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主胚根和第一对侧根吸收能力比次生根强,其他与次生根相同。小麦的初生根 群入土较深,并明显向纵深伸展,一般可达1.5~2.5米。水平分布不及次生根群,但 生长速度快。 2、次生根 又叫节根或不定根。发生在茎基部节上和分蘖的基部节上。次生根的发生通常 在分蘖发生同时或稍后,由于分蘖发生与主茎叶数有密切的同伸关系,因而次生根 产生顺序与叶位顺序有关,即n叶开始抽出,n叶节分化出节根原基,(n-1)、(n 2)叶的节根原基近一步发育,(n-3)叶的节根伸出。 小麦的第一批节根(芽鞘节节根)是在主茎第三叶(3/0)抽出时发生的,主茎 的第一叶(10)节根一般是在幼苗生长第四(40)叶时发生的,余此类推。最高发 根叶位的节根,是植株基部节间的第一张抱茎叶的节根。具有11片叶的品种其最高 发根叶位是70片叶;13片叶品种为90片叶。 主茎各叶位的节根数一般为2~4条,分蘖各叶位节根一般为1~3条,主茎抱茎 叶节根数多达5~6条。 3、初生根与次生根比较 初生根系发生早,一般在出苗至拔节是初生根发挥其功能的最主要时期。拔节 后,穗的进一步分化发育和茎叶旺盛生长,以及后期籽粒形成和增重,与次生根发 育好坏关系密切。 序号项目 初生根 次生根 1数量 5~8条 30~70条 234 着生部位 种子胚部 茎基分蘖节上 发生时期 种子萌动 四叶期后 发生终期 第一叶出土 开花以后 主要功能期 出苗至拔节 拔节后 6 生根温度 1~2℃ 8℃ 入土角度 垂直地表先与地表成锐角, 四散后再向下延伸 二、根系的生长与分布 小麦根系的生长,以出苗至分蘖速度最快,其次是分蘖到抽穗期间。抽穗到开 花,日平均增长量最少。开花到成熟几乎不增加。从孕穗期开始根系干重进入髙峰 期,根冠比在灌浆至成熟达到高峰 小麦种子根的数量相对比较稳定,产生时间集中,一般7~10天之内全部形成, 种子根产生后生长较快,其方向为垂直伸长,生育期间平均每天伸长15cm左右。根 系在伸长的同时可分枝24次,其生长点多达5000~10000个。次生根发生的时间 晚,持续时间长。生长健壮的小麦每株次生根数量可达30~70条,多者可达100条主胚根和第一对侧根吸收能力比次生根强,其他与次生根相同。小麦的初生根 群入土较深,并明显向纵深伸展,一般可达 1.5~2.5 米。水平分布不及次生根群,但 生长速度快。 2、次生根 又叫节根或不定根。发生在茎基部节上和分蘖的基部节上。次生根的发生通常 在分蘖发生同时或稍后,由于分蘖发生与主茎叶数有密切的同伸关系,因而次生根 产生顺序与叶位顺序有关,即 n 叶开始抽出,n 叶节分化出节根原基,(n—1)、(n —2)叶的节根原基近一步发育,(n—3)叶的节根伸出。 小麦的第一批节根(芽鞘节节根)是在主茎第三叶(3/0)抽出时发生的,主茎 的第一叶(1/0)节根一般是在幼苗生长第四(4/0)叶时发生的,余此类推。最高发 根叶位的节根,是植株基部节间的第一张抱茎叶的节根。具有 11 片叶的品种其最高 发根叶位是 7/0 片叶;13 片叶品种为 9/0 片叶。 主茎各叶位的节根数一般为 2~4 条,分蘖各叶位节根一般为 1~3 条,主茎抱茎 叶节根数多达 5~6 条。 3、初生根与次生根比较 初生根系发生早,一般在出苗至拔节是初生根发挥其功能的最主要时期。拔节 后,穗的进一步分化发育和茎叶旺盛生长,以及后期籽粒形成和增重,与次生根发 育好坏关系密切。 序号 项 目 初生根 次生根 1 数 量 5~8 条 30~70 条 2 着生部位 种子胚部 茎基分蘖节上 3 发生时期 种子萌动 四叶期后 4 发生终期 第一叶出土 开花以后 5 主要功能期 出苗至拔节 拔节后 6 生根温度 1~2℃ 8℃ 7 入土角度 垂直地表 先与地表成锐角, 四散后再向下延伸 二、根系的生长与分布 小麦根系的生长,以出苗至分蘖速度最快,其次是分蘖到抽穗期间。抽穗到开 花,日平均增长量最少。开花到成熟几乎不增加。从孕穗期开始根系干重进入高峰 期,根冠比在灌浆至成熟达到高峰。 小麦种子根的数量相对比较稳定,产生时间集中,一般 7~10 天之内全部形成, 种子根产生后生长较快,其方向为垂直伸长,生育期间平均每天伸长 1.5 ㎝左右。根 系在伸长的同时可分枝 2~4 次,其生长点多达 5 000 ~10 000 个。次生根发生的时间 晚,持续时间长。生长健壮的小麦每株次生根数量可达 30~70 条,多者可达 100 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