条:银行业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 3

3 (三)维持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和公平竞争,提高金融业的运行效率 监管有助于促进金融业有序竞争,提高其效率,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乘数 效应。 (四)保证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一致 金融监管的第四个目标是宏观调控。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是中央银行货 币政策的重要传导体。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加以引导,使之符合中央 银行的意图,有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顺利执行。 专栏 15-1 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目标 《美国联邦储备法》:维持公众对一个安全、完善和稳定的银行系统的信心;为建立一 个有效的和有竞争力的银行系统服务;保护消费者;允许银行体系适应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英国银行法》:对接受存款的机构予以管制;对这些机构的存款予以保护,禁止使用 欺骗性经济手段接受存款。 《日本普通银行法》:银行业务以公正性为前提,以维护信用、保证存款人权益,谋求 金融活动的顺利进行和银行业务的健全妥善运营,以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健全发展为目的。 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第二条: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 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第三十一条: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监测金融 市场的运行情况,对金融市场实施宏观调控,促进其协调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条:银行业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

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银行业监督管理应当保护银行业公平竞争,提 高银行业竞争能力 四、金融监管的原则 为了实现上述监管目标,金融监管部门在金融监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独立性原则 包括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和被监管者的独立性,即:既维护金融监管机构的独 立性,又维护被监管者合法经营管理活动的独立性,监管当局不干预超出监管范 围之外的金融业内部的管理,以保证金融机构合理、适度竞争和提高效率。 (二)依法监管原则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所有金融机构必须接受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的监 管;二是金融监管必须依法进行,明确适用的法规、政策和监管要求,并公之于 众,既确保监管的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一贯性,同时又增加了金融监管的 透明度,以保证监管的有效性。 (三)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原则 前面已经提到内部控制在整个监管体系的设计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无论外部 监管多么严密,如果监管的对象不配合,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外部监管也无法 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坚持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以保证监管 的及时有效。 (四)稳健运行与风险管理原则 如前所述,稳健运行是各国金融监管的首要目标,为了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健 运行,监管手段应着眼于金融业的风险管理。 (五)分类管理原则 就是将银行等金融机构分门别类,突出重点,分别管理。世界各国金融机构 在分类方法上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是除中央银行之外,将金融机构分为商业银行、 专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等,然后在分类前提下,根据各类银行在国民 经济中的地位作用,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监管

4 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银行业监督管理应当保护银行业公平竞争,提 高银行业竞争能力 四、金融监管的原则 为了实现上述监管目标,金融监管部门在金融监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独立性原则 包括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和被监管者的独立性,即:既维护金融监管机构的独 立性,又维护被监管者合法经营管理活动的独立性,监管当局不干预超出监管范 围之外的金融业内部的管理,以保证金融机构合理、适度竞争和提高效率。 (二)依法监管原则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所有金融机构必须接受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的监 管;二是金融监管必须依法进行,明确适用的法规、政策和监管要求,并公之于 众,既确保监管的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一贯性,同时又增加了金融监管的 透明度,以保证监管的有效性。 (三)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原则 前面已经提到内部控制在整个监管体系的设计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无论外部 监管多么严密,如果监管的对象不配合,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外部监管也无法 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坚持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以保证监管 的及时有效。 (四)稳健运行与风险管理原则 如前所述,稳健运行是各国金融监管的首要目标,为了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健 运行,监管手段应着眼于金融业的风险管理。 (五)分类管理原则 就是将银行等金融机构分门别类,突出重点,分别管理。世界各国金融机构 在分类方法上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是除中央银行之外,将金融机构分为商业银行、 专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等,然后在分类前提下,根据各类银行在国民 经济中的地位作用,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监管

(六)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原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跨国金融活动的增加,国际金融合作成为金融监管 的重要内容,母国和东道国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以保证对跨国金融活 动的有效监管。 专栏15-2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一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一览表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7年9月) 一、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 1、在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下,参与银行组织监管的每个机构要有明确的责任和目 标,并应享有工作上的自主权和充分的资源;适当的银行监管的法律框架是必要的,其各项 条款应包括对银行组织的授权及持续监管,要求其遵守法律与法规及安全稳健性的权力和对 监管者的法律保护。另外还要建立监管者之间分享信息及为信息保密的各项安排。 二、发照和结构 2、必须明确界定已获得执照并接受银行监管的各类机构可以从事的业务范围,并且严 格控制银行”一词的使用。 3、发照机关必须有权制定发照标准并拒绝一切不符合标准的申请。发照程序至少应包 括审查银行组织的所有权结构、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经营计划和内部控制,以及包括对资本 金在内的预计财务状况等;当报批的所有者是外国银行时,首先应获得其母国监管当局的批 准。 4、银行监管者必须有权审查和拒绝银行向其他方面转让大笔股权或控制权的申请。 5、银行监管者必须有权建立标准,用以审查银行的大笔收购和投资,确保其附属机构 或组织结构不会带来过高的风险或影响有效的监管

5 (六)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原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跨国金融活动的增加,国际金融合作成为金融监管 的重要内容,母国和东道国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以保证对跨国金融活 动的有效监管。 专栏 15-2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一览表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7 年 9 月) 一、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 1、在一个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下,参与银行组织监管的每个机构要有明确的责任和目 标,并应享有工作上的自主权和充分的资源;适当的银行监管的法律框架是必要的,其各项 条款应包括对银行组织的授权及持续监管,要求其遵守法律与法规及安全稳健性的权力和对 监管者的法律保护。另外还要建立监管者之间分享信息及为信息保密的各项安排。 二、发照和结构 2、必须明确界定已获得执照并接受银行监管的各类机构可以从事的业务范围,并且严 格控制“银行”一词的使用。 3、发照机关必须有权制定发照标准并拒绝一切不符合标准的申请。发照程序至少应包 括审查银行组织的所有权结构、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经营计划和内部控制,以及包括对资本 金在内的预计财务状况等;当报批的所有者是外国银行时,首先应获得其母国监管当局的批 准。 4、银行监管者必须有权审查和拒绝银行向其他方面转让大笔股权或控制权的申请。 5、银行监管者必须有权建立标准,用以审查银行的大笔收购和投资,确保其附属机构 或组织结构不会带来过高的风险或影响有效的监管

三、审慎法规和要求 6、监管者要规定能反映所有银行风险程度的、适当的审慎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此类 要求应反映出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并必须根据它们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的构成。至少对 于活跃的国际性银行而言,上述标准不应低于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及其补充规定。 7、独立评估银行贷款发放、投资以及贷款和投资组合持续管理的政策和程序是监管制 度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8、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建立评估银行资产质量和贷款损失储备金及贷款损失准备金 充足性的政策、做法和程序。 9、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能使管理者有能力识别其资产的风险集中程 序;银行监管者必须制定审慎限额以限制银行对单一借款人或相关借款人群体的风险暴露。 10、为防止关联贷款带来的问题,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仅在商业基础上向相关企业和 个人提供贷款,并且发放的这部分信贷必须得到有效的监测,必须采取合适的步骤控制或化 解这种风险。 11、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制定出各项完善的政策与程序,以便在国际信贷和投资活动 中识别、监测和控制国家风险及转移风险并保持适当的风险准备金。 12、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建立准确计量并充分控制市场风险的体系;监管者有权在必 要时对市场风险暴露制定出具体的限额和(或)具体的资本金要求。 13、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程序(包括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适当监 督)以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重大的风,险并在适当时为此设立资本金。 14、银行监管者必须确定银行是否具备与其业务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 度。这应包括对授权和职责分配的明确安排;将银行承诺、付款和资产与负债帐务处理方面 的职能分离;对上述程序的交叉核对;资产保护;完善、独立的内部或外部审计;以及检查 6

6 三、审慎法规和要求 6、监管者要规定能反映所有银行风险程度的、适当的审慎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此类 要求应反映出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并必须根据它们承受损失的能力确定资本的构成。至少对 于活跃的国际性银行而言,上述标准不应低于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及其补充规定。 7、独立评估银行贷款发放、投资以及贷款和投资组合持续管理的政策和程序是监管制 度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8、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建立评估银行资产质量和贷款损失储备金及贷款损失准备金 充足性的政策、做法和程序。 9、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能使管理者有能力识别其资产的风险集中程 序;银行监管者必须制定审慎限额以限制银行对单一借款人或相关借款人群体的风险暴露。 10、为防止关联贷款带来的问题,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仅在商业基础上向相关企业和 个人提供贷款,并且发放的这部分信贷必须得到有效的监测,必须采取合适的步骤控制或化 解这种风险。 11、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制定出各项完善的政策与程序,以便在国际信贷和投资活动 中识别、监测和控制国家风险及转移风险并保持适当的风险准备金。 12、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建立准确计量并充分控制市场风险的体系;监管者有权在必 要时对市场风险暴露制定出具体的限额和(或)具体的资本金要求。 13、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程序(包括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适当监 督)以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重大的风险并在适当时为此设立资本金。 14、银行监管者必须确定银行是否具备与其业务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 度。这应包括对授权和职责分配的明确安排;将银行承诺、付款和资产与负债帐务处理方面 的职能分离;对上述程序的交叉核对;资产保护;完善、独立的内部或外部审计;以及检查

上述控制措施和有关法律规章遵守情况的职能。 15、银行监管者必须确定银行具有完善的政策、做法和程序,其中包括严格的了解你 的顾客的政策,以促进金融部门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标准,并防止银行有意或无意 地被犯罪所利用。 四、持续银行监管手段 16、银行监管体系应包括某种形式的现场和非现场监督。 17、银行监管者必须与银行管理层保持经常性的接触,全面了解该机构的经营情况。 18、监管者必须具备在单一和并表的基础上收集、审查和分析各家银行的审计报告和统 计报表的手续。 19、监管者必须能够通过现场检查或利用外部审计师对监管信息进行核实。 20、银行监管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监管者要有能力对银行组织进行并表监管。 五、信息要求 21、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根据统一的会计准则和做法保持完备的会计记录,从而使监 管者能真实公正地了解银行的财务状况和赢利水平。 六、正式监管权力 22、银行监管者必须掌握完善的监管手段,以便在银行未能满足审慎要求(如最低资本 充足率)或当存款人的安全受到威胁时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其中应包括撤 销银行执照或建议撤销其执照。 七、跨国银行业 23、银行监管者必须对其活跃的国际银行组织实施全球性并表监管,对这些银行组织在 世界各地的所有业务进行充分的监测并要求其遵守审慎经营的各项原则,特别是其外国分 行、 合资机构和附属机构的各项业务。 >

7 上述控制措施和有关法律规章遵守情况的职能。 15、银行监管者必须确定银行具有完善的政策、做法和程序,其中包括严格的“了解你 的顾客”的政策,以促进金融部门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标准,并防止银行有意或无意 地被犯罪所利用。 四、持续银行监管手段 16、银行监管体系应包括某种形式的现场和非现场监督。 17、银行监管者必须与银行管理层保持经常性的接触,全面了解该机构的经营情况。 18、监管者必须具备在单一和并表的基础上收集、审查和分析各家银行的审计报告和统 计报表的手续。 19、监管者必须能够通过现场检查或利用外部审计师对监管信息进行核实。 20、银行监管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监管者要有能力对银行组织进行并表监管。 五、信息要求 21、银行监管者应确保银行根据统一的会计准则和做法保持完备的会计记录,从而使监 管者能真实公正地了解银行的财务状况和赢利水平。 六、正式监管权力 22、银行监管者必须掌握完善的监管手段,以便在银行未能满足审慎要求(如最低资本 充足率)或当存款人的安全受到威胁时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其中应包括撤 销银行执照或建议撤销其执照。 七、跨国银行业 23、银行监管者必须对其活跃的国际银行组织实施全球性并表监管,对这些银行组织在 世界各地的所有业务进行充分的监测并要求其遵守审慎经营的各项原则,特别是其外国分 行、合资机构和附属机构的各项业务

24、并表监管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与各有关监管者特别是东道国监管当局建立联系、交换 信息。 25、银行监管者应确保外国银行按东道国国内机构所同样遵循的高标准从事当地业务, 而且从并表监管的目的出发,有权分享其母国监管当局所需的信息。 新资本协议和监督检查的四项主要原则 1998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开始全面修改资本协议,2001年1 月16日,委员会推出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the New Basle Capital Accord)草案,2004 年6月,委员会发布《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新资本协议), 在第三部分内容(即第二支柱一一监督检查)中,确定监督检查的四项主要原则,这是对 委员会依据《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和《核心原则评价方法》制定的现行监督指引文件的 补充。 原则一:银行应具备一整套程序,用于评估与其风险轮廓相适应的总体资本水平,并制 定保持资本水平的战略。 原则二:监管当局应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的评估情况及其战略,监测并确保 银行监管资本比率的能力。若对检查结果不满意,监管当局应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 原则三:监管当局应鼓励银行资本水平高于监管资本比率,应该有能力要求银行在满足 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另外持有更多的资本。 原则四:监管当局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防止银行的资本水平降至防范风险所需的最低 要求之下;如果银行未能保持或补充资本水平,监管当局应要求其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巴塞尔核心原则)(2006年10月) 本文件是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颁布的有效银行监管

8 24、并表监管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与各有关监管者特别是东道国监管当局建立联系、交换 信息。 25、银行监管者应确保外国银行按东道国国内机构所同样遵循的高标准从事当地业务, 而且从并表监管的目的出发,有权分享其母国监管当局所需的信息。 新资本协议和监督检查的四项主要原则 1998 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开始全面修改资本协议,2001 年 1 月 16 日,委员会推出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the New Basle Capital Accord)草案,2004 年 6 月,委员会发布《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新资本协议), 在第三部分内容(即第二支柱——监督检查)中,确定监督检查的四项主要原则,这是对 委员会依据《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和《核心原则评价方法》制定的现行监督指引文件的 补充。 原则一:银行应具备一整套程序,用于评估与其风险轮廓相适应的总体资本水平,并制 定保持资本水平的战略。 原则二:监管当局应检查和评价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的评估情况及其战略,监测并确保 银行监管资本比率的能力。若对检查结果不满意,监管当局应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 原则三:监管当局应鼓励银行资本水平高于监管资本比率,应该有能力要求银行在满足 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上,另外持有更多的资本。 原则四:监管当局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防止银行的资本水平降至防范风险所需的最低 要求之下;如果银行未能保持或补充资本水平,监管当局应要求其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巴塞尔核心原则)(2006 年 10 月) 本文件是 1997 年 9 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颁布的有效银行监管

核心原则的修订本。由于1997年以来银行监管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通过实施核心原 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监管制度和实施方面出现了不少新问题、人们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委 员会相应颁布许多文件。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核心原则及评估方法进行修订。修订工作 的另一目的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核心原则与证券、保险相关标准及反洗钱和透明度标准 之间的一致性。在修订核心原则和评估方法的工作中,委员会力求确保1997年核心原则总 体架构的连续性及可比性。 巴塞尔核心原则规定了有效监管体系应遵循的25条原则。这些原则总体上可划分为七 个方面的内容:目标、独立性、权力、透明度和合作(原则1),许可的业务范围(原则2 至5),审慎监管规章制度(原则6至18),持续监管的各种方法(原则19至21),会计处 理与信息披露(原则22),监管当局的纠正及整改权力(原则23)和并表及跨境监管(原 则24至25)。各类原则的具体内容如下: 原则1-目标、独立性、权力、透明度和合作: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要求每个银行监管 机构都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每个监管机构都应具备操作上的独立性、透明的程序、良好的 治理结构和充足的资源并就履行职责情况接受问责。适当的银行监管法律框架也十分必要 其内容包括对设立银行的审批、要求银行遵守法律、安全和稳健合规经营的权力和监管人员 的法律保护。另外,还要建立监管当局之间信息交换和保密的安排。 原则2·许可的业务范围必须明确界定已获得执照并等同银行接受监管的各类机构允 许从事的业务范围,并在名称上严格控制“银行”一词的使用。 原则3·发照标准发照机关必须有权制定发照标准有权拒绝一切不符合标准的申请。 发照程序至少应包括审查银行及其所在集团的所有权结构和治理情况、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 理层的资格、银行的战略和经营计划、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以及包括资本金规模在内的预 计财务状况;当报批银行的所有者或母公司为外国银行时,应事先获得其母国监管当局的同 9

9 核心原则的修订本。由于 1997 年以来银行监管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通过实施核心原 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监管制度和实施方面出现了不少新问题、人们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委 员会相应颁布许多文件。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核心原则及评估方法进行修订。修订工作 的另一目的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核心原则与证券、保险相关标准及反洗钱和透明度标准 之间的一致性。在修订核心原则和评估方法的工作中,委员会力求确保 1997 年核心原则总 体架构的连续性及可比性。 巴塞尔核心原则规定了有效监管体系应遵循的 25 条原则。这些原则总体上可划分为七 个方面的内容:目标、独立性、权力、透明度和合作(原则 1), 许可的业务范围(原则 2 至 5),审慎监管规章制度(原则 6 至 18),持续监管的各种方法(原则 19 至 21),会计处 理与信息披露(原则 22),监管当局的纠正及整改权力(原则 23)和并表及跨境监管(原 则 24 至 25)。各类原则的具体内容如下: 原则 1 - 目标、独立性、权力、透明度和合作: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要求每个银行监管 机构都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每个监管机构都应具备操作上的独立性、透明的程序、良好的 治理结构和充足的资源,并就履行职责情况接受问责。适当的银行监管法律框架也十分必要, 其内容包括对设立银行的审批、要求银行遵守法律、安全和稳健合规经营的权力和监管人员 的法律保护。另外,还要建立监管当局之间信息交换和保密的安排。 原则 2 - 许可的业务范围:必须明确界定已获得执照并等同银行接受监管的各类机构允 许从事的业务范围,并在名称上严格控制“银行”一词的使用。 原则 3 - 发照标准:发照机关必须有权制定发照标准,有权拒绝一切不符合标准的申请。 发照程序至少应包括审查银行及其所在集团的所有权结构和治理情况、董事会成员和高级管 理层的资格、银行的战略和经营计划、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以及包括资本金规模在内的预 计财务状况;当报批银行的所有者或母公司为外国银行时,应事先获得其母国监管当局的同

意。 原则4-大笔所有权转让银行监管当局要有权审查和拒绝银行向其他方面直接或间接 转让大笔所有权或控制权的申请。 原则5-重大收购:银行监管当局有权根据制定的标准审查银行大笔的收购或投资, 其中包括跨境设立机构,确保其附属机构或组织结构不会带来过高的风险或阻碍有效监管。 原则6-资本充足率:银行监管当局必须制定反映银行多种风险的审慎且合适的最低 资本充足率规定,并根据吸收损失的能力界定资本的构成。至少对于国际活跃银行而言,资 本充足率的规定不应低于巴塞尔的相关要求。 原则7·风险管理程序:银行监管当局必须满意地看到,银行和银行集团建立了与其 规模及复杂程度相匹配的综合的风险管理程序(包括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监督),以识别、 评价、监测、控制或缓解各项重大的风险,并根据自身风险的大小评估总体的资本充足率。 原则8-信用风险:银行监管当局必须满意地看到,银行具备一整套管理信用风险的 程序;该程序要考虑到银行的风险状况,涵盖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信用风险(包括交易 对手风险)的审慎政策与程序。这应包括发放贷款、开展投资、贷款和投资质量的评估、以 及对贷款和投资的持续管理。 原侧9·有问题资产、准备和储备:银行监管当局必须满意地看到,银行建立了管理 有问题资产、评价准备和储备充足性的有效政策及程序,并认真遵守。 原则10·大额风险暴露限额:银行监管当局必须满意地看到,银行的各项政策和程序 要能协助管理层识别和管理风险集中;银行监管当局必须制定审慎限额,限制银行对单一交 易对手或关联交易对手集团的风险暴露。 原则11-对关联方的风险暴露:为防止对关联方的风险暴露(表内外)所带来的问题 并解决利益冲突问题,银行监管当局必须规定,银行应按商业原则向关联企业和个人发放贷 10

10 意。 原则 4 - 大笔所有权转让:银行监管当局要有权审查和拒绝银行向其他方面直接或间接 转让大笔所有权或控制权的申请。 原则 5 - 重大收购:银行监管当局有权根据制定的标准审查银行大笔的收购或投资, 其中包括跨境设立机构,确保其附属机构或组织结构不会带来过高的风险或阻碍有效监管。 原则 6 - 资本充足率:银行监管当局必须制定反映银行多种风险的审慎且合适的最低 资本充足率规定,并根据吸收损失的能力界定资本的构成。至少对于国际活跃银行而言,资 本充足率的规定不应低于巴塞尔的相关要求。 原则 7 - 风险管理程序:银行监管当局必须满意地看到,银行和银行集团建立了与其 规模及复杂程度相匹配的综合的风险管理程序(包括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的监督),以识别、 评价、监测、控制或缓解各项重大的风险,并根据自身风险的大小评估总体的资本充足率。 原则 8 - 信用风险:银行监管当局必须满意地看到, 银行具备一整套管理信用风险的 程序;该程序要考虑到银行的风险状况,涵盖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信用风险(包括交易 对手风险)的审慎政策与程序。这应包括发放贷款、开展投资、贷款和投资质量的评估、以 及对贷款和投资的持续管理。 原则 9 - 有问题资产、准备和储备:银行监管当局必须满意地看到,银行建立了管理 有问题资产、评价准备和储备充足性的有效政策及程序,并认真遵守。 原则 10 - 大额风险暴露限额:银行监管当局必须满意地看到,银行的各项政策和程序 要能协助管理层识别和管理风险集中;银行监管当局必须制定审慎限额,限制银行对单一交 易对手或关联交易对手集团的风险暴露。 原则 11 - 对关联方的风险暴露:为防止对关联方的风险暴露(表内外)所带来的问题 并解决利益冲突问题,银行监管当局必须规定,银行应按商业原则向关联企业和个人发放贷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72页,可试读2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