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崔传智等:低矿化度水驱中的微粒运移机理及其开发效果 ·721· (3) 日日 ax" 。680o80969o。m =0 。688o68。 边界条件:90=po0=90:论 dx= 9④9⊙ 方程(3)的解析解为: ⊙9o.68带电5091⊙gl” 9=poe。u (4) 其中: 9686 (5) olo961自眼 式中,K的倒数具有长度的量纲,是一个重要的物 扩散层 理量,K相当于将扩散双电层等效为平板电容器 Stem(紧密)层 电势p 时的板间距,物理意义为扩散双电层的厚度,m:c 双电层 表面电势p 为电解质浓度,mol·L;L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Stem电势p 6.022×1023 Zeta电势r 2黏土微粒运移数学模型与油藏数值模拟 扩散双电层厚度 2.1黏土颗粒受力分析 图2扩散双电层结构与表面电势分布示意图 由黏土矿物或其他矿物形成的地层微粒,在孔 Fig.2 Schematic of electric double layer and surface potential distri- 隙介质和流体中受到微粒自身重力F,、微粒间的静 bution 电力F。、流体牵引力F:和流体举升力F,综合作用, 电层由紧密层和扩散层两部分组成,在紧密层内,电 如图3所示. 势由表面电势po下降至Stern电势ps·在扩散层 水流 内,电势则由P下降至零(扩散层边界处).图2中 的红色点划线为滑动面,滑动面上的电势为(电势 或动电势,(电势是衡量黏土微粒稳定性的重要指 滞留层 标.低矿化度水驱就是通过改变矿化度、离子价型 等性质,引起黏土扩散双电层结构和(电势的变化, 黏土颗粒 继而改变黏土微粒间的静电力大小和受力平衡), 岩石基面 最终影响黏土的稳定性。 假设黏土表面的电势为Po,距离x处的电势为 图3吸附在岩石表面黏土颗粒受力与力矩平衡示意图 p,根据玻尔兹曼分布定律,距离黏土表面x处的 Fig.3 Forces and torque balance for the clay particle attached to the 电荷密度为: rock surface p=ze.(n.-n_)=se no te-zrn -e"lun] (1)流体牵引力. (1) 在水驱条件下,黏土微粒受流体拖拽作用使其 由静电学的泊松方程可知,电荷密度与电势 剥离岩石骨架表面,采用Hele-Shaw流模型中圆形 之间的关系为: 孔隙壁面上微粒所受的牵引力公式为: p=-卫 (2) wnwru Fa=R-he (6) 式中,p为x处的电势,mV;p为电荷密度,Cm3;z 式中,ω为流体牵引力常数,为经验值,取值范围为 为离子化合价:e.为电子电荷量,1.6×10-9C;n, 10~60,此处取w=40;为流体黏度,mPa·s;r.为 n_分别为正负离子的数密度,m3;n。为p=0处离 黏土颗粒半径,m;u为流体的真实流速,msl;R为 子的数密度,m-3;k为玻尔兹曼常数,1.38×10-3 孔隙半径,m;h。为黏土层厚度,m. J·K-1:T为温度,298.15K;e为分散介质的介电常 (2)颗粒自重力. 数,Fm-1 考虑界面为平面的情况,式(2)变为: 3 urApg (7)崔传智等: 低矿化度水驱中的微粒运移机理及其开发效果 图 2 扩散双电层结构与表面电势分布示意图 Fig. 2 Schematic of electric double layer and surface potential distri￾bution 电层由紧密层和扩散层两部分组成,在紧密层内,电 势由表面电势 φ0 下降至 Stern 电势 φδ . 在扩散层 内,电势则由 φδ 下降至零( 扩散层边界处) . 图 2 中 的红色点划线为滑动面,滑动面上的电势为 ζ 电势 或动电势,ζ 电势是衡量黏土微粒稳定性的重要指 标. 低矿化度水驱就是通过改变矿化度、离子价型 等性质,引起黏土扩散双电层结构和 ζ 电势的变化, 继而改变黏土微粒间的静电力大小和受力平衡[13], 最终影响黏土的稳定性. 假设黏土表面的电势为 φ0,距离 x 处的电势为 φ,根据玻尔兹曼分布定律[14],距离黏土表面 x 处的 电荷密度为: ρ = zec ( n + - n - ) = zecn0[e - zecφ/( kT) - ezecφ/( kT) ] ( 1) 由静电学的泊松方程[14]可知,电荷密度与电势 之间的关系为: Δ2 φ = - ρ ε ( 2) 式中,φ 为 x 处的电势,mV; ρ 为电荷密度,C·m - 3 ; z 为离子化合价; ec 为电子电荷量,1. 6 × 10 - 19 C; n + , n - 分别为正负离子的数密度,m - 3 ; n0 为 φ = 0 处离 子的数密度,m - 3 ; k 为玻尔兹曼常数,1. 38 × 10 - 23 J·K - 1 ; T 为温度,298. 15 K; ε 为分散介质的介电常 数,F·m - 1 . 考虑界面为平面的情况,式( 2) 变为:  2 φ x 2 = - zecn0 ε [e - zecφ/( kT) - e zecφ/( kT) ] ( 3) 边界条件: φ x = 0 = φ0 ; φ x = ∞ = φ0 ; φ x x = ∞ = 0 方程( 3) 的解析解为: φ = φ0 e - κx c ( 4) 其中: κ = ( 2z 2 e 2 cn0 ε ) kT 1 2 = ( 2z 2 e 2 cLc ε ) kT 1 2 ( 5) 式中,κ 的倒数具有长度的量纲,是一个重要的物 理量,κ - 1相当于将扩散双电层等效为平板电容器 时的板间距,物理意义为扩散双电层的厚度,m; c 为电解 质 浓 度,mol·L - 1 ; L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6. 022 × 1023 . 2 黏土微粒运移数学模型与油藏数值模拟 2. 1 黏土颗粒受力分析 由黏土矿物或其他矿物形成的地层微粒,在孔 隙介质和流体中受到微粒自身重力 Fg、微粒间的静 电力 Fe、流体牵引力 Fd 和流体举升力 Fl 综合作用, 如图 3 所示. 图 3 吸附在岩石表面黏土颗粒受力与力矩平衡示意图 Fig. 3 Forces and torque balance for the clay particle attached to the rock surface ( 1) 流体牵引力. 在水驱条件下,黏土微粒受流体拖拽作用使其 剥离岩石骨架表面,采用 Hele-Shaw 流模型中圆形 孔隙壁面上微粒所受的牵引力公式为: Fd = ωπμr 2 s u R - hc ( 6) 式中,ω 为流体牵引力常数,为经验值,取值范围为 10 ~ 60,此处取 ω = 40; μ 为流体黏度,mPa·s; rs 为 黏土颗粒半径,m; u 为流体的真实流速,m·s - 1 ; R 为 孔隙半径,m; hc 为黏土层厚度,m. ( 2) 颗粒自重力. Fg = 4 3 πr 3 sΔρg ( 7) · 127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