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形象】有同学在完成第5(2)题时,搜集到两幅图(见右图),并创作了一副对联的上联和横 批,请你补写下联。(4分) 横批:云游四方 上联:一根金箍,斩妖除魔,取得真经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宋朝潘阗《渭上秋夕闲望》,完成第7题。(6分)《西游记》孙悟空《水浒传》武松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 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7.(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题中的“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为下文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C.颈联中的“没远烟”写出了小船慢慢消失在缥缈的水烟之中的情状。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和“太公”进行对比 (2)赏析颔联“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的妙处。(2分)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庞安时传》(节选),完成81题。(14分) 庞安时,字安常。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安时曰:“是不足为也。” 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 已而病聩,乃益读《灵枢》《太素》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不通贯。又欲以术告后世, 故著《难经辨》数万言。药有后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尝试有功,不可遗也,作《本草补遗》 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门求诊者,为辟邸舍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 必实告之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选自《宋史·庞安时传》,有删改) 【注释】①聩:耳聋,听不见。②靡:无。③踵:至,到。④邸舍:王公贵族的住宅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过目辄记(▲) ②是不足为也( ③已能通其说( ④活人无数(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乃益读《灵枢》《太素》诸秘书 A.乃悟前狼假寐(《狼》) B.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D.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9.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其不可为者必实告之不复为治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3页共7页九年级语文试题 第 3页 共7页 【感悟形象】有同学在完成第 5(2)题时,搜集到两幅图(见右图),并创作了一副对联的上联和横 批,请你补写下联。(4 分) 横批:云游四方 上联:一根金箍,斩妖除魔,取得真经; 下联: 。 二、阅读理解(共 60 分) (一)阅读宋朝潘阆《渭上秋夕闲望①》,完成第 7 题。(6 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 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7.(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A.诗题中的“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为下文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C.颈联中的“没远烟”写出了小船慢慢消失在缥缈的水烟之中的情状。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和“太公”进行对比。 (2)赏析颔联“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的妙处。(2 分) ▲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2 分) ▲ (二)阅读《庞安时传》(节选),完成 8—11 题。(14 分) 庞安时,字安常。儿时能读书,过目辄记。父,世医也,授以《脉诀》。安时曰:“是不足为也。” 独取黄帝、扁鹊之脉书治之,未久,已能通其说,时出新意,辨诘不可屈,父大惊,时年犹未冠。 已而病聩①,乃益读《灵枢》《太素》诸秘书,凡经传百家之涉其道者,靡②不通贯。又欲以术告后世, 故著《难经辨》数万言。药有后出,古所未知,今不能辨,尝试有功,不可遗也,作《本草补遗》。 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踵③门求诊者,为辟邸舍④居之,亲视药物,必愈而后遣;其不可为者 必实告之不复为治。活人无数。病家持金帛来谢,不尽取也。 (选自《宋史•庞安时传》,有删改) 【注释】①聩:耳聋,听不见。②靡:无。③踵:至,到。④邸舍:王公贵族的住宅。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过目辄.记( ▲ ) ②是.不足为也 ( ▲ ) ③已能通.其说( ▲ ) ④活.人无数( ▲ )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乃.益读《灵枢》《太素》诸秘书 A.乃.悟前狼假寐(《狼》) B.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D.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9.用“/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 分) 其 不 可 为 者 必 实 告 之 不 复 为 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