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CN101708775A 说明书 2/3页 构件,两个升降轮夹持“工”字形构件的腹杆,一个升降轮通过升降电机驱动。 [0007]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0008]1、升降轮上设置一套弹簧夹紧机构,提升杆在两个升降轮在间借助摩擦力在铅垂 面内上下往复运动。 [0009]2、在同一扑翼机上沿轴向安装两套扑翼升力生成装置,两套扑翼升力生成装置的 扑翼片扑动的相位差为180°。 [0010]3、两个扑动轴对称轴于提升杆的腹杆轴线。 [0011]本发明的扑翼升力生成装置可借助两片在扑动轴的纵向槽道中沿横向滑动且在 扑动齿轮的带动下相对单向转动的矩形扑翼片产生升力,因扑翼片翼展和扑动范围得以充 分利用,从而比上下煽动的扑翼和所述的中国专利(专利号ZL200710071871.2)具有更高 的效率和更大的升力。 [0012]本发明的扑翼升力生成装置是将两套结构相同的总成轴对称地固连在一起,而每 套总成都包括扑翼片、挡板、扑动齿轮、扑动轴、驱动齿轮、提升杆和升降轮:其中,扑翼片是 一块端部带有挡板的刚性矩形板:扑动轴由两块夹持扑翼片并允许扑翼片在其内滑动的条 形夹板和端部的两段同轴线轴头组成,一端轴头上固装一个扑动齿轮:扑翼片在所述条形 夹板内滑动的上、下两个极限位置分别位于铅垂面内,且由挡板与条形夹板的边沿相抵而 形成:与扑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借助皮带轮、驱动电机和转角(或位移)传感器作限位和 限向转动,确保两个扑翼片均从上极限位置向外侧转过180°后处于下极限位置,并在此过 程中产生升力;提升杆是一个“工”字形构件,两个升降轮借助一套弹簧机构夹持提升杆的 腹杆,而其在铅垂面内的上下往复运动是借助摩擦力和与升降轮相连的驱动电机完成:所 述腹板的长度应确保:当扑翼片转到下极限位置时,提升杆也到达下极限位置,此时,其下 翼杆能托住扑翼片端部的挡板;而当提升杆向上运动时,能带动两个扑翼片,并同时到达上 极限位置。 [0013]所述的“两套总成轴对称地固连在一起”一语中的对称轴就是提升杆的腹杆轴线。 [0014]将上述装置安装在扑翼机上时,两根扑动轴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当提升杆将扑翼 片托到上极限位置后,扑翼片端部的挡板触发安装在扑动轴条形夹板上的位移传感器,其 发出的信号启动驱动电机,并经皮带轮、驱动齿轮、扑动齿轮带动扑动轴分别向外侧(即面 向转轴的一端,左侧的扑动轴逆时针旋转,右侧的转轴顺时针旋转)快速旋转,于是,两个 扑翼片拨动空气向下运动产生升力;在扑动轴旋转180°(由与其同轴线安装的角度传感 器检测)的过程中,提升杆在升降轮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到极限位置,并托住稍后到达下极 限位置的两个扑翼片。当扑翼片到达下极限位置时,角度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另一台驱动 电机启动提升杆。至此,扑翼片完成一次扑动过程,并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以所述顺序连 续动作。 [0015]十分明显,在上述过程中,升力的产生是不连续的,即升力仅产生于扑动轴旋转 180°的过程中,而在提升杆将扑翼片托到上极限位置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升力。为了弥补这 一缺点,最简单的办法是在同一扑翼机上沿轴向安装两套这种升力生成装置,并控制扑翼 片扑动的相位差为180°,即在第一套装置的扑动轴转过180°且扑翼片处于下极限位置 时,第二套装置的扑翼片刚好处于上极限位置,且扑动轴开始旋转。 [0016]欲想将本发明用作水上交通工具的推进器,只需将其扑动轴铅垂安装即可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