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名谢锡麟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4年2月 1-1 最终学历研究生 职称|副教授 电话|13601747708 基本学位博士(理学) 务|校教学指导裂 传真65642742 员会委员 信息所在院系 复旦大学力学与 工程科学系 E-mailxiexin@fudan.edu.cn 通信地址(邮编)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程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的 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 1-2 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 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教学51.本申请相关课程开设情况(200900学年至2142015学年) 课程开设学期(√表示开设 情况 系列课程 0910101 12121313141415 秋|春秋|春秋春|秋春秋春秋春 数学分析( √√|√|√ 学经典力学数学 基名著选讲(有 √ 础关微积分深 化,暑期开设 张量分析与微 分几何基础 力连续介质力学 √ 基础 基现代张量分析 础及其在连续介 质中应用 FIST课程 上述课程的授课学时数估算 《数学分析》(一年制) 6学时/周×17周/学期×12学期=1224学时 《经典数学力学名著选讲》2学时/周×17周/学期×6暑期=204学时 《张量分析与微分几何基础》2学时/周×17周/学期×6学期=204学时 《连续介质力学基础》 3学时/周×17周/学期×5学期=255学时 《现代张量分析及其在连续介质中应用》 54学时×2=108学时 33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谢锡麟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74 年 2 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13601747708 学 位 博士(理学) 职 务 校教学指导委 员会委员 传 真 65642742 所在院系 复旦大学力学与 工程科学系 E-mail xiexilin@fudan.edu.cn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邯郸路 220 号 复旦大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1- 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 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程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的作 用)(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 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 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 本申请相关课程开设情况(2009-2010 学年至 2014-2015 学年) 系列课程 课程开设学期(√ 表示开设) 09 秋 10 春 10 秋 11 春 11 秋 12 春 12 秋 13 春 13 秋 14 春 14 秋 15 春 数 学 基 础 数学分析(一 年制) √ √ √ √ √ √ √ √ √ √ √ √ 经典力学数学 名著选讲(有 关微积分深 化,暑期开设) √ √ √ √ √ √ 力 学 基 础 张量分析与微 分几何基础 √ √ √ √ √ √ 连续介质力学 基础 √ √ √ √ √ 现代张量分析 及其在连续介 质中应用 (FIST 课程) √ √ 上述课程的授课学时数估算: 《数学分析》(一年制) 6 学时/周× 17 周/学期× 12 学期= 1224 学时 《经典数学力学名著选讲》 2 学时/周× 17 周/学期× 6 暑期= 204 学时 《张量分析与微分几何基础》 2 学时/周× 17 周/学期× 6 学期= 204 学时 《连续介质力学基础》 3 学时/周× 17 周/学期× 5 学期= 255 学时 《现代张量分析及其在连续介质中应用》 54 学时 × 2= 108 学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