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当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过程,历史、科学地分析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代表作 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系统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 创作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在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使学生对中国现 当代文学名著有感性认识和理性把握,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等能力。并且提 高其综合人文素质,使学生对文学、社会及人生等各方面有较系统、较深刻的认识 同时培养其爱国主义和热爱生活以民为本的思想,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1917-1949,10的文学概况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2.阐述文学革命与白话文的发展 3.了解三个十年现代文学的重点作家作品与各流派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1917年-1927年文学思潮与运动 1.主要内容:了解五四文学革命及思潮、代表性作家 )其木概今与知口占 五四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鲁迅、郭沫若、小说、新诗、散文、戏剧 第二节1927年-1937年文学思潮与运动 1.主要内容:了解本时期的文学思潮与运动、代表作家和流派 2基本概今与知识占 重点作家作品: 茅盾, 老舍,巴金,沈从文,华汉《地泉》三部曲及重版序 革命的浪漫蒂克、“革命+恋爱”小说、“左联”青年作家小说、东北作家群、 大河小说、京派、海派、新感觉派。 中国诗歌会、诗的“歌谣化”、后期新月派、《现代》杂志 鲁迅十六部杂文集的书名与大致的内容、鲁迅杂文的思想与艺术特质及意义、 《故事新编》中“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及其审美效果 《论语》与《人间世》、《宇宙风》三期刊、30年代小品热、30年代“鲁迅风 杂文及其主要作家。 曹禺戏剧及30年话剧运动概况。 第三节1937-1949年的文学概况 1.主要内容 了解本时期的文学概况、代表作家和流派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孤岛文学、解放区文学 (三)思老与实 1、中国现代文学是如何发生? 2、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22 当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过程,历史、科学地分析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代表作 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系统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 创作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在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使学生对中国现 当代文学名著有感性认识和理性把握,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等能力。并且提 高其综合人文素质,使学生对文学、社会及人生等各方面有较系统、较深刻的认识。 同时培养其爱国主义和热爱生活以民为本的思想,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1917-1949,10 的文学概况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2.阐述文学革命与白话文的发展 3.了解三个十年现代文学的重点作家作品与各流派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917 年-1927 年文学思潮与运动 1.主要内容:了解五四文学革命及思潮、代表性作家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五四文学革命与白话文运动;鲁迅、郭沫若、 小说、 新诗、 散文、 戏剧 第二节 1927 年-1937 年文学思潮与运动 1.主要内容:了解本时期的文学思潮与运动、代表作家和流派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重点作家作品: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华汉《地泉》三部曲及重版序、 革命的浪漫蒂克、“革命+恋爱”小说、“左联”青年作家小说、东北作家群、 大河小说、京派、海派、新感觉派。 中国诗歌会、诗的“歌谣化”、后期新月派、《现代》杂志 鲁迅十六部杂文集的书名与大致的内容、鲁迅杂文的思想与艺术特质及意义、 《故事新编》中“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及其审美效果。 《论语》与《人间世》、《宇宙风》三期刊、30 年代小品热、30 年代“鲁迅风” 杂文及其主要作家。 曹禺戏剧及 30 年话剧运动概况。 第三节 1937-1949 年的文学概况 1.主要内容:了解本时期的文学概况、代表作家和流派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孤岛文学、解放区文学 (三)思考与实践 1、中国现代文学是如何发生? 2、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