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钟凯旋12300130120新闻传播 朱光潜先生认为,“艺术的创造不过是手能从心,不过是能任所 欣赏的意象支配筋肉的活动,使筋肉所变的动作恰能把意象画在纸上 或是刻在石上”。郑诗正是这一过程的体现。 熟练的审美创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郑板桥的画竹需经四十年的 历练。在这之中,不仅需要模仿实践,也需要思索,注入艺术家自我 的理解。所谓的“日间挥写夜间思”,用朱光潜先生的话说,就是“ 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语,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 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语,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语而没 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 审美创造者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出发,最初是对生活中的实物(及 生活本身)进行惟肖的形态描摹;然而最终,这种创造必会脱化现实 的束缚,超越了实用关系,而以表现审美对象的气质与意趣为最终目 的 当艺术家最终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对于眼前之实物回归到 “陌生”的状态,此时才算是于审美创造熟练了。钟凯旋 12300130120 新闻传播 朱光潜先生认为,“艺术的创造不过是手能从心,不过是能任所 欣赏的意象支配筋肉的活动,使筋肉所变的动作恰能把意象画在纸上 或是刻在石上”。郑诗正是这一过程的体现。 熟练的审美创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郑板桥的画竹需经四十年的 历练。在这之中,不仅需要模仿实践,也需要思索,注入艺术家自我 的理解。所谓的“日间挥写夜间思”,用朱光潜先生的话说,就是“一 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语,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 匠人的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语,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语而没 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 审美创造者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出发,最初是对生活中的实物(及 生活本身)进行惟肖的形态描摹;然而最终,这种创造必会脱化现实 的束缚,超越了实用关系,而以表现审美对象的气质与意趣为最终目 的。 当艺术家最终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对于眼前之实物回归到 “陌生”的状态,此时才算是于审美创造熟练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